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
我即不然。
曰和尚作麼生。
沙曰。
用南山作麼。
上堂。
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
一任諸人耕種。
無有不承此恩力者。
玄沙曰。
且作麼生是者田地。
師曰看。
沙曰。
是即是某甲不與麼。
師曰。
你作麼生。
沙曰。
祇是人人底。
上堂。
盡大地是個解脫門。
把手拽伊。
不肯入。
時一僧出曰。
和尚怪某甲不得。
又一僧曰。
用入作甚麼。
師便打。
升座。
衆集定。
師輥出木球。
玄沙遂捉來安舊處。
玄沙備禅師。
上堂。
佛道閑曠。
無有程途。
無門解脫之門。
無意道人之意。
不在三際。
故不可升沈。
建率乖真。
非屬造化。
動則起生死之本。
靜則醉昏沉之鄉。
動靜雙泯。
即落空亡。
動靜雙收。
瞞顸佛性。
必須對塵對境。
如枯木寒灰。
臨時應用。
不失其宜。
鏡照諸像。
不亂光輝。
鳥飛空中。
不雜空色。
所以十方無影像。
三界絕行蹤。
不堕往來機。
不住中間意。
鐘中無鼓響。
鼓中無鐘聲。
鐘鼓不相交。
句句無前後。
如壯士展臂。
不藉他力。
獅子遊行。
豈求伴侶。
九霄絕翳。
何在穿通。
一段光明。
未曾昏昧。
若到者裡。
體寂寂。
常的的。
日赫焰無邊表圓覺。
空中不動搖。
吞爍乾坤迥然照。
夫佛出世者。
元無出入。
名相無體。
道本如如。
法爾天真。
不同修證。
祇要虛閑。
不昧作用。
不涉塵泥。
個中纖毫道不盡。
即為魔王眷屬。
句前句後。
是學人難處。
所以一句當天八萬門。
永絕生死。
直饒得似秋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道人行處。
如火銷氷。
終不卻成氷。
箭既離弦。
無返回勢。
所以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若到者裡。
步步登玄。
不屬邪正。
識不能識。
智不能知。
動便失宗。
覺即迷旨。
二乘膽顫。
十地魂驚。
語路處絕。
心行處滅。
直得釋迦掩室於摩竭。
淨名杜口于毗耶。
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
釋梵絕聽而雨花。
若與麼見前。
更疑何事。
沒栖泊處離去來。
今限約不得。
心思路絕。
不因莊嚴。
本來真淨。
動用語笑。
随處明了。
更無欠少。
今時人不悟個中道理。
妄自涉事涉塵。
處處染着。
頭頭系絆。
縱悟則塵境紛纭。
名相不實。
便拟凝心斂念。
攝事歸空。
閉目藏睛。
才有念起。
旋旋破除。
細想才生。
即便遏捺。
如此見解。
即是落空亡底外道。
魂不散底死人。
冥冥漠漠。
無覺無知。
塞耳偷鈴。
徒自欺诳。
者裡分别。
則不然也。
不是隈門傍戶。
句句現前。
不得商量。
不涉文墨。
本絕塵境。
本無位次。
權名個出家兒。
畢竟無蹤迹。
真如凡聖。
地獄人天。
祇是療狂子之方。
虛空尚無改變。
大道豈有升沉。
悟則縱橫。
不離本際。
若到者裡。
凡聖也無立處。
若向句中作意。
則沒溺殺人。
若向外馳求。
又落魔界。
隻如向上。
沒可安排。
恰似焰爐。
不藏蚊蚋。
此理本來平坦。
何用刬除。
動靜揚眉是真解脫道。
不疆為意度。
建立乖真。
若到者裡。
纖毫不受。
指意則差。
便是千聖出頭來。
也安一字。
不得久立。
珍重。
長慶棱禅師。
上堂。
良久曰。
莫道今夜較些子。
便下座。
上堂。
撞着道伴。
交肩過一生。
參學事畢。
上堂。
淨潔打疊了。
也卻近前問我。
覓我劈脊。
與你一棒。
有一棒到你。
你須生慚愧。
無一棒到你。
