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後學性一閱生生道人梓
第一則文殊過夏
舉世尊因自恣日。
文殊三處過夏。
(大人得自在)迦葉欲擯出文殊(小縣多官防)才近椎。
乃見百千萬億文殊。
(更有文殊。
是文殊者)迦葉盡其神力。
椎不能舉。
(大庾嶺頭。
不似今日)世尊遂問。
汝擯那個文殊。
(打雲這個)迦葉無對。
(早知今日成閑管。
悔不當時用好心)天童拈雲。
金色頭陀。
有心無膽。
(慚惶銅面具。
叵耐蠟怆頭)當時盡令而行。
(和尚禅床。
不多穩便)莫道百千萬億文殊。
祇這黃面瞿昙。
也與擯出。
(珍重天童與萬松)若能如是。
不唯壁立真風。
(是甚汗臭氣)亦令後人知我衲僧門下。
着你閑佛祖不得(知君眼窄)。
師雲。
梵語曼殊室利。
此雲妙吉祥。
一曰濡首。
或曰妙德。
或稱童真。
一曰法王子。
蓋教中謂。
信首文殊為小男。
位後普賢為長子。
梵語迦葉。
此雲飲光。
一曰大龜氏。
或号摩诃迦葉。
揀異優樓頻螺。
伽耶。
那提。
三迦葉波。
此二大士。
雖示菩薩聲聞。
一是七祖佛師。
一是宗門鼻祖。
所為自恣日者。
非謂夏末自縱放逸。
律中恣舉見聞疑罪。
文殊三處過夏。
一月在王宮。
一月淫舍。
一月小童學。
迦葉既掌叢林規矩。
見伊破夏敗群。
不可放過。
佛果道。
大象不遊兔徑。
燕雀安知鴻鹄。
法華道。
乃至於王後宮。
現為女身。
而說是經。
乃至虎穴魔宮。
正好神通遊戲。
一等自了漢。
東行不見西行利。
巧兒做處拙兒孫。
二祖所謂我自調心。
非幹汝事。
迦葉内秘外現。
舉椎欲罰。
乃見百億文殊。
盡其神力。
椎不能舉。
直饒踢倒靜樁。
大似打破戽鬥。
誣人之罪。
以罪加之。
正賊走了。
邏蹤人吃棒。
所以世尊道。
汝擯那個文殊。
萬松道。
來說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迦葉飲氣吞聲。
大似銜冤負屈。
赢得天童道。
金色頭陀。
有心無膽。
金色者。
昔有貧女。
得一金珠。
倩鍛金師。
補佛像面。
皆報金色。
映奪天光。
故号飲光。
弊服五錢。
乞食貧裡。
小乘律中。
行十二事。
梵網經中。
用十八物。
故号頭陀。
亦曰杜多。
亦言抖擻。
蓋振衣彈冠之義。
天童點伊雕心雁爪。
能做不能當。
當道掘坑。
路見不平。
所謂矢到弦上。
不可不發。
也把瞿昙一時擯出。
且留迦葉看堂。
既圖壁立真風。
亦合權留佛祀。
不見道。
花又不損。
蜜又得成。
第二則卧輪伎倆 舉卧輪禅師偈雲。
卧輪有伎倆。
(少賣弄)能斷百思想。
(吾不如汝)對境心不起。
(言清行濁漢)菩提日日長。
(穿過天。
窗拄起屋脊)六祖聞雲。
慧能無伎倆。
(已太多生)不斷百思想。
(有甚閑工夫)對境心數起。
(自罵自招)菩提作麼長。
(尊鑒不錯)天童拈雲。
葵花向日。
(李陵持漢節)柳絮随風(潘阆倒騎驢)。
師雲。
卧輪禅師。
不入祖燈。
向今時生死路頭。
且作個小歇場。
即不無他。
本色衲子正眼觑着。
祇是個驢前馬後漢。
其奈人無小使。
不成君子。
且少他不得。
一等守默癡禅。
鈍貓守窟。
養得如癡似讷。
把些子[怡-台+本]功。
貼在額上道。
卧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近日有全真道士。
懇求教言道。
弟子三十餘年。
打疊妄心不下。
萬松道。
我有四問。
舉似全真輩。
一問妄心。
有來多少時也。
二問元來有妄心不。
三問妄心作麼生斷。
四問妄心斷即是。
不斷即是。
其人拜謝去不再來。
黃山趙文孺親觐圓通善國師。
嘗作頌曰。
妄想元來本自真。
除時又起一重塵。
言思動靜承誰力。
子細看來無别人。
公每遇先亡追薦之辰。
手書佛經。
笃信君子。
近代無處其右者。
他雖是個俗士。
一期出語。
頓超卧輪三十年[怡-台+本]功。
所以天台智者道。
加工減悟。
腫不益肥。
頓悟漸修。
日劫相倍。
圓覺經道。
