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之下
關燈
小
中
大
位。
各願昌隆。
來世智種靈苗。
同希增秀。
生逢中國。
長遇明師。
正性出家。
童真入道。
六根通利。
三業純和。
不染世緣。
常修梵行。
執持禁戒。
塵業不侵。
嚴護威儀。
蜎飛無損。
不逢八難。
不缺四緣。
般若智以現前。
菩提心而不退。
修習正法。
了悟大乘。
開六度之行門。
越三祇之劫海。
建法幢於處處。
破疑網於重重。
降伏衆魔。
紹隆三寶。
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
廣作福惠。
普利塵沙。
得六種之神通。
圓一生之佛果。
然後不舍法界。
遍入塵勞。
等觀音之慈心。
行普賢之願海。
它方此界。
逐類随形。
應現色身。
演揚妙法。
泥犁苦趣。
餓鬼道中。
或放大光明。
或現諸神變。
其有見我相。
乃至聞我名。
皆發菩提心。
永出輪回苦。
火镬氷河之地。
變作香林。
飲銅食鐵之徒。
化生淨土。
披毛戴角負債含怨。
盡罷辛酸。
鹹沾利樂。
疾疫世而化為藥艹。
救療沉痾。
饑馑時而化作稻梁。
濟諸貧餒。
但有利益。
無不興崇。
次期夙世冤親。
現存眷屬。
出四生之汩沒。
舍萬劫之愛纏。
等與含生。
齊成佛道。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
月林觀和尚體道銘 上士參玄人。
光陰莫虛棄。
渡江須用船。
為人須有志。
名相各不同。
非一亦非二。
佛法苦無多。
於中無别伎。
動着關捩子。
非師自然智。
徹底老婆心。
觸人無忌諱。
剎境一毫端。
到此無回避。
唱起德山歌。
道者合如是。
佛祖出頭來。
吞聲須飲氣。
作略這些兒。
古今無變異。
混沌未分時。
早有個田契。
人人本具足。
不肯回頭視。
個個達本鄉。
切忌着名位。
過去諸如來。
不離而今咦。
現在諸菩薩。
轉次而受記。
智者暗點頭。
心空親及第。
愚人不信受。
抛家自逃逝。
哀哉猛省來。
現成真活計。
個裡用無窮。
宗門第一義。
左右逢其原。
亦不離行市。
銅頭鐵額兒。
腦門須着地。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白楊順和尚垂誡 染緣易就。
道業難成。
不了目前。
萬緣差别。
隻見境風浩浩。
飄殘功德之林。
心火炎炎。
燒盡菩提之種。
道念若同情念。
成佛多時。
為衆若似為己。
彼此事辦。
不見它非我是。
自然上敬下恭。
佛法時時現前。
煩惱塵塵解脫。
早辰下床念偈咒 從朝寅旦及至暮。
一切衆生自回互。
若於腳下喪身形。
願汝即時生淨土。
唵地哩穴哩莎诃。
洗手面咒 崦主伽啰耶莎诃 披袈裟念偈咒 善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世世常得披。
唵悉陀耶娑诃 入堂偈 佛子住此地。
即是佛受用。
經行及坐卧。
常在於其中。
登床偈 登此安樂無礙床。
身心平等四大康。
常住不動無能壞。
一切衆生獲智光。
唵摩尼達哩吽[口*發]咤。
下缽偈 執持應器 當願衆生 成就此器 受人天供 聞錘偈 佛生伽毗羅。
成道摩竭提。
說法波羅奈。
入滅俱屍羅。
展缽偈 如來應量器。
我今得敷展。
願共諸衆生。
等三輪空寂(五觀具于六念牒)。
施食偈 汝等鬼神衆。
吾今施汝供。
此食遍十方。
河沙鬼神共。
南無三滿多沒馱南嚩吽 折水偈 吾今棄缽水。
味如甘露漿。
施汝鬼神衆。
悉皆獲清涼。
唵摩休羅細娑诃 飲食訖已色力充。
威震十方三世雄。
回因轉果不妄念。
一切衆住獲神通。
入浴淨身咒 唵室哩曳 婆酰 娑诃 去穢咒 唵跋折羅 惱迦咤 娑诃 登淨咒 唵恨噜陀耶 莎诃 洗淨偈 唵賀曩 蜜栗帝 莎诃 聞锺聲偈 聞鐘聲。
煩惱輕。
智慧長。
菩提新。
願成佛。
度衆生。
出地獄。
