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同是别。
其僧歡喜禮謝而去。
近日人傳寫湛然居士真。
手拈塵尾。
請萬松贊。
贊曰。
大悲千臂。
俱胝一指。
錯認湛然手中拂子。
瞎。
恁麼看來。
死貓兒展價。
水[胤-(廠-一)]去也。
這僧不識其寶。
不得其用道。
死貓兒為甚最貴。
曹山道。
祇為無人着價。
知我者少。
我則貴矣。
天童拈雲。
曹山物貨。
不入行市。
圓通善國師。
聞無為老。
欲退北京靈感。
以尺牍書數轉語曰。
退席長老。
無處安插。
如解典庫中。
解牛。
解函闆。
解旛竿。
所謂老兒語。
但(平聲)聽取也。
所以不入市者。
五石之瓠。
瓠落難用。
是以天童道。
子細看來。
一文不直。
試問牙人着價利。
興化問莊宗。
略借陛下寶看。
宗以兩手展幞頭腳。
化雲。
君王之寶。
誰敢酬價。
是以道。
曹山遇賤則貴。
丹霞作死貓兒頭最貴。
天童無頭字。
亦可。
丹霞頌曰。
腥臊臭穢不堪親。
動着輕輕血污身。
所以天童道。
子細看來。
一文不直。
祇如丹霞這兩句。
是毀辱。
是贊歎。
不見道剝彈底是買底。
所以丹霞道。
何是杳無人着價。
為伊不是世間珍。
可謂家無滞貨不富。
第七十二則大慈識病 舉大慈示衆雲。
山僧不會答話。
(失口錯道了)祇是識病。
(明醫不自療)時有僧出。
(疙疽蛆生也)慈便歸方丈。
(勘破了也)雪窦雲。
雪窦識病不答話。
(老老大大。
學人做處)或有僧出。
劈脊便打。
(蓦下霹靂散)天童拈雲。
大慈雪窦。
二俱作家。
(閑人情。
敢道甚)要且祇顧目前。
(貪觀白浪)不防腳下。
(忘卻水深)或有個不識好惡。
(許伊具眼)不問東西底漢。
(轉見分明)出來便掀倒禅床。
(撞着瞎醫士)直饒你全機大用。
(教侍者捉下)祇恐着手腳不辦。
(打出三門也未遲)正當恁麼時。
(天下人患時氣)還有識病底眼麼(虎口裡下子)。
師雲。
杭州大慈。
寰中禅師。
頂骨圓聳。
其聲如鐘。
嗣百丈大智。
一日示衆。
大慈不會答話。
祇是識病。
趙州亦雲。
今夜答話去也。
還有解問者出來。
有僧便出。
州雲。
抛磚引玉。
卻得個墼子。
不見資福道。
隔江見資福剎竿便回去。
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何況過江來。
這僧見大慈示衆。
便出茅廣。
不道是甚麼時節。
當時領衆首座問訊便行。
大衆随後而出。
教大慈老漢。
至今起不得。
首座既将頭不猛。
負累三軍。
這僧才出。
卻被大慈便歸方丈。
看首座大衆。
是何面目。
法眼道。
衆中喚作病在目前不識。
萬松道。
瞎。
玄覺征雲。
且道大慈識病不識病。
此僧出來。
且道是病不是病。
若言是病。
逐日行住坐卧。
不可總是病。
若言不是病。
這僧出來圖個什麼。
萬松道。
要作五瘟使者。
雪窦拈雲。
大凡扶豎宗乘。
須辨個得失。
雪窦識病不答話。
或有僧出。
劈脊便打。
萬松道。
當時這僧若解接住拄杖。
雪窦倒退三千。
雪窦又雲。
諸方識病不答話。
或有僧出。
必别有長處。
佛果雲。
不可祇守途轍去。
雪窦又雲。
敢有一個動着。
大唐天子祇三人。
萬松道。
教天童萬松那去。
焉知來者不如今也。
天童拈雲。
大慈雪窦。
二俱作家。
未必心頭似口頭。
擡時擡上二十八天。
卻道要且祇顧目前。
不防腳下。
萬松道。
欲道他人。
先治自己。
天童也須自照顧始得。
又道。
或有個不識好惡。
不問東西底漢出來。
便掀倒禅床。
直饒你全機大用。
也祇恐着手腳不辦。
萬松道。
未垂示前。
他早祇準了也。
正當恁麼時。
還有識病底眼麼。
萬松道。
天童到此。
忘前失後。
豈唯不顧目前。
亦乃不防腳下。
而今若有識病底衲僧。
萬松門下死敢出氣。
第七十三則雪峰三下 舉僧問雪峰。
聲聞人見性。
如夜見月。
(八月十五夜大有聲聞)菩薩人見性。
如晝見日。
(果然如是。
菩薩亦不少)未審和尚見性如何。
(非災橫禍)峰打三下。
(更有長闆)後問岩頭。
(頑皮癞肉)頭打三掌。
(秖為無血性)雪窦雲。
應病與藥。
且打三下。
(打雲。
險忘了拂子)據令而行。
合打多少。
(雪窦朝三千。
聖僧暮八百)天童拈雲。
雪窦一期趂快。
(伏手骨垛)往往後人作行令會(又争諱得)殊不知雪峰岩頭。
是個無固必漢(為什麼不打兩下。
不打四下)。
師雲。
未見性人。
但識取未見底是甚麼。
已見性人。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一見更不再見。
據實而論。
悟有淺深。
法無彼此。
如夜見月底聲聞。
單明自己。
不了目前。
愚法聲聞。
具一隻眼。
證五分法身。
未得功德法身。
法華判為眇目矬陋。
無威德者。
涅盤經道。
了了見佛性。
猶如妙德等。
是如晝見日於岩頭雪峰分上。
猶是眼華。
雪峰三棒。
岩頭三掌。
若識痛癢。
日月宮裡。
把手共行。
豈不快哉。
豈更有見日見月哉。
恁麼看來。
這僧發如此問。
不唯埋沒自己。
大似輕視雪峰。
所以雪窦道。
盡令而行。
合吃多少。
天童見雪窦道。
應病與藥。
據令而行。
所以道。
往往後人作行令會。
天童祇知雪峰岩頭是無固必漢。
豈可雪窦是釘樁搖橹底人。
還會麼。
而今晚進欺先覺。
且染髭須學後生。
第七十四則雲岩石室 舉雲岩院主。
遊石室回。
(往來不易)岩雲。
汝去入到石室裡看。
為什麼便祇回。
(恐和尚怪遲)僧無語。
(鬧裡抽身)洞山代雲。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知之何晚)岩雲。
汝更去作什麼(直須親到一回。
始得)山雲。
