卷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繩自縛去死十分與你草鞋一緉。
若是英俊道流高超獨步。
定不入他時流圈缋。
老僧昔日婆心錯失。
盡有數員禅客。
念其相依日久。
恐緻為人悞賺。
收到座下。
豈期竟自罔然無知。
如鮮魚臭肉沿塗販賣。
誤賺後昆更妄付授。
追思切齒。
每嘗室中對諸人枚舉。
如斯等輩作老僧奴兒婢子尚不中用。
何況敢稱老僧法子。
已後如曾經記莂。
非親炙多年分座說法。
不許擅自受請離師。
何況付授。
違者追擯。
如曾經記莂。
總不得過量超師。
師命住山住靜。
本分自甘。
亦不失為真正衲子。
逆命違師不甘本分者追擯。
如(曾經)記莂行業有餘文彩粗陋。
刀耕火種了卻一生。
敢保此人龍天自不敢昧。
不識利害妄刊語句流布者追擯。
已上數條皆老僧恸心疾首痛哭鼓攻。
諸仁者。
是豈老僧得已之陳也哉。
奉告諸仁者。
切須見賢思齊。
不賢自省。
昧心負德報亦匪輕。
泛泛之流向破驢脊上攢簇及時趂哄。
老僧正不敢攀留。
也不須惆怅。
臨岐句。
隻個真金不混沙。
卓拄杖。
訓童行規誨 佛印禅師訓童行。
自小離於父母。
第一歸依佛祖。
寅朝禮念精專。
夜靜堂中莫語。
普請作務殷懃。
常住什物愛護。
一粒米。
重千斤。
日裡應身須顧。
觸事不要獐狂。
出言低聲慢舉。
出入束斂身心。
行步威儀詳序。
廊下逢僧問訊。
叉手旁邊待去。
既然舍卻俗緣。
遵奉叢林規矩。
師長訓誨之時。
不得高聲辭欣。
白曰無事學書。
聖教經文記取。
謹慎遞相無事。
且莫欺瞞常住。
衣衫黑骖[袖-由+直]裰。
莫騁尖新鋒措。
仔細約束身心。
勿令世情染污。
深思六道輪回。
警策應當恐怖。
出家要秉佛言。
不信三途受苦。
小心侍奉師僧。
恭敬三寶福助。
童行上下謙和。
酒肉賭錢莫觑。
閑話不要論量。
聖教時時思慕。
豈可虛度光陰。
死後将何憑據。
不惟辜負四恩。
一乃帶累先祖。
辭親割愛投師。
本欲出塵濟度。
慷慨決志修行。
省察輪回不住。
萬劫得個人身。
慚愧須知來處。
去除懶堕睡眠。
調伏身心寬裕。
從小戒行真實。
長大為僧堅固。
參禅報答佛恩。
誓願須求頓悟。
今生幸得出家。
不可遇而不遇。
念念不退善根。
心心長成覺樹。
若能如是修行。
必證菩提之路。
為行者普說(肅師語雖不甚暢。
然不失訓行者之體。
且諸家為行者普說竟少。
故錄) 普庵肅禅師為行者普說。
此中寶所。
非從妄想發生。
心地光明應化萬緣。
如是人心佛行佛行人心。
遇末劫則地獄現前。
逢明眼則彌勒境界。
為什麼如此。
所作無心自然契合。
不用皮毛滴酒。
二三載何事不圓。
終日杜門信施力财而未嘗少欠。
道非傲物欲顯天真。
佛豈背人法身普應。
若無靈感於物何異。
紙畫日頭若有應於群心。
杲杲炎光遍爍。
聖凡難辨。
龍蛇混雜以同居。
迷悟同光。
佛於衆生而一體。
悟則方通消息。
動靜法益群情。
迷時總屬夢遊。
生死無明颠倒。
夢中說夢。
迷覺不分。
醉戒醉人。
旁觀呵笑。
善男子。
欲求解脫。
依師戒定慧方成。
日久月深般若純熟。
心法現前。
由人努力不在遲疑。
今日雖安。
來朝難保。
人似浮根岸草。
水急難留。
且無可救之人。
誰作波心之主。
唯有真心廣佛。
本自不滅不生。