你又向甚麼處會。
鼓山晏國師。
上堂。
良久曰。
南泉在日。
亦有人舉要。
且不識南泉即今。
莫有識南泉者麼。
試出來對衆驗看。
時有僧出。
禮拜才起。
師曰。
作麼生。
僧近前曰。
咨和尚。
師曰。
不才請。
退乃曰。
經有經師。
論有論師。
律有律師。
有函有号。
有部有帙。
各有人傳持。
且佛法是建立教禅道。
乃止啼之說。
他諸聖出興。
蓋為人心不等。
巧開方便。
遂有多門。
受疾不同。
處方還異。
在有破有。
居空叱空。
二患既除。
中道須遣。
鼓山所以道。
句不當機。
言非展事。
承言者喪。
滞句者迷。
不唱言前。
甯談句後。
直至釋迦掩室。
淨名杜口。
大士梁時。
童子當日。
一問二問三問。
盡有人了也。
諸仁者合作麼生。
明招謙禅師。
上堂。
金鋒敵勝。
罕遇知音。
同死同生。
萬中無一。
尋言逐句。
其數河沙。
舉古舉今。
滅胡種族。
向上一路啐啄猶乖。
儒士相逢握鞭回首。
沙門所見誠實苦哉。
抛卻真金。
随隊撮土。
報諸稚子。
莫謾波波。
解得他玄。
猶兼瓦礫。
不如一擲蓦過太虛。
祇者靈鋒。
阿誰敢近。
任君來箭。
方稱丈夫。
拟欲吞聲。
不消一镢。
羅漢琛禅師。
上堂。
宗門玄妙。
為當祇恁麼也。
更别有奇特。
若别有奇特。
汝且舉将來看。
若無去不可将兩個字便當卻宗乘也。
何者兩個字。
謂宗乘教乘也。
汝才道着宗乘。
便是宗乘。
道着教乘。
便是教乘。
禅德。
佛法宗乘。
元來由汝口裡。
安立名字。
作取說取便是也。
斯須向者裡。
說平說實。
說圓說常。
禅德。
汝喚甚麼作平實。
把甚麼作圓常。
傍家行腳。
理須甄别。
莫相埋沒。
得些子聲色名字。
貯在心頭。
道我會解。
善能揀辨。
汝且會個甚麼。
揀個甚麼。
記持得底是名字。
揀辨得底是聲色。
若不是聲色名字。
汝又作麼生。
記持揀辨。
風吹松樹也。
是聲蝦蟇老鴉叫也。
是聲何不那裡聽取揀擇去。
若那裡有個意度模樣。
祇如老師口裡。
又有多少意度。
與上座莫錯。
即今聲色摐摐地。
為當相及不相及。
若相及。
即汝靈性金剛秘密。
應有壞滅去也。
何以如此為聲貫破汝耳。
色穿破汝眼因緣。
即塞卻汝幻妄。
走殺汝聲色體。
爾不可容也。
若不相及。
又甚麼處得聲色來會麼。
相及不相及。
試裁辨看少間。
又道是圓常平實。
甚麼人恁麼道。
未是黃夷村裡漢。
解恁麼說。
是他古聖垂些子。
相助顯發。
今時不識好惡。
便安圓實。
道我别有宗風玄妙。
釋迦佛無舌頭。
不如汝些子。
便恁麼點胸。
若論殺盜淫罪。
雖重猶輕。
尚有歇時。
此個謗般若。
瞎卻衆生眼。
入阿鼻地獄吞鐵丸。
莫将為等閑。
所以古人道。
過在化主。
不幹汝事。
珍重。
安國球禅師。
上堂。
我此間粥飯因緣。
為兄弟舉唱。
終是不常。
欲得省要。
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
其道既常。
亦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
一切無為土木瓦礫。
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
一切音響蝦蟇蚯蚓。
助汝發機。
若從普賢門入者。
不動步而到。
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将一隻折箸攪大海水。
令彼魚龍。
知水為命。
會麼。
若無智眼而審谛之。
任汝百般巧妙。
不為究竟。
水陸俨禅師。
上堂。
大衆集定。
師下座。
捧香爐。
巡行大衆前曰。
供養十方諸佛。
便歸方丈。
龍濟修禅師。
上堂。
具足凡夫法。
