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自家盲昧已堪憐。
引得群盲泥土撒。
一年一度鬧哄哄。
盡未來際難合煞。
祇為當年遺禍根。
後來漆桶枝邊揠。
山僧忍俊不自禁。
謹對人天大衆前。
以拂子擲下雲。
今為汝等連根拔。
且道。
拔斷後。
有何消息。
合掌雲。
我不敢輕於汝等。
汝等皆當作佛。
喝一喝。
卓拄杖下座。
涅盤日提綱 雪岩欽禅師。
二月十五日上堂。
若謂釋迦老子。
古已入滅。
又道。
佛身充滿於法界。
而常處此菩提座。
若謂釋迦老子。
本不曾滅。
面前觸目。
無非山河大地。
草木叢林。
桃紅柳綠。
燕語莺吟。
畢竟那個是釋迦老子。
蓦召大衆。
衆回首。
乃雲。
将謂瞌睡。
佛涅盤上堂。
就謝月溪侍者硯溪上人。
束布毛為筆。
借月溪為硯。
磨無煙墨。
向虛空中。
大寫如來入般涅盤四字。
正恁麼時。
點畫既成。
畢竟如何定當。
卓拄杖雲。
将謂羲之楷法。
尤來張颠草書。
上堂。
岸柳搖金。
溪桃吐玉。
波旬無端起舞。
阿難平地悲哭。
因甚如此。
親見如來面目。
上堂。
焚三昧火。
自舉金棺。
阿難悲惱。
波旬喜歡。
總是如來清淨寂滅現前時節。
若謂明日即無。
今日即有。
何必瞞人自瞞。
直是令人大不甘。
上堂。
不生不滅之性。
溪桃映水而紅。
岸柳和煙而綠。
無去無來之相。
雪瀑噴空而下。
雲峰拔地而高。
我佛如來正大法眼。
無量秘密寶藏。
盡底打開。
一時分付了也。
隻是道。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未可容易注破。
何也。
長憶江南春雨後。
夕陽影裡鹧鸪啼。
藏叟珍禅師。
佛涅盤上堂。
盡大地是紫磨金身。
諸人終日開眼。
觑見釋迦老子心肝。
舉步築着釋迦老子鼻孔。
說有說無是诳。
說生說滅是謗。
說即心非心是妄。
不诳不謗不妄。
春風吹落桃李花。
淡煙疎雨籠青嶂。
元叟端禅師。
上堂。
拈拄杖。
釋迦老子。
即今在山僧拄杖頭上。
放無量妙寶光明。
出無量妙寶音聲。
摩胸普告大衆雲。
汝等谛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瞻仰取足。
毋令後悔。
諸人。
若也谛信得及。
拄杖子功不浪施。
脫或未然。
釋迦老子。
入涅盤久矣。
擲下拄杖。
栯堂益禅師。
佛涅盤上堂。
擊拂一下。
彰聖。
今日将三十年前冷灰中爆出烏荳。
換老胡眼睛去也。
喝一喝雲。
設有一法過於涅盤。
我此一喝。
不作一喝用。
靈隐原禅師。
佛涅盤上堂。
涅盤生死。
等是空花。
佛及衆生。
皆為剩語。
諸人到者裡。
作麼生會。
良久。
拍禅床雲。
但見落花随水去。
不知流出洞中春。
湛堂深禅師。
佛涅盤上堂。
兜率降生。
雙林示滅。
掘地讨天。
虛空釘橛。
四十九年。
播土揚塵。
三百餘會。
納盡敗阙。
盡力布網張羅。
未免喚龜作鼈。
末後拘屍城畔。
椁示雙趺。
旁人冷眼看來。
大似弄巧成拙。
卓拄杖雲。
若無者個道理。
千古之下。
誰把口說。
且道。
是甚麼道理。
癡人面前。
切忌漏洩。
高峰妙禅師。
上堂。
周行七步猶成迹。
椁示雙趺豈易收。
微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無文璨禅師。
上堂。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釋迦老子。
死在者裡。
至今二千餘年。
未有能活之者。
薦福。
雖是臂長袖短。
試為諸人活看。
合掌雲。
容顔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上堂。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天何高地何極。
謂吾滅度。
謂吾不滅度。
一個死屍。
許多狼籍。
我觀靈山百萬大衆。
惟波旬卻有丈夫氣息。
何故。