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曲為今時。
私通車馬)天童拈雲。
低頭失卻針。
(院主拾得)開眼拾得線。
(洞山抛下)線無頭而莫度。
(須得院主針)針無穴以難穿。
(須假雲岩鑽)到這裡鸾膠續弦。
須是洞山始得(也要天童經過)。
師雲。
南泉斬貓。
兩堂首座。
與衆無語。
後來趙州戴草鞋。
始與南泉相見。
這僧不副雲岩機。
須是洞山始得。
雲岩與這僧舉話。
這僧若非洞山代語。
幾乎世谛流布。
且雲岩問院主。
汝到石室為甚麼便回。
院主無語。
洞山代語。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陸亘問南泉。
弟子從六合中來。
彼中還有身不。
泉雲。
分明記取。
舉似作家。
陸雲。
和尚不可思議。
到處世界成就。
泉雲。
适來總是大夫分上事。
且道石室中先占了底是甚麼人。
且道占了多少時。
岩雲。
汝更去作甚麼。
萬松道。
每日往來勾當。
正為此人。
所以洞山道。
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洞山等閑出一轉語。
理事周圓。
佛法世法。
打成一片。
洞上源流。
於今不絕者。
賴有天童針線耳。
雲岩窘院主。
低頭失卻針。
洞山答雲岩。
開眼拾得線。
雖然。
洞山若非院主雲岩。
無以發此機。
所以道。
線無頭而莫度。
針無穴以難穿。
且道如何是發機處。
到這裡鸾膠續弦。
須是洞山始得。
冤有頭。
債有主。
且道降冤償債一句作麼生。
待到石室裡。
向你道。
第七十五則南泉玩月 舉南泉與趙州玩月次。
(未能免俗)州雲。
幾時得似這個去。
(是尚不是。
要似作麼)泉雲。
王老師二十前也曾恁麼來。
(兒時做處老知羞)天童拈雲。
二十年前且置。
(猶是這個在)二十年後又作麼生。
(月落來與你相見)還知王老師行履處麼。
(曾遭鬼觑見)屋裡無靈床。
(坐着即不堪)渾家不着孝(縱橫無忌諱)。
師雲。
似鏡常明。
打破鏡來相見。
正是月明時。
月落來與你相見。
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計。
所以道。
二十年前也曾恁麼來。
趙州十八上破家散宅。
得似這個。
堪作什麼。
所以馬祖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
三人着語畢。
祖雲。
經入藏。
禅歸海。
唯有普願。
獨超物外。
所以天童道。
二十年後。
王老師行履處作麼生。
屋裡無靈床。
渾家不着孝。
且道王老師與牛頭見四祖後。
興況如何。
枯河岸上妝龍女。
破炕頭邊畫竈君。
第七十六則玄沙無縫塔 舉僧問玄沙如何是無縫塔。
(開也)沙雲。
這一縫大小。
(天下人補不合)天童拈雲。
見成公案。
(不勞再勘)你若道據欵結案。
(閑打官防)我知你未識玄沙。
(一字入公門九牛拽不出)若有人問長蘆。
祇向道四棱塌地。
(不妨穩密)且道識玄沙不識玄沙。
(是何面目)具眼者辨看(恁麼則不識玄沙)。
師雲。
自忠國師百年後。
肅宗诏耽源創起無縫塔。
帝請塔樣。
國師當時弄影。
耽源後來說破。
二庵主山居。
上庵主問下庵主曰。
數日不見。
當何所務。
下曰。
向庵中造個無縫塔。
上曰。
我亦欲造一所。
暫借塔樣看。
下曰。
何不早道。
恰被人借去。
這僧問無縫塔。
沙道。
這一縫大小。
且道點這僧過。
答這僧話。
保壽問胡釘鉸。
還釘得虛空麼。
胡雲。
請和尚打破。
某甲釘。
壽便打。
胡曰。
莫錯打某甲。
壽曰。
向後有多口阿師。
為你點破在。
胡後問趙州。
州曰。
祗這一縫尚不奈何。
玄沙道。
這一縫大小。
正與玄沙同參。
東坡鎮維揚。
幕下皆奇豪。
一日。
石塔遣侍者投狀。
求解脫事。
東坡問長老何往。
對。
欲歸西湖舊廬。
即令出别候指揮。
東坡於是将僚佐同至石塔。
令擊鼓。
大衆聚觀。
袖中出疏。
使晁無咎讀之。
其詞曰。
大士何曾出世。
誰作金毛之聲。
衆生各自開堂。
何關石塔之事。
去無作相。
住亦随緣。
惟戒公長老。
開不二門。
施無盡藏。
念西湖之久别。
亦是偶然。
為東坡而少留。
無不可者。
一時稽首。
重聽白槌。
渡口船回。
依舊雲山之色。
秋來雨過。
一新鐘鼓之聲。
謹疏。
覺範曰。
餘以為戒公。
甚類杜子美黃四娘耳。
東坡妙觀逸想。
托之以為此文。
遂與百世俱傳。
萬松道。
覺範失言也。
以石塔戒。
比黃四娘。
何啻天淵。
東坡昔赴文登。
戒往迓之。
坡曰。
吾欲一見石塔。
以行速不及也。
戒起曰。
看這個是磚浮圖耶。
坡曰。
有縫奈何。
戒曰。
若無縫争解容得世間蝼蟻。
坡首肯之。
坡待戒公為方外士。
子美視黃四娘留連戲蝶者也。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且玄沙道。
這一縫大小極寬。
石塔道。
容蝼蟻多少至廣。
現成公案。
今古恒然。
據欵結案。
一期判斷。
天童道。
四棱塌地。
何須更識玄沙。
若論背面相逢。
具眼者不如瞎漢。
第七十七則古德道場 舉古德垂語雲。
終日拈香擇火。
(且道為誰)不知身是道場。
(當局者迷)天童拈雲。
弄精魂漢有什麼限。
(也不得草草)玄沙雲。
終日拈香擇火。
(是誰教你)不知真個道場。
(傍觀者哂)天童拈雲。
奇怪。
(休[蜎-口+曰]禍)八十翁翁出場屋。
(前輩風流)不是小兒戲。
(後人榜樣)且道利害在什麼處。
(料掉沒交涉)有智無智較三十裡(隔絲不炙病)。
師雲。
楚人失弓。
楚人得之。
未若人失弓。
而人得之。
古德道。
身是道場。
髑髅前見鬼無數。
玄沙道。
真個道場。
何方徹底承當。
東坡題東林寺道。
憶昔懷清賞。