離火坑。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一切處一切時常發願雲 願滅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慈受禅師示衆箴規(壽無量本大同小異) 升堂念誦諷經小參。
但是衆集。
宜須先赴。
遊方上士。
規矩随身。
豈可乖慵。
遭人撿點。
一回可恕。
三犯何顔。
不思百丈真風。
便見投子道底。
靜牌才挂。
宜各默然。
縱不挂時。
豈可談笑。
古佛垂訓。
守口如瓶。
二六時中。
常宜緘默。
三業不戒。
萬禍潛生。
善谙魯祖風。
便口挂壁上。
自己案前。
常令潔淨。
隻安香匣。
禅策經文。
貴圖齊整。
不得安世俗文字。
藥裹香爐。
種種所須。
宜收案下。
出聲持誦。
噪吵稠人。
背靠闆頭。
輕欺大衆。
虛占案分。
挂物明窗。
不合律儀。
叢林安許。
端身正意。
默爾披尋。
谛味聖言。
契合心地。
不虛開卷。
始會看經。
平時鄰案道人。
切忌交頭接耳。
賓客相看。
禮不可免。
茶湯才罷。
叙話已周。
相引出寮。
不可久坐。
若是舊時道伴。
遠地親情。
相邀林下水邊。
足可傾心談論。
至於交關買賣。
引惹雜人。
盡非衲子所為。
便可一筆勾下。
粥後歸寮。
同伸問訊。
上中下座。
恭敬為先。
苟或不然。
輕人慢己。
放參開籠。
須白知寮。
出入掀簾。
要垂後手。
登床宴坐。
不可垂衣。
舉動經行。
更宜緩步。
使人動念。
魔障易生。
衆口爍金。
自家何樂。
洗衣把針。
宜於齋後。
不急之務。
道業荒唐。
不可将湯瓶炮衣。
洗面棹上裁紙糊單。
偷煮點心。
包藏藥石。
竹竿要知觸淨。
熨鬥須看閑忙。
執在一隅。
恐防衆用。
古聖補破遮寒。
縫了便休。
豈可朝昏事持針線。
煎點茶湯。
叢林盛禮。
大衆雲集。
方可跏趺。
盞槖收歸。
衆人齊退。
私藏茶末。
取笑傍觀。
隻手揖人。
是何法度。
有故不赴。
須白知寮。
小坐茶湯。
輙不可免。
新到入寮。
宜懷謙下。
未谙法度。
請問耆年。
随方毗尼。
在人建立。
安籠占案。
不必着忙。
欵細之間。
自然穩便。
入寮煎點。
本為衆人。
意在志誠。
茶須通吃使了。
家事舊處安排。
瀉卻湯瓶。
即時添注。
山行水次。
戒護開談。
張口如弓。
發言如箭。
雌黃知事。
品藻它人。
說食說錢。
呵風罵雨。
牆壁有耳。
法令無親。
忽然虎口遭傷。
始見鋒頭太露。
凡遇茶毗。
陰晴齊赴。
各懷凄怆。
同運悲心。
恐彼前人。
虛生生浪死。
口持經咒。
肩負柴薪。
豈可猖狂恣聲談笑。
衣盂估唱。
本為破悭。
後人不知。
返成貪愛。
偷量長短。
暗窺舊親。
賤唱貴分。
過如常賣。
不知反責。
猶說便宜。
識者傍觀。
面慚汗下。
若是海門上士。
禅苑高賓。
但為死者結緣。
莫被活人嗤笑。
柔和善順。
上下可觀。
我慢貢高。
諸聖不佑。
八萬細行。
三千威儀。
二六時中。
頭頭可見。
穿堂直過。
豈不厚顔。
尊殿閑行。
恐招薄福。
衩衣登殿。
艹履遊山。
莫踐法堂。
回互耆宿。
五更洗面。
本為修行。
吐唾[打-丁+色]盆。
喧聒大衆。
暗中動念。
自昧不知。
日往月來。
面黃身瘦。
浴湯少使。
籌子休拈。
作福雖多。
不如避罪。
廊舍吐唾。
案上[打-丁+瓜]頭。
違背聖賢。
自從己便。
時時檢點。
步步堤防。
直須小卻身心。
便好大着腸肚。
十日知寮。
遞相供養。
晚眠早起。
務在精誠。
苦切勞心。
先人後己。
大衆衣缽。
切要關防。
一事不周。
衆人動念。
煎茶掃地。
換水裝香。
莫教泠卻湯瓶。
免見禅和煩惱。
寮中首座。
務要柔和。
規矩先行。
繩墨自定。
依時上案。
簡徑開談。
有一不周。
衆人共議。
遊山玩水。
出入有時。
惡性道人。
善言誘勸。
倘不聽從。
密白方丈。
護善遮惡。
取信檀那。
淨發圍爐。
禮宜謙讓。
右件規矩。
委曲預聞。
日用時中。
各宜照顧。
一撥便轉。
善不可加。
三喚不回。