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
又道。
末世衆生。
說病為法。
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一僧久參未徹。
向萬松舉同參道。
見色如空華。
聞聲如谷響。
自謂了事衲僧。
某以為不然。
内若不應。
外不能為。
一心不生。
萬緣俱息。
同參物虛。
某甲神靜。
二者孰愈。
萬松道。
徐六擔闆。
各見一邊。
卧輪道。
對境心不起。
正與久參未徹者僻見一般。
忠國師謂南方禅客曰。
我這裡身心一如。
身外無餘。
菩提非根生。
雲何更增長。
六祖聞而斥之乃曰。
此偈未明心地。
若依行。
是加系縛。
因和之曰。
慧能無伎倆。
不斷百思想。
慧能。
是祖之法諱。
且對前偈。
道無伎倆。
雖雲稱性之談。
未出斷常二見。
正如北宗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祖和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敵體對證。
救弊之談。
磁州老師。
頌靈苗瑞草。
野父愁耘道。
為報農夫休費力。
等閑鋤殺濟人禾。
所以不斷百思想。
永明道。
妄想興而涅盤現。
塵勞起而佛道成。
對境心數起。
一上神通。
不同小小。
三祖道。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忽然撐破虛空。
也是一場奇怪。
且道菩提作麼生長。
休得也。
第三則百丈上堂 舉百丈上堂。
(伎倆已盡)大衆方集。
(圖個什麼)以拄杖一時打去。
(因誰緻得)複召雲。
大衆。
(卻好報雠)衆回首。
(生鐵面皮)丈雲。
是什麼。
(果然不識)黃蘗上堂。
(六月日頭到處熱)大衆方集。
(趂慣豕隊)複召雲。
大衆。
(大人得自在)衆回首。
(家家觀世音)蘗雲。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休道山僧不道來)雪窦雲。
若是雪窦集衆。
以拄杖打散便休。
(更有收人在後頭)天童拈雲。
下媒求鴿。
(終日覓不得)直鈎釣魚。
(有時還自來)各有接物利生底手段。
(離是善因。
而招惡報)若是牢籠不住。
呼喚不回底漢。
又作麼生。
(正落萬松圈裡)以拄杖擊香台一下(幾乎放過)。
師雲。
睦州示衆道。
我見百丈。
不識好惡。
大衆方集。
以柱杖一時打去。
複召雲。
大衆。
衆回首。
丈雲。
是甚麼。
有甚共語處。
不露鋒骨句。
未語先分付。
進步口喃喃。
知君太罔措。
沩山問仰山。
忽有人問。
一切衆生但有業識茫茫。
無本可據。
子作麼生驗。
仰雲。
若有僧來即召雲某甲。
僧回首。
乃雲。
是甚麼。
待伊拟議。
向道非唯業識茫茫。
亦乃無本可據。
沩雲。
善哉。
大丞相舒王道。
我得雪峰一句語。
做宰相。
這老漢常向人道。
是甚麼。
萬松道。
疑則别參。
黃蘗道。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南方人祈雨。
以此占之。
又雲。
月如仰瓦。
不求自下。
此曆日家上弦下弦。
黃蘗舉此示衆。
如外科取牙。
不犯手勢。
睦州[占*支]斤邈兩道。
猶較些子。
谷隐聰雲。
前來甚是奇特。
後來龍頭蛇尾。
萬松道。
沒量大尊宿。
語脈裡轉卻。
天聖泰雲。
殺人須見血。
萬松道。
要且無活人劍。
雪窦道。
說甚猶較。
直是未在。
雖道不犯手勢。
奈何骨血生離。
雪窦趂散便休。
也好折折柱杖。
又道。
或有個無孔鐵錘。
為衆竭力。
善能擔荷。
祇園洗足跏趺坐。
大地山河鐵打成。
孤迥迥。
圓陀陀。
無棱縫。
針劄不入。
早是起模畫樣了也。
又道。
可以籠罩古今。
乾坤把斷。
又蓦拈拄杖雲。
放過一着。
萬松道。
草本不勞拈出。
天童拈雲。
下媒求鴿。
直鈎釣魚。
直鈎釣獰龍。