神遊杳霭間。
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南院曾道。
我已前如在燈影裡行相似。
光嚴童子問維摩居士。
從何處來。
士曰。
吾從道場來。
子雲。
道場者。
何所是。
維摩廣說三十餘句。
乃至舉足下足。
皆是道場。
湛然居士。
近於大萬壽寺設水陸會。
請萬松小參。
舉昔有跨驢人。
問衆僧何往。
僧雲。
道場去。
人雲。
何處不是道場。
僧以拳毆之雲。
這漢沒道理。
向道場裡跨驢不下。
其人無語。
人人盡道這漢有頭無尾。
能做不能當。
殊不知卻是這僧前言不副後語。
汝既知舉足下足。
皆是道場。
何不悟騎驢跨馬。
無非佛事。
萬松要斷這不平公案。
更與花判雲。
吃拳沒興漢。
茆廣杜禅和。
早是不克己。
那堪錯怪他。
道場唯有一。
佛法本無多。
留與阇黎道。
護唵薩哩嚩。
萬松道。
推過不是好手。
天台宗。
愛用法華一偈。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卧。
天童拈利害示人道。
有智無智較三十裡。
可謂楊修見幼婦。
一覽便知妙。
第七十八則龍牙烏龜 舉僧問龍牙。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與我過禅闆來)牙雲。
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石烏龜語也。
秖是和尚不道)僧問香林。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臘月火燒山)林雲。
坐久成勞。
(有年無德)天童拈雲。
一句子。
仰之彌高。
(腳跟下薦取)一句子。
鑽之彌豎。
(秦時[車*度]轹鑽)一句子。
瞻之在前。
(終日覓不得)一句子。
忽焉在後。
(有時還自來)還辨得麼。
(有甚難見)赤心片片知人少。
(恩多怨深)觌面堆堆睹者稀(人貧智短)。
師雲。
龍牙參翠微臨濟。
皆問祖師西來意。
二師索禅闆蒲團。
龍牙過與。
二師便打。
牙雲。
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意。
僧後舉前話問二師明得不。
牙雲。
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意。
天童頌曰。
不萌草解藏香象。
無底籃能着活蛇。
所以道。
石烏龜解語。
即向汝道。
霅溪示衆雲。
若道石龜元不語。
是何木馬卻能嘶。
成都府青城山。
香林澄遠禅師。
事雲門為侍者一十八年。
門常喚遠侍者。
遠才應。
門曰。
是甚麼。
遠凡下語呈見處未契。
一日忽曰。
某會也。
門曰。
何不向上道來。
告其所悟。
門曰。
吾今後更不複喚汝也。
遠一日辭雲門。
門雲。
光含萬象一句。
速道。
遠拟議。
門雲。
更住三年。
住後。
僧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林曰。
臘月火燒山。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林雲。
坐久成勞。
什問鼎州文殊和尚。
古人垂一足。
意旨如何。
殊雲。
坐久成勞。
投子青頌曰。
馳書才去返匆匆。
一足垂酬繼後蹤。
坐久成勞誰委悉。
紅爐點雪自相通。
此頌清源遣石頭馳書上見讓和尚。
回來與汝鈯斧子住山。
頭回曰。
去日蒙和尚許鈯斧子。
便請源垂一足。
頭便禮拜。
文殊道。
坐久成勞。
投子頌。
垂一足。
可謂知時别宜。
石頭問長髭。
甚處來。
髭雲。
嶺南來。
頭雲。
大庾嶺頭一鋪功德畫了未。
髭雲。
畫了祇欠點眼在。
頭雲。
莫要點麼。
髭雲。
便請。
頭垂一足。
勝默和尚住萬壽時。
慶壽舜老。
時充堂司。
默令看此公案。
舜攢眉曰。
青公佛法。
吾不敢言。
頌古文章。
才不勝德。
默曰。
投子内秀俏措無賽。
頌文殊坐久成勞。
凡兩舉垂足公案。
頭問髭曰。
汝見個甚麼便禮拜。
髭曰。
某甲見處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
所以道。
紅爐點雪自相通。
蘇東坡臨大節。
視死如生。
而好修養長生之術。
有說。
令人舌舐懸嗡。
得玉液咽之。
号紅爐上一點雪。
此與長髭了沒交涉。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洞山寶問慈明。
達磨九年意旨如何。
明雲。
空腹高心。
翌日寶升座。
推為導首矣。
若識慈明此語。
香林坐久成勞。
思過半矣。
聖人之德。
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
忽然在後。
此四句。
本出魯語。
二師之言。
仰望不及。
針錐不得。
先行不到。
末後太過。
還識天童麼。
報佛祇憑三寸舌。
為人不惜兩莖眉。
第七十九則欽山三關 舉良禅客問欽山。
一镞破三關時如何。
(過)山雲。
放出關中主看(有甚眼相見)良雲。
恁麼則知過必改。
(倒退三千)山雲。
更待何時。
(臨崖一推)良雲。
好箭放不着。
所在便出。
(恩多怨深)山雲。
且來阇黎(恨心不舍)良回首。
(聽人處分)山把住雲。
一镞破三關且置(已往不咎)試與欽山發箭看。
(亡身為法)良拟議。
(莫錯怪人好)山打七棒(幾乎放過)雲。
且聽這漢疑三十年。
(雪上更加霜)天童拈雲。
山堆嶽積來。
(說向飛龍之前)瓦解氷消去。
(行在跛鼈之後)則時人知有。
(流俗阿師)與我放出關中主看。
(不入驚人浪)且合作作麼生。
(難逢稱意魚)有底道。
