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放下茱萸空中竹橛。
倒卻迦葉門前剎竿。
直下更雲不會。
算來也太無端。
參。
智海逸禅師上堂。
憶得老僧年七歲時。
于村校書處得一法門。
超情離見絕妙絕玄。
爰自染神逾六十載。
今日輙出普告大衆。
若欲傳持宜當谛聽。
遂曰。
寒原耕種罷。
牽犢負薪歸。
此夜一爐火。
渾家身上衣。
諸禅德。
逢人不得錯舉。
上堂。
古者道。
接物利生絕妙。
外甥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
将來應用恰好。
諸禅德。
還會麼。
菜園牆倒晴方築。
房店籬穿雨過修。
院宇漏時随分整。
兒孫大小盡風流。
慧林照禅師上堂。
頭圓像天。
足方似地。
古貌棱層。
丈夫意氣。
趯倒須彌。
踏翻海水。
帝釋與龍王無着身處。
乃拈拄杖曰。
卻來拄杖上回避。
咄。
任汝神通變化。
究竟須歸者裡。
以拄杖卓一下。
法雲秀禅師上堂。
看風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斷衆流未免依前滲漏。
量才補職甯越短長。
買帽相頭難得恰好。
直饒上不見天下不見地。
東西不辯南北不分。
有甚麼用處。
任是純鋼打就生鐵鑄成。
也須額頭汗出。
總不恁麼如何商量。
良久曰。
赤心片片誰知得。
笑殺黃梅石女兒。
上堂。
山僧不會巧說。
大都應個時節。
相喚吃椀茶湯。
亦無祖師妙訣。
禅人若也未相谙。
踏着秤錘硬似鐵。
上堂。
秋雲秋水青山滿目。
者裡明得。
千足萬足。
其或未然。
道士倒騎牛。
參。
上堂。
寒雨細朔風高吹。
沙走石扳木鳴條。
諸人盡知有。
且道風作何色。
若識得去。
許你具眼。
若也不識。
莫怪相瞞。
參。
上堂。
少林九年冷坐。
卻被神光觑破。
如今玉石難分。
祇得麻纏紙裹。
還會麼。
笑我者多。
哂我者少。
上堂。
衲僧家高揖釋迦不拜彌勒未為分外。
祇如半偈亡軀一句投火又圖個甚麼。
良久曰。
彼彼住山人。
何須更說破。
長蘆夫禅師上堂。
召衆曰。
江山繞檻宛如水墨屏風。
殿閣淩空麗若神仙洞府。
森羅萬象海印交參。
一道神光更無遮障。
諸人還會麼。
良久曰。
寥寥天地間。
獨立望何極。
參。
梵言首座示衆。
南陽國師道。
說法有所得。
斯則野幹鳴。
說法無所得。
是名獅子吼。
師曰。
國師恁麼道。
大似掩耳偷鈴。
何故。
說有說無盡是野幹鳴。
諸人要識獅子吼麼。
咄。
開元孜禅師上堂。
衲僧家向針眼裡藏身稍寬。
大海中走馬甚窄。
将軍不上便橋。
勇士徒勞挂甲。
晝行三千夜行八百即不問。
不動步一句作麼生道。
若也道得。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祇在目前。
若道不得。
直須撩起布裙緊峭草鞋。
參。
上堂。
寒空落落大地漫漫。
雲生洞口水出高原。
若也把定。
則十方世界恍然。
若也放行。
則東西南北坦然。
茫茫宇宙人無數。
一個個鼻孔遼天。
且問諸人。
把定即是放行即是。
還有人斷得麼。
若無人斷得。
三門外有兩個大漢。
一個張眉握劍。
一個努目揮拳。
參。
明因赟禅師上堂。
橫按拄杖曰。
若恁麼去。
直得天無二日國無二王。
釋迦老子飲氣吞聲。
一大藏教如蟲蝕木。
設使鑽仰不及。
正是無孔鐵錘。
假饒信手拈來。
也是殘羹馊飯。
一時吐卻方有少分相應。
更及堕在空亡。
依舊是鬼家活計。
要會麼。
雨後始知山色翠。
事難方見丈夫心。
卓拄杖下座。
西台辯禅師上堂。
舉臨濟無位真人語。
乃召大衆曰。
臨濟老漢尋常一條脊梁硬似鐵。
及乎到者裡。
大似日中迷路眼見空花。
直饒道無位真人是乾屎橛。
正是泥龜曳尾。
其僧祇知季夏極熱。
不知仲冬嚴寒。
