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於受生中。

    無本無末。

    無去無來。

    無性無相。

    無古無今。

    纖塵不立。

    毫發難存。

    無正法之可分。

    何象末之為間。

    故知。

    法界衆生。

    無成無壞。

    自性本源是佛。

    然雖如是。

    據衲僧門下。

    天地懸殊。

    既有生而有滅。

    複有去而有來。

    正像末法既無差。

    性相昭然而可睹。

    於其中間。

    無有成佛。

    無不成佛。

    於般若藏。

    無所間然。

    直饒三世諸佛。

    六代祖師。

    天下老和尚。

    神通過於鹙子。

    辨智勝於滿慈。

    到者裡。

    也須結舌亡鋒。

    良久曰。

    國令已傳清宇宙。

    人人各賀太平年。

     诏汰提綱 文殊道禅師。

    宣和改元。

    下诏改僧為德士。

    上堂。

    祖師西來事。

    今朝特地新。

    昔為比丘相。

    今作老君形。

    鶴氅披銀褐。

    頭包蕉葉巾。

    林泉無事客。

    兩度受君恩。

    所以道。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且道。

    即今是甚麼時節。

    毗盧遮那。

    頂戴寶冠。

    為顯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

    身披鶴氅。

    且要俯順時宜。

    一人既爾。

    衆人亦然。

    大家成立叢林。

    喜得群仙聚會。

    共酌迷仙酹。

    同唱步虛詞。

    或看靈寶度人經。

    或說長生不死藥。

    琴彈月下。

    指端發太古之音。

    棋布軒前。

    妙着出神機之外。

    進一步便到大羅天上。

    退一步卻入九幽城中。

    祇如不進不退一句。

    又作麼生道。

    直饒羽化三清路。

    終是輪回一幻身。

     法海立禅師。

    因朝廷有旨。

    革本寺為神霄宮。

    師升座。

    良久。

    乃謂衆曰。

    都緣未徹。

    所以說是說非。

    蓋為不真。

    便乃分彼分此。

    我身尚且不有。

    身外烏足道哉。

    正眼觀來。

    一場笑具。

    今則聖君垂旨。

    更僧寺作神霄。

    佛頭上添個冠兒。

    算來有何不可。

    山僧今日不免橫擔拄杖。

    高挂缽囊。

    向無縫塔中。

    安身立命。

    於無根樹下。

    嘯月吟風。

    一任乘雲仙客。

    駕鶴高人。

    來此咒水書符。

    叩牙作法。

    他年成道。

    白日上升。

    堪報不報之恩。

    以助無為之化。

    祇恐不是玉。

    是玉也大奇。

    然雖如此。

    且道。

    山僧轉身一句。

    又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擲下拂子。

    竟爾趨寂。

     诏複披剃提綱 圓悟勤禅師。

    僧複披剃謝恩罷。

    升座。

    天中之天。

    聖中之聖。

    處域中之大。

    超方外之尊。

    執寶箓以臨民。

    覆金輪而禦極。

    廓清六合。

    亭毒萬方。

    聿降綸言。

    重興佛法。

    遂使普天釋子。

    複換僧儀。

    歸本笏於裴相公。

    納冠簪於傅大士。

    重圓應真頂相。

    再披屈[日*旬]田衣。

    俄傾之間。

    追還舊觀。

    皇恩崇重。

    倍萬丘山。

    草木之微。

    雲何圖報。

    輙傾肝膽。

    少出毫芒。

    大衆。

    先佛有頂[甯*頁]一機。

    如擊石火。

    似閃電光。

    祖師有末後一句。

    吞栗棘蓬。

    跳金剛圈。

    可以敵勝驚群。

    可以轉凡成聖。

    騰今現古。

    蓋色騎聲。

    如今對衆拈來。

    不犯從前露布。

    還委悉麼。

    洪鈞妙力先天地。

    覆載恩歸大聖人。

     披剃當晚小參。

    重圓僧相複方袍。

    優缽羅華未易遭。

    恩重丘山何以報。

    輙提綱要一秋毫。

    盡十方世界。

    若長若短。

    若縱若橫。

    以至香水海。

    不可說不可說無邊剎海。

    盡在個一秋毫。

    有時現無邊身。

    東湧西沒。

