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 武林十八澗理安禅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國忌提綱(報恩) 大慧杲禅師。

    徽宗皇帝大祥。

    上堂。

    拈香罷。

    乃就座雲。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從上諸聖。

    莫不皆從無所住處。

    成就衆生。

    於無所住處。

    降神處胎十月。

    於無所住處。

    示現誕生。

    於無所住處。

    示現行七步。

    於無所住處。

    示現處王宮。

    於無所住處。

    示現出家。

    於無所住處。

    示現行苦行。

    於無所住處。

    示現坐菩提樹下。

    成等正覺。

    於無所住處。

    示現降伏魔軍。

    於無所住處。

    示現坐道場轉法輪度有情。

    於無所住處。

    示現授諸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於無所住處。

    作佛事已。

    示現入般涅盤。

    召大衆雲。

    從上諸聖。

    既如是示現。

    今日臣僧宗杲。

    亦如是說法。

    隻将如是之法。

    恭為徽宗聖文仁德顯孝皇帝。

    顯肅皇後。

    用嚴仙駕。

    伏願。

    不守自性。

    普現塵中堅密身。

    同彼上人。

    住不思議解脫海。

    下座。

     天目禅師。

    徽宗皇帝上仙。

    上堂。

    星辰日月佐乾穹。

    覆冒坤維已大同。

    十二玉樓人自去。

    山河長在月明中。

     笑隐欣禅師。

    文宗皇帝聖忌滿散藏經。

    上堂。

    尊而無上。

    高超象帝之先。

    貴不可名。

    坐斷毗盧之頂。

    其體之大。

    則容攝十虛。

    其用之廣。

    則包括萬類。

    如月[湧-用+(圉-土)]衆水。

    無分淨穢之殊。

    春在百花。

    不見正偏之相。

    妙有不有。

    真空不空。

    所以道。

    無邊剎境。

    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

    始終不離於當念。

    擲大千於方外。

    納須彌於芥中。

    於斯見得。

    便見文宗皇帝。

    昔從佛地示現王宮。

    撫治邦家。

    乂安宗社。

    化導已周。

    複歸佛位。

    寂然不動。

    智普應於十方。

    廓爾無私。

    化已周於沙界。

    臣僧與麼贊揚。

    且道。

    還契聖意也無。

    良久雲。

    優缽天香吹不斷。

    又從兜率下閻浮。

    複說偈雲。

    佛心覺照妙無遺。

    包括乾坤轉化樞。

    日應萬機常曆曆。

    那伽大定自如如。

    三千剎海毗盧藏。

    百億山河帝網珠。

    惟願不忘悲智力。

    重開慧日照昏衢。

     聖忌滿散藏經。

    上堂。

    掀翻寶藏。

    不涉言诠。

    頓悟經王。

    甯拘文字。

    所以道。

    在聖同聖。

    在凡同凡。

    在天同天。

    在人同人。

    塵塵爾。

    剎剎爾。

    念念爾。

    不動纖毫修證心。

    一超直入如來地。

    諸人若能如是披閱。

    方可上承文宗皇帝神禦。

    頓辔圓覺妙場。

    遊戲大華藏海。

    住佛境界。

    同佛受用。

    或示千百億身。

    四聖六凡。

    群機齊赴。

    或現三十二應。

    河沙國土。

    妙用全彰。

    如是則佑我邦家。

    福我黎庶。

    功高莫報。

    恩大難酬。

    正與麼時。

    且追嚴一句。

    作麼生道。

    良久雲。

    虛空可量風可系。

    無能盡說佛功德。

    複舉梁武帝。

    請傅大士講經。

    士揮尺一下下座。

    師雲。

    法筵龍象聽全提。

    大士何煩按尺揮。

    真俗混融猶有化。

    君臣道合自無為。

    風吹日炙毗盧藏。

    鵲噪鴉鳴諸佛機。

    三會龍華齊渴仰。

    人間天上幾時歸。

     聖忌滿散藏經。

    上堂。

    釋迦如來。

    為一大事因緣。

    出現於世。

    四十九年。

    宣揚正法。

    化導群生。

    至法華會上。

    為諸弟子。

    授記作佛。

    始暢本懷。

    然後入般涅盤。

    示化儀之有終也。

    如我文宗皇帝。

    乘佛願輪。

    缵皇正統。

    靈樞密運。

    廓清魔孽之封疆。

    寶印全提。

    紹繼祖宗之神器。

    屢推義讓。

    廣布仁慈。

    宰輔效忠。

    建大勳於伊呂。

    嗣皇繼聖。

    臻至治於唐虞。

    八表歸仁。

    萬邦樂業。

    而奄棄臣民。

    複歸佛位。

    皇太後。

    遣使頒降金帛。

    看閱大藏經文。

    上資聖駕。

    佛化王化。

    功歸一揆。

    金輪法輪。

    同轉道樞。

    於一毫端。

    現寶王剎。

    當處圓成。

    破一微塵。

    出大經卷。

    稱性演說。

    其見色也頭頭彌勒。

    其聞聲也處處觀音。

    文殊。

    於無差别智。

    現有差别身。

    普賢。

    於有差别境。

    入無差别定。

    剎剎自然正受。

    塵塵法爾禅那。

    何處不成等正覺。

    何處不轉大法輪。

    何處非化導群生。

    何處非入般涅盤。

    又何福不臻。

    何恩不報。

    如斯提唱。

    猶是教乘展演之譚。

    隻如不落玄妙機關一句。

    如何剖露。

    良久雲。

    先皇功業垂無極。

    聖子神孫億萬年。

    複舉東印土國王。

    請般若多羅尊者齋次。

    王問雲。

    衆僧看經。

    尊者緣何不看。

    者雲。

    貧道入息不居陰界。

    出息不涉萬緣。

    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

    非但一卷兩卷。

    師頌雲。

    是經常轉百千卷。

    越聖超凡亘古今。

    阿閣自便丹鳳宿。

    澄潭豈怖卧龍吟。

    江河淮濟同歸海。

    钗钏缾盤共一金。

    縱有虛空廣長舌。

    宣揚不盡聖恩深。

     弘覺忞禅師。

    毅宗烈皇帝小祥。

    升座。

    黃閣簾垂。

    紫羅帳合。

    體極尊貴。

    未盡今時。

    須知向上更有一人。

    逍遙行鳥道。

    擺手出玄途。

    混迹類中。

    華冠從教下卻。

    藏身炭裡。

    寶殿一任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