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豈是分外。
何故。
立機立境不是向上事。
揚眉瞬目不是向上事。
豎拂敲床不是向上事。
棒喝交馳賓主互換不是向上事。
隻要你從前伎倆一時截斷。
腳跟下空牢牢地。
如水上葫蘆一切處拘絆不着。
然後将古人機緣密切提撕畢竟是個甚麼道理。
僧問雲門如何是佛。
門雲乾屎橛。
明如杲日寬若太虛。
大地山河全彰海印。
一明一切明。
一見一切見。
一了一切了。
兄弟。
時光可惜不易來此聚頭。
直須辦一片真實身心。
空教徹去。
者個喚作生死大事。
不是你趂口快圖衣食衒聲利底生活。
[拚-ㄙ+ㄊ]卻十年五年不出僧堂門。
無人道你不會。
古來尊宿擔荷此事大不容易。
不知曆涉多少艱難。
汾陽參七十餘員善知識。
具大眼目隻有一二。
自餘之輩不在言也。
近來一等兄弟智識不明。
於自己本分事上無參學分。
不能體究。
卻去冊子上做工夫要資談柄。
錯了也。
抛卻真金去尋瓦礫有甚用處。
夾山未見船子。
時看他所得豈是尋常。
一日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答雲法身無相。
如何是法眼。
答雲法眼無瑕。
可謂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洎乎被道吾一笑。
便乃手忙腳亂。
且道那裡是他未盡善處。
下座問道吾雲。
适來答者僧話。
上座因甚發笑。
請為我說。
瞻風撥草為法求人。
須是者漢始得。
道吾雲。
不道不是。
隻是未有師在。
盲人指路豈免旁觀。
夾山因道吾所指。
徑往華亭去訪船子。
早是七花八裂了也。
船子問雲大德住何寺。
山雲寺則不住住則不似。
鹭池鹫嶺海殿庵園。
甚處有者個消息。
船雲不似又不似個甚麼。
山雲不是目前法。
船雲甚處學得來。
山雲非耳目之所能到。
如印印泥如印印空如印印水。
須是恁麼人方明恁麼事。
船雲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鐵壁銀山萬仞高。
船雲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金剛圈栗棘蓬。
吞者十萬八千。
透者如麻似粟。
山拟開口。
被船子一篙打下水中。
鞭長不及馬腹。
山才上船。
船雲道道。
山拟開口。
船又打。
得也得也。
山因此有省。
水中點頭三下。
俊哉俊哉。
船雲。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甯可截舌不犯國諱。
山遂問抛綸擲釣師意如何。
船雲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
一個砑郎當。
一個福建子。
山雲。
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何不領取前話。
船雲釣盡江波錦鱗始遇。
用盡自己心笑破他人口。
山乃掩耳。
不特慎初亦能護末。
然猛虎不食伏肉。
坐井豈能觀天。
當時道吾密之三寸。
夾山未免擔闆過卻。
大凡參學須貴眼正。
者般說話豈是你長連床上妄想計較得來。
山僧十三上為僧。
未嘗去村院裡過夏。
遇着本色宗匠有師友處。
即便放下身心相與體究。
二十年來把人杓柄。
不知費了多少鹽醋。
捱到楚水東頭依舊波波挈挈。
一點也謾諸人不得。
雲門雲。
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
以拄杖畫一畫雲。
百雜碎了也。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
放過即不可。
若不放過。
不消一喝。
大衆會麼。
名不得狀還非。
千年常住一朝僧。
楚雞不是丹山鳳。
喝一喝下座。
(告香不獨在夏前中夏。
住持入院人事定。
庫司備香。
首座颔衆懇請為衆告香。
然後開室。
古法未預告香不許入室)。
檀越特請普說 大慧杲禅師秦國太夫人請普說。
僧問。
圓覺經道。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
色未現時珠在甚麼處。
師雲圓覺經何曾恁麼道。
進雲未審作麼生會。
師雲。
圓覺經不曾恁麼道。
更會甚麼。
進雲畢竟如何。