若據當時。
合着得甚麼語塞斷天下人舌頭。
西台祇恁麼休去。
又乃眼不見為淨。
不免出一隻手狼籍去也。
臨濟一擔。
西台一堆。
一擔一堆。
分付阿誰。
從教撒同諸方去。
笑殺當年老古錐。
中際遵禅師上堂。
咄咄咄。
井底啾啾是何物。
直饒三千大千。
也祇是個鬼窟。
咄。
上堂。
昨夜四更起來。
呵呵大笑不歇。
幸然好一覺睡。
霜鐘撞作兩橛。
上堂。
禾山普化忽颠狂。
打鼓搖鈴戲一場。
劫火洞然宜煮茗。
岚風大作好乘涼。
四蛇同箧看他弄。
二鼠侵藤不自量。
滄海月明何處去。
廣寒宮殿白銀床。
咄。
上堂。
八萬四千深法門。
門門有路超乾坤。
如何個個踏不着。
祇為蜈蚣太多腳。
不唯多腳亦多口。
釘觜鐵舌徒增醜。
拈椎豎拂泥洗泥。
揚眉瞬目籠中雞。
要知佛祖不到處。
門掩落花春鳥啼。
大中隆禅師上堂。
法無異法。
道無别道。
時時逢見釋迦。
處處撞着達磨。
放步即交肩。
開口即齩破。
不齩破。
大小大。
上堂。
夫欲智拔。
先須定動。
卓拄杖曰。
唵蘇嚧[口*悉]哩娑婆诃。
歸堂吃茶。
上堂。
觸境無滞底為甚麼擡頭不起。
田地穩密底為甚麼下腳不得。
譬如天王賜與華屋。
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乃曰門聻。
樊哙踏開真主出。
巨靈擡手錦鱗噴。
參。
資壽岩禅師上堂。
雲生谷口。
月滿長川。
樵父斫深雲。
漁翁釣沙島。
到者裡。
便是吳道子張僧繇無你下手處。
良久曰。
歸堂問取聖僧。
參。
上堂。
乾坤肅靜。
海晏河清。
風不鳴條。
雨不破塊。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者個是世間法。
作麼生是佛法。
良久曰。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本覺一禅師上堂。
折半列三。
人人道得。
去一拈七。
亦要商量。
正當今日。
雲門道底不要别。
作麼生露得個消息。
良久曰。
日月易流。
地藏恩禅師上堂。
豎起拳曰。
或時為拳。
複開曰。
或時為掌。
若遇衲僧。
有功者賞。
遂放下曰。
直是土曠人稀相逢者少。
上堂。
雨後鸠鳴。
山前麥熟。
何處牧童兒。
騎牛笑相逐。
更把短笛橫吹。
風前一曲兩曲。
參。
道場印禅師上堂。
韶石渡頭舟橫野水。
汾陽浪裡棹撥孤煙。
雲月無私溪山豈異。
一言合轍千裡同風。
敢問諸人作麼生是同風底句。
良久曰。
八千子弟今何在。
萬裡山河屬帝家。
法雲白禅師上堂。
離婁有意。
白浪徒以滔天。
罔象無心。
明珠忽然在掌。
以手打一圓相召大衆曰。
還見麼。
良久曰。
看即有分。
上堂。
拈拄杖示衆曰。
山僧住持七十餘日。
未曾拈動者個。
而今不免現些小神通供養諸人。
遂卓拄杖下座。
元豐滿禅師上堂。
堪作梁底作梁。
堪作柱底作柱。
靈利衲僧便知落處。
蓦拈拄杖曰。
還知者個堪作甚麼。
打香台一下曰。
莫道無用處。
複打一下曰。
參。
招提湛禅師上堂。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馬上誰家白面郎。
穿花折柳垂巾角。
夜來一醉明月樓。
呼盧輸卻黃金宅。
臂鷹走犬歸不歸。
蛾眉皓齒嗔無力。
此心能有幾人知。
黃頭碧眼非相識。
啰啰哩。
拍手一下下座。
長蘆和禅師上堂。
一二三四五六。
碧眼胡僧數不足。
泥牛入海過新羅。
木馬追風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處尋。
補陀岩上問觀音。
普賢拍手呵呵笑。
歸去來兮秋水深。
資福明禅師上堂。
資福别無所補。
五日一參擊鼓。
何曾說妙談玄。
祇是粗言直語。
甘草自來甜。
黃連依舊苦。
忽若鼻孔撩天。