曲鈎釣蝦蟆。
雪窦觌面全提。
猶較華亭百步。
他道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萬松嘗舉雲峰悅參大愚芝。
未放告香入室。
且令化炭化米。
複充堂司。
引篾觸盆。
忽然大悟。
方見芝公為人處。
天童道。
各有接物利生底手段。
我眼本正。
因師故邪。
淨眼撒沙。
他還甘麼。
玄沙道。
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所以萬松道。
海為龍世界。
天是鶴家鄉。
金剛圈子一任[跳-兆+孛]跳。
天童柱杖擊香台。
聖僧髑髅百雜碎。
珍重諸人。
各請穩便。
第四則南泉圓相 舉南泉。
歸宗。
麻谷。
禮拜忠國師。
(這山望着那山高)泉於路上畫一圓相雲。
道得即去。
(三人同行。
必有我師)宗於圓相中坐。
(欺敵者亡)谷作女人拜。
(不負初心)泉雲。
恁麼則不去也。
(何不早道)宗雲。
是何心行。
(悔不慎當初)天童拈雲。
我當時若見。
便與撥卻圓相。
(看腳下)不唯打破南泉窠窟。
(欽師猶被馬師惑)亦乃教歸宗無着身處。
(萬松軒裡。
海納百川)麻谷呈伎倆不得。
(不妨省力)泉雲恁麼則不去也。
(未出三門。
已打退鼓)果然果然(五更侵早起。
更有夜行人)。
師雲。
蒲州麻谷寶徹禅師。
平欺臨濟攙奪禅床。
互換之機。
叢林标榜。
黃蘗道。
馬祖出八十餘員大善知識。
個個阿辘辘地。
唯歸宗卻較些子。
馬祖道。
經入藏。
禅歸海。
唯有普願。
獨超物外。
普願。
南泉法諱也。
三人同參馬祖。
紹讓祖為孫。
禮國師為祖。
泉於路上畫一圓相。
直饒脫體傳神。
争似一回親見。
歸宗高步毗盧頂[甯*頁]。
坐斷報化佛頭。
要且無出身之路。
麻谷狸奴拜雁。
向天津橋上。
瓜州渡頭。
大耳三藏。
鼻尖上。
眼睛裡。
已相見了。
南泉藏身計穩。
陷虎機深。
一舉萬全。
自為得策。
其奈天童有先見之明。
使探馬扼其歸路。
衆中道。
萬松判這公案。
說假三分相似。
但向道。
孫劉不入曹公手。
典午無由得坐朝(舊本作晴)。
第五則洞山尊貴 舉洞山到北岩。
(道曠無涯。
逢人不盡)岩問什麼處來。
(老老大大。
來處也不知)山雲。
湖南來。
(公驗分明)岩雲。
觀察使姓什麼。
(和尚萆宗)山雲。
不得姓。
(未聞家譜)岩雲。
名什麼。
(切忌當頭)山雲。
不得名。
(已是觸諱)岩雲。
還理事也無。
(未見出廳)山雲。
自有廊幕在。
([(白-日+田)/廾]不動尊)岩雲。
還出入不。
(某甲特來參見)山雲。
不出入。
(腳下煙生)岩雲。
豈不出入。
(誣人之罪。
以罪加之)山拂袖出去。
(話不投機一句多)岩來日侵早入堂。
召洞山雲。
昨日問上座話。
不稱老僧意。
一夜不安。
(驷不及舌)今請上座别下一轉語。
若惬老僧意。
便開粥相伴過夏。
(禮下於人。
必有所告)山雲。
卻請和尚問。
(當仁不讓)岩雲。
不出入事如何。
(不恥下問)山雲。
太尊貴生。
(仰望不及。
贊歎有分)岩乃開粥同過夏。
(特為過茶。
未為分外)天童拈雲。
主張門戶。
自有傍來。
(袖手仰成)拱默威嚴。
誰敢正視。
(觑着則瞎)借功施設。
(采汲不虛施)轉位提持。
(卻又恁麼來)全成左右分權。
(孤輪匪運。
隻翼難沖)不犯尊貴一路。
(識法者懼)還知尊貴處麼。
(密室不通風)寶殿無人不侍立。
(退假免參)不種梧桐免鳳來(萬般祥瑞不如無)。
師雲。
鄂州北岩明哲禅師。
或曰栢岩。
傳為栢顔。
訛也。
今中山府。
栢岩山。
塔寺俱存。
在唐縣界。
師嘗有頌曰。
野寺絕依念。
空山曾遍行。
老來披衲重。
病起讀經生。
乞食嫌村遠。
尋溪愛路平。
多年栢岩住。
不記栢岩名。
阆仙賈島哭師詩曰。
苔覆石床新。
吾師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
焚卻坐禅身。
塔院關松雪。
僧堂鎖隙塵。
自慚雙淚下。
不是解空人。
頌詩刻石具在。
高僧詩。