相聚何益。
況乃心塵
各願昌隆。
來世智種靈苗。
同希增秀。
生逢中國。
長遇明師。
正性出家。
童真入道。
六根通利。
三業純和。
不染世緣。
常修梵行。
執持禁戒。
塵業不侵。
嚴護威儀。
蜎飛無損。
不逢八難。
不缺四緣。
般若智以現前。
菩提心而不退。
修習正法。
了悟大乘。
開六度之行門。
越三祇之劫海。
建法幢於處處。
破疑網於重重。
降伏衆魔。
紹隆三寶。
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
廣作福惠。
普利塵沙。
得六種之神通。
圓一生之佛果。
然後不舍法界。
遍入塵勞。
等觀音之慈心。
行普賢之願海。
它方此界。
逐類随形。
應現色身。
演揚妙法。
泥犁苦趣。
餓鬼道中。
或放大光明。
或現諸神變。
其有見我相。
乃至聞我名。
皆發菩提心。
永出輪回苦。
火镬氷河之地。
變作香林。
飲銅食鐵之徒。
化生淨土。
披毛戴角負債含怨。
盡罷辛酸。
鹹沾利樂。
疾疫世而化為藥艹。
救療沉痾。
饑馑時而化作稻梁。
濟諸貧餒。
但有利益。
無不興崇。
次期夙世冤親。
現存眷屬。
出四生之汩沒。
舍萬劫之愛纏。
等與含生。
齊成佛道。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
月林觀和尚體道銘 上士參玄人。
光陰莫虛棄。
渡江須用船。
為人須有志。
名相各不同。
非一亦非二。
佛法苦無多。
於中無别伎。
動着關捩子。
非師自然智。
徹底老婆心。
觸人無忌諱。
剎境一毫端。
到此無回避。
唱起德山歌。
道者合如是。
佛祖出頭來。
吞聲須飲氣。
作略這些兒。
古今無變異。
混沌未分時。
早有個田契。
人人本具足。
不肯回頭視。
個個達本鄉。
切忌着名位。
過去諸如來。
不離而今咦。
現在諸菩薩。
轉次而受記。
智者暗點頭。
心空親及第。
愚人不信受。
抛家自逃逝。
哀哉猛省來。
現成真活計。
個裡用無窮。
宗門第一義。
左右逢其原。
亦不離行市。
銅頭鐵額兒。
腦門須着地。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白楊順和尚垂誡 染緣易就。
道業難成。
不了目前。
萬緣差别。
隻見境風浩浩。
飄殘功德之林。
心火炎炎。
燒盡菩提之種。
道念若同情念。
成佛多時。
為衆若似為己。
彼此事辦。
不見它非我是。
自然上敬下恭。
佛法時時現前。
煩惱塵塵解脫。
早辰下床念偈咒 從朝寅旦及至暮。
一切衆生自回互。
若於腳下喪身形。
願汝即時生淨土。
唵地哩穴哩莎诃。
洗手面咒 崦主伽啰耶莎诃 披袈裟念偈咒 善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世世常得披。
唵悉陀耶娑诃 入堂偈 佛子住此地。
即是佛受用。
經行及坐卧。
常在於其中。
登床偈 登此安樂無礙床。
身心平等四大康。
常住不動無能壞。
一切衆生獲智光。
唵摩尼達哩吽[口*發]咤。
下缽偈 執持應器 當願衆生 成就此器 受人天供 聞錘偈 佛生伽毗羅。
成道摩竭提。
說法波羅奈。
入滅俱屍羅。
展缽偈 如來應量器。
我今得敷展。
願共諸衆生。
等三輪空寂(五觀具于六念牒)。
施食偈 汝等鬼神衆。
吾今施汝供。
此食遍十方。
河沙鬼神共。
南無三滿多沒馱南嚩吽 折水偈 吾今棄缽水。
味如甘露漿。
施汝鬼神衆。
悉皆獲清涼。
唵摩休羅細娑诃 飲食訖已色力充。
威震十方三世雄。
回因轉果不妄念。
一切衆住獲神通。
入浴淨身咒 唵室哩曳 婆酰 娑诃 去穢咒 唵跋折羅 惱迦咤 娑诃 登淨咒 唵恨噜陀耶 莎诃 洗淨偈 唵賀曩 蜜栗帝 莎诃 聞锺聲偈 聞鐘聲。
煩惱輕。
智慧長。
菩提新。
願成佛。
度衆生。
出地獄。
