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之上
關燈
小
中
大
種有生地(見聞覺知)。
因地花生生(於一切中現種種像)。
大緣與性合(緣起無生)。
當生生不生(念念無生之生)。
五祖弘忍大師 有情來下種(人人有佛性)。
因地果還生(因果凡聖無差)。
無情既無種(透聲透色)。
無性亦無生(無知之性觸目徧周)。
六祖惠能大師 心地含諸種(一念包容十剎)。
普雨悉皆萌(祖師說法。
衆生發萌)。
頓悟花情已(聲色無邊。
般若無邊)。
菩提果自成(信受奉行)。
南嶽讓和尚 心地含諸種。
遇澤悉皆萌。
三昧華無相。
何壞複何成。
江西馬大師 心地随時說。
菩提亦祇甯。
事理俱無礙。
當生即不生。
三祖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争 是為心病 不識玄旨 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 勿住空忍 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 唯滞兩邊 甯知一種 一種不通 兩處失功 遣有沒有 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 轉不相應 絕言絕慮 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 随照失宗 須臾返色 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 皆由妄現 不用求真 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 慎勿追尋 才有是非 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滅 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兩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 齊含萬象 不見精粗 甯有偏黨 大道體寬 無易無難 小見狐疑 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遙絕惱 系念乖真 沈惛不好 不好勞神 何用疎親 欲趣一乘 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 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 妄自愛着 将心用心 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 悟無好惡 一切二邊 妄自斟酌 夢幻虛花 何勞把捉 得失是非 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 諸夢自除 心若不異 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 兀爾忘緣 萬法齊觀 歸複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動無動 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 一何有爾 究竟窮極 不存軌則 啟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盡淨 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 無可記憶 虛明自照 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 識情難測 真如法界 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 十方目前 極小同大 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 不見邊表 有即是無 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須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慮不畢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 非去來今 筠州洞山價禅師玄中銘 竊以絕韻之音。
假玄唱以明宗。
入理深談。
以無功而會旨。
混然體用。
宛轉偏圓。
亦猶投刃揮斤。
輪扁得手。
虛玄不犯。
回互傍參。
寄鳥道而寥空。
以玄路而該括。
然雖空體寂然。
不乖群動。
於有句中無句。
妙在體前。
以無語中有語。
回塗複妙。