謂前篇乃清塞贈栢岩所作。
此方既号栢岩。
鄂州宜号北岩。
師居兩處。
故有二名。
無盡辯誤雲。
栢岩有二。
一定州出馬祖。
一鄂州出藥山。
鄂又名栢顔。
與馬祖無由緣。
故今除定從鄂。
諸錄無此頌詩。
萬松錄出。
學者應知。
燈錄洞山。
密師伯。
同訪北岩。
天童略之。
不害正意。
岩問觀察姓名。
洞山善能回互。
理事出入。
不傷風化。
北岩道。
豈不出入。
出言如箭。
邪不可發。
入耳無根。
深不可拔。
降尊就卑。
請洞山代語。
放此話行。
不妨公器。
天童得當家針線。
順手鑽錘。
便道主張門戶。
自有傍來。
與後借功施設。
左右分權。
總明廊幙邊事。
拱默威嚴。
誰敢正視。
總明尊貴邊事。
王山法祖和尚雲。
既有尊貴之位。
須明尊貴底人。
須知尊貴底人。
不處尊貴之位。
方明尊貴。
不落階級。
忽若偏正互縱橫。
兩頭俱坐斷。
又作麼生。
不見雲岩舉掃帚雲。
這個是第幾月。
便見一椎兩當。
還知天童向上尊貴一路麼。
漁歌驚起沙汀鹭。
飛出蘆花不見蹤。
第六則法燈開堂 舉法燈開堂謂衆曰。
(劈破面皮。
解開布袋)山僧本欲跧栖岩窦。
(柢是自家把不定)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
(刁狡不良。
教唆詞訟)今日出來為他分析。
(曹司易勘。
一欵便招)僧雲。
如何是不了底公案。
(把髻投衙。
替人償命)燈便打雲。
祖祢不了。
殃及兒孫。
(随狀陳首。
所供是實)僧雲。
過在什麼處。
(你秪管吃棒)燈雲。
過在我殃及你。
(車不橫推。
理無曲斷)天童拈雲。
這僧若是個漢。
出來便與掀倒禅床。
(眼自争先得)不唯自己有出身之路。
(籌因打劫赢)亦免見祖祢不了殃及兒孫(有智無智。
十萬八千)。
師雲。
金陵府。
清涼法燈禅師。
諱泰欽。
性豪逸。
不事事。
衆易之。
獨法眼偉其器。
眼問衆。
虎項上金鈴。
甚人解得。
衆無對。
燈适至。
眼問之。
燈曰。
系者解得。
眼順世。
燈奉旨住清涼。
開堂謂衆雲。
山僧本欲跧栖岩窦。
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
今日出來為他分析。
法燈先自帶三百斤鐵枷。
猶自便争好鬥。
論州吓縣。
太煞不顧危亡。
李後主為鄭王時。
先參法眼。
問燈。
先師有甚不了底公案。
燈雲。
現分析底。
主吐舌。
可謂識法者恐。
這僧問如何是不了底公案。
與刑人腐夫争衡。
着甚來由。
燈便打。
黃狗作罪。
黑狗受殃。
推過不是好手。
謝他卻不謾人道。
祖祢不了。
殃及兒孫。
忽若兒孫不了。
殃及祖祢。
這棒本合法燈倒招。
累他法眼上梁不正。
這僧既當斷不斷。
更問過在什麼處。
抱贓叫屈。
再犯不容。
法燈自合盡令而行。
更道過在我。
殃及你。
如來禅即不無。
祖師禅未夢見在。
翠岩芝道。
為衆竭力。
禍出私門。
可謂切中其病。
雲峰悅道。
這老漢一期與奪。
也似絕後光前。
及乎拶着。
又卻龍頭蛇尾。
如今莫有為清涼作主底麼。
萬松道。
念和尚年尊。
天童拈雲。
這僧若是個漢。
出來便與掀倒禅床。
不唯自己有出身之路。
亦免見祖祢不了殃及兒孫。
法燈分析。
這僧掀倒禅床。
天童分析。
也合照顧腳下。
萬松席下。
忽有個出來。
大棒趂出三門外。
還見後主吐舌處麼。
險。
第七則香嚴上樹 舉香嚴垂語雲。
(切忌掩耳)如人上樹。
(着甚死急)口銜樹枝。
(開口)手不攀枝。
(撒手)腳不踏枝。
(放腳)下有人問西來意。
(便答)若不對。
違他所問。
(教你便答)若對又喪身失命。
(你但對。
我管償命)正當恁麼時作麼生即是。
(青天白日。
說甚是不是)有虎頭招上座雲。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省人多少心力)香嚴呵呵大笑。
(卻不喪身失命)雪窦雲。
樹上道即易。
(關)樹下道即難。
(與虎頭同參)老僧上樹也。
緻将一問來。
(大[目*掌]着眼。