師雲靜處薩婆诃。
問。
胡張三黑李四即不問。
嘉州大象鼻孔長多少。
師雲長二百來丈。
進雲得恁麼郎當。
師雲你川僧自合知。
進雲為甚麼被陝府鐵牛吞卻。
師雲誰恁麼道。
進雲。
高高處觀之不足。
低低處平之有餘。
師雲你試向不高不低處道看。
進雲險。
師雲者個猶是高低處底。
進雲有意氣時添意氣。
師雲草賊大敗。
乃雲。
今日是秦國太夫人計氏法真慶誕之辰。
謹施淨财遠詣當山修設清淨禅衆香齋。
仍命山野升于此座為衆普說舉揚般若。
所願進道無魔。
色身安樂。
此是秦國太夫人意旨。
者婆子平生行履處。
川僧無有不知者。
唯魯子僧未知。
今日因齋慶贊。
舉似大衆見說。
者婆子三十左右歲時。
先太師捐館。
徽猷與相公尚幼。
卓卓立身。
凜然有不可犯之色。
東鄰西舍望風知畏。
極力教二子讀。
書處事極有家法。
尋常徽猷與相公左右侍奉。
不教坐亦不敢坐。
其嚴毅如此。
相公常說今日做官皆是老母平昔教育所緻。
所得俸資除逐日家常菜飯外。
老母盡将布施齋僧。
用祝吾君之壽。
常有無功受祿之慊。
聞先師歸蜀受渠供養不少。
隻是未知參禅。
徽猷與相公卻於先師處各有發明。
向謙禅在他家。
徽猷與相公親向謙道。
老母修行四十年隻欠者一着。
公久侍徑山和尚多所聞見。
且留公早晚相伴說話。
蓋某兄弟子母分上難為開口見說。
每日與謙相聚手。
一味激揚此事。
一日問謙。
徑山和尚尋常如何為人。
謙雲和尚隻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
竹篦子話。
隻是不得下語。
不得思量。
不得向舉起處會。
不得去開口處承當。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無。
隻恁麼教人看。
渠遂谛信。
日夜體究。
每常愛看經禮佛。
謙雲。
和尚尋常道。
要辦此事須是辍去看經禮佛誦咒之類。
且息心參究。
莫使工夫間斷。
若一向執着看經禮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
候一念相應了。
依舊看經禮佛。
乃至一香一華一瞻一禮種種作用皆無虛棄。
盡是佛之妙用。
亦是把本修行。
但相聽信決不相誤。
渠聞謙言便一時放下。
專專隻是坐禅看狗子無佛性話。
聞去冬忽一夜睡中驚覺。
乘興起來坐禅舉話。
蓦然有個歡喜處。
近日謙歸秦國。
有親書并作數頌來呈山僧。
其間一頌雲。
逐日看經文。
如逢舊識人。
勿言頻有礙。
一舉一回新。
山僧常常為兄弟說。
參得禅了。
凡讀看經文字。
如去自家屋裡行一遭相似。
又如與舊時相識底人相見一般。
今秦國此頌乃暗合孫吳。
你看他是個女流。
宛有丈夫之作。
能了大丈夫之事。
謙禅昨日上來告山僧。
子細說些禅病。
且與秦國結大衆般若緣。
山僧向他道。
禅有甚麼病可說。
禅又不曾患頭疼。
又不曾患腳痛。
又不曾患耳聾。
又不曾患眼暗。
隻是參禅底人參得差别。
證得差别。
用心差别。
依師差别。
因此差别故說名為病。
非謂禅有病也。
如何是佛。
即心是佛。
有甚麼病。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無。
有甚麼病。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有甚麼病。
如何是佛。
麻三斤。
有甚麼病。
如何是佛。
乾屎橛。
有甚麼病。
你不透了才作道理。
要透便千裡萬裡沒交涉也。
拟心湊泊他。
拟心思量他。
向舉起處領略。
擊石火閃電光處會。
者個方始是病。
世醫拱手。
然究竟不幹禅事。
趙州雲。
要與空王為弟子。
莫教心病最難醫。
記得舍利弗問月上女曰。
汝於今者行何乘也。
為行聲聞乘。
為行辟支佛乘。
為行大乘。
月上女答曰。
舍利弗。
汝既問我行何乘者。
我今還問舍利弗。
惟願随意答我。
如舍利弗所證法者。
為行聲聞乘。
為行辟支佛乘。
為行大乘。
舍利弗言。
非也。
月上女。
所以者何。
然彼法者無可分别。
亦無言說。
非别非一。
亦非衆多。
月上女曰。
舍利弗。
是故不應分别。
諸法一相異相無别異相。
於諸相中無有可住。
師雲。
舍利弗恁麼問。
月上女恁麼答。
且道與秦國太夫人所證之法相去幾何。
還有人斷得麼。
試出來斷看。
如無。
且向葛藤裡薦取。
所以道。
夫參學者須參活句。
