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無貪亦無瞋。

    乃曰。

    将此四轉語。

    驗天下衲僧。

    才見你出來。

    驗得了也。

    問如何是學人着力處。

    師曰。

    嘉州打大象。

    曰如何是學人轉身處。

    師曰。

    陝府灌鐵牛。

    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師曰。

    西河弄獅子。

    乃曰。

    若人會此三句。

    已辯三玄。

    更有三要語在。

    切須薦取。

    不是等閑。

    與大衆頌出。

    三玄三要事難分。

    得意忘言道易親。

    一句明明該萬象。

    重陽九日菊花新。

     上堂。

    凡一句語。

    須具三玄門。

    每一玄門。

    須具三要。

    有照有用。

    或先照後用。

    或先用後照。

    或照用同時。

    或照用不同時。

    先照後用。

    且要共你商量。

    先用後照。

    你也須是個人始得。

    照用同時。

    你作麼生當抵。

    照用不同時。

    你又作麼生湊泊。

     上堂。

    汾陽有三訣。

    衲僧難辨别。

    更拟問如何。

    拄杖蓦頭楔。

    時有僧問。

    如何是三訣。

    師便打。

    僧禮拜。

    師曰。

    為汝一時頌出。

    第一訣。

    接引無時節。

    巧語不能诠。

    雲綻青天月。

    第二訣。

    舒光辨賢哲。

    問答利生心。

    拔卻眼中楔。

    第三訣。

    西國胡人說。

    濟水過新羅。

    北地用镔鐵。

    複曰。

    還有人會麼。

    會底出來。

    通個消息。

    要知遠近。

    莫祇恁麼。

    記言記語。

    以當平生。

    有甚麼利益。

    不用久立。

    珍重。

     上堂。

    謂衆曰。

    夫說法者。

    須具十智同真。

    若不具十智同真。

    邪正不辯。

    缁素不分。

    不能與人天為眼目。

    決斷是非。

    如鳥飛空而折翼。

    如箭射的而斷弦。

    斷弦故射的不中。

    翼折故空不可飛。

    弦壯翼牢。

    空的俱徹。

    作麼生是十智同真。

    與諸上座點出。

    一同一質。

    二同大事。

    三總同參。

    四同真志。

    五同徧普。

    六同具足。

    七同得失。

    八同生殺。

    九同音吼。

    十同得入。

    又曰。

    與甚麼人同得入。

    與阿誰同音吼。

    作麼生。

    是同生殺。

    甚麼物同得失。

    阿那個同具足。

    是甚麼同徧普。

    何人同真志。

    孰能總同參。

    那個同大事。

    何物同一質。

    有點得出底麼。

    點得出者。

    不吝慈悲。

    點不出來。

    未有參學眼在。

    切須辯取。

    要識是非。

    面目見在。

    不可久立。

    珍重。

     葉縣省禅師。

    上堂。

    宗師血脈。

    或凡或聖。

    龍樹馬鳴。

    天堂地獄。

    镬湯爐炭。

    牛頭獄卒。

    森羅萬象。

    日月星辰。

    他方此土。

    有情無情。

    以手畫一畫雲。

    俱入此宗。

    此宗門中。

    亦能殺人。

    亦能活人。

    殺人須得殺人刀。

    活人須得活人句。

    作麼生。

    是殺人刀活人句。

    道得底出來。

    對衆道看。

    若道不得。

    即孤負平生。

    珍重。

     上堂。

    良久曰。

    夫行腳禅流。

    直須着忖。

    參學須具參學眼。

    見地須得見地句。

    方有相親分始得。

    不被諸境惑。

    亦不落于惡道。

    畢竟如何委悉。

    有時句到意不到。

    妄緣前塵分别影事。

    有時意到句不到。

    如盲摸象。

    各說異端。

    有時意句俱到。

    打破虛空界。

    光明照十方。

    有時意句俱不到。

    無目之人縱橫走。

    忽然不覺落深坑。

     神鼎諲禅師。

    上堂。

    覺洞山曰。

    貪嗔癡太無知。

    賴我今朝識得伊。

    行便打。

    坐便槌。

    分付心王子細推。

    無量劫來不解脫。

    問汝三人知不知。

    師曰。

    古人恁麼道。

    神鼎則不然。

    貪嗔癡實無知。

    十二時中任從伊。

    行即往。

    坐即随。

    分付心王拟何為。

    無量劫來元解脫。

    何須更問知不知。

     谷隐聰禅師。

    示衆。

    第一句道得。

    石裡迸出。

    第二句道得。