逢人切忌錯舉。
參。
雲峰璇禅師上堂。
休去。
歇去。
一念萬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廟香爐去。
一條白練去。
大衆。
古人見處如日晖空。
不着二邊豈堕陰界。
堪嗟後代兒孫。
多作一色邊會。
山僧即不然。
不休去。
不歇去。
業識茫茫去。
七颠八倒去。
十字街頭鬧浩浩地聲色裡坐卧去。
三家村裡盈衢塞路荊棘裡遊戲去。
刀山劍樹劈腹剜心镬湯爐炭皮穿骨爛去。
如斯舉唱。
大似三歲孩兒輥繡球。
上堂。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築着額頭磕着鼻。
意旨如何。
師曰驢駝馬載。
曰向上還有事也無。
師曰朝到西天暮歸唐土。
曰謝師答話。
師曰大乘砑郎當。
僧退。
師乃曰。
僧問西來意。
築着額頭磕着鼻。
意旨又如何。
驢駝并馬載。
朝到西天暮歸唐。
大乘恰似砑郎當。
何故。
沒量大人被語脈裡轉卻。
遂拊掌大笑下座。
雪窦甯禅師上堂。
百川異流以海為極。
森羅萬象以空為極。
四聖六凡以佛為極。
明眼衲子以拄杖子為極。
且道拄杖子以何為極。
有人道得。
山僧兩手分付。
傥或未然。
不如閑倚禅床畔。
留與兒孫指路頭。
開先宗禅師上堂。
一不做。
二不休。
捩轉鼻孔。
捺下雲頭。
禾山解打鹽官鼓。
僧繇不寫戴嵩牛。
廬陵米。
投子油。
雪峰依舊輥雙球。
夜來風送衡陽信。
寒雁一聲霜月幽。
九座邃禅師上堂。
九座今日向孤峰絕頂駕一隻鐵船。
截斷天下人要津。
教他揮篙動棹不得。
有個錦标子。
且道在甚麼人手裡。
拈拄杖曰。
看看。
向道是龍剛不信。
等閑奪得始驚人。
中竺妙禅師上堂。
去年梅。
今歲柳。
顔色馨香。
喝一喝。
良久曰。
若不得者一喝。
幾乎道着依舊。
且道道着後如何。
眼睛突出。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
倒卻迦葉門前剎竿。
直下更雲不會。
算來也太無端。
參。
智海逸禅師上堂。
憶得老僧年七歲時。
于村校書處得一法門。
超情離見絕妙絕玄。
爰自染神逾六十載。
今日輙出普告大衆。
若欲傳持宜當谛聽。
遂曰。
寒原耕種罷。
牽犢負薪歸。
此夜一爐火。
渾家身上衣。
諸禅德。
逢人不得錯舉。
上堂。
古者道。
接物利生絕妙。
外甥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
将來應用恰好。
諸禅德。
還會麼。
菜園牆倒晴方築。
房店籬穿雨過修。
院宇漏時随分整。
兒孫大小盡風流。
慧林照禅師上堂。
頭圓像天。
足方似地。
古貌棱層。
丈夫意氣。
趯倒須彌。
踏翻海水。
帝釋與龍王無着身處。
乃拈拄杖曰。
卻來拄杖上回避。
咄。
任汝神通變化。
究竟須歸者裡。
以拄杖卓一下。
法雲秀禅師上堂。
看風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斷衆流未免依前滲漏。
量才補職甯越短長。
買帽相頭難得恰好。
直饒上不見天下不見地。
東西不辯南北不分。
有甚麼用處。
任是純鋼打就生鐵鑄成。
也須額頭汗出。
總不恁麼如何商量。
良久曰。
赤心片片誰知得。
笑殺黃梅石女兒。
上堂。
山僧不會巧說。
大都應個時節。
相喚吃椀茶湯。
亦無祖師妙訣。
禅人若也未相谙。
踏着秤錘硬似鐵。
上堂。
秋雲秋水青山滿目。
者裡明得。
千足萬足。
其或未然。
道士倒騎牛。
參。
上堂。
寒雨細朔風高吹。
沙走石扳木鳴條。
諸人盡知有。
且道風作何色。
若識得去。
許你具眼。
若也不識。
莫怪相瞞。
參。
上堂。
少林九年冷坐。
卻被神光觑破。
如今玉石難分。
祇得麻纏紙裹。
還會麼。
笑我者多。
哂我者少。
上堂。
