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師才舉前語。

    僧指旁僧曰。

    者個師僧。

    吃卻飯了。

    作恁麼語話。

    師休去。

     上堂。

    正人說邪法。

    邪法悉皆正。

    邪人說正法。

    正法悉皆邪。

    諸方難見易識。

    我者裡易見難識。

     上堂。

    謂衆曰。

    我向行腳到南方。

    火爐頭有個無賓主話。

    直至如今無人舉着。

     上堂。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才有言語。

    是揀擇。

    是明白。

    老僧不在明白裡。

    是汝還護惜也無。

    時有僧問。

    既不在明白裡。

    護惜個甚麼。

    師曰。

    我亦不知。

    僧曰。

    和尚既不知。

    為甚道不在明白裡。

    師曰。

    問事即得。

    禮拜了退。

    别僧問。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是時人窠窟否。

    師曰。

    曾有人問我。

    老僧直得五年分疎不下。

    又問。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如何是不揀擇。

    師曰。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曰。

    此猶是揀擇。

    師曰。

    田庫奴甚處是揀擇。

    僧無語。

     上堂。

    兄弟。

    若從南方來者。

    即與下載。

    若從北方來者。

    即與上載。

    所以道。

    近上人問道即失道。

    近下人問道即得道。

     上堂。

    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無事。

    向衣缽下坐窮理好。

    老僧行腳時。

    除二時粥飯。

    是雜用心處。

    除外更無别用心處。

    若不如是大遠在。

     上堂。

    謂衆曰。

    你若一生不離叢林。

    不語五年十載。

    無人喚你作啞漢。

    已後佛也不柰你何。

    你若不信。

    截取老僧頭去。

     大茅和尚。

    上堂。

    欲識諸佛師。

    向無明心内識取。

    欲識常住不凋性。

    向萬物遷變處識取。

     陳尊宿。

    上堂。

    我見百丈。

    不識好惡。

    大衆才集。

    以拄杖一時打下。

    複召大衆。

    衆回首。

    乃雲。

    是甚麼。

    有甚共語處。

    又黃檗和尚亦然。

    複召大衆。

    衆回首。

    乃雲。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猶較些子。

     上堂。

    裂開也在我。

    捏聚也在我。

    時有僧問。

    如何是裂開。

    師曰。

    三九二十七。

    菩提涅盤。

    真如解脫。

    即心即佛。

    我且與麼道。

    你又作麼生。

    曰。

    某甲不與麼道。

    師曰。

    醆子撲落地。

    碟子成七片。

    曰。

    如何是捏聚。

    師乃斂手而坐。

     大随真禅師。

    上堂。

    此性。

    本來清淨。

    具足萬德。

    但以染淨二緣。

    而有差别。

    故諸聖悟之。

    一向淨用。

    而成覺道。

    凡夫迷之。

    一向染用。

    沒溺輪回。

    其體不二。

    故般若雲。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丹霞然禅師。

    上堂。

    阿你渾家。

    切須保護一靈之物。

    不是你造作名邈。

    得更說甚薦與不薦。

    吾往日見石頭。

    亦祇教切須自保護。

    此事不是你談話得。

    阿你渾家。

    各有一坐具地。

    更疑甚麼禅。

    可是你解底物。

    豈有佛可成。

    佛之一字。

    永不喜聞。

    阿你自看。

    善巧方便。

    慈悲喜舍。

    不從外得。

    不着方寸。

    善巧是文殊。

    方便是普賢。

    你更拟趂逐甚麼物。

    不用經求落空去。

    今時學者。

    紛紛擾擾。

    皆是參禅問道。

    吾此間。

    無道可修。

    無法可證。

    一飲一啄。

    各自有分。

    不用疑慮。

    在在處處。

    有恁麼底。

    若識得釋迦即老凡夫。

    是阿你須自看取。

    莫一盲引衆盲。

    相将入火坑。

    夜裡暗雙陸。

    賽彩若為生。

    珍重。

     三平義忠禅師。

    上堂。

    今時人出來。

    盡學馳求造作。

    将當自己眼目。

    有甚麼相當。

    阿汝欲學麼。

    不要諸餘。

    汝等各有本分事。

    何不體取作麼。

