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方便之詞。

    還有透不得底句麼。

    出來舉看。

    待老漢與你大家商量。

    有麼有麼。

    時有僧出拟伸問次。

    師曰。

    去去西天路。

    迢迢十萬餘。

    便下座。

     上堂。

    因聞鐘聲乃曰。

    世界與麼廣闊。

    為甚麼鐘聲披七條。

     上堂。

    舉一則語教汝直下承當。

    早是撒屎着汝頭上也。

    直饒拈一毫頭盡大地一時明得。

    也是剜肉作瘡。

    雖然如此。

    汝亦須是實到者個田地始得。

    若未切。

    不得掠虛。

    卻須退步向自己根腳下推尋。

    看是個甚麼道理。

    實無絲毫許與汝作解會與汝作疑惑。

    況汝等各各當人有一段事大用現前。

    更不煩汝一毫頭氣力便與祖佛無别。

    自是汝諸人信根淺薄惡業濃厚。

    突然起得許多頭角。

    擔缽囊千鄉萬裡受屈作麼。

    且汝諸人有甚麼不足處。

    大丈夫漢阿誰無分。

    獨自承當得猶不着。

    便不可受人欺謾取人處分。

    才見老和尚開口。

    便好把特石蓦口塞。

    便是屎上青蠅相似鬥唼将去。

    三個五個聚頭商量。

    苦屈。

    兄弟古德一期為汝諸人不柰何。

    所以方便垂一言半句。

    通汝入路。

    知是般事拈放一邊。

    自着些子筋骨。

    豈不是有少許相親處。

    快與快與。

    時不待人。

    出息不保入息。

    更有甚麼身心别處閑用。

    切須在意。

    珍重。

     上堂。

    佛法也太煞有。

    祇是舌頭短。

    良久曰長也。

     上堂。

    一言才舉。

    千車同轍。

    該括微塵猶是化門之說。

    若是衲僧合作麼生。

    若将佛意祖意者裡商量。

    曹溪一路平沈。

    還有人道得麼。

    道得底出來。

    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

    師曰糊餅。

    曰者裡有甚麼交涉。

    師曰灼然有甚麼交涉。

    乃曰。

    汝等諸人沒可作了。

    見人道着祖意。

    便問超佛越祖之談。

    汝且喚甚麼作佛。

    喚甚麼作祖。

    且說超佛越祖底道理看。

    問個出三界。

    汝把将三界來看。

    有甚麼處聞覺知隔礙着汝。

    有甚麼聲塵色法與汝可了。

    了個甚麼椀。

    以那個為差殊之見。

    他古聖不柰何。

    橫身為物。

    道個舉體全真。

    物物觌體不可得。

    我向汝道直下有甚麼事。

    早是相埋沒了也。

    汝若實未有入頭處。

    且獨自參詳。

    除卻着衣吃飯屙屎送尿。

    更有甚麼事。

    無端起得如許多般妄想作甚麼。

    更有一般底如等閑相似。

    聚頭學得個古人話路。

    識性記持妄想蔔度。

    道我會佛法了也。

    祇管說葛藤取性過時。

    更嫌不稱意。

    千鄉萬裡抛卻父母師長作者去就。

    者般打野榸漢有甚麼死急行腳去。

    以拄杖趂下。

     上堂。

    故知時運澆漓。

    代幹像季。

    近日師僧北去言禮文殊。

    南去謂遊衡嶽。

    恁麼行腳。

    名字比丘徒消信施。

    苦哉苦哉。

    問着黑漆相似。

    祇管取性過時。

    設有三個兩個狂學多聞記持話路。

    到處覓相似語句。

    印可老宿輕忽上流。

    作薄福業。

    他日閻羅王釘釘之時。

    莫道無人向你說。

    若是初心後學。

    直須擺動精神。

    莫空記人說處。

    多虛不如少實。

    向後祇是自賺。

    有甚麼事近前。

     上堂。

    我看汝諸人二三機中尚不能構得。

    空披衲衣何益。

    汝還會麼。

    我與汝注破。

    久後到諸方。

    若見老宿舉一指豎一拂子雲是禅是道。

    拽拄杖打破頭便行。

    若不如此。

    盡落天魔眷屬。

    壞滅吾宗。