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
聖人不會。
聖人若會。
即是凡夫。
凡夫若知。
即是聖人。
此兩語一理二義。
若人辨得。
不妨於佛法中有個入處。
若辨不得。
莫道不疑好。
珍重。
上堂。
卷簾除卻障。
閉戶生窒礙。
祇者障與礙。
古今無人會。
會得是障礙。
不會不自在。
沩山佑禅師。
上堂。
夫道人之心。
質直無僞。
無背無面。
無詐妄心。
一切時中。
視聽尋常。
更無委曲。
亦不閉眼塞耳。
但情不附物。
即得從上諸聖。
祇說濁邊。
過患若無。
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
譬如秋水澄渟。
清淨無為。
澹濘無礙。
喚他作道人。
亦名無事人。
時有僧問。
頓悟之人。
更有修否。
師曰。
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
修與不修。
是兩頭語。
如今初心雖從緣。
得一念頓悟。
自理猶有。
無始曠劫習氣。
未能頓淨。
須教渠淨除。
現業流識。
即是修也。
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從聞入理。
聞理深妙。
心自圓明。
不居惑地。
縱有百千妙義。
抑揚當時。
此乃得坐披衣自解。
作活計始得。
以要言之。
則實際理地。
不受一塵。
萬行門中。
不舍一法。
若也單刀直入。
則凡聖情盡。
體露真常。
理事不二。
即如如佛。
上堂。
僧出曰。
請和尚為衆說法。
師曰。
我為汝得徹困也。
僧禮拜。
上堂。
仲冬嚴寒。
年年事晷。
運推移事。
若何仰山進前叉手而立。
師曰。
我情知汝答者話不得。
香嚴曰。
某甲偏答得者話。
師蹑前問。
嚴亦進前叉手而立。
師曰。
賴遇寂子不會。
上堂。
今時人但直下。
體取不會底。
正是汝心。
正是汝佛。
若向外得一知一解。
将為禅道。
且沒交涉。
名運糞入。
不名運糞出。
污汝心田。
所以道不是道。
上堂。
老僧百年後。
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
左脅下書五字。
曰沩山僧某甲。
當恁麼時。
喚作沩山僧。
又是水牯牛。
喚作水牯牛。
又是沩山僧。
畢竟喚作甚麼即得。
仰山出禮拜而退。
雲居膺代曰。
師無異号。
資福寶曰。
當時但作此○相拓呈之。
新羅和尚作此[○@牛]拓呈之。
又曰。
同道者方知。
芭蕉徹作此[(○@初)/((○@衣)*(○@佛))]相拓呈之。
又曰。
說也說了也。
注也注了也。
悟取好。
乃述偈曰。
不是沩山不是牛。
一身兩号實難酬。
離卻兩頭應須道。
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寂禅師。
住東平時。
沩山令僧送書并鏡與師。
師上堂。
提起示衆曰。
且道是沩山鏡東平鏡。
若道是東平鏡。
又是沩山送來。
若道是沩山鏡。
又在東平手裡。
道得則留取。
道不得則撲破去也。
衆無語。
師遂撲破。
便下座。
上堂。
汝等諸人。
各自回光返照。
莫記吾言。
汝無始劫來。
背明投暗。
妄想根深。
卒難頓拔。
所以假設方便。
奪汝粗識。
如将黃葉止啼。
有甚麼是處。
亦如人将百種貨物與金寶。
作一鋪。
貨賣祇拟。
輕重來機。
所以道。
石頭是真金鋪。
我者裡是雜貨鋪。
有人來覓鼠糞。
我亦拈與。
他來覓真金。
我亦拈與。
他時有僧問。
鼠糞即不要。
請和尚真金。
師曰。
齧镞拟開口。
驢年亦不會。
僧無對。
師曰。
索喚則有交易。
不索喚則無我。
若說禅宗身邊。
要一人相伴亦無。
豈況有五百七百衆耶。
我若東說西說。
則争頭向前采拾。