離火坑。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一切處一切時常發願雲 願滅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慈受禅師示衆箴規(壽無量本大同小異) 升堂念誦諷經小參。
但是衆集。
宜須先赴。
遊方上士。
規矩随身。
豈可乖慵。
遭人撿點。
一回可恕。
三犯何顔。
不思百丈真風。
便見投子道底。
靜牌才挂。
宜各默然。
縱不挂時。
豈可談笑。
古佛垂訓。
守口如瓶。
二六時中。
常宜緘默。
三業不戒。
萬禍潛生。
善谙魯祖風。
便口挂壁上。
自己案前。
常令潔淨。
隻安香匣。
禅策經文。
貴圖齊整。
不得安世俗文字。
藥裹香爐。
種種所須。
宜收案下。
出聲持誦。
噪吵稠人。
背靠闆頭。
輕欺大衆。
虛占案分。
挂物明窗。
不合律儀。
叢林安許。
端身正意。
默爾披尋。
谛味聖言。
契合心地。
不虛開卷。
始會看經。
平時鄰案道人。
切忌交頭接耳。
賓客相看。
禮不可免。
茶湯才罷。
叙話已周。
相引出寮。
不可久坐。
若是舊時道伴。
遠地親情。
相邀林下水邊。
足可傾心談論。
至於交關買賣。
引惹雜人。
盡非衲子所為。
便可一筆勾下。
粥後歸寮。
同伸問訊。
上中下座。
恭敬為先。
苟或不然。
輕人慢己。
放參開籠。
須白知寮。
出入掀簾。
要垂後手。
登床宴坐。
不可垂衣。
舉動經行。
更宜緩步。
使人動念。
魔障易生。
衆口爍金。
自家何樂。
洗衣把針。
宜於齋後。
不急之務。
道業荒唐。
不可将湯瓶炮衣。
洗面棹上裁紙糊單。
偷煮點心。
包藏藥石。
竹竿要知觸淨。
熨鬥須看閑忙。
執在一隅。
恐防衆用。
古聖補破遮寒。
縫了便休。
豈可朝昏事持針線。
煎點茶湯。
叢林盛禮。
大衆雲集。
方可跏趺。
盞槖收歸。
衆人齊退。
私藏茶末。
取笑傍觀。
隻手揖人。
是何法度。
有故不赴。
須白知寮。
小坐茶湯。
輙不可免。
新到入寮。
宜懷謙下。
未谙法度。
請問耆年。
随方毗尼。
在人建立。
安籠占案。
不必着忙。
欵細之間。
自然穩便。
入寮煎點。
本為衆人。
意在志誠。
茶須通吃使了。
家事舊處安排。
瀉卻湯瓶。
即時添注。
山行水次。
戒護開談。
張口如弓。
發言如箭。
雌黃知事。
品藻它人。
說食說錢。
呵風罵雨。
牆壁有耳。
法令無親。
忽然虎口遭傷。
始見鋒頭太露。
凡遇茶毗。
陰晴齊赴。
各懷凄怆。
同運悲心。
恐彼前人。
虛生生浪死。
口持經咒。
肩負柴薪。
豈可猖狂恣聲談笑。
衣盂估唱。
本為破悭。
後人不知。
返成貪愛。
偷量長短。
暗窺舊親。
賤唱貴分。
過如常賣。
不知反責。
猶說便宜。
識者傍觀。
面慚汗下。
若是海門上士。
禅苑高賓。
但為死者結緣。
莫被活人嗤笑。
柔和善順。
上下可觀。
我慢貢高。
諸聖不佑。
八萬細行。
三千威儀。
二六時中。
頭頭可見。
穿堂直過。
豈不厚顔。
尊殿閑行。
恐招薄福。
衩衣登殿。
艹履遊山。
莫踐法堂。
回互耆宿。
五更洗面。
本為修行。
吐唾[打-丁+色]盆。
喧聒大衆。
暗中動念。
自昧不知。
日往月來。
面黃身瘦。
浴湯少使。
籌子休拈。
作福雖多。
不如避罪。
廊舍吐唾。
案上[打-丁+瓜]頭。
違背聖賢。
自從己便。
時時檢點。
步步堤防。
直須小卻身心。
便好大着腸肚。
十日知寮。
遞相供養。
晚眠早起。
務在精誠。
苦切勞心。
先人後己。
大衆衣缽。
切要關防。
一事不周。
衆人動念。
煎茶掃地。
換水裝香。
莫教泠卻湯瓶。
免見禅和煩惱。
寮中首座。
務要柔和。
規矩先行。
繩墨自定。
依時上案。
簡徑開談。
有一不周。
衆人共議。
遊山玩水。
出入有時。
惡性道人。
善言誘勸。
倘不聽從。
密白方丈。
護善遮惡。
取信檀那。
淨發圍爐。
禮宜謙讓。
右件規矩。
委曲預聞。
日用時中。
各宜照顧。
一撥便轉。
善不可加。
三喚不回。
相聚何益。
況乃心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