莫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
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
你諸人每日上來下去。
寮舍裡吃茶吃湯。
莊上搬鹽搬面。
僧堂裡行益。
長廊下擇菜。
後園裡擔糞。
磨坊下推磨。
當恁麼時。
佛眼也觑你不見。
且道是死句。
是活句。
是不死不活句。
試定當看。
直饒定當得出。
也未免在三句裡。
豈不見僧問南泉和尚。
即心是佛又不得。
非心非佛又不得。
師意如何。
泉雲。
你但信即心是佛便了。
更說甚麼得與不得。
隻如大德吃飯了。
從東廊上西廊下。
不可總問人得與不得也。
者裡若識得南泉。
方不被三句所使。
便能使得三句。
既使得三句。
始與南泉同一眼見同一耳聞同一鼻齅同一舌嘗同一身觸同一意思。
更無差别。
隻為你執藥為病。
舊病未除新病複作。
卻被死句活句使得來七颠八倒。
将他古人徑截處一時纡曲了。
且那個是古人徑截處。
我更為你舉一兩則。
隻如南泉道。
牽牛向溪東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牽牛向溪西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不如随分納些些。
總不見得。
者個公案有多少人錯斷。
如何是納些些底道理。
便道着衣吃飯有甚麼難。
向驢前馬後教活計。
且莫謗他南泉好。
你既錯會者個。
定又錯會黃檗道。
汝等諸人盡是噇酒糟漢。
恁麼行腳何處有今日。
還知大唐國裡無禅師麼。
時有僧出雲隻如諸方匡徒領衆又作麼生。
檗雲。
不道無禅。
隻是無師。
者個話頭便是個禍胎。
莫道未悟者錯會。
直饒悟得徹頭徹尾。
大法不明也觑他黃檗不見。
隻如黃檗道。
不道無禅隻是無師。
你如何理會。
衆中商量道。
人人分上誰不丈夫豈假師承。
噇酒糟便是咬言語。
言語乃古人糟粕也。
且喜沒交涉。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豈不見沩山舉此話問仰山雲。
黃檗意作麼生。
仰山雲鵝王擇乳素非鴨類。
沩山雲此實難辨。
隻如沩山仰山恁麼問答。
又作麼生商量。
到者裡須是個人始得。
既不會者個。
便将庭前栢樹子麻三斤乾屎橛踞解秤錘之類盡為糟粕。
既錯會者個。
定又
豈是分外。
何故。
立機立境不是向上事。
揚眉瞬目不是向上事。
豎拂敲床不是向上事。
棒喝交馳賓主互換不是向上事。
隻要你從前伎倆一時截斷。
腳跟下空牢牢地。
如水上葫蘆一切處拘絆不着。
然後将古人機緣密切提撕畢竟是個甚麼道理。
僧問雲門如何是佛。
門雲乾屎橛。
明如杲日寬若太虛。
大地山河全彰海印。
一明一切明。
一見一切見。
一了一切了。
兄弟。
時光可惜不易來此聚頭。
直須辦一片真實身心。
空教徹去。
者個喚作生死大事。
不是你趂口快圖衣食衒聲利底生活。
[拚-ㄙ+ㄊ]卻十年五年不出僧堂門。
無人道你不會。
古來尊宿擔荷此事大不容易。
不知曆涉多少艱難。
汾陽參七十餘員善知識。
具大眼目隻有一二。
自餘之輩不在言也。
近來一等兄弟智識不明。
於自己本分事上無參學分。
不能體究。
卻去冊子上做工夫要資談柄。
錯了也。
抛卻真金去尋瓦礫有甚用處。
夾山未見船子。
時看他所得豈是尋常。
一日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答雲法身無相。
如何是法眼。
答雲法眼無瑕。
可謂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洎乎被道吾一笑。
便乃手忙腳亂。
且道那裡是他未盡善處。
下座問道吾雲。
适來答者僧話。
上座因甚發笑。
請為我說。
瞻風撥草為法求人。
須是者漢始得。
道吾雲。
不道不是。
隻是未有師在。
盲人指路豈免旁觀。
夾山因道吾所指。
徑往華亭去訪船子。
早是七花八裂了也。
船子問雲大德住何寺。
山雲寺則不住住則不似。
鹭池鹫嶺海殿庵園。
甚處有者個消息。
船雲不似又不似個甚麼。
山雲不是目前法。
船雲甚處學得來。
山雲非耳目之所能到。
如印印泥如印印空如印印水。
須是恁麼人方明恁麼事。
船雲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鐵壁銀山萬仞高。