當時便喝。
(咄)當時便掌。
(着)。
然則一期瞎用則得。
(打雲祇為你眼明)要且未是關中主在。
(你祇管喚)還體得麼。
(得恁無血性)當堂不正坐。
(排班無位次)那赴兩頭機(屈指不倫流)。
師雲。
澧州欽山文邃禅師。
大慈受業。
美咨容。
善譚論。
常以剪刀星尺針線随身。
與衆裁縫。
雪峰常以漆桶木杓護布随身。
為衆作飯頭。
岩頭常以把镢随身。
為衆治蔬圃。
相與遊方。
積歲二人緣契德山。
欽山獨嗣洞山。
住後每上堂拄杖橫膝示衆雲。
有麼有麼。
若無欽山唱菩薩蠻去也。
乃雲。
邏邏哩哩。
便下座。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山雲。
錦地繡香囊。
風吹滿路香。
岩頭聞之。
令僧向山道。
傳語十八姊。
好好事潘郎。
無盡燈注曰。
是師之舊事。
見别傳。
萬松昔在衆中見舉欽山三人至鳌山鎮。
山遭魔娆。
皆好事者為之。
雪峰於鳌山鎮宿夜坐禅。
責岩頭睡。
乃曰。
今生不着便。
所到常為欽山負累。
所謂負累者。
一則别嗣洞山。
二為德山打我太[日*煞]。
岩頭曰。
汝向後莫道我曾見德山來。
黃口禅和。
見岩頭點。
傳與十八姊。
又見雪峰道。
為欽山負累。
緣在鳌山店。
一人傳虛。
萬人傳實。
意謂鳌山鎮嘗遭魔娆。
佛果雲。
雪峰道。
盡十方世界。
是沙門一隻眼。
你向什麼處屙。
趙州聞舉謂僧曰。
汝若回。
寄取個鍬子去。
不可便教埋卻雪峰去也。
此類欽山前話。
随語生解。
大可笑也。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無盡燈作巨良禅客問山。
一镞破三關時如何。
歸宗道。
一镞破三關分明箭後路。
所謂三關者。
百丈大陽普安道。
皆有三句。
臨濟玄沙古塔主。
皆有三玄等。
非止兜率悅。
老黃龍。
獨有三關也。
箭後路者。
百丈道。
三句外省去。
六句外會取。
這僧車載驢駝。
将許多禅來問。
被欽山卻問關中主是甚麼人。
這僧既用不行。
拈不出。
衲敗雲。
恁麼則知過必改。
山下坡不走。
更與一推雲。
更待何時。
這僧棺木裡瞠眼。
道好箭放不着所在。
便出。
猶自不伏燒埋。
這公案未得剿絕。
山未肯放過。
且來阇黎。
這僧若是個漢。
回頭擘眼雲。
貓。
不然。
搭坐具肩上長行。
這僧受人處分。
不識裂鼻木。
便回首。
欽山深入虎穴要與這僧傾出心肝相見道。
一镞破三關且置。
試與欽山發箭看。
這僧向烈風迅雷中。
措手不辦。
拟祗對他。
欽山盡令而行。
便打七棒。
萬松道。
棒猶未折。
為甚祇打七棒。
他又幾曾便休來。
更道。
且聽這漢疑三十年。
極有為人作略。
天童拈處。
解粘去縛。
忘身為物道放出關中主看。
諸方據令而行。
天童分明拈出。
還見麼。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第八十則趙州勝劣 舉趙州與遠侍者鬥劣不鬥勝。
(厮殺無過父子兵)州雲。
我似一頭驢。
(這畜生)者雲。
我似驢胃(休放屁)州雲。
我似驢糞。
(争奈外頭光)者雲。
我似糞中蟲(九問僧堂裡不住)州雲。
在裡許作甚麼。
(和尚莫要餅子吃麼)者雲。
過夏。
(堕也堕也)州雲。
把将餅子來。
(慣得其便)天童拈雲。
高高标不出。
(不如鬥劣)低低望不及。
(在汝腳跟下)眼自争先得。
(拈轉腳跟)籌因打劫羸(扳回鼻孔)。
師雲。
衲僧行履。
不異常途。
唯臨死生禍福得失是非之際。
視死如生。
受辱如榮。
見其人矣。
趙州一日見婆子問曰。
什麼處去。
婆雲。
偷趙州筍去。
州雲。
忽遇趙州時作麼生。
婆攔腮與趙州一掌。
州休去。
竹林安和尚。
與衆沙童拔草。
童恚而密訟曰。
老驢不放人閑。
謂師不聞也。
須臾草盈筐。
童問安曰。
草傾置何處。
安曰。
置方丈中着。
童曰。
要這作甚麼。
安曰。
要喂老驢聻。
童吐舌。
趙州與文遠侍者行次。
州雲。
這裡好置個巡鋪子。
者便道邊立雲。
把将公驗來。
州與一掌。
者雲。
公驗分明過。
州一日上觸喚侍者。
者應諾。
州雲。
東司頭不可與汝說佛法也。
大慧杲。
常以諸佛菩薩。
畜生驢馬。
教人看是甚麼道理。
諸錄中。
皆雲趙州侍者鬥劣者得餅子吃。
或曰。
果子。
天童少此句。
萬松若是侍者。
便道我今日定不得餅子吃。
管教趙州兩手分付。
趙州道。
我似一頭驢。
萬松道。
是則便是。
似作什麼。
普化一日吃生菜。
臨濟道。
這漢卻似一頭驢。
化便作驢鳴。
侍者作糞中蟲。
餅子看看到口。
趙州輕用驅耕奪饑之機。
便問你在裡頭作什麼。
當時祇道待過餅子與和尚。
州縱吃下。
卻須吐出。
卻道在裡頭結夏。
比來鬥劣。
卻成占勝。
餅到口邊。
被州奪卻。
天童拈處。
以劣為勝。
以低為高。
滹陽千鈔主。
未解奕碁。
懸碁盤於空中。
偃卧閱之雲。
老僧看讀則個。
須臾曰。
我解也。
元來祇是個争先法。
二人鬥劣。
如對碁。
正到雙關二虎處。
趙州輕輕拈過。
眼蹉。
還奪手中。
還識侍者麼。
一着不到處滿盤空用心。
第八十一則玄沙三病 舉玄沙示衆雲。
諸方盡道接物利生。
(正是教壞人家男女)忽遇三種病人來如何接得。
(不須入室。
便合罷參)患盲者拈槌豎拂。
他又不見(耳朵在甚麼處)患聾者語言三昧。
他又不聞。
(眼在甚麼處)患痖者教伊說又說不得。
(鼻孔在甚麼處)若接此人不得。
佛法無靈驗。
(打雲。
即時見效)有僧請益雲門。
(疑則别參)門雲。
你禮拜着。
(不将坐具來)僧禮拜。
(放得下)門以拄杖桎。
(一點佛手散)僧退後。
(頭輕眼明)雲。
汝不患盲。
(即時平複)複喚近前來。
(剔耳挑聾)僧近前。
(聰聞蟻鬥)門雲。
汝不患聾。
(即時平複)乃雲。
會麼。
(暗抽橫骨)僧雲。
不會。