秪管說夢)天童拈雲。
虎頭上座。
是個惡賊。
(香嚴師首。
和尚窩家)用無義手。
打不妨家。
(賊偷賊物。
減死一等)直饒本色作家。
往往做手腳不辦。
(若是萬松。
即時擒下)雪窦是别機宜識休咎底漢。
(秪為同火下)到這裡亦祗得藏身露影。
(賊兒膽底虛。
映山曲[((┐@一)/一/(暴-(日/共)))*見]脊)還會香嚴做處麼。
(弄巧成拙。
有甚難見)三千劍客今何在。
(點即不到)獨許莊周見太平(到即不點)。
師雲。
翠岩芝道。
問者對者。
不免喪身失命。
如今衲僧作麼生。
古人高高山頂立。
崄峻處卻平易。
深深海底行。
平易處卻崄峻。
他道如今衲子作麼生。
萬松祗管看。
如人在千尺井中。
不假寸繩便出。
陸亘瓶鵝。
不呼在外。
便見香嚴為人手段。
佛果道。
諸方老漢得個見處。
直得千方萬計。
提起為人。
更不囊藏被蓋。
立個喻令人易曉。
卻成難曉。
何故。
為慈悲深厚。
令人轉生情解。
若是慈悲較淺。
卻較些子。
你若才生樹上樹下。
對與不對。
轉生義路。
堕在常情。
卒難透得。
又道看他得底人迥别。
便知落處。
香嚴才舉虎頭招上座便出雲。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此與雪窦。
樹上道即易。
樹下道即難。
更無兩樣。
怎不教香嚴呵呵大笑。
若是萬松作虎頭上座。
才見垂語。
便與呵呵大笑。
看你面皮厚多少。
佛果又道。
如今山僧是上樹是不上樹。
是對是不對。
你且道佛果是直捷相為那。
為複别有機關。
天童道。
虎頭上座是個惡賊。
萬松不是回機倒[竺-二+甯]道。
香嚴是個惡賊。
白拈巧偷。
當面換人眼睛。
豈止做手腳不辦。
雪窦别機宜。
識休咎。
祗解掩耳偷鈴。
掩鼻偷香。
總被萬松并贓捉獲。
天童道。
還會香嚴做處麼。
萬松道。
生為盜跖。
死見宋江。
天童末後雲。
三千劍客今何在。
獨許莊周見太平。
萬松道。
撥亂煙塵也不少。
如何是萬松定乾坤底劍。
臨崕伐卻香嚴樹。
觌面相呈請益時。
第八則風穴離微 舉僧問風穴。
(這孟婆起也)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禍不單行)穴雲。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言滿天下無口過)雪窦雲。
劈腹剜心。
(當言不避截舌)天童拈雲。
露裸裸。
圓陀陀。
直是無棱縫。
(開也)且道風穴無棱縫。
何似雪窦無棱縫。
(白洪崖打赤洪崖)還會麼。
和光惹事。
(花從愛惜落)刮笃成家(草逐棄嫌生)。
師雲。
風穴應小釋迦谶。
無盡居士。
謂仰山後身。
如投子為慈濟再來。
雪窦号雲門重顯。
語錄行世。
号衆吼集。
有僧問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語是謗。
默是诳。
語默向上有事在。
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
外道禮謝雲。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肇法師寶藏論。
離微體妙品。
其出微。
其入離。
知入離。
外塵無所依。
知出微。
内心無所為。
内心無所為。
諸見不能移。
外塵無所依。
萬有不能羁。
蓋語涉於微。
默涉於離。
故雲語默涉離微。
又問如何通不犯。
勝默和尚以此語勘僧。
謂之诳謗關。
凡有三重。
單雙不犯。
法眼洞明者。
才舉便知落處。
風穴道。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香。
一作鮮。
二字皆可。
此三關之一也。
佛果在五祖為元座。
有僧請益風穴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因緣。
偶佛鑒來。
果曰。
懃兄可為頌出布施他。