如将空拳诳小兒。
都無實處。
我今分明
我即不然。
曰和尚作麼生。
沙曰。
用南山作麼。
上堂。
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
一任諸人耕種。
無有不承此恩力者。
玄沙曰。
且作麼生是者田地。
師曰看。
沙曰。
是即是某甲不與麼。
師曰。
你作麼生。
沙曰。
祇是人人底。
上堂。
盡大地是個解脫門。
把手拽伊。
不肯入。
時一僧出曰。
和尚怪某甲不得。
又一僧曰。
用入作甚麼。
師便打。
升座。
衆集定。
師輥出木球。
玄沙遂捉來安舊處。
玄沙備禅師。
上堂。
佛道閑曠。
無有程途。
無門解脫之門。
無意道人之意。
不在三際。
故不可升沈。
建率乖真。
非屬造化。
動則起生死之本。
靜則醉昏沉之鄉。
動靜雙泯。
即落空亡。
動靜雙收。
瞞顸佛性。
必須對塵對境。
如枯木寒灰。
臨時應用。
不失其宜。
鏡照諸像。
不亂光輝。
鳥飛空中。
不雜空色。
所以十方無影像。
三界絕行蹤。
不堕往來機。
不住中間意。
鐘中無鼓響。
鼓中無鐘聲。
鐘鼓不相交。
句句無前後。
如壯士展臂。
不藉他力。
獅子遊行。
豈求伴侶。
九霄絕翳。
何在穿通。
一段光明。
未曾昏昧。
若到者裡。
體寂寂。
常的的。
日赫焰無邊表圓覺。
空中不動搖。
吞爍乾坤迥然照。
夫佛出世者。
元無出入。
名相無體。
道本如如。
法爾天真。
不同修證。
祇要虛閑。
不昧作用。
不涉塵泥。
個中纖毫道不盡。
即為魔王眷屬。
句前句後。
是學人難處。
所以一句當天八萬門。
永絕生死。
直饒得似秋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道人行處。
如火銷氷。
終不卻成氷。
箭既離弦。
無返回勢。
所以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若到者裡。
步步登玄。
不屬邪正。
識不能識。
智不能知。
動便失宗。
覺即迷旨。
二乘膽顫。
十地魂驚。
語路處絕。
心行處滅。
直得釋迦掩室於摩竭。
淨名杜口于毗耶。
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
釋梵絕聽而雨花。
若與麼見前。
更疑何事。
沒栖泊處離去來。
今限約不得。
心思路絕。
不因莊嚴。
本來真淨。
動用語笑。
随處明了。
更無欠少。
今時人不悟個中道理。
妄自涉事涉塵。
處處染着。
頭頭系絆。
縱悟則塵境紛纭。
名相不實。
便拟凝心斂念。
攝事歸空。
閉目藏睛。
才有念起。
旋旋破除。
細想才生。
即便遏捺。
如此見解。
即是落空亡底外道。
魂不散底死人。
冥冥漠漠。
無覺無知。
塞耳偷鈴。
徒自欺诳。
者裡分别。
則不然也。
不是隈門傍戶。
句句現前。
不得商量。
不涉文墨。
本絕塵境。
本無位次。
權名個出家兒。
畢竟無蹤迹。
真如凡聖。
地獄人天。
祇是療狂子之方。
虛空尚無改變。
大道豈有升沉。
悟則縱橫。
不離本際。
若到者裡。
凡聖也無立處。
若向句中作意。
則沒溺殺人。
若向外馳求。
又落魔界。
隻如向上。
沒可安排。
恰似焰爐。
不藏蚊蚋。
此理本來平坦。
何用刬除。
動靜揚眉是真解脫道。
不疆為意度。
建立乖真。
若到者裡。
纖毫不受。
指意則差。
便是千聖出頭來。
也安一字。
不得久立。
珍重。
長慶棱禅師。
上堂。
良久曰。
莫道今夜較些子。
便下座。
上堂。
撞着道伴。
交肩過一生。
參學事畢。
上堂。
淨潔打疊了。
也卻近前問我。
覓我劈脊。
與你一棒。
有一棒到你。
你須生慚愧。
無一棒到你。
你又向甚麼處會。
鼓山晏國師。
上堂。
良久曰。