    心憤憤口悱悱。

    有甚麼利益。

    分明向汝說。

    若要修行路。

    及諸聖建立化門。

    自有大藏教文在。

    若是宗門中事。

    宜汝切不得錯用心。

    僧問。

    宗門中。

    還有學路也無。

    師曰。

    有一路滑如苔。

    曰。

    學人還攝得否。

    師曰。

    不拟心汝自看。

     馬頰山本空禅師。

    上堂。

    祇者施為動轉。

    還合得本來祖翁麼。

    若合得。

    十二時中。

    無虛棄底道理。

    若合不得。

    吃茶說話。

    往往喚作茶話在。

    僧便問。

    如何免得不成茶話去。

    師曰。

    你識得口也未。

    曰。

    如何是口。

    師曰。

    兩片皮也不識。

    曰。

    如何是本來祖翁。

    師曰。

    大衆前不要牽爺恃娘。

    曰。

    大衆忻然去也。

    師曰。

    你試點大衆性看。

    僧作禮。

    師曰。

    伊往往道一性一切性在。

    僧欲進語。

    師曰。

    孤負平生行腳眼。

     本生禅師。

    拈拄杖示衆曰。

    我若拈起。

    你便向未拈起時作道理。

    我若不拈起。

    你便向拈起時作主宰。

    且道。

    老僧為人在甚處。

    時有僧出曰。

    不敢妄生節目。

    師曰。

    也知阇黎不分外。

    曰。

    低低處平之有餘。

    高高處觀之不足。

    師曰。

    節目上更生節目。

    僧無語。

    師曰。

    掩鼻偷香。

    空招罪犯。

     夾山會禅師。

    上堂。

    有祖以來。

    時人錯會。

    相承至今。

    以佛祖言句。

    為人師範。

    若或如此。

    卻成狂人無智人去。

    他祇指示汝。

    無法本是道。

    道無一法。

    無佛可成。

    無道可得。

    無法可取。

    無法可舍。

    所以老僧道。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他不是目前法。

    若向佛祖邊學。

    此人未具眼在。

    何故。

    皆屬所依。

    不得自在。

    本祇為生死茫茫。

    識性無自由分。

    千裡萬裡。

    求善知識。

    須具正眼求脫虛謬之見。

    定取目前生死。

    為複實有。

    為複實無。

    若有人定得許汝出頭。

    上根之人。

    言下明道。

    中下根器。

    波波浪走。

    何不向生死中定當。

    取何處更疑佛疑祖。

    替汝生死。

    有智人笑汝。

    汝若不會。

    更聽一頌。

    勞持生死法。

    唯向佛邊求。

    目前迷正理。

    撥火覓浮漚。

     上堂。

    不知天曉。

    悟不由師。

    龍門躍鱗。

    不堕漁人之手。

    但意不寄私緣。

    舌不親玄旨。

    正好知音。

    此名俱生話。

    若向玄旨疑去。

    賺殺阇黎。

    困魚止泺。

    鈍鳥栖蘆。

    雲水非阇黎。

    阇黎非雲水。

    老僧於雲水。

    而得自在。

    阇黎又作麼生。

     上堂。

    聞中生解。

    意下丹青。

    目前即美。

    久蘊成病。

    青山與白雲。

    從來不相到。

    機絲不挂梭頭事。

    文彩縱橫意自殊。

    嘉祥一路。

    智者知疏。

    瑞草無根。

    賢者不貴。

     上堂。

    金烏玉兔。

    交互争輝。

    坐卻日頭。

    天下黯黑。

    上唇與下唇。

    從來不相識。

    明明向君道。

    莫令眼顧着。

    何也。

    日月未足為明。

    天地未足為大。

    空中不運斤。

    巧匠不遺蹤。

    見性不留佛。

    悟道不存師。

    尋常老僧道。

    目睹瞿昙。

    猶如黃葉。

    一大藏教。

    是老僧坐具。

    祖師玄旨。

    是破草鞋。

    甯可赤腳。

    不着最好。

     上堂。

    我二十年住此山。

    未曾舉着宗門中事。

    有僧問。

    承和尚有言。

    二十年住此山。

    未曾舉着宗門中事。

    是否。

    師曰。

    是。

    僧便掀倒禅床。

    師休去。

    至明日。

    普請掘一坑。

    令侍者請昨日僧。

    至曰。

    老僧二十年。

    說無義語。

    今日請上座打殺老僧。

    埋向坑裡。

    便請若不打殺老僧。

    上座自着打殺。

    埋在坑中始得。

    其僧歸堂。

    束裝潛去。

    上堂。

    百草頭薦取老僧。

    鬧市裡識取天子。

     上堂。

    眼不挂戶。

    意不停玄。

    直得靈草不生。

    猶是五天之位。

    珠光月魄。

    不是出頭時。

    此間無老僧。

    五路頭無阇黎。

     九峰虔禅師。

    上堂。