鑒即頌曰。
彩雲影裡仙人現。
手把紅羅扇遮面。
急須着眼看仙人。
莫看仙人手中扇。
果深喜之。
雪窦道。
劈腹剜心又作麼生。
萬松道。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又道。
因風吹火。
别是一家。
傷鼈恕龜。
少應有主。
雪窦風穴。
文武兼濟。
将相雙權。
阙一不可。
天童拈雲。
露裸裸。
圓陀陀。
直是無棱縫。
萬松道。
天童點破。
七華八裂了也。
更道風穴無棱縫。
何似雪窦無棱縫。
萬松道。
芍藥花開菩薩面。
棕榈樹長夜叉頭。
天童道。
和光惹事。
刮笃成家。
更無百端軟語。
作頌德之辭。
祗有三尺神鋒。
為報恩之物。
第九則玄沙過患 舉玄沙問鏡清。
(伯牙與子期。
不是閑相識)古人道。
不見一法。
是大過患。
(銷镕頓入不思議)你且道。
不見甚麼法。
(學人從來不眼華)清指露柱雲。
莫是這個法麼。
(逢人且說三分話)沙雲。
浙中清水白米從你吃。
佛法未夢見在。
(将謂無人證明)天童拈雲。
鏡清當時恁麼答。
玄沙末後恁麼道。
還相契也無。
(贊之雙美。
毀之兩傷)然則鏡清。
久不作佛法夢也。
(空遊山水。
百無所能)須是玄沙。
同參始得(是精識精)。
師雲。
福州玄沙師備禅師。
衲帔芒鞋。
雪峰稱備頭陀再來人也。
杭州龍冊道怤禅師。
嘗住越州鏡湖三十年。
故号鏡清。
與玄沙同嗣雪峰。
華嚴普賢菩薩雲。
我不見一法。
為大過失。
毒於瞋者。
佛果道。
六根本中。
唯瞋最毒。
玄沙錯此經問。
勘辨鏡清。
古人道。
不見一法。
為大過患。
你且道。
不見甚麼法。
若依經旨。
祗合道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鏡清深辨來風。
撥轉機輪。
卻指露柱道。
莫是這個法麼。
萬松道。
莫道這個。
那個也走作。
天童以普賢為古人。
不害大意。
佛果又作涅盤經。
未知何據。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玄沙用衲僧巴鼻道。
浙中清水白米許你吃。
佛法未夢見在。
鏡清嘗住鏡湖。
本溫州人。
住龍冊寺。
故指浙中清水白米。
這佛法未夢見在。
有褒有貶。
有殺有活。
惠安顗和尚勘僧曰。
上座信心也不具。
好言語往往錯會。
佛果於不見一法為大過患着語雲。
和尚自屎不覺臭。
一則公案。
不出此句。
入理深談。
最為極唱。
雪窦拈雲。
大小鏡清。
被玄沙熱謾。
萬松道。
切忌以己方人。
雪窦代雲。
我當時若見。
但向他道。
靈山授記未到如此。
萬松道。
便重不便輕。
天童拈道。
鏡清當時恁麼答。
玄沙末後恁麼道。
還相契也無。
萬松道。
會得途中受用。
不會世谛流布。
天童末後道。
然則鏡清。
久不作佛法夢也。
須是玄沙同參始得。
萬松道。
父為子隐。
直在其中。
具眼底辨取。
第十則蓮華不住 舉蓮華庵主。
拈拄杖示衆雲。
(奪取便打)古人到這裡。
為什麼不肯住。
(客僧不合作寺主)衆無語。
(羞殺拄杖)自代雲。
為他途路不得力。
(遠客歸去來。
在家貧亦好)複雲。
畢竟如何。
(折做八截。
燒灰揚卻)又自雲。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借師拄杖。
暫出山門)天童拈雲。
負入不負出。
本色住山人。
(且無刀斧痕)思大吞盡諸佛。
(要且吐不出)普眼不見普賢。
(瞎)且道病在什麼處。
(必死之疾。
難為針艾)蓦拈拄杖卓一下雲。
(且作死馬醫)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不但登山兼打狗)。
師雲。
江州廬山蓮華峰祥庵主。
嗣奉先深禅師。
雲門嫡孫。
知見甚高。
氣壓諸方。
履踐分明。
非常情所測。
師臨終上堂。
舉拄杖問衆曰。
汝道古佛到這裡。
為什麼不肯住。
萬松道。
生怕枯樁系鈍驢。
石室行者。
善道禅師時遭沙汰。