猶若虛空包含天地。
顯假名則無窮無盡。
建法幢則無量無邊。
二乘外道不通玄根。
境法中虛捏怪。
妄謂諸佛有可說。
蔔度法身妄認識神。
更不求大悟了心。
一向愛他文字。
所以徒學多知返成謗教。
老僧若不了心。
與汝一般愚昧。
今幸具足元常意光無盡。
所以終日杜門怕逢醉漢。
有時苦口。
汝又不行。
朝夕而隻是自瞞。
懶惰而怕見和尚。
不肯息心自悔廣作衆緣。
天龍嗔呵。
護教不肯。
一時業報現前。
難瞞衆目。
若是個信佛依法修行之人。
為法忘軀。
寒灰冷月深思古德非少善而得見如來。
複想我身無一德而助資衆善。
假使十二時中懸腰墜石猶自妄意粗心。
直饒粉骨碎身個裡難求良匠。
今則棄俗割愛。
忽遇斯人。
何不速辦精機信心實地。
步步依如。
念念不退究竟涅盤。
定歸實際與佛無殊。
天龍守護。
鬼神瞻依。
邪魔摧落。
千古而不墜玄風。
長劫而本光不動。
所遺言句自有護法傳持。
所立标宗劫火應不能壞。
如斯精妙事由一心。
舍短從長豈由他悟。
佛教則如标月指。
祖說如潑水示氷。
見月知光。
釋氷為水。
然後大感佛祖之恩。
殒命猶難酬報。
我迷心法。
經劫而不出塵勞。
今悟佛因。
見性而永脫生死。
拳拳在念豈不快哉。
安比十聖三賢二乘圓覺。
五蘊不空輪回不歇。
任你聰明超世。
不離三界循環。
假饒移山填海。
猶落非色界中。
雖然雷電奔馳。
不出五通陰界。
直饒橫沖直過。
也不出諸佛法身。
未解自己本元一切有為如幻。
直須幻盡覺圓具足實相。
将大地山河為自己。
以色空明暗顯真如。
指南栢以标心。
顧西松而露意。
方寸逈絕於能所。
大千無假一微塵。
受用身心。
不落有無知見。
為人拈舉。
非幹聲色指人心。
如斯方是出家兒。
不誤後來之初學。
等觀今時。
聚此出家當求何事。
教汝持戒。
一行不持。
令汝澄心。
愈增嫉妬。
教汝擊鐘[言*奉]咒。
也無一字分明。
随時逐隊哄喧。
隻欲打過。
教汝恭敬往來廣結歡喜衆緣。
汝又要自求閑靜。
迷識沉神。
食氣不和。
自成病體。
諸事難為必竟變壞。
又入魔徒。
百千萬劫不遇善知識。
汝等今時遇我出家。
知汝來處亦知汝去處。
隻似空花從空而有。
我不得全定汝作妖魔。
我着汝魔同歸魔道。
我若如是法身如猛火焰。
邪魔猶若氷霜。
汝定消洋。
法身常住亘古亘今永無變壞。
所以千佛萬佛隻傳此心。
曆劫恒沙此宗不壞。
汝之業識雖聞不信。
後日明朝自當敗阙。
莫道良醫門下猶有病夫。
爐鞴完全尚存鈍鐵。
自是覆盆之下而不肯開張暗爛敗根。
斯光常在不從直訓。
役我多言。
若是善根何消如此。
各自努力。
但辦肯心。
一片時中究竟如是。
珍重。
受法衣提綱 恕中愠禅師洪佑和尚送歸源法衣至上堂。
拈衣示衆雲。
者個是先歸源向異類中遺下皮可漏子。
日炙風吹而不壞。
刀斫鋸解而不開。
業力既重。
累及不肖子亦入其群隊去也。
披雲。
且道是驢是馬。
遂升座。
乃雲。
夫為宗師者。
垂一機示一境。
如青天霹靂不容掩耳。
如十日并照無幽不燭。
如大爐鞴煅煉頑鈍。
如大醫王療種種病。
如大舟航運載一切。
有如是奇特如是作略。
然後方可據法空座傳持大法。
為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
明(頭合暗頭)合據虎頭收虎尾。