    諸兄弟還識得命麼。

    欲知命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

    於中事是話月從上宗門中事。

    如節度使信旗相似。

    且如諸方先德。

    未建許多名目。

    指陳已前諸兄弟。

    約甚麼體格商量。

    到者裡不假三寸試話會看。

    不假耳試采聽看。

    不假眼試辨白看。

    所以道。

    聲前抛不出。

    句後不藏形。

    盡乾坤大地。

    都來是汝當人個體。

    向甚麼處。

    安眼耳鼻舌。

    莫但向意根下圖度作解。

    盡未來際亦未有休歇去。

    所以洞山道。

    拟将心意學玄宗。

    大似西行卻向東。

    珍重。

     湧泉欣禅師。

    上堂。

    我四十九年在者裡。

    尚自有時走作。

    汝等諸人。

    莫開大口。

    見解人多。

    行解人萬中無一。

    個見解言語。

    總要知通。

    若識不盡。

    敢道輪回去在。

    為何如此。

    蓋為識漏未盡。

    汝但盡卻。

    今時始得成立。

    亦喚作立中功。

    轉功就他去。

    亦喚作就中功。

    親他去我。

    所以道。

    親人不得度。

    渠不度親人恁麼。

    譬喻尚不會。

    薦取渾侖底。

    但管取性亂動。

    舌頭不見洞山道。

    相續也大難。

    汝須知有此事。

    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

     洛浦安禅師。

    上堂。

    末後一句。

    始到牢關。

    鎖斷要津。

    不通凡聖。

    尋常向諸人道。

    任從天下樂欣欣。

    我獨不肯。

    欲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言教貼在額頭上。

    如龜負圖。

    自取喪身之兆。

    鳳萦金網趨霄漢。

    以何期直。

    須旨外明宗。

    莫向言中取。

    則是以石人機似汝也。

    解唱巴歌。

    汝若似石人雪曲也。

    應和指南一路。

    智者知疏。

     牛頭微禅師。

    上堂。

    三世諸佛。

    用一點伎倆。

    不得天下老師口。

    似匾擔諸人作麼生。

    大不容易。

    除非知有。

    餘莫能知。

     泐潭牟禅師。

    上堂。

    僧問。

    百丈卷席意旨如何。

    師曰。

    珍重。

    便下堂。

     德山鑒禅師。

    上堂。

    若也於己無事。

    則勿妄求。

    妄求而得。

    亦非得也。

    汝但無事於心。

    無心於事。

    則虛而靈。

    空而妙。

    若毛端許。

    言之本末者。

    皆為自欺。

    何故。

    毫牦系念。

    三塗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羁鎖。

    聖名凡号。

    盡是虛聲。

    殊相劣形。

    皆為幻色。

    汝欲求之。

    得無累乎。

    及其厭之。

    又成大患。

    終而無益。

     上堂。

    我先祖見處。

    即不然。

    者裡無祖無佛。

    達磨是老臊胡。

    釋迦老子是乾屎橛。

    文殊普賢是擔屎漢。

    等覺妙覺是破執凡夫。

    菩提涅盤是系驢橛。

    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瘡疣紙。

    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

    自救不了。

     岩頭奯禅師。

    上堂。

    吾嘗究涅盤經七八年。

    睹三兩段義。

    似衲僧說話。

    又曰。

    休休時。

    有一僧。

    出禮拜。

    請師舉。

    師曰。

    吾教意如&there4字三點。

    第一向東方下一點。

    點開諸菩薩眼。

    第二向西方下一點。

    點諸菩薩命根。

    第三向上方下一點。

    點諸菩薩頂。

    此是第一段義。

    又曰。

    吾教意如摩酰首羅。

    擘開面門。

    豎亞一隻眼。

    此是第二段義。

    又曰。

    吾教意猶如塗毒鼓。

    擊一聲。

    遠近聞者皆喪。

    此是第三段義。

    時小嚴上座問。

    如何是塗毒鼓。

    師以兩手按膝亞身曰。

    韓信臨朝底。

    嚴無語。

     雪峰存禅師。

    上堂。

    南山有一條鼈鼻蛇。

    汝等諸人切須好看。

    長慶出曰。

    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

    雲門以拄杖撺。

    向師前作怕勢。

    有僧舉似玄沙。

    沙曰。

    須是棱兄始得。

    然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