    南湧北沒。

    中湧邊沒。

    作無量無邊神通變化。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有時冷啾啾地。

    如枯木朽株寒灰死火。

    一念萬年。

    萬年一念。

    也隻不出此一秋毫。

    乃至作為無量無邊殊勝奇特。

    難行苦行。

    轉化一切。

    成佛作祖。

    亦不出此一秋毫。

    諸人還知此一秋毫麼。

    若知。

    去未開口已前。

    未舉意已前。

    生佛未兆已前。

    空劫已前好薦取。

    既薦得則卷而懷之。

    任任運運。

    如兀如癡。

    不妨是一個沒量大人。

    如或未然。

    卻須返照回光。

    若動若靜。

    若住若行。

    若坐若卧。

    須是究他根源始得。

    父母未生已前。

    父母既生之後。

    六根四大。

    三百六十骨節完具。

    寒時知寒。

    熱時知熱。

    饑時知饑。

    飽時知飽。

    以至頂天履地。

    含齒戴發。

    盡承此個恩力。

    且道。

    此個恩力。

    如何趣向。

    還知麼。

    一氣不言含有象。

    萬靈何處謝無私。

     文殊道禅師。

    複僧上堂。

    不挂田衣着羽衣。

    老君形相頗相宜。

    一年半内閑思想。

    大抵興衰各有時。

    我佛如來。

    預谶法之有難。

    教中明載。

    無不委知。

    較量年代。

    正在於茲。

    魔得其便。

    惑亂正宗。

    僧改俗形。

    佛更名字。

    妄生邪解。

    删削經文。

    饒钹停音。

    缽盂添足。

    多般矯詐。

    欺罔聖君。

    賴我皇帝陛下。

    聖德聖明。

    不忘付囑。

    不廢其教。

    特賜宸章。

    頒行天下。

    仍許僧尼重新披削。

    實謂寒灰再焰枯木重榮。

    不離俗形。

    而作僧形。

    不出魔界。

    而入佛界。

    重鳴法鼓。

    再整頹綱。

    迷仙酹。

    變為甘露瓊漿。

    步虛詞。

    翻作還鄉曲子。

    放下銀木簡。

    拈起尼師壇。

    昨朝稽首擎拳。

    今日和南不審。

    祇改舊時相。

    不改舊時人。

    敢問大衆。

    舊時人。

    是一個是兩個。

    良久曰。

    秋風也解嫌狼藉。

    吹盡當年道教灰。

     大梅英禅師。

    诏複天下僧尼。

    師獨無改志。

    至紹興初。

    晨起。

    戴桦皮冠披鶴氅。

    執象簡穿朱履。

    使擊鼓集衆。

    升座。

    召大衆曰。

    蘭芳春谷菊秋籬。

    物必榮枯各有時。

    昔毀僧尼專奉道。

    後平道佞複僧尼。

    且道。

    僧尼形僧作麼生。

    複取冠示衆曰。

    吾頂從來似月圓。

    雖冠其發不成仙。

    今朝抛下無遮障。

    放出神光透碧天。

    擲之於地。

    随易僧。

    複提鶴氅曰。

    如來昔日貿皮衣。

    數載慚将鶴氅披。

    還我丈夫調禦服。

    須知此物不相宜。

    擲之。

    舉象簡曰。

    為嫌禅闆太無端。

    豈料遭他象簡瞞。

    今日因何忽放下。

    普天緻仕老仙官。

    擲之。

    提朱履曰。

    達磨攜将一隻歸。

    兒孫從此赤腳走。

    借他朱履代麻鞋。

    休道時難事掣肘。

    化鵬未遇不如鹍。

    畫虎不成反類狗。

    擲之。

    橫拄杖曰。

    今朝拄杖化為龍。

    分破華山千萬重。

    複倚肩曰。

    珍重佛心真聖主。

    好将堯德振吾宗。

    擲下拄杖。

    斂目而逝。

     大慧杲禅師。

    被旨還僧。

    謝恩罷。

    拈香祝聖畢。

    乃就座雲。

    青氈本是吾家物。

    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

    萬年松上一枝藤。

    遂拈起拄杖雲。

    一枝藤在者裡。

    且報恩一句。

    作麼生道。

    若也道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

    一句了然超百億。

    其或未然。

    山僧不免為諸人道破。

    長将日月為天眼。

    指出須彌作壽山。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