船雲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金剛圈栗棘蓬。
吞者十萬八千。
透者如麻似粟。
山拟開口。
被船子一篙打下水中。
鞭長不及馬腹。
山才上船。
船雲道道。
山拟開口。
船又打。
得也得也。
山因此有省。
水中點頭三下。
俊哉俊哉。
船雲。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甯可截舌不犯國諱。
山遂問抛綸擲釣師意如何。
船雲絲懸綠水浮定有無之意。
一個砑郎當。
一個福建子。
山雲。
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何不領取前話。
船雲釣盡江波錦鱗始遇。
用盡自己心笑破他人口。
山乃掩耳。
不特慎初亦能護末。
然猛虎不食伏肉。
坐井豈能觀天。
當時道吾密之三寸。
夾山未免擔闆過卻。
大凡參學須貴眼正。
者般說話豈是你長連床上妄想計較得來。
山僧十三上為僧。
未嘗去村院裡過夏。
遇着本色宗匠有師友處。
即便放下身心相與體究。
二十年來把人杓柄。
不知費了多少鹽醋。
捱到楚水東頭依舊波波挈挈。
一點也謾諸人不得。
雲門雲。
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
以拄杖畫一畫雲。
百雜碎了也。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
放過即不可。
若不放過。
不消一喝。
大衆會麼。
名不得狀還非。
千年常住一朝僧。
楚雞不是丹山鳳。
喝一喝下座。
(告香不獨在夏前中夏。
住持入院人事定。
庫司備香。
首座颔衆懇請為衆告香。
然後開室。
古法未預告香不許入室)。
檀越特請普說 大慧杲禅師秦國太夫人請普說。
僧問。
圓覺經道。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
色未現時珠在甚麼處。
師雲圓覺經何曾恁麼道。
進雲未審作麼生會。
師雲。
圓覺經不曾恁麼道。
更會甚麼。
進雲畢竟如何。
師雲靜處薩婆诃。
問。
胡張三黑李四即不問。
嘉州大象鼻孔長多少。
師雲長二百來丈。
進雲得恁麼郎當。
師雲你川僧自合知。
進雲為甚麼被陝府鐵牛吞卻。
師雲誰恁麼道。
進雲。
高高處觀之不足。
低低處平之有餘。
師雲你試向不高不低處道看。
進雲險。
師雲者個猶是高低處底。
進雲有意氣時添意氣。
師雲草賊大敗。
乃雲。
今日是秦國太夫人計氏法真慶誕之辰。
謹施淨财遠詣當山修設清淨禅衆香齋。
仍命山野升于此座為衆普說舉揚般若。
所願進道無魔。
色身安樂。
此是秦國太夫人意旨。
者婆子平生行履處。
川僧無有不知者。
唯魯子僧未知。
今日因齋慶贊。
舉似大衆見說。
者婆子三十左右歲時。
先太師捐館。
徽猷與相公尚幼。
卓卓立身。
凜然有不可犯之色。
東鄰西舍望風知畏。
極力教二子讀。
書處事極有家法。
尋常徽猷與相公左右侍奉。
不教坐亦不敢坐。
其嚴毅如此。
相公常說今日做官皆是老母平昔教育所緻。
所得俸資除逐日家常菜飯外。
老母盡将布施齋僧。
用祝吾君之壽。
常有無功受祿之慊。
聞先師歸蜀受渠供養不少。
隻是未知參禅。
徽猷與相公卻於先師處各有發明。
向謙禅在他家。
徽猷與相公親向謙道。
老母修行四十年隻欠者一着。
公久侍徑山和尚多所聞見。
且留公早晚相伴說話。
蓋某兄弟子母分上難為開口見說。
每日與謙相聚手。
一味激揚此事。
一日問謙。
徑山和尚尋常如何為人。
謙雲和尚隻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
竹篦子話。
隻是不得下語。
不得思量。
不得向舉起處會。
不得去開口處承當。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無。
隻恁麼教人看。
渠遂谛信。
日夜體究。
每常愛看經禮佛。
謙雲。
和尚尋常道。
要辦此事須是辍去看經禮佛誦咒之類。
且息心參究。
莫使工夫間斷。
若一向執着看經禮佛希求功德便是障道。
候一念相應了。
依舊看經禮佛。
乃至一香一華一瞻一禮種種作用皆無虛棄。
盡是佛之妙用。
亦是把本修行。
但相聽信決不相誤。
渠聞謙言便一時放下。
專專隻是坐禅看狗子無佛性話。
聞去冬忽一夜睡中驚覺。
乘興起來坐禅舉話。
蓦然有個歡喜處。
近日謙歸秦國。