若也向上論
若是英俊道流高超獨步。
定不入他時流圈缋。
老僧昔日婆心錯失。
盡有數員禅客。
念其相依日久。
恐緻為人悞賺。
收到座下。
豈期竟自罔然無知。
如鮮魚臭肉沿塗販賣。
誤賺後昆更妄付授。
追思切齒。
每嘗室中對諸人枚舉。
如斯等輩作老僧奴兒婢子尚不中用。
何況敢稱老僧法子。
已後如曾經記莂。
非親炙多年分座說法。
不許擅自受請離師。
何況付授。
違者追擯。
如曾經記莂。
總不得過量超師。
師命住山住靜。
本分自甘。
亦不失為真正衲子。
逆命違師不甘本分者追擯。
如(曾經)記莂行業有餘文彩粗陋。
刀耕火種了卻一生。
敢保此人龍天自不敢昧。
不識利害妄刊語句流布者追擯。
已上數條皆老僧恸心疾首痛哭鼓攻。
諸仁者。
是豈老僧得已之陳也哉。
奉告諸仁者。
切須見賢思齊。
不賢自省。
昧心負德報亦匪輕。
泛泛之流向破驢脊上攢簇及時趂哄。
老僧正不敢攀留。
也不須惆怅。
臨岐句。
隻個真金不混沙。
卓拄杖。
訓童行規誨 佛印禅師訓童行。
自小離於父母。
第一歸依佛祖。
寅朝禮念精專。
夜靜堂中莫語。
普請作務殷懃。
常住什物愛護。
一粒米。
重千斤。
日裡應身須顧。
觸事不要獐狂。
出言低聲慢舉。
出入束斂身心。
行步威儀詳序。
廊下逢僧問訊。
叉手旁邊待去。
既然舍卻俗緣。
遵奉叢林規矩。
師長訓誨之時。
不得高聲辭欣。
白曰無事學書。
聖教經文記取。
謹慎遞相無事。
且莫欺瞞常住。
衣衫黑骖[袖-由+直]裰。
莫騁尖新鋒措。
仔細約束身心。
勿令世情染污。
深思六道輪回。
警策應當恐怖。
出家要秉佛言。
不信三途受苦。
小心侍奉師僧。
恭敬三寶福助。
童行上下謙和。
酒肉賭錢莫觑。
閑話不要論量。
聖教時時思慕。
豈可虛度光陰。
死後将何憑據。
不惟辜負四恩。
一乃帶累先祖。
辭親割愛投師。
本欲出塵濟度。
慷慨決志修行。
省察輪回不住。
萬劫得個人身。
慚愧須知來處。
去除懶堕睡眠。
調伏身心寬裕。
從小戒行真實。
長大為僧堅固。
參禅報答佛恩。
誓願須求頓悟。
今生幸得出家。
不可遇而不遇。
念念不退善根。
心心長成覺樹。
若能如是修行。
必證菩提之路。
為行者普說(肅師語雖不甚暢。
然不失訓行者之體。
且諸家為行者普說竟少。
故錄) 普庵肅禅師為行者普說。
此中寶所。
非從妄想發生。
心地光明應化萬緣。
如是人心佛行佛行人心。
遇末劫則地獄現前。
逢明眼則彌勒境界。
為什麼如此。
所作無心自然契合。
不用皮毛滴酒。
二三載何事不圓。
終日杜門信施力财而未嘗少欠。
道非傲物欲顯天真。
佛豈背人法身普應。
若無靈感於物何異。
紙畫日頭若有應於群心。
杲杲炎光遍爍。
聖凡難辨。
龍蛇混雜以同居。
迷悟同光。
佛於衆生而一體。
悟則方通消息。
動靜法益群情。
迷時總屬夢遊。
生死無明颠倒。
夢中說夢。
迷覺不分。
醉戒醉人。
旁觀呵笑。
善男子。
欲求解脫。
依師戒定慧方成。
日久月深般若純熟。
心法現前。
由人努力不在遲疑。
今日雖安。
來朝難保。
人似浮根岸草。
水急難留。
且無可救之人。
誰作波心之主。
唯有真心廣佛。
本自不滅不生。
猶若虛空包含天地。
顯假名則無窮無盡。
建法幢則無量無邊。
二乘外道不通玄根。
境法中虛捏怪。
妄謂諸佛有可說。