    汝若實不會。

    且向葛藤社裡看。

    我尋常向汝道。

    微塵剎土中。

    三世諸佛。

    西天二十八。

    祖唐土六祖。

    盡在拄杖頭上說法。

    神通變現。

    聲應十方一任縱橫。

    汝還會麼。

    若不會。

    且莫掠虛。

    然雖如此。

    且谛當實見也未。

    直饒到此田地也未夢見。

    衲僧沙彌在三家村裡不逢一人。

    蓦拈拄杖畫一畫曰。

    總在者裡。

    又畫一畫曰。

    總從者裡出去也。

    珍重。

     上堂。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遂舉起手曰。

    觀世音菩薩将錢買糊餅。

    放下手曰元來祇是饅頭。

     上堂。

    乾坤之内宇宙之間。

    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拈燈籠向佛殿裡。

    将三門來燈籠上。

    作麼生。

    自代曰逐物意移。

    又曰雲起雷興。

     上堂。

    拈拄杖曰。

    凡夫實。

    謂之有。

    二乘析。

    謂之無。

    緣覺謂之幻有。

    菩薩當體即空。

    衲僧家見拄杖便喚作拄杖。

    行但行坐但坐。

    不得動着。

     上堂。

    函蓋乾坤。

    目機铢兩。

    不涉世緣。

    作麼生承當。

    衆無對。

    自代曰一镞破三關。

     上堂。

    諸和尚子莫妄想。

    天是天地是地。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良久曰。

    與我拈案山來。

    僧便問學人見山是山水是水時如何。

    師曰三門為甚麼騎佛殿從者裡過。

    曰恁麼則不妄想去也。

    師曰還我話頭來。

     上堂。

    你若不相當。

    且覓個入頭處。

    微塵諸佛在你舌頭上。

    三藏聖教在你腳跟底。

    不如悟去好。

    還有悟得底麼。

    出來對衆道看。

     示衆。

    盡十方世界乾坤大地。

    以拄杖畫雲。

    百雜碎。

    三乘十二分教達磨西來。

    放過即不可。

    若不放過。

    不消一喝。

     示衆。

    真空不壞有。

    真空不異色。

    僧便問作麼生是真空。

    師曰還聞鐘聲麼。

    曰此是鐘聲。

    師曰驢年夢見麼。

     上堂。

    平地上死人無數。

    過得荊棘林者是好手。

    時有僧出曰與麼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也。

    師曰蘇噜蘇噜。

     上堂。

    拈拄杖曰。

    拄杖子化為龍。

    吞卻乾坤了也。

    山河大地甚處得來。

     示衆。

    大用現前不存軌則。

    時有僧問如何是大用現前。

    師拈起拄杖高聲唱曰。

    釋迦老子來也。

     上堂。

    要識祖師麼。

    以拄杖指曰。

    祖師在你頭上[跳-兆+孛]跳。

    要識祖師眼睛麼。

    在你腳跟下。

    又曰。

    者個是祭鬼神茶飯。

    雖然如此。

    鬼神也無厭足。

     上堂。

    光不透脫有兩般病。

    一切處不明。

    面前有物。

    是一。

    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

    似有個物相似。

    亦是光不透脫。

    又法身亦有兩般病。

    得到法身。

    為法執不忘。

    己見猶存。

    坐在法身邊。

    是一。

    直饒透得法身去。

    放過即不可。

    子細點檢将來。

    有甚麼氣息。

    亦是病。

     德山密禅師上堂。

    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

    一句函蓋乾坤。

    一句截斷衆流。

    一句随波逐浪。

    作麼生辯。

    若辯得出。

    有參學分。