有親書并作數頌來呈山僧。
其間一頌雲。
逐日看經文。
如逢舊識人。
勿言頻有礙。
一舉一回新。
山僧常常為兄弟說。
參得禅了。
凡讀看經文字。
如去自家屋裡行一遭相似。
又如與舊時相識底人相見一般。
今秦國此頌乃暗合孫吳。
你看他是個女流。
宛有丈夫之作。
能了大丈夫之事。
謙禅昨日上來告山僧。
子細說些禅病。
且與秦國結大衆般若緣。
山僧向他道。
禅有甚麼病可說。
禅又不曾患頭疼。
又不曾患腳痛。
又不曾患耳聾。
又不曾患眼暗。
隻是參禅底人參得差别。
證得差别。
用心差别。
依師差别。
因此差别故說名為病。
非謂禅有病也。
如何是佛。
即心是佛。
有甚麼病。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無。
有甚麼病。
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
有甚麼病。
如何是佛。
麻三斤。
有甚麼病。
如何是佛。
乾屎橛。
有甚麼病。
你不透了才作道理。
要透便千裡萬裡沒交涉也。
拟心湊泊他。
拟心思量他。
向舉起處領略。
擊石火閃電光處會。
者個方始是病。
世醫拱手。
然究竟不幹禅事。
趙州雲。
要與空王為弟子。
莫教心病最難醫。
記得舍利弗問月上女曰。
汝於今者行何乘也。
為行聲聞乘。
為行辟支佛乘。
為行大乘。
月上女答曰。
舍利弗。
汝既問我行何乘者。
我今還問舍利弗。
惟願随意答我。
如舍利弗所證法者。
為行聲聞乘。
為行辟支佛乘。
為行大乘。
舍利弗言。
非也。
月上女。
所以者何。
然彼法者無可分别。
亦無言說。
非别非一。
亦非衆多。
月上女曰。
舍利弗。
是故不應分别。
諸法一相異相無别異相。
於諸相中無有可住。
師雲。
舍利弗恁麼問。
月上女恁麼答。
且道與秦國太夫人所證之法相去幾何。
還有人斷得麼。
試出來斷看。
如無。
且向葛藤裡薦取。
所以道。
夫參學者須參活句。
莫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
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
你諸人每日上來下去。
寮舍裡吃茶吃湯。
莊上搬鹽搬面。
僧堂裡行益。
長廊下擇菜。
後園裡擔糞。
磨坊下推磨。
當恁麼時。
佛眼也觑你不見。
且道是死句。
是活句。
是不死不活句。
試定當看。
直饒定當得出。
也未免在三句裡。
豈不見僧問南泉和尚。
即心是佛又不得。
非心非佛又不得。
師意如何。
泉雲。
你但信即心是佛便了。
更說甚麼得與不得。
隻如大德吃飯了。
從東廊上西廊下。
不可總問人得與不得也。
者裡若識得南泉。
方不被三句所使。
便能使得三句。
既使得三句。
始與南泉同一眼見同一耳聞同一鼻齅同一舌嘗同一身觸同一意思。
更無差别。
隻為你執藥為病。
舊病未除新病複作。
卻被死句活句使得來七颠八倒。
将他古人徑截處一時纡曲了。
且那個是古人徑截處。
我更為你舉一兩則。
隻如南泉道。
牽牛向溪東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牽牛向溪西放。
不免食他國王水草。
不如随分納些些。
總不見得。
者個公案有多少人錯斷。
如何是納些些底道理。
便道着衣吃飯有甚麼難。
向驢前馬後教活計。
且莫謗他南泉好。
你既錯會者個。
定又錯會黃檗道。
汝等諸人盡是噇酒糟漢。
恁麼行腳何處有今日。
還知大唐國裡無禅師麼。
時有僧出雲隻如諸方匡徒領衆又作麼生。
檗雲。
不道無禅。
隻是無師。
者個話頭便是個禍胎。
莫道未悟者錯會。
直饒悟得徹頭徹尾。
大法不明也觑他黃檗不見。
隻如黃檗道。
不道無禅隻是無師。
你如何理會。
衆中商量道。
人人分上誰不丈夫豈假師承。
噇酒糟便是咬言語。
言語乃古人糟粕也。
且喜沒交涉。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豈不見沩山舉此話問仰山雲。
黃檗意作麼生。
仰山雲鵝王擇乳素非鴨類。
沩山雲此實難辨。
隻如沩山仰山恁麼問答。
又作麼生商量。
到者裡須是個人始得。
既不會者個。
便将庭前栢樹子麻三斤乾屎橛踞解秤錘之類盡為糟粕。
既錯會者個。
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