蔔度法身妄認識神。
更不求大悟了心。
一向愛他文字。
所以徒學多知返成謗教。
老僧若不了心。
與汝一般愚昧。
今幸具足元常意光無盡。
所以終日杜門怕逢醉漢。
有時苦口。
汝又不行。
朝夕而隻是自瞞。
懶惰而怕見和尚。
不肯息心自悔廣作衆緣。
天龍嗔呵。
護教不肯。
一時業報現前。
難瞞衆目。
若是個信佛依法修行之人。
為法忘軀。
寒灰冷月深思古德非少善而得見如來。
複想我身無一德而助資衆善。
假使十二時中懸腰墜石猶自妄意粗心。
直饒粉骨碎身個裡難求良匠。
今則棄俗割愛。
忽遇斯人。
何不速辦精機信心實地。
步步依如。
念念不退究竟涅盤。
定歸實際與佛無殊。
天龍守護。
鬼神瞻依。
邪魔摧落。
千古而不墜玄風。
長劫而本光不動。
所遺言句自有護法傳持。
所立标宗劫火應不能壞。
如斯精妙事由一心。
舍短從長豈由他悟。
佛教則如标月指。
祖說如潑水示氷。
見月知光。
釋氷為水。
然後大感佛祖之恩。
殒命猶難酬報。
我迷心法。
經劫而不出塵勞。
今悟佛因。
見性而永脫生死。
拳拳在念豈不快哉。
安比十聖三賢二乘圓覺。
五蘊不空輪回不歇。
任你聰明超世。
不離三界循環。
假饒移山填海。
猶落非色界中。
雖然雷電奔馳。
不出五通陰界。
直饒橫沖直過。
也不出諸佛法身。
未解自己本元一切有為如幻。
直須幻盡覺圓具足實相。
将大地山河為自己。
以色空明暗顯真如。
指南栢以标心。
顧西松而露意。
方寸逈絕於能所。
大千無假一微塵。
受用身心。
不落有無知見。
為人拈舉。
非幹聲色指人心。
如斯方是出家兒。
不誤後來之初學。
等觀今時。
聚此出家當求何事。
教汝持戒。
一行不持。
令汝澄心。
愈增嫉妬。
教汝擊鐘[言*奉]咒。
也無一字分明。
随時逐隊哄喧。
隻欲打過。
教汝恭敬往來廣結歡喜衆緣。
汝又要自求閑靜。
迷識沉神。
食氣不和。
自成病體。
諸事難為必竟變壞。
又入魔徒。
百千萬劫不遇善知識。
汝等今時遇我出家。
知汝來處亦知汝去處。
隻似空花從空而有。
我不得全定汝作妖魔。
我着汝魔同歸魔道。
我若如是法身如猛火焰。
邪魔猶若氷霜。
汝定消洋。
法身常住亘古亘今永無變壞。
所以千佛萬佛隻傳此心。
曆劫恒沙此宗不壞。
汝之業識雖聞不信。
後日明朝自當敗阙。
莫道良醫門下猶有病夫。
爐鞴完全尚存鈍鐵。
自是覆盆之下而不肯開張暗爛敗根。
斯光常在不從直訓。
役我多言。
若是善根何消如此。
各自努力。
但辦肯心。
一片時中究竟如是。
珍重。
受法衣提綱 恕中愠禅師洪佑和尚送歸源法衣至上堂。
拈衣示衆雲。
者個是先歸源向異類中遺下皮可漏子。
日炙風吹而不壞。
刀斫鋸解而不開。
業力既重。
累及不肖子亦入其群隊去也。
披雲。
且道是驢是馬。
遂升座。
乃雲。
夫為宗師者。
垂一機示一境。
如青天霹靂不容掩耳。
如十日并照無幽不燭。
如大爐鞴煅煉頑鈍。
如大醫王療種種病。
如大舟航運載一切。
有如是奇特如是作略。
然後方可據法空座傳持大法。
為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
明(頭合暗頭)合據虎頭收虎尾。
若也向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