常以拄杖示衆曰。
過去諸佛也恁麼。
未來諸佛也恁麼。
現在諸佛也恁麼。
萬松道。
曆代祖師不恁麼。
不見道。
丈夫自有沖天志。
不向如來行處行。
雪峰一日僧堂前拈拄杖示衆雲。
這個祗為中下根人。
時有僧出問雲。
忽遇上上人來時如何。
峰拈拄杖便去。
雲門雲。
我即不似雪峰。
打破狼藉。
僧問未審和尚如何。
雲門便
文殊三處過夏。
(大人得自在)迦葉欲擯出文殊(小縣多官防)才近椎。
乃見百千萬億文殊。
(更有文殊。
是文殊者)迦葉盡其神力。
椎不能舉。
(大庾嶺頭。
不似今日)世尊遂問。
汝擯那個文殊。
(打雲這個)迦葉無對。
(早知今日成閑管。
悔不當時用好心)天童拈雲。
金色頭陀。
有心無膽。
(慚惶銅面具。
叵耐蠟怆頭)當時盡令而行。
(和尚禅床。
不多穩便)莫道百千萬億文殊。
祇這黃面瞿昙。
也與擯出。
(珍重天童與萬松)若能如是。
不唯壁立真風。
(是甚汗臭氣)亦令後人知我衲僧門下。
着你閑佛祖不得(知君眼窄)。
師雲。
梵語曼殊室利。
此雲妙吉祥。
一曰濡首。
或曰妙德。
或稱童真。
一曰法王子。
蓋教中謂。
信首文殊為小男。
位後普賢為長子。
梵語迦葉。
此雲飲光。
一曰大龜氏。
或号摩诃迦葉。
揀異優樓頻螺。
伽耶。
那提。
三迦葉波。
此二大士。
雖示菩薩聲聞。
一是七祖佛師。
一是宗門鼻祖。
所為自恣日者。
非謂夏末自縱放逸。
律中恣舉見聞疑罪。
文殊三處過夏。
一月在王宮。
一月淫舍。
一月小童學。
迦葉既掌叢林規矩。
見伊破夏敗群。
不可放過。
佛果道。
大象不遊兔徑。
燕雀安知鴻鹄。
法華道。
乃至於王後宮。
現為女身。
而說是經。
乃至虎穴魔宮。
正好神通遊戲。
一等自了漢。
東行不見西行利。
巧兒做處拙兒孫。
二祖所謂我自調心。
非幹汝事。
迦葉内秘外現。
舉椎欲罰。
乃見百億文殊。
盡其神力。
椎不能舉。
直饒踢倒靜樁。
大似打破戽鬥。
誣人之罪。
以罪加之。
正賊走了。
邏蹤人吃棒。
所以世尊道。
汝擯那個文殊。
萬松道。
來說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迦葉飲氣吞聲。
大似銜冤負屈。
赢得天童道。
金色頭陀。
有心無膽。
金色者。
昔有貧女。
得一金珠。
倩鍛金師。
補佛像面。
皆報金色。
映奪天光。
故号飲光。
弊服五錢。
乞食貧裡。
小乘律中。
行十二事。
梵網經中。
用十八物。
故号頭陀。
亦曰杜多。
亦言抖擻。
蓋振衣彈冠之義。
天童點伊雕心雁爪。
能做不能當。
當道掘坑。
路見不平。
所謂矢到弦上。
不可不發。
也把瞿昙一時擯出。
且留迦葉看堂。
既圖壁立真風。
亦合權留佛祀。
不見道。
花又不損。
蜜又得成。
第二則卧輪伎倆 舉卧輪禅師偈雲。
卧輪有伎倆。
(少賣弄)能斷百思想。
(吾不如汝)對境心不起。
(言清行濁漢)菩提日日長。
(穿過天。
窗拄起屋脊)六祖聞雲。
慧能無伎倆。
(已太多生)不斷百思想。
(有甚閑工夫)對境心數起。
(自罵自招)菩提作麼長。
(尊鑒不錯)天童拈雲。
葵花向日。
(李陵持漢節)柳絮随風(潘阆倒騎驢)。
師雲。
卧輪禅師。
不入祖燈。
向今時生死路頭。
且作個小歇場。
即不無他。
本色衲子正眼觑着。
祇是個驢前馬後漢。
其奈人無小使。
不成君子。
且少他不得。
一等守默癡禅。
鈍貓守窟。
養得如癡似讷。
把些子[怡-台+本]功。
貼在額上道。
卧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近日有全真道士。
懇求教言道。
弟子三十餘年。
打疊妄心不下。
萬松道。
我有四問。
舉似全真輩。
一問妄心。
有來多少時也。
二問元來有妄心不。
三問妄心作麼生斷。
四問妄心斷即是。
不斷即是。
其人拜謝去不再來。
黃山趙文孺親觐圓通善國師。
嘗作頌曰。
妄想元來本自真。
除時又起一重塵。
言思動靜承誰力。
子細看來無别人。
公每遇先亡追薦之辰。
手書佛經。
笃信君子。