是以用而不動。
寂而不凝。
清風偃艹而不搖。
皓月普天而非照。
蒼梧不栖於丹鳳。
澄潭豈墜於紅輪。
獨而不孤。
無根永固。
雙明齊韻。
事理俱融。
是以高歌雪曲和者還稀。
布鼓臨軒何人鳴擊。
不達旨妙。
難措幽微。
傥或用而無功。
寂而虛照。
事理雙明。
體用無滞。
玄中之旨。
其在斯焉。
太陽門下日日三秋(太陽者成正覺邊事。
然不落今時。
故雲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明月堂前是妙在體前。
九夏者出世邊事。
亦号脫珍着弊)。
森羅萬象古佛家風(佛事門中不遺一法)。
碧落青霄道人活計(廓然實際)。
靈苗瑞艹野父愁芸(建化門中誰敢措手。
不揀擇也)。
露地白牛牧人懶放(雖然淨妙終不傍附)。
龍吟枯骨異響難聞。
木馬嘶時何人道聽(玄路不間。
聞音者罕矣。
唯同道方聽)。
夜明簾外古鏡徒耀。
空王殿中千光那照(明暗不到。
不坐菩提樹。
懶向雪山遊)。
澄源湛水尚棹孤舟。
古佛道場猶乘車子(憔非處空。
漁不栖巢)。
無影樹下永劫清涼(無功妙旨。
安隐妙門)。
觸目荒林論年放曠(信手拈來艹)。
舉足下足鳥道無殊(有何窒礙)。
坐卧經行莫非玄路(塵塵三昧。
念念無違)。
向道莫去歸來背父(歸來即背。
趣向愈乖)。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君向臣。
子就父。
亦雲無先後。
絕去來。
露柱已前方達旨妙)。
先行不到末後太過(先則急。
後則緩)。
沒底船子無漏堅固(無功用。
絕滲漏)。
碧潭水月隐隐難沈(水月是功。
難沉非功也)。
青山白雲無根卻住(體用無功方乃相應。
故雲卻住)。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
靈木迢然鳳無依倚(春園慵賞寓。
玉殿不垂衣)。
徒敲布鼓誰是知音(寒山舉帚。
拾得點頭)。
空擊成聲何人撫掌(和者還稀)。
胡笳曲子(呼為曲子埋沒祖宗)。
不堕五音(非關六律)。
韻出青霄任君吹唱(得旨忘言。
不妨音詠)。
洞山價禅師新豐吟 古路坦然誰措足(拟向即乖)。
無人解唱還鄉曲(到者還稀)。
清風月下守株人。
涼兔漸遙春艹綠(得昧則不堪)。
天香襲兮絕芬馥。
月色凝兮非照燭(成功非處)。
行玄猶是涉崎[山*(虎-兒+丘)]。
體妙因茲背延促(第二頭直須轉卻始得)。
殊不然兮何展縮(無增減)。
縱得然兮混泥玉(非變改)。
獬豸同欄辨者嗤(分别得麼)。
熏莸共處須分郁(清濁曆然)。
長天月兮徧溪谷(何天不曉。
何地不平)。
不斷風兮偃松竹(山雲蕩漾。
澗水潺湲)。
我今到此得從容。
吾師叱我相随逐(雖然穩密。
早個相随來也)。
新豐路兮峻仍皾(雖峻何嘗不平坦)。
新豐洞兮湛然沃(雖曰澄湛。
灌濟無時)。
登者登臨不動搖(動則喪)。
遊者遊兮莫忽速(親則踈)。
絕荊榛兮罷釿斸(切忌一向)。
飲馨香兮味清肅(古路苔生)。
負重登臨脫屣回。
看他早是虛檐鞠(向背不立。
縛脫何從)。
來駕肩兮履芳躅(隻明這個)。
至澄心兮去凝目(玄會可以。
切忌凝然伫思)。
亭堂雖有到人稀(是非不到處。
白雲無盡時)。
林泉不長尋常木(翠葉芬芳不犯春)。
道不镌雕非曲[錄*頁](春去秋來)。
郢人進步何瞻矚(向拟運釿)。
工夫不到不方圓(更須子細)。
言語不通非眷屬(滞在物機豈能通會)。
事不然兮讵冥旭(明暗何拘)。
我不然兮何斷續(亘古亘今)。
殷懃為報道中人(叮咛切囑。
而慮學者於斯而差)。
若戀玄關即拘束(依傍得麼)。
紫塞野人雪子吟 雪子明一色也。
一色是功。
以吟不同於功也。
是以因體而起用。
以用而明體。
體不離用。
用不離體。
體用無私。
方乃唱道。
其唱道者。
或理或事。
或隐或顯。
事理和融。
隐顯無異。
然以無私妙用。
體用虛玄。
柰緣學人沈空滞迹。
不達玄微。
堕在物機。
是以借虛空為體。
以森羅為用。
泥牛吼處火裡蓮生。
木馬嘶時氷河焰起。
所以正位中來偏位中去。
然則正位雖正卻偏。
偏位雖偏卻圓。
所以野人雲。
木人夜半穿靴去。
石女天明戴帽歸。
此是有語中無語。
無語中有語。
宛轉回牙。
始終無滞其間。
假雪子吟詠玄唱。
明機以示學徒。
免滞功迹。
注之不迨。
達者更詳。
雪子之吟。
旨在斯矣。
白雲起兮青山秀(青山為體。
白雲為用)。
青山異兮白雲舊(為體異全功。
用在體處。
所以雲白雲舊也)。
鳳栖林下木龍吟。
碧岫峰頭石牛吼(玄唱玄提)。
扇清風兮綠岩開(無私體妙。
高舉玄風)。
金烏玉兔去還來(二輪破空的。
明暗協全通)。
為明暗室迷家子(門外駐車呼不出。
須令别睹木陽輝)。
免令狂駭堕塵埃(為汝吾當出世)。
擊寒岩兮野人吟(勿居無漏室。
勿慕萬年床)。
聲聲為剖訪知音(伯牙須是子期)。
歌之決之能曉了(不因漁父引。
争得見波濤)。
響三關兮深更深(迢然無比況。
不涉去來今)。
事事通兮物物明(塵塵剎剎信手拈來)。
達者須知暗裡驚(知音不在頻頻舉)。
若能解撫無私曲(體玄語妙不堕言音)。
句句稱提不道名(無手能遮日。
釣魚不犯竿)。
衣中寶兮異常珠(類不齊)。