面赤不如語直。
石屋珙禅師。
佛涅盤上堂。
七十九年。
賣弄脫空。
二月十五。
一場合殺。
直饒藏得渾身。
未免露出雙腳。
百萬人天。
雲散水流。
丈六金身。
煙消火滅。
迦葉自歸雞足山。
魔王嫉妬心方歇。
諸仁者。
要見釋迦老子麼。
卓拄杖一下雲。
遍地春風桃李花。
紅者自紅白者白。
正堂辯禅師。
上堂。
花開隴上。
柳綻堤邊。
黃莺調叔夜之琴。
芳草入謝公之句。
何必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非唯水上覓漚。
已是眼中着屑。
擘開胸曰。
汝等當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大似無風起浪。
全不知羞。
且道。
今日事作麼生。
好個迷逢達磨。
不知誰解承當。
用彰俊禅師。
上堂。
古德道。
涅盤後有大人相。
釋迦老子涅盤了也。
大人相在什麼處。
以拂子打圓相。
還見麼。
容顔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昔曾供養。
今複還親觐。
上堂。
形影一生。
苦樂随至。
形影一滅。
苦樂何有。
靈山六年。
坐堆堆地。
是苦。
四十九年。
口吧吧地。
是苦。
摩胸告衆。
椁示雙趺。
是苦。
且道。
如何是樂。
老瞿昙燒作一堆灰了也。
諸人還知麼。
喝一喝。
月江印禅師。
上堂。
舉唐順宗問佛光滿禅師雲。
佛從何方來。
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在世。
佛今在何處。
答雲。
佛從無為來。
滅向無為去。
法身等虛空。
常在無心處。
帝大悅。
師雲。
法身廣大等虛空。
生滅何須較異同。
夾路桃花風雨後。
馬蹄何處避殘紅。
上堂。
釋迦老子。
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大似幻師。
幻出山河大地。
草木叢林。
城邑聚
引得群盲泥土撒。
一年一度鬧哄哄。
盡未來際難合煞。
祇為當年遺禍根。
後來漆桶枝邊揠。
山僧忍俊不自禁。
謹對人天大衆前。
以拂子擲下雲。
今為汝等連根拔。
且道。
拔斷後。
有何消息。
合掌雲。
我不敢輕於汝等。
汝等皆當作佛。
喝一喝。
卓拄杖下座。
涅盤日提綱 雪岩欽禅師。
二月十五日上堂。
若謂釋迦老子。
古已入滅。
又道。
佛身充滿於法界。
而常處此菩提座。
若謂釋迦老子。
本不曾滅。
面前觸目。
無非山河大地。
草木叢林。
桃紅柳綠。
燕語莺吟。
畢竟那個是釋迦老子。
蓦召大衆。
衆回首。
乃雲。
将謂瞌睡。
佛涅盤上堂。
就謝月溪侍者硯溪上人。
束布毛為筆。
借月溪為硯。
磨無煙墨。
向虛空中。
大寫如來入般涅盤四字。
正恁麼時。
點畫既成。
畢竟如何定當。
卓拄杖雲。
将謂羲之楷法。
尤來張颠草書。
上堂。
岸柳搖金。
溪桃吐玉。
波旬無端起舞。
阿難平地悲哭。
因甚如此。
親見如來面目。
上堂。
焚三昧火。
自舉金棺。
阿難悲惱。
波旬喜歡。
總是如來清淨寂滅現前時節。
若謂明日即無。
今日即有。
何必瞞人自瞞。
直是令人大不甘。
上堂。
不生不滅之性。
溪桃映水而紅。
岸柳和煙而綠。
無去無來之相。
雪瀑噴空而下。
雲峰拔地而高。
我佛如來正大法眼。
無量秘密寶藏。
盡底打開。
一時分付了也。
隻是道。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未可容易注破。
何也。
長憶江南春雨後。
夕陽影裡鹧鸪啼。
藏叟珍禅師。
佛涅盤上堂。
盡大地是紫磨金身。
諸人終日開眼。
觑見釋迦老子心肝。
舉步築着釋迦老子鼻孔。
說有說無是诳。
說生說滅是謗。
說即心非心是妄。
不诳不謗不妄。
春風吹落桃李花。
淡煙疎雨籠青嶂。
元叟端禅師。
上堂。
拈拄杖。
釋迦老子。
即今在山僧拄杖頭上。
放無量妙寶光明。
出無量妙寶音聲。
摩胸普告大衆雲。