南泉在日。
亦有人舉要。
且不識南泉即今。
莫有識南泉者麼。
試出來對衆驗看。
時有僧出。
禮拜才起。
師曰。
作麼生。
僧近前曰。
咨和尚。
師曰。
不才請。
退乃曰。
經有經師。
論有論師。
律有律師。
有函有号。
有部有帙。
各有人傳持。
且佛法是建立教禅道。
乃止啼之說。
他諸聖出興。
蓋為人心不等。
巧開方便。
遂有多門。
受疾不同。
處方還異。
在有破有。
居空叱空。
二患既除。
中道須遣。
鼓山所以道。
句不當機。
言非展事。
承言者喪。
滞句者迷。
不唱言前。
甯談句後。
直至釋迦掩室。
淨名杜口。
大士梁時。
童子當日。
一問二問三問。
盡有人了也。
諸仁者合作麼生。
明招謙禅師。
上堂。
金鋒敵勝。
罕遇知音。
同死同生。
萬中無一。
尋言逐句。
其數河沙。
舉古舉今。
滅胡種族。
向上一路啐啄猶乖。
儒士相逢握鞭回首。
沙門所見誠實苦哉。
抛卻真金。
随隊撮土。
報諸稚子。
莫謾波波。
解得他玄。
猶兼瓦礫。
不如一擲蓦過太虛。
祇者靈鋒。
阿誰敢近。
任君來箭。
方稱丈夫。
拟欲吞聲。
不消一镢。
羅漢琛禅師。
上堂。
宗門玄妙。
為當祇恁麼也。
更别有奇特。
若别有奇特。
汝且舉将來看。
若無去不可将兩個字便當卻宗乘也。
何者兩個字。
謂宗乘教乘也。
汝才道着宗乘。
便是宗乘。
道着教乘。
便是教乘。
禅德。
佛法宗乘。
元來由汝口裡。
安立名字。
作取說取便是也。
斯須向者裡。
說平說實。
說圓說常。
禅德。
汝喚甚麼作平實。
把甚麼作圓常。
傍家行腳。
理須甄别。
莫相埋沒。
得些子聲色名字。
貯在心頭。
道我會解。
善能揀辨。
汝且會個甚麼。
揀個甚麼。
記持得底是名字。
揀辨得底是聲色。
若不是聲色名字。
汝又作麼生。
記持揀辨。
風吹松樹也。
是聲蝦蟇老鴉叫也。
是聲何不那裡聽取揀擇去。
若那裡有個意度模樣。
祇如老師口裡。
又有多少意度。
與上座莫錯。
即今聲色摐摐地。
為當相及不相及。
若相及。
即汝靈性金剛秘密。
應有壞滅去也。
何以如此為聲貫破汝耳。
色穿破汝眼因緣。
即塞卻汝幻妄。
走殺汝聲色體。
爾不可容也。
若不相及。
又甚麼處得聲色來會麼。
相及不相及。
試裁辨看少間。
又道是圓常平實。
甚麼人恁麼道。
未是黃夷村裡漢。
解恁麼說。
是他古聖垂些子。
相助顯發。
今時不識好惡。
便安圓實。
道我别有宗風玄妙。
釋迦佛無舌頭。
不如汝些子。
便恁麼點胸。
若論殺盜淫罪。
雖重猶輕。
尚有歇時。
此個謗般若。
瞎卻衆生眼。
入阿鼻地獄吞鐵丸。
莫将為等閑。
所以古人道。
過在化主。
不幹汝事。
珍重。
安國球禅師。
上堂。
我此間粥飯因緣。
為兄弟舉唱。
終是不常。
欲得省要。
卻是山河大地與汝發明。
其道既常。
亦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
一切無為土木瓦礫。
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
一切音響蝦蟇蚯蚓。
助汝發機。
若從普賢門入者。
不動步而到。
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将一隻折箸攪大海水。
令彼魚龍。
知水為命。
會麼。
若無智眼而審谛之。
任汝百般巧妙。
不為究竟。
水陸俨禅師。
上堂。
大衆集定。
師下座。
捧香爐。
巡行大衆前曰。
供養十方諸佛。
便歸方丈。
龍濟修禅師。
上堂。
具足凡夫法。
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
聖人不會。
聖人若會。
即是凡夫。
凡夫若知。
即是聖人。
此兩語一理二義。