一般拈掇與君殊(好手還同火裡蓮)。
因地花生生(於一切中現種種像)。
大緣與性合(緣起無生)。
當生生不生(念念無生之生)。
五祖弘忍大師 有情來下種(人人有佛性)。
因地果還生(因果凡聖無差)。
無情既無種(透聲透色)。
無性亦無生(無知之性觸目徧周)。
六祖惠能大師 心地含諸種(一念包容十剎)。
普雨悉皆萌(祖師說法。
衆生發萌)。
頓悟花情已(聲色無邊。
般若無邊)。
菩提果自成(信受奉行)。
南嶽讓和尚 心地含諸種。
遇澤悉皆萌。
三昧華無相。
何壞複何成。
江西馬大師 心地随時說。
菩提亦祇甯。
事理俱無礙。
當生即不生。
三祖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争 是為心病 不識玄旨 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 勿住空忍 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 唯滞兩邊 甯知一種 一種不通 兩處失功 遣有沒有 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 轉不相應 絕言絕慮 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 随照失宗 須臾返色 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 皆由妄現 不用求真 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 慎勿追尋 才有是非 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滅 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兩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 齊含萬象 不見精粗 甯有偏黨 大道體寬 無易無難 小見狐疑 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遙絕惱 系念乖真 沈惛不好 不好勞神 何用疎親 欲趣一乘 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 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 妄自愛着 将心用心 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 悟無好惡 一切二邊 妄自斟酌 夢幻虛花 何勞把捉 得失是非 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 諸夢自除 心若不異 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 兀爾忘緣 萬法齊觀 歸複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動無動 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 一何有爾 究竟窮極 不存軌則 啟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盡淨 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 無可記憶 虛明自照 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 識情難測 真如法界 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 十方目前 極小同大 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 不見邊表 有即是無 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須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慮不畢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 非去來今 筠州洞山價禅師玄中銘 竊以絕韻之音。
假玄唱以明宗。
入理深談。
以無功而會旨。
混然體用。
宛轉偏圓。
亦猶投刃揮斤。
輪扁得手。
虛玄不犯。
回互傍參。
寄鳥道而寥空。
以玄路而該括。
然雖空體寂然。
不乖群動。
於有句中無句。
妙在體前。
以無語中有語。
回塗複妙。
是以用而不動。
寂而不凝。
清風偃艹而不搖。
皓月普天而非照。
蒼梧不栖於丹鳳。
澄潭豈墜於紅輪。
獨而不孤。
無根永固。
雙明齊韻。