汝等谛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瞻仰取足。
毋令後悔。
諸人。
若也谛信得及。
拄杖子功不浪施。
脫或未然。
釋迦老子。
入涅盤久矣。
擲下拄杖。
栯堂益禅師。
佛涅盤上堂。
擊拂一下。
彰聖。
今日将三十年前冷灰中爆出烏荳。
換老胡眼睛去也。
喝一喝雲。
設有一法過於涅盤。
我此一喝。
不作一喝用。
靈隐原禅師。
佛涅盤上堂。
涅盤生死。
等是空花。
佛及衆生。
皆為剩語。
諸人到者裡。
作麼生會。
良久。
拍禅床雲。
但見落花随水去。
不知流出洞中春。
湛堂深禅師。
佛涅盤上堂。
兜率降生。
雙林示滅。
掘地讨天。
虛空釘橛。
四十九年。
播土揚塵。
三百餘會。
納盡敗阙。
盡力布網張羅。
未免喚龜作鼈。
末後拘屍城畔。
椁示雙趺。
旁人冷眼看來。
大似弄巧成拙。
卓拄杖雲。
若無者個道理。
千古之下。
誰把口說。
且道。
是甚麼道理。
癡人面前。
切忌漏洩。
高峰妙禅師。
上堂。
周行七步猶成迹。
椁示雙趺豈易收。
微雨灑花千點淚。
淡煙籠竹一堆愁。
無文璨禅師。
上堂。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釋迦老子。
死在者裡。
至今二千餘年。
未有能活之者。
薦福。
雖是臂長袖短。
試為諸人活看。
合掌雲。
容顔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上堂。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天何高地何極。
謂吾滅度。
謂吾不滅度。
一個死屍。
許多狼籍。
我觀靈山百萬大衆。
惟波旬卻有丈夫氣息。
何故。
面赤不如語直。
石屋珙禅師。
佛涅盤上堂。
七十九年。
賣弄脫空。
二月十五。
一場合殺。
直饒藏得渾身。
未免露出雙腳。
百萬人天。
雲散水流。
丈六金身。
煙消火滅。
迦葉自歸雞足山。
魔王嫉妬心方歇。
諸仁者。
要見釋迦老子麼。
卓拄杖一下雲。
遍地春風桃李花。
紅者自紅白者白。
正堂辯禅師。
上堂。
花開隴上。
柳綻堤邊。
黃莺調叔夜之琴。
芳草入謝公之句。
何必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非唯水上覓漚。
已是眼中着屑。
擘開胸曰。
汝等當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今日則有。
明日則無。
大似無風起浪。
全不知羞。
且道。
今日事作麼生。
好個迷逢達磨。
不知誰解承當。
用彰俊禅師。
上堂。
古德道。
涅盤後有大人相。
釋迦老子涅盤了也。
大人相在什麼處。
以拂子打圓相。
還見麼。
容顔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昔曾供養。
今複還親觐。
上堂。
形影一生。
苦樂随至。
形影一滅。
苦樂何有。
靈山六年。
坐堆堆地。
是苦。
四十九年。
口吧吧地。
是苦。
摩胸告衆。
椁示雙趺。
是苦。
且道。
如何是樂。
老瞿昙燒作一堆灰了也。
諸人還知麼。
喝一喝。
月江印禅師。
上堂。
舉唐順宗問佛光滿禅師雲。
佛從何方來。
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在世。
佛今在何處。
答雲。
佛從無為來。
滅向無為去。
法身等虛空。
常在無心處。
帝大悅。
師雲。
法身廣大等虛空。
生滅何須較異同。
夾路桃花風雨後。
馬蹄何處避殘紅。
上堂。
釋迦老子。
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大似幻師。
幻出山河大地。
草木叢林。
城邑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