    挨拶将來。

    第三句道得。

    自救不了。

     上堂。

    五白貓兒爪距獰。

    養來堂上絕蟲行。

    分明上樹安身法。

    切忌遺言許外生。

    作麼生是許外生底句。

    莫錯舉。

     廣慧琏禅師。

    上堂。

    臨濟兩堂首座相見。

    同時下喝。

    諸人且道。

    還有賓主也無。

    若道有。

    祇是個瞎漢。

    若道無。

    亦是個瞎漢。

    不有不無。

    萬裡崖州。

    若向者裡道得。

    也好與三十棒。

    若道不得。

    亦與三十棒。

    衲僧家到者裡。

    作麼生出得山僧圈缋去。

    良久曰。

    苦哉蝦蟆蚯蚓。

    [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

    撞着須彌山百雜碎。

    拈拄杖曰。

    一隊無孔鐵錘。

    速退速退。

     三交嵩禅師。

    上堂。

    文殊仗劍。

    五台橫行。

    唐明一路。

    把斷妖訛。

    三世諸佛。

    未出教乘。

    網底遊魚。

    龍門難渡。

    垂鈎四海。

    祇釣獰龍。

    格外玄談為求知識。

    若也舉揚宗旨。

    須彌直須粉碎。

    若也說佛說祖。

    海水便須枯竭。

    寶劍揮時。

    毫光萬裡。

    放汝一路。

    通方說話。

    把斷咽喉。

    諸人甚處出氣。

     石霜圓禅師。

    上堂。

    一切諸佛。

    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出。

    乃豎起拄杖曰。

    者個是南源拄杖子。

    阿那個是經。

    良久曰。

    向下文長。

    付在來日。

    喝一喝。

    下座。

     上堂。

    先寶應曰。

    第一句薦得。

    堪與祖佛為師。

    第二句薦得。

    堪與人天為師。

    第三句薦得。

    自救不了。

    道吾則不然。

    第一句薦得。

    和泥合水。

    第二句薦得。

    無繩自縛。

    第三句薦得。

    四棱着地。

    所以道。

    起也海晏河清。

    行人避路。

    住也乾坤失色。

    日月無光。

    汝輩向甚麼處出氣。

    如今還有出氣者麼。

    有即出來。

    對衆出氣看。

    如無。

    道吾為汝出氣去也。

    乃噓一聲。

    卓拄杖。

    下座。

     上堂。

    道吾打鼓。

    四大部洲同參。

    拄杖橫也。

    挑括乾坤大地。

    缽盂覆也。

    蓋卻恒沙世界。

    且問。

    諸人向甚麼處安身立命。

    若也知得。

    向北俱盧洲。

    吃粥吃飯。

    若也不知。

    長連上床。

    吃粥吃飯。

     上堂。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要會個中意。

    日午打三更。

    遂喝一喝曰。

    且道是賓是主。

    還有分得者麼。

    若也分得。

    朝打三千。

    暮打八百。

    若也未能。

    老僧失利。

     上堂。

    夫宗師者。

    奪貧子之衣珠。

    究達人之見處。

    若不如是。

    盡是和泥合水漢。

    良久曰。

    路逢劍客須呈劍。

    不是詩人莫獻詩。

    喝一喝。

     上堂。

    我有一言。

    絕慮忘緣。

    巧說不得。

    祇要心傳。

    更有一語。

    無過直舉。

    且作麼生是直舉一句。

    良久。

    以拄杖畫一畫。

    喝一喝。

     上堂。

    面西行向東。

    北鬥正離宮。

    道去何曾去。

    騎牛卧牧童。

    珍重。

     上堂。

    春生夏長即不問你。

    諸人腳跟下一句。

    作麼生道。

    良久曰。

    華光寺主。

    便下座。

     上堂。

    藥多病甚。

    網細魚稠。

    便下座。

     示衆。

    以拄杖擊禅床一下雲。

    大衆還會麼。

    不見道一擊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諸方達道者。

    鹹言上上機。

    香嚴恁麼悟去。

    分明悟得如來禅。

    祖師禅未夢見在。

    且道祖師禅有甚長處。

    若向言中取則。

    悞賺後人。

    直饒棒下承當。

    孤負先聖。

    萬法本閑。

    唯人自鬧。

    所以山僧居福嚴。

    祇見福嚴境界。

    晏起早眠。

    有時雲生碧嶂。

    月落寒潭。

    音聲鳥飛鳴般若台前。

    娑羅花香散祝融峰畔。

    把瘦筇坐盤石。

    與五湖衲子。

    時話玄微。

    灰頭土面。