(無礙辯才)門雲。
汝不患痖。
(即時平複)其僧於此有省。
(幾險盲聾痖一生)天童拈雲。
雲門平展。
(已費錐刀)這僧實酬。
(卻成奸詐)且道悟在什麼處。
(眼耳口重新)不救
其僧歡喜禮謝而去。
近日人傳寫湛然居士真。
手拈塵尾。
請萬松贊。
贊曰。
大悲千臂。
俱胝一指。
錯認湛然手中拂子。
瞎。
恁麼看來。
死貓兒展價。
水[胤-(廠-一)]去也。
這僧不識其寶。
不得其用道。
死貓兒為甚最貴。
曹山道。
祇為無人着價。
知我者少。
我則貴矣。
天童拈雲。
曹山物貨。
不入行市。
圓通善國師。
聞無為老。
欲退北京靈感。
以尺牍書數轉語曰。
退席長老。
無處安插。
如解典庫中。
解牛。
解函闆。
解旛竿。
所謂老兒語。
但(平聲)聽取也。
所以不入市者。
五石之瓠。
瓠落難用。
是以天童道。
子細看來。
一文不直。
試問牙人着價利。
興化問莊宗。
略借陛下寶看。
宗以兩手展幞頭腳。
化雲。
君王之寶。
誰敢酬價。
是以道。
曹山遇賤則貴。
丹霞作死貓兒頭最貴。
天童無頭字。
亦可。
丹霞頌曰。
腥臊臭穢不堪親。
動着輕輕血污身。
所以天童道。
子細看來。
一文不直。
祇如丹霞這兩句。
是毀辱。
是贊歎。
不見道剝彈底是買底。
所以丹霞道。
何是杳無人着價。
為伊不是世間珍。
可謂家無滞貨不富。
第七十二則大慈識病 舉大慈示衆雲。
山僧不會答話。
(失口錯道了)祇是識病。
(明醫不自療)時有僧出。
(疙疽蛆生也)慈便歸方丈。
(勘破了也)雪窦雲。
雪窦識病不答話。
(老老大大。
學人做處)或有僧出。
劈脊便打。
(蓦下霹靂散)天童拈雲。
大慈雪窦。
二俱作家。
(閑人情。
敢道甚)要且祇顧目前。
(貪觀白浪)不防腳下。
(忘卻水深)或有個不識好惡。
(許伊具眼)不問東西底漢。
(轉見分明)出來便掀倒禅床。
(撞着瞎醫士)直饒你全機大用。
(教侍者捉下)祇恐着手腳不辦。
(打出三門也未遲)正當恁麼時。
(天下人患時氣)還有識病底眼麼(虎口裡下子)。
師雲。
杭州大慈。
寰中禅師。
頂骨圓聳。
其聲如鐘。
嗣百丈大智。
一日示衆。
大慈不會答話。
祇是識病。
趙州亦雲。
今夜答話去也。
還有解問者出來。
有僧便出。
州雲。
抛磚引玉。
卻得個墼子。
不見資福道。
隔江見資福剎竿便回去。
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何況過江來。
這僧見大慈示衆。
便出茅廣。
不道是甚麼時節。
當時領衆首座問訊便行。
大衆随後而出。
教大慈老漢。
至今起不得。
首座既将頭不猛。
負累三軍。
這僧才出。
卻被大慈便歸方丈。
看首座大衆。
是何面目。
法眼道。
衆中喚作病在目前不識。
萬松道。
瞎。
玄覺征雲。
且道大慈識病不識病。
此僧出來。
且道是病不是病。
若言是病。
逐日行住坐卧。
不可總是病。
若言不是病。
這僧出來圖個什麼。
萬松道。
要作五瘟使者。
雪窦拈雲。
大凡扶豎宗乘。
須辨個得失。
雪窦識病不答話。
或有僧出。
劈脊便打。
萬松道。
當時這僧若解接住拄杖。
雪窦倒退三千。
雪窦又雲。
諸方識病不答話。
或有僧出。
必别有長處。
佛果雲。
不可祇守途轍去。
雪窦又雲。
敢有一個動着。
大唐天子祇三人。
萬松道。
教天童萬松那去。
焉知來者不如今也。
天童拈雲。
大慈雪窦。
二俱作家。
未必心頭似口頭。
擡時擡上二十八天。
卻道要且祇顧目前。
不防腳下。
萬松道。
欲道他人。
先治自己。
天童也須自照顧始得。
又道。
或有個不識好惡。
不問東西底漢出來。
便掀倒禅床。
直饒你全機大用。
也祇恐着手腳不辦。
萬松道。
未垂示前。
他早祇準了也。
正當恁麼時。
還有識病底眼麼。
萬松道。
天童到此。
忘前失後。
豈唯不顧目前。
亦乃不防腳下。
而今若有識病底衲僧。
萬松門下死敢出氣。
第七十三則雪峰三下 舉僧問雪峰。
聲聞人見性。
如夜見月。
(八月十五夜大有聲聞)菩薩人見性。
如晝見日。
(果然如是。
菩薩亦不少)未審和尚見性如何。
(非災橫禍)峰打三下。
(更有長闆)後問岩頭。
(頑皮癞肉)頭打三掌。
(秖為無血性)雪窦雲。
應病與藥。
且打三下。
(打雲。
險忘了拂子)據令而行。
合打多少。
(雪窦朝三千。
聖僧暮八百)天童拈雲。
雪窦一期趂快。
(伏手骨垛)往往後人作行令會(又争諱得)殊不知雪峰岩頭。
是個無固必漢(為什麼不打兩下。
不打四下)。
師雲。
未見性人。
但識取未見底是甚麼。
已見性人。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一見更不再見。
據實而論。
悟有淺深。
法無彼此。
如夜見月底聲聞。
單明自己。
不了目前。
愚法聲聞。
具一隻眼。
證五分法身。
未得功德法身。
法華判為眇目矬陋。
無威德者。
涅盤經道。
了了見佛性。
猶如妙德等。
是如晝見日於岩頭雪峰分上。
猶是眼華。
雪峰三棒。
岩頭三掌。
若識痛癢。
日月宮裡。
把手共行。
豈不快哉。
豈更有見日見月哉。
恁麼看來。
這僧發如此問。
不唯埋沒自己。
大似輕視雪峰。
所以雪窦道。
盡令而行。
合吃多少。
天童見雪窦道。
應病與藥。
據令而行。
所以道。
往往後人作行令會。
天童祇知雪峰岩頭是無固必漢。
豈可雪窦是釘樁搖橹底人。
還會麼。
而今晚進欺先覺。
且染髭須學後生。
第七十四則雲岩石室 舉雲岩院主。
遊石室回。
(往來不易)岩雲。
汝去入到石室裡看。
為什麼便祇回。
(恐和尚怪遲)僧無語。
(鬧裡抽身)洞山代雲。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知之何晚)岩雲。
汝更去作什麼(直須親到一回。