衲僧家高揖釋迦不拜彌勒未為分外。
祇如半偈亡軀一句投火又圖個甚麼。
良久曰。
彼彼住山人。
何須更說破。
長蘆夫禅師上堂。
召衆曰。
江山繞檻宛如水墨屏風。
殿閣淩空麗若神仙洞府。
森羅萬象海印交參。
一道神光更無遮障。
諸人還會麼。
良久曰。
寥寥天地間。
獨立望何極。
參。
梵言首座示衆。
南陽國師道。
說法有所得。
斯則野幹鳴。
說法無所得。
是名獅子吼。
師曰。
國師恁麼道。
大似掩耳偷鈴。
何故。
說有說無盡是野幹鳴。
諸人要識獅子吼麼。
咄。
開元孜禅師上堂。
衲僧家向針眼裡藏身稍寬。
大海中走馬甚窄。
将軍不上便橋。
勇士徒勞挂甲。
晝行三千夜行八百即不問。
不動步一句作麼生道。
若也道得。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祇在目前。
若道不得。
直須撩起布裙緊峭草鞋。
參。
上堂。
寒空落落大地漫漫。
雲生洞口水出高原。
若也把定。
則十方世界恍然。
若也放行。
則東西南北坦然。
茫茫宇宙人無數。
一個個鼻孔遼天。
且問諸人。
把定即是放行即是。
還有人斷得麼。
若無人斷得。
三門外有兩個大漢。
一個張眉握劍。
一個努目揮拳。
參。
明因赟禅師上堂。
橫按拄杖曰。
若恁麼去。
直得天無二日國無二王。
釋迦老子飲氣吞聲。
一大藏教如蟲蝕木。
設使鑽仰不及。
正是無孔鐵錘。
假饒信手拈來。
也是殘羹馊飯。
一時吐卻方有少分相應。
更及堕在空亡。
依舊是鬼家活計。
要會麼。
雨後始知山色翠。
事難方見丈夫心。
卓拄杖下座。
西台辯禅師上堂。
舉臨濟無位真人語。
乃召大衆曰。
臨濟老漢尋常一條脊梁硬似鐵。
及乎到者裡。
大似日中迷路眼見空花。
直饒道無位真人是乾屎橛。
正是泥龜曳尾。
其僧祇知季夏極熱。
不知仲冬嚴寒。
若據當時。
合着得甚麼語塞斷天下人舌頭。
西台祇恁麼休去。
又乃眼不見為淨。
不免出一隻手狼籍去也。
臨濟一擔。
西台一堆。
一擔一堆。
分付阿誰。
從教撒同諸方去。
笑殺當年老古錐。
中際遵禅師上堂。
咄咄咄。
井底啾啾是何物。
直饒三千大千。
也祇是個鬼窟。
咄。
上堂。
昨夜四更起來。
呵呵大笑不歇。
幸然好一覺睡。
霜鐘撞作兩橛。
上堂。
禾山普化忽颠狂。
打鼓搖鈴戲一場。
劫火洞然宜煮茗。
岚風大作好乘涼。
四蛇同箧看他弄。
二鼠侵藤不自量。
滄海月明何處去。
廣寒宮殿白銀床。
咄。
上堂。
八萬四千深法門。
門門有路超乾坤。
如何個個踏不着。
祇為蜈蚣太多腳。
不唯多腳亦多口。
釘觜鐵舌徒增醜。
拈椎豎拂泥洗泥。
揚眉瞬目籠中雞。
要知佛祖不到處。
門掩落花春鳥啼。
大中隆禅師上堂。
法無異法。
道無别道。
時時逢見釋迦。
處處撞着達磨。
放步即交肩。
開口即齩破。
不齩破。
大小大。
上堂。
夫欲智拔。
先須定動。
卓拄杖曰。
唵蘇嚧[口*悉]哩娑婆诃。
歸堂吃茶。
上堂。
觸境無滞底為甚麼擡頭不起。
田地穩密底為甚麼下腳不得。
譬如天王賜與華屋。
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乃曰門聻。
樊哙踏開真主出。
巨靈擡手錦鱗噴。
參。
資壽岩禅師上堂。
雲生谷口。
月滿長川。
樵父斫深雲。
漁翁釣沙島。
到者裡。
便是吳道子張僧繇無你下手處。
良久曰。
歸堂問取聖僧。
參。
上堂。
乾坤肅靜。
海晏河清。
風不鳴條。
雨不破塊。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者個是世間法。
作麼生是佛法。
良久曰。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本覺一禅師上堂。
折半列三。
人人道得。
去一拈七。
亦要商量。