    住興化。

    祇見興化家風。

    迎來送去。

    門連城市。

    車馬骈阗。

    漁唱潇湘。

    猿啼嶽麓。

    絲竹歌謠。

    時時入耳。

    複與四海高人。

    日談禅道。

    歲月都忘。

    且道居深山住城郭。

    還有優劣也無。

    試道看。

    良久雲。

    是處是慈氏。

    無門無善财。

     上堂。

    祖師心印。

    一印印空。

    一印印水。

    一印印泥。

    如今還有印不着者麼。

    試向腳跟下。

    道将一句來。

    設你道得。

    倜傥分明。

    第一不得行過衲僧門下。

    且道衲僧有甚麼長處。

    良久曰。

    人王三寸鐵。

    徧地是刀槍。

    喝一喝。

    卓拄杖。

    下座。

     上堂。

    天已明。

    鼓已響。

    聖衆臻齊合掌。

    如今還有不合掌者麼。

    有即尼乾歡喜。

    無則瞿昙惡發。

    久立珍重。

     上堂。

    北山南。

    南山北。

    日月雙明天地黑。

    大海江河盡放光。

    逢着觀音問彌勒。

    珍重。

     琅邪覺禅師。

    上堂。

    奇哉十方佛。

    元是眼中花。

    欲識眼中花。

    元是十方佛。

    欲識十方佛。

    不是眼中花。

    欲識眼中花。

    不是十方佛。

    於此明得。

    過在十方佛。

    於此未明。

    聲聞起舞。

    獨覺臨妝。

    珍重。

     上堂。

    欲知常住身。

    當觀爛壞體。

    欲知常住性。

    當觀拄杖子。

    拄杖子吞卻須彌。

    須彌吞卻拄杖子。

    衲僧到者裡。

    若也拟議。

    劍梁落膊輪降款。

    鐵作胸襟到海隅。

    擊禅床。

    下座。

     上堂。

    見聞覺知。

    俱為生死之因。

    見聞覺知。

    正是解脫之本。

    譬如獅子反擲。

    南北東西。

    且無定止。

    汝等諸人。

    若也不會。

    且莫孤負釋迦老子。

    吽。

     上堂。

    山僧今日為諸人說破。

    明眼衲僧。

    莫去泥裡打坐。

    珍重。

     上堂。

    天高莫測。

    地厚甯知。

    白雲片片嶺頭飛。

    綠水潺潺澗下急。

    東湧西沒一句即不問你。

    生前殺後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曰。

    時寒吃茶去。

     上堂。

    阿呵呵。

    是甚麼。

    開口是合口過。

    輕舟短棹泛波心。

    蓑衣箬笠從他破。

    咦。

     上堂。

    剪除狂宼。

    掃蕩攙搶。

    猶是功勳邊事。

    君臣道合。

    海晏河清。

    猶是法身邊事。

    作麼生是衲僧本分事。

    良久曰。

    透網金鱗猶滞水。

    回塗石馬出紗籠。

     上堂。

    承言須會宗。

    勿自立規矩。

    若人下得通方句。

    我當刎頸而謝之。

     上堂。

    拈起拄杖曰。

    山僧有時一棒。

    作個漫天網。

    打俊鷹快鹞。

    有時一棒。

    作個布絲網。

    摝蚬撈蝦。

    有時一棒。

    作金毛獅子。

    有時一棒。

    作蝦蟇蚯蚓。

    山僧打你一棒。

    且作麼生商量。

    你若缁素得出。

    不妨拄杖頭上眼開照四天下。

    若也未然。

    從教立在古屏畔。

    待使丹青入畫圖。

     上堂。

    擊水魚頭痛。

    穿林宿鳥驚。

    黃昏不擊鼓。

    日午打三更。

    諸禅德。

    既是日午。

    為甚卻打三更。

    良久曰。

    昨見垂楊綠。

    今逢落葉黃。

     上堂。

    進前即死。

    退後即亡。

    不進不退。

    又落在無事之鄉。

    何故。

    長安雖樂。

    不是久居。

     上堂。

    山僧因看華嚴金獅子章。

    第九由心回轉善成門。

    又釋曰。

    如一尺之鏡。

    納重重之影象。

    若然者。

    道有也得。

    道無也得。

    道非亦得。

    道是亦得。

    雖然如是。

    更須知有拄杖頭上一竅。

    若也不會。

    拄杖子穿燈籠入佛殿。

    撞着釋迦。

    磕倒彌勒。

    露柱拊掌呵呵大笑。

    你且道。

    笑個甚麼。

    卓拄杖。

    下座。

     上堂。

    拈拄杖曰。

    盤山道向上一路滑。

    南院道壁立千仞崄。

    臨濟道石火電光鈍。

    琅邪有定乾坤底句。

    各各高着眼高着眼。

    卓拄杖。

    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