始得)山雲。
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曲為今時。
私通車馬)天童拈雲。
低頭失卻針。
(院主拾得)開眼拾得線。
(洞山抛下)線無頭而莫度。
(須得院主針)針無穴以難穿。
(須假雲岩鑽)到這裡鸾膠續弦。
須是洞山始得(也要天童經過)。
師雲。
南泉斬貓。
兩堂首座。
與衆無語。
後來趙州戴草鞋。
始與南泉相見。
這僧不副雲岩機。
須是洞山始得。
雲岩與這僧舉話。
這僧若非洞山代語。
幾乎世谛流布。
且雲岩問院主。
汝到石室為甚麼便回。
院主無語。
洞山代語。
彼中已有人占了也。
陸亘問南泉。
弟子從六合中來。
彼中還有身不。
泉雲。
分明記取。
舉似作家。
陸雲。
和尚不可思議。
到處世界成就。
泉雲。
适來總是大夫分上事。
且道石室中先占了底是甚麼人。
且道占了多少時。
岩雲。
汝更去作甚麼。
萬松道。
每日往來勾當。
正為此人。
所以洞山道。
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洞山等閑出一轉語。
理事周圓。
佛法世法。
打成一片。
洞上源流。
於今不絕者。
賴有天童針線耳。
雲岩窘院主。
低頭失卻針。
洞山答雲岩。
開眼拾得線。
雖然。
洞山若非院主雲岩。
無以發此機。
所以道。
線無頭而莫度。
針無穴以難穿。
且道如何是發機處。
到這裡鸾膠續弦。
須是洞山始得。
冤有頭。
債有主。
且道降冤償債一句作麼生。
待到石室裡。
向你道。
第七十五則南泉玩月 舉南泉與趙州玩月次。
(未能免俗)州雲。
幾時得似這個去。
(是尚不是。
要似作麼)泉雲。
王老師二十前也曾恁麼來。
(兒時做處老知羞)天童拈雲。
二十年前且置。
(猶是這個在)二十年後又作麼生。
(月落來與你相見)還知王老師行履處麼。
(曾遭鬼觑見)屋裡無靈床。
(坐着即不堪)渾家不着孝(縱橫無忌諱)。
師雲。
似鏡常明。
打破鏡來相見。
正是月明時。
月落來與你相見。
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計。
所以道。
二十年前也曾恁麼來。
趙州十八上破家散宅。
得似這個。
堪作什麼。
所以馬祖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
三人着語畢。
祖雲。
經入藏。
禅歸海。
唯有普願。
獨超物外。
所以天童道。
二十年後。
王老師行履處作麼生。
屋裡無靈床。
渾家不着孝。
且道王老師與牛頭見四祖後。
興況如何。
枯河岸上妝龍女。
破炕頭邊畫竈君。
第七十六則玄沙無縫塔 舉僧問玄沙如何是無縫塔。
(開也)沙雲。
這一縫大小。
(天下人補不合)天童拈雲。
見成公案。
(不勞再勘)你若道據欵結案。
(閑打官防)我知你未識玄沙。
(一字入公門九牛拽不出)若有人問長蘆。
祇向道四棱塌地。
(不妨穩密)且道識玄沙不識玄沙。
(是何面目)具眼者辨看(恁麼則不識玄沙)。
師雲。
自忠國師百年後。
肅宗诏耽源創起無縫塔。
帝請塔樣。
國師當時弄影。
耽源後來說破。
二庵主山居。
上庵主問下庵主曰。
數日不見。
當何所務。
下曰。
向庵中造個無縫塔。
上曰。
我亦欲造一所。
暫借塔樣看。
下曰。
何不早道。
恰被人借去。
這僧問無縫塔。
沙道。
這一縫大小。
且道點這僧過。
答這僧話。
保壽問胡釘鉸。
還釘得虛空麼。
胡雲。
請和尚打破。
某甲釘。
壽便打。
胡曰。
莫錯打某甲。
壽曰。
向後有多口阿師。
為你點破在。
胡後問趙州。
州曰。
祗這一縫尚不奈何。
玄沙道。
這一縫大小。
正與玄沙同參。
東坡鎮維揚。
幕下皆奇豪。
一日。
石塔遣侍者投狀。
求解脫事。
東坡問長老何往。
對。
欲歸西湖舊廬。
即令出别候指揮。
東坡於是将僚佐同至石塔。
令擊鼓。
大衆聚觀。
袖中出疏。
使晁無咎讀之。
其詞曰。
大士何曾出世。
誰作金毛之聲。
衆生各自開堂。
何關石塔之事。
去無作相。
住亦随緣。
惟戒公長老。
開不二門。
施無盡藏。
念西湖之久别。
亦是偶然。
為東坡而少留。
無不可者。
一時稽首。
重聽白槌。
渡口船回。
依舊雲山之色。
秋來雨過。
一新鐘鼓之聲。
謹疏。
覺範曰。
餘以為戒公。
甚類杜子美黃四娘耳。
東坡妙觀逸想。
托之以為此文。
遂與百世俱傳。
萬松道。
覺範失言也。
以石塔戒。
比黃四娘。
何啻天淵。
東坡昔赴文登。
戒往迓之。
坡曰。
吾欲一見石塔。
以行速不及也。
戒起曰。
看這個是磚浮圖耶。
坡曰。
有縫奈何。
戒曰。
若無縫争解容得世間蝼蟻。
坡首肯之。
坡待戒公為方外士。
子美視黃四娘留連戲蝶者也。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且玄沙道。
這一縫大小極寬。
石塔道。
容蝼蟻多少至廣。
現成公案。
今古恒然。
據欵結案。
一期判斷。
天童道。
四棱塌地。
何須更識玄沙。
若論背面相逢。
具眼者不如瞎漢。
第七十七則古德道場 舉古德垂語雲。
終日拈香擇火。
(且道為誰)不知身是道場。
(當局者迷)天童拈雲。
弄精魂漢有什麼限。
(也不得草草)玄沙雲。
終日拈香擇火。
(是誰教你)不知真個道場。
(傍觀者哂)天童拈雲。
奇怪。
(休[蜎-口+曰]禍)八十翁翁出場屋。
(前輩風流)不是小兒戲。
(後人榜樣)且道利害在什麼處。
(料掉沒交涉)有智無智較三十裡(隔絲不炙病)。
師雲。
楚人失弓。
楚人得之。
未若人失弓。
而人得之。
古德道。
身是道場。
髑髅前見鬼無數。
玄沙道。
真個道場。
何方徹底承當。
東坡題東林寺道。
憶昔懷清賞。
神遊杳霭間。