正當今日。
雲門道底不要别。
作麼生露得個消息。
良久曰。
日月易流。
地藏恩禅師上堂。
豎起拳曰。
或時為拳。
複開曰。
或時為掌。
若遇衲僧。
有功者賞。
遂放下曰。
直是土曠人稀相逢者少。
上堂。
雨後鸠鳴。
山前麥熟。
何處牧童兒。
騎牛笑相逐。
更把短笛橫吹。
風前一曲兩曲。
參。
道場印禅師上堂。
韶石渡頭舟橫野水。
汾陽浪裡棹撥孤煙。
雲月無私溪山豈異。
一言合轍千裡同風。
敢問諸人作麼生是同風底句。
良久曰。
八千子弟今何在。
萬裡山河屬帝家。
法雲白禅師上堂。
離婁有意。
白浪徒以滔天。
罔象無心。
明珠忽然在掌。
以手打一圓相召大衆曰。
還見麼。
良久曰。
看即有分。
上堂。
拈拄杖示衆曰。
山僧住持七十餘日。
未曾拈動者個。
而今不免現些小神通供養諸人。
遂卓拄杖下座。
元豐滿禅師上堂。
堪作梁底作梁。
堪作柱底作柱。
靈利衲僧便知落處。
蓦拈拄杖曰。
還知者個堪作甚麼。
打香台一下曰。
莫道無用處。
複打一下曰。
參。
招提湛禅師上堂。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馬上誰家白面郎。
穿花折柳垂巾角。
夜來一醉明月樓。
呼盧輸卻黃金宅。
臂鷹走犬歸不歸。
蛾眉皓齒嗔無力。
此心能有幾人知。
黃頭碧眼非相識。
啰啰哩。
拍手一下下座。
長蘆和禅師上堂。
一二三四五六。
碧眼胡僧數不足。
泥牛入海過新羅。
木馬追風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處尋。
補陀岩上問觀音。
普賢拍手呵呵笑。
歸去來兮秋水深。
資福明禅師上堂。
資福别無所補。
五日一參擊鼓。
何曾說妙談玄。
祇是粗言直語。
甘草自來甜。
黃連依舊苦。
忽若鼻孔撩天。
逢人切忌錯舉。
參。
雲峰璇禅師上堂。
休去。
歇去。
一念萬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廟香爐去。
一條白練去。
大衆。
古人見處如日晖空。
不着二邊豈堕陰界。
堪嗟後代兒孫。
多作一色邊會。
山僧即不然。
不休去。
不歇去。
業識茫茫去。
七颠八倒去。
十字街頭鬧浩浩地聲色裡坐卧去。
三家村裡盈衢塞路荊棘裡遊戲去。
刀山劍樹劈腹剜心镬湯爐炭皮穿骨爛去。
如斯舉唱。
大似三歲孩兒輥繡球。
上堂。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築着額頭磕着鼻。
意旨如何。
師曰驢駝馬載。
曰向上還有事也無。
師曰朝到西天暮歸唐土。
曰謝師答話。
師曰大乘砑郎當。
僧退。
師乃曰。
僧問西來意。
築着額頭磕着鼻。
意旨又如何。
驢駝并馬載。
朝到西天暮歸唐。
大乘恰似砑郎當。
何故。
沒量大人被語脈裡轉卻。
遂拊掌大笑下座。
雪窦甯禅師上堂。
百川異流以海為極。
森羅萬象以空為極。
四聖六凡以佛為極。
明眼衲子以拄杖子為極。
且道拄杖子以何為極。
有人道得。
山僧兩手分付。
傥或未然。
不如閑倚禅床畔。
留與兒孫指路頭。
開先宗禅師上堂。
一不做。
二不休。
捩轉鼻孔。
捺下雲頭。
禾山解打鹽官鼓。
僧繇不寫戴嵩牛。
廬陵米。
投子油。
雪峰依舊輥雙球。
夜來風送衡陽信。
寒雁一聲霜月幽。
九座邃禅師上堂。
九座今日向孤峰絕頂駕一隻鐵船。
截斷天下人要津。
教他揮篙動棹不得。
有個錦标子。
且道在甚麼人手裡。
拈拄杖曰。
看看。
向道是龍剛不信。
等閑奪得始驚人。
中竺妙禅師上堂。
去年梅。
今歲柳。
顔色馨香。
喝一喝。
良久曰。
若不得者一喝。
幾乎道着依舊。
且道道着後如何。
眼睛突出。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