    若辯不出。

    長安路上輥輥地。

     上堂。

    與麼來者現成公案。

    不與麼來者垛生招箭。

    總不與麼來者徐六擔闆。

    迅速鋒铓猶是鈍漢。

    萬裡無雲青天猶在。

     上堂。

    舉臨濟示衆曰。

    恁麼來者恰似失卻。

    不恁麼來者無繩自縛。

    十二時中莫亂斟酌。

    會與不會都盧是錯。

    分明與麼道。

    一任天下人貶剝。

    師曰。

    古鏡闊一丈。

    屋梁長三尺。

    是汝缽鐼子闊多少。

     洞山初禅師上堂。

    言無展事。

    語不投機。

    承言者喪。

    滞句者迷。

    還得麼。

    你衲僧分上到者裡須具擇法眼始得。

    祇如洞山恁麼道也有一場過。

    且道過在甚麼處。

     南台遵禅師上堂。

    從上宗乘合作麼生提綱。

    合作麼生言論。

    佛法兩字當得麼。

    真如解脫當得麼。

    雖然如是。

    細不通風。

    大通車馬。

    若約理化門中。

    一言才啟震動乾坤。

    山河大地海晏河清。

    三世諸佛說法現前。

    於此明得。

    古佛殿前同登彼岸。

    無事珍重。

     覺華照禅師上堂。

    總似今日老胡有望。

    然燈佛不如阇黎。

    總似今日老胡絕望。

    阇黎不如然燈佛。

    于此明得。

    大地微塵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宿一時拈來山僧拄杖頭上轉妙法輪。

    於此明不得。

    百千諸佛穿你鼻孔西。

    天二十八祖透過你髑髅。

    還知麼。

    若不知。

    山僧與你指出。

    良久曰。

    山河大地有甚麼過。

    久立珍重。

     五祖戒禅師上堂。

    佛病祖病一時與諸禅德拈向三門外。

    諸禅德。

    還拈得山僧病也無。

    若拈得山僧病。

    不妨見得佛病祖病。

    珍重。

     智門祚禅師上堂。

    一法若有。

    毗盧堕在凡夫。

    萬法若無。

    普賢失其境界。

    正當恁麼時。

    文殊向甚麼處出頭。

    若也出頭不得。

    金毛獅子腰折。

    幸好一盤飯。

    莫待糁椒姜。

     上堂。

    山僧記得在母胎中有一則語。

    今日舉似大衆。

    諸人不得作道理商量。

    還有人商量得麼。

    若商量不得。

    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上堂。

    雪峰輥球。

    羅漢書字。

    歸宗斬蛇。

    大随燒畬。

    且道明甚麼邊事。

    還有人明得麼。

    試道看。

    若明不得。

    所以道斬蛇須是斬蛇手。

    燒畬須是燒畬人。

    瞥起情塵生妄見。

    眼裡無筋一世貧。

     洞山聰禅師上堂。

    教山僧道甚麼即得。

    古即是今今即是古。

    所以楞嚴經道。

    松直棘曲鹄白烏玄。

    還知得麼。

    雖然如是。

    未必是松一向直棘一向曲。

    鹄便白烏便玄。

    洞山道者裡也有曲底松也有直底棘。

    也有玄底鹄也有白底烏。

    久立。

     上堂。

    晨雞報曉靈。

    粥後便天明。

    燈籠猶瞌睡。

    露柱卻惺惺。

    複曰。

    惺惺直言惺惺。

    曆曆直言曆曆。

    明朝後日莫認奴作郎。

    珍重。

     洞山寶禅師上堂。

    總恁麼風恬浪靜那裡得來。

    忽遇洪波浩渺白浪滔天。

    當恁麼時覓個水手也難得。

    衆中莫有把柂者麼。

    衆無對。

    師曰賺殺一船人。

     上方嶽禅師上堂。

    旋收黃葉燒青煙。

    竹榻和衣半夜眠。

    粥後放參三下鼓。

    孰能更話祖師禅。

    便下座。

     育王坦禅師上堂。

    千花競發百鳥啼春是向上句。

    諸佛出世知識興慈是向下句。

    作麼生是不涉二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