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南院曾道。
我已前如在燈影裡行相似。
光嚴童子問維摩居士。
從何處來。
士曰。
吾從道場來。
子雲。
道場者。
何所是。
維摩廣說三十餘句。
乃至舉足下足。
皆是道場。
湛然居士。
近於大萬壽寺設水陸會。
請萬松小參。
舉昔有跨驢人。
問衆僧何往。
僧雲。
道場去。
人雲。
何處不是道場。
僧以拳毆之雲。
這漢沒道理。
向道場裡跨驢不下。
其人無語。
人人盡道這漢有頭無尾。
能做不能當。
殊不知卻是這僧前言不副後語。
汝既知舉足下足。
皆是道場。
何不悟騎驢跨馬。
無非佛事。
萬松要斷這不平公案。
更與花判雲。
吃拳沒興漢。
茆廣杜禅和。
早是不克己。
那堪錯怪他。
道場唯有一。
佛法本無多。
留與阇黎道。
護唵薩哩嚩。
萬松道。
推過不是好手。
天台宗。
愛用法華一偈。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卧。
天童拈利害示人道。
有智無智較三十裡。
可謂楊修見幼婦。
一覽便知妙。
第七十八則龍牙烏龜 舉僧問龍牙。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與我過禅闆來)牙雲。
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石烏龜語也。
秖是和尚不道)僧問香林。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臘月火燒山)林雲。
坐久成勞。
(有年無德)天童拈雲。
一句子。
仰之彌高。
(腳跟下薦取)一句子。
鑽之彌豎。
(秦時[車*度]轹鑽)一句子。
瞻之在前。
(終日覓不得)一句子。
忽焉在後。
(有時還自來)還辨得麼。
(有甚難見)赤心片片知人少。
(恩多怨深)觌面堆堆睹者稀(人貧智短)。
師雲。
龍牙參翠微臨濟。
皆問祖師西來意。
二師索禅闆蒲團。
龍牙過與。
二師便打。
牙雲。
打即任打。
要且無祖師意。
僧後舉前話問二師明得不。
牙雲。
明即明矣要且無祖師意。
天童頌曰。
不萌草解藏香象。
無底籃能着活蛇。
所以道。
石烏龜解語。
即向汝道。
霅溪示衆雲。
若道石龜元不語。
是何木馬卻能嘶。
成都府青城山。
香林澄遠禅師。
事雲門為侍者一十八年。
門常喚遠侍者。
遠才應。
門曰。
是甚麼。
遠凡下語呈見處未契。
一日忽曰。
某會也。
門曰。
何不向上道來。
告其所悟。
門曰。
吾今後更不複喚汝也。
遠一日辭雲門。
門雲。
光含萬象一句。
速道。
遠拟議。
門雲。
更住三年。
住後。
僧問如何是衲衣下事。
林曰。
臘月火燒山。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林雲。
坐久成勞。
什問鼎州文殊和尚。
古人垂一足。
意旨如何。
殊雲。
坐久成勞。
投子青頌曰。
馳書才去返匆匆。
一足垂酬繼後蹤。
坐久成勞誰委悉。
紅爐點雪自相通。
此頌清源遣石頭馳書上見讓和尚。
回來與汝鈯斧子住山。
頭回曰。
去日蒙和尚許鈯斧子。
便請源垂一足。
頭便禮拜。
文殊道。
坐久成勞。
投子頌。
垂一足。
可謂知時别宜。
石頭問長髭。
甚處來。
髭雲。
嶺南來。
頭雲。
大庾嶺頭一鋪功德畫了未。
髭雲。
畫了祇欠點眼在。
頭雲。
莫要點麼。
髭雲。
便請。
頭垂一足。
勝默和尚住萬壽時。
慶壽舜老。
時充堂司。
默令看此公案。
舜攢眉曰。
青公佛法。
吾不敢言。
頌古文章。
才不勝德。
默曰。
投子内秀俏措無賽。
頌文殊坐久成勞。
凡兩舉垂足公案。
頭問髭曰。
汝見個甚麼便禮拜。
髭曰。
某甲見處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
所以道。
紅爐點雪自相通。
蘇東坡臨大節。
視死如生。
而好修養長生之術。
有說。
令人舌舐懸嗡。
得玉液咽之。
号紅爐上一點雪。
此與長髭了沒交涉。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洞山寶問慈明。
達磨九年意旨如何。
明雲。
空腹高心。
翌日寶升座。
推為導首矣。
若識慈明此語。
香林坐久成勞。
思過半矣。
聖人之德。
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
忽然在後。
此四句。
本出魯語。
二師之言。
仰望不及。
針錐不得。
先行不到。
末後太過。
還識天童麼。
報佛祇憑三寸舌。
為人不惜兩莖眉。
第七十九則欽山三關 舉良禅客問欽山。
一镞破三關時如何。
(過)山雲。
放出關中主看(有甚眼相見)良雲。
恁麼則知過必改。
(倒退三千)山雲。
更待何時。
(臨崖一推)良雲。
好箭放不着。
所在便出。
(恩多怨深)山雲。
且來阇黎(恨心不舍)良回首。
(聽人處分)山把住雲。
一镞破三關且置(已往不咎)試與欽山發箭看。
(亡身為法)良拟議。
(莫錯怪人好)山打七棒(幾乎放過)雲。
且聽這漢疑三十年。
(雪上更加霜)天童拈雲。
山堆嶽積來。
(說向飛龍之前)瓦解氷消去。
(行在跛鼈之後)則時人知有。
(流俗阿師)與我放出關中主看。
(不入驚人浪)且合作作麼生。
(難逢稱意魚)有底道。
當時便喝。
(咄)當時便掌。
(着)。
然則一期瞎用則得。
(打雲祇為你眼明)要且未是關中主在。
(你祇管喚)還體得麼。
(得恁無血性)當堂不正坐。
(排班無位次)那赴兩頭機(屈指不倫流)。
師雲。
澧州欽山文邃禅師。
大慈受業。
美咨容。
善譚論。
常以剪刀星尺針線随身。