若人辨得。
不妨於佛法中有個入處。
若辨不得。
莫道不疑好。
珍重。
上堂。
卷簾除卻障。
閉戶生窒礙。
祇者障與礙。
古今無人會。
會得是障礙。
不會不自在。
沩山佑禅師。
上堂。
夫道人之心。
質直無僞。
無背無面。
無詐妄心。
一切時中。
視聽尋常。
更無委曲。
亦不閉眼塞耳。
但情不附物。
即得從上諸聖。
祇說濁邊。
過患若無。
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
譬如秋水澄渟。
清淨無為。
澹濘無礙。
喚他作道人。
亦名無事人。
時有僧問。
頓悟之人。
更有修否。
師曰。
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
修與不修。
是兩頭語。
如今初心雖從緣。
得一念頓悟。
自理猶有。
無始曠劫習氣。
未能頓淨。
須教渠淨除。
現業流識。
即是修也。
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從聞入理。
聞理深妙。
心自圓明。
不居惑地。
縱有百千妙義。
抑揚當時。
此乃得坐披衣自解。
作活計始得。
以要言之。
則實際理地。
不受一塵。
萬行門中。
不舍一法。
若也單刀直入。
則凡聖情盡。
體露真常。
理事不二。
即如如佛。
上堂。
僧出曰。
請和尚為衆說法。
師曰。
我為汝得徹困也。
僧禮拜。
上堂。
仲冬嚴寒。
年年事晷。
運推移事。
若何仰山進前叉手而立。
師曰。
我情知汝答者話不得。
香嚴曰。
某甲偏答得者話。
師蹑前問。
嚴亦進前叉手而立。
師曰。
賴遇寂子不會。
上堂。
今時人但直下。
體取不會底。
正是汝心。
正是汝佛。
若向外得一知一解。
将為禅道。
且沒交涉。
名運糞入。
不名運糞出。
污汝心田。
所以道不是道。
上堂。
老僧百年後。
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
左脅下書五字。
曰沩山僧某甲。
當恁麼時。
喚作沩山僧。
又是水牯牛。
喚作水牯牛。
又是沩山僧。
畢竟喚作甚麼即得。
仰山出禮拜而退。
雲居膺代曰。
師無異号。
資福寶曰。
當時但作此○相拓呈之。
新羅和尚作此[○@牛]拓呈之。
又曰。
同道者方知。
芭蕉徹作此[(○@初)/((○@衣)*(○@佛))]相拓呈之。
又曰。
說也說了也。
注也注了也。
悟取好。
乃述偈曰。
不是沩山不是牛。
一身兩号實難酬。
離卻兩頭應須道。
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寂禅師。
住東平時。
沩山令僧送書并鏡與師。
師上堂。
提起示衆曰。
且道是沩山鏡東平鏡。
若道是東平鏡。
又是沩山送來。
若道是沩山鏡。
又在東平手裡。
道得則留取。
道不得則撲破去也。
衆無語。
師遂撲破。
便下座。
上堂。
汝等諸人。
各自回光返照。
莫記吾言。
汝無始劫來。
背明投暗。
妄想根深。
卒難頓拔。
所以假設方便。
奪汝粗識。
如将黃葉止啼。
有甚麼是處。
亦如人将百種貨物與金寶。
作一鋪。
貨賣祇拟。
輕重來機。
所以道。
石頭是真金鋪。
我者裡是雜貨鋪。
有人來覓鼠糞。
我亦拈與。
他來覓真金。
我亦拈與。
他時有僧問。
鼠糞即不要。
請和尚真金。
師曰。
齧镞拟開口。
驢年亦不會。
僧無對。
師曰。
索喚則有交易。
不索喚則無我。
若說禅宗身邊。
要一人相伴亦無。
豈況有五百七百衆耶。
我若東說西說。
則争頭向前采拾。
如将空拳诳小兒。
都無實處。
我今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