事理俱融。
是以高歌雪曲和者還稀。
布鼓臨軒何人鳴擊。
不達旨妙。
難措幽微。
傥或用而無功。
寂而虛照。
事理雙明。
體用無滞。
玄中之旨。
其在斯焉。
太陽門下日日三秋(太陽者成正覺邊事。
然不落今時。
故雲日日三秋)。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明月堂前是妙在體前。
九夏者出世邊事。
亦号脫珍着弊)。
森羅萬象古佛家風(佛事門中不遺一法)。
碧落青霄道人活計(廓然實際)。
靈苗瑞艹野父愁芸(建化門中誰敢措手。
不揀擇也)。
露地白牛牧人懶放(雖然淨妙終不傍附)。
龍吟枯骨異響難聞。
木馬嘶時何人道聽(玄路不間。
聞音者罕矣。
唯同道方聽)。
夜明簾外古鏡徒耀。
空王殿中千光那照(明暗不到。
不坐菩提樹。
懶向雪山遊)。
澄源湛水尚棹孤舟。
古佛道場猶乘車子(憔非處空。
漁不栖巢)。
無影樹下永劫清涼(無功妙旨。
安隐妙門)。
觸目荒林論年放曠(信手拈來艹)。
舉足下足鳥道無殊(有何窒礙)。
坐卧經行莫非玄路(塵塵三昧。
念念無違)。
向道莫去歸來背父(歸來即背。
趣向愈乖)。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君向臣。
子就父。
亦雲無先後。
絕去來。
露柱已前方達旨妙)。
先行不到末後太過(先則急。
後則緩)。
沒底船子無漏堅固(無功用。
絕滲漏)。
碧潭水月隐隐難沈(水月是功。
難沉非功也)。
青山白雲無根卻住(體用無功方乃相應。
故雲卻住)。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
靈木迢然鳳無依倚(春園慵賞寓。
玉殿不垂衣)。
徒敲布鼓誰是知音(寒山舉帚。
拾得點頭)。
空擊成聲何人撫掌(和者還稀)。
胡笳曲子(呼為曲子埋沒祖宗)。
不堕五音(非關六律)。
韻出青霄任君吹唱(得旨忘言。
不妨音詠)。
洞山價禅師新豐吟 古路坦然誰措足(拟向即乖)。
無人解唱還鄉曲(到者還稀)。
清風月下守株人。
涼兔漸遙春艹綠(得昧則不堪)。
天香襲兮絕芬馥。
月色凝兮非照燭(成功非處)。
行玄猶是涉崎[山*(虎-兒+丘)]。
體妙因茲背延促(第二頭直須轉卻始得)。
殊不然兮何展縮(無增減)。
縱得然兮混泥玉(非變改)。
獬豸同欄辨者嗤(分别得麼)。
熏莸共處須分郁(清濁曆然)。
長天月兮徧溪谷(何天不曉。
何地不平)。
不斷風兮偃松竹(山雲蕩漾。
澗水潺湲)。
我今到此得從容。
吾師叱我相随逐(雖然穩密。
早個相随來也)。
新豐路兮峻仍皾(雖峻何嘗不平坦)。
新豐洞兮湛然沃(雖曰澄湛。
灌濟無時)。
登者登臨不動搖(動則喪)。
遊者遊兮莫忽速(親則踈)。
絕荊榛兮罷釿斸(切忌一向)。
飲馨香兮味清肅(古路苔生)。
負重登臨脫屣回。
看他早是虛檐鞠(向背不立。
縛脫何從)。
來駕肩兮履芳躅(隻明這個)。
至澄心兮去凝目(玄會可以。
切忌凝然伫思)。
亭堂雖有到人稀(是非不到處。
白雲無盡時)。
林泉不長尋常木(翠葉芬芳不犯春)。
道不镌雕非曲[錄*頁](春去秋來)。
郢人進步何瞻矚(向拟運釿)。
工夫不到不方圓(更須子細)。
言語不通非眷屬(滞在物機豈能通會)。
事不然兮讵冥旭(明暗何拘)。
我不然兮何斷續(亘古亘今)。
殷懃為報道中人(叮咛切囑。
而慮學者於斯而差)。
若戀玄關即拘束(依傍得麼)。
紫塞野人雪子吟 雪子明一色也。
一色是功。
以吟不同於功也。
是以因體而起用。
以用而明體。
體不離用。
用不離體。
體用無私。
方乃唱道。
其唱道者。
或理或事。
或隐或顯。
事理和融。
隐顯無異。
然以無私妙用。
體用虛玄。
柰緣學人沈空滞迹。
不達玄微。
堕在物機。
是以借虛空為體。
以森羅為用。
泥牛吼處火裡蓮生。
木馬嘶時氷河焰起。
所以正位中來偏位中去。
然則正位雖正卻偏。
偏位雖偏卻圓。
所以野人雲。
木人夜半穿靴去。
石女天明戴帽歸。
此是有語中無語。
無語中有語。
宛轉回牙。
始終無滞其間。
假雪子吟詠玄唱。
明機以示學徒。
免滞功迹。
注之不迨。
達者更詳。
雪子之吟。
旨在斯矣。
白雲起兮青山秀(青山為體。
白雲為用)。
青山異兮白雲舊(為體異全功。
用在體處。
所以雲白雲舊也)。
鳳栖林下木龍吟。
碧岫峰頭石牛吼(玄唱玄提)。
扇清風兮綠岩開(無私體妙。
高舉玄風)。
金烏玉兔去還來(二輪破空的。
明暗協全通)。
為明暗室迷家子(門外駐車呼不出。
須令别睹木陽輝)。
免令狂駭堕塵埃(為汝吾當出世)。
擊寒岩兮野人吟(勿居無漏室。
勿慕萬年床)。
聲聲為剖訪知音(伯牙須是子期)。
歌之決之能曉了(不因漁父引。
争得見波濤)。
響三關兮深更深(迢然無比況。
不涉去來今)。
事事通兮物物明(塵塵剎剎信手拈來)。
達者須知暗裡驚(知音不在頻頻舉)。
若能解撫無私曲(體玄語妙不堕言音)。
句句稱提不道名(無手能遮日。
釣魚不犯竿)。
衣中寶兮異常珠(類不齊)。
一般拈掇與君殊(好手還同火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