與衆裁縫。
雪峰常以漆桶木杓護布随身。
為衆作飯頭。
岩頭常以把镢随身。
為衆治蔬圃。
相與遊方。
積歲二人緣契德山。
欽山獨嗣洞山。
住後每上堂拄杖橫膝示衆雲。
有麼有麼。
若無欽山唱菩薩蠻去也。
乃雲。
邏邏哩哩。
便下座。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山雲。
錦地繡香囊。
風吹滿路香。
岩頭聞之。
令僧向山道。
傳語十八姊。
好好事潘郎。
無盡燈注曰。
是師之舊事。
見别傳。
萬松昔在衆中見舉欽山三人至鳌山鎮。
山遭魔娆。
皆好事者為之。
雪峰於鳌山鎮宿夜坐禅。
責岩頭睡。
乃曰。
今生不着便。
所到常為欽山負累。
所謂負累者。
一則别嗣洞山。
二為德山打我太[日*煞]。
岩頭曰。
汝向後莫道我曾見德山來。
黃口禅和。
見岩頭點。
傳與十八姊。
又見雪峰道。
為欽山負累。
緣在鳌山店。
一人傳虛。
萬人傳實。
意謂鳌山鎮嘗遭魔娆。
佛果雲。
雪峰道。
盡十方世界。
是沙門一隻眼。
你向什麼處屙。
趙州聞舉謂僧曰。
汝若回。
寄取個鍬子去。
不可便教埋卻雪峰去也。
此類欽山前話。
随語生解。
大可笑也。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無盡燈作巨良禅客問山。
一镞破三關時如何。
歸宗道。
一镞破三關分明箭後路。
所謂三關者。
百丈大陽普安道。
皆有三句。
臨濟玄沙古塔主。
皆有三玄等。
非止兜率悅。
老黃龍。
獨有三關也。
箭後路者。
百丈道。
三句外省去。
六句外會取。
這僧車載驢駝。
将許多禅來問。
被欽山卻問關中主是甚麼人。
這僧既用不行。
拈不出。
衲敗雲。
恁麼則知過必改。
山下坡不走。
更與一推雲。
更待何時。
這僧棺木裡瞠眼。
道好箭放不着所在。
便出。
猶自不伏燒埋。
這公案未得剿絕。
山未肯放過。
且來阇黎。
這僧若是個漢。
回頭擘眼雲。
貓。
不然。
搭坐具肩上長行。
這僧受人處分。
不識裂鼻木。
便回首。
欽山深入虎穴要與這僧傾出心肝相見道。
一镞破三關且置。
試與欽山發箭看。
這僧向烈風迅雷中。
措手不辦。
拟祗對他。
欽山盡令而行。
便打七棒。
萬松道。
棒猶未折。
為甚祇打七棒。
他又幾曾便休來。
更道。
且聽這漢疑三十年。
極有為人作略。
天童拈處。
解粘去縛。
忘身為物道放出關中主看。
諸方據令而行。
天童分明拈出。
還見麼。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第八十則趙州勝劣 舉趙州與遠侍者鬥劣不鬥勝。
(厮殺無過父子兵)州雲。
我似一頭驢。
(這畜生)者雲。
我似驢胃(休放屁)州雲。
我似驢糞。
(争奈外頭光)者雲。
我似糞中蟲(九問僧堂裡不住)州雲。
在裡許作甚麼。
(和尚莫要餅子吃麼)者雲。
過夏。
(堕也堕也)州雲。
把将餅子來。
(慣得其便)天童拈雲。
高高标不出。
(不如鬥劣)低低望不及。
(在汝腳跟下)眼自争先得。
(拈轉腳跟)籌因打劫羸(扳回鼻孔)。
師雲。
衲僧行履。
不異常途。
唯臨死生禍福得失是非之際。
視死如生。
受辱如榮。
見其人矣。
趙州一日見婆子問曰。
什麼處去。
婆雲。
偷趙州筍去。
州雲。
忽遇趙州時作麼生。
婆攔腮與趙州一掌。
州休去。
竹林安和尚。
與衆沙童拔草。
童恚而密訟曰。
老驢不放人閑。
謂師不聞也。
須臾草盈筐。
童問安曰。
草傾置何處。
安曰。
置方丈中着。
童曰。
要這作甚麼。
安曰。
要喂老驢聻。
童吐舌。
趙州與文遠侍者行次。
州雲。
這裡好置個巡鋪子。
者便道邊立雲。
把将公驗來。
州與一掌。
者雲。
公驗分明過。
州一日上觸喚侍者。
者應諾。
州雲。
東司頭不可與汝說佛法也。
大慧杲。
常以諸佛菩薩。
畜生驢馬。
教人看是甚麼道理。
諸錄中。
皆雲趙州侍者鬥劣者得餅子吃。
或曰。
果子。
天童少此句。
萬松若是侍者。
便道我今日定不得餅子吃。
管教趙州兩手分付。
趙州道。
我似一頭驢。
萬松道。
是則便是。
似作什麼。
普化一日吃生菜。
臨濟道。
這漢卻似一頭驢。
化便作驢鳴。
侍者作糞中蟲。
餅子看看到口。
趙州輕用驅耕奪饑之機。
便問你在裡頭作什麼。
當時祇道待過餅子與和尚。
州縱吃下。
卻須吐出。
卻道在裡頭結夏。
比來鬥劣。
卻成占勝。
餅到口邊。
被州奪卻。
天童拈處。
以劣為勝。
以低為高。
滹陽千鈔主。
未解奕碁。
懸碁盤於空中。
偃卧閱之雲。
老僧看讀則個。
須臾曰。
我解也。
元來祇是個争先法。
二人鬥劣。
如對碁。
正到雙關二虎處。
趙州輕輕拈過。
眼蹉。
還奪手中。
還識侍者麼。
一着不到處滿盤空用心。
第八十一則玄沙三病 舉玄沙示衆雲。
諸方盡道接物利生。
(正是教壞人家男女)忽遇三種病人來如何接得。
(不須入室。
便合罷參)患盲者拈槌豎拂。
他又不見(耳朵在甚麼處)患聾者語言三昧。
他又不聞。
(眼在甚麼處)患痖者教伊說又說不得。
(鼻孔在甚麼處)若接此人不得。
佛法無靈驗。
(打雲。
即時見效)有僧請益雲門。
(疑則别參)門雲。
你禮拜着。
(不将坐具來)僧禮拜。
(放得下)門以拄杖桎。
(一點佛手散)僧退後。
(頭輕眼明)雲。
汝不患盲。
(即時平複)複喚近前來。
(剔耳挑聾)僧近前。
(聰聞蟻鬥)門雲。
汝不患聾。
(即時平複)乃雲。
會麼。
(暗抽橫骨)僧雲。
不會。
(無礙辯才)門雲。
汝不患痖。
(即時平複)其僧於此有省。
(幾險盲聾痖一生)天童拈雲。
雲門平展。
(已費錐刀)這僧實酬。
(卻成奸詐)且道悟在什麼處。
(眼耳口重新)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