近代無處其右者。
他雖是個俗士。
一期出語。
頓超卧輪三十年[怡-台+本]功。
所以天台智者道。
加工減悟。
腫不益肥。
頓悟漸修。
日劫相倍。
圓覺經道。
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
又道。
末世衆生。
說病為法。
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一僧久參未徹。
向萬松舉同參道。
見色如空華。
聞聲如谷響。
自謂了事衲僧。
某以為不然。
内若不應。
外不能為。
一心不生。
萬緣俱息。
同參物虛。
某甲神靜。
二者孰愈。
萬松道。
徐六擔闆。
各見一邊。
卧輪道。
對境心不起。
正與久參未徹者僻見一般。
忠國師謂南方禅客曰。
我這裡身心一如。
身外無餘。
菩提非根生。
雲何更增長。
六祖聞而斥之乃曰。
此偈未明心地。
若依行。
是加系縛。
因和之曰。
慧能無伎倆。
不斷百思想。
慧能。
是祖之法諱。
且對前偈。
道無伎倆。
雖雲稱性之談。
未出斷常二見。
正如北宗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祖和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敵體對證。
救弊之談。
磁州老師。
頌靈苗瑞草。
野父愁耘道。
為報農夫休費力。
等閑鋤殺濟人禾。
所以不斷百思想。
永明道。
妄想興而涅盤現。
塵勞起而佛道成。
對境心數起。
一上神通。
不同小小。
三祖道。
圓同太虛。
無欠無餘。
忽然撐破虛空。
也是一場奇怪。
且道菩提作麼生長。
休得也。
第三則百丈上堂 舉百丈上堂。
(伎倆已盡)大衆方集。
(圖個什麼)以拄杖一時打去。
(因誰緻得)複召雲。
大衆。
(卻好報雠)衆回首。
(生鐵面皮)丈雲。
是什麼。
(果然不識)黃蘗上堂。
(六月日頭到處熱)大衆方集。
(趂慣豕隊)複召雲。
大衆。
(大人得自在)衆回首。
(家家觀世音)蘗雲。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休道山僧不道來)雪窦雲。
若是雪窦集衆。
以拄杖打散便休。
(更有收人在後頭)天童拈雲。
下媒求鴿。
(終日覓不得)直鈎釣魚。
(有時還自來)各有接物利生底手段。
(離是善因。
而招惡報)若是牢籠不住。
呼喚不回底漢。
又作麼生。
(正落萬松圈裡)以拄杖擊香台一下(幾乎放過)。
師雲。
睦州示衆道。
我見百丈。
不識好惡。
大衆方集。
以柱杖一時打去。
複召雲。
大衆。
衆回首。
丈雲。
是甚麼。
有甚共語處。
不露鋒骨句。
未語先分付。
進步口喃喃。
知君太罔措。
沩山問仰山。
忽有人問。
一切衆生但有業識茫茫。
無本可據。
子作麼生驗。
仰雲。
若有僧來即召雲某甲。
僧回首。
乃雲。
是甚麼。
待伊拟議。
向道非唯業識茫茫。
亦乃無本可據。
沩雲。
善哉。
大丞相舒王道。
我得雪峰一句語。
做宰相。
這老漢常向人道。
是甚麼。
萬松道。
疑則别參。
黃蘗道。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南方人祈雨。
以此占之。
又雲。
月如仰瓦。
不求自下。
此曆日家上弦下弦。
黃蘗舉此示衆。
如外科取牙。
不犯手勢。
睦州[占*支]斤邈兩道。
猶較些子。
谷隐聰雲。
前來甚是奇特。
後來龍頭蛇尾。
萬松道。
沒量大尊宿。
語脈裡轉卻。
天聖泰雲。
殺人須見血。
萬松道。
要且無活人劍。
雪窦道。
說甚猶較。
直是未在。
雖道不犯手勢。
奈何骨血生離。
雪窦趂散便休。
也好折折柱杖。
又道。
或有個無孔鐵錘。
為衆竭力。
善能擔荷。
祇園洗足跏趺坐。
大地山河鐵打成。
孤迥迥。
圓陀陀。
無棱縫。
針劄不入。
早是起模畫樣了也。
又道。
可以籠罩古今。
乾坤把斷。
又蓦拈拄杖雲。
放過一着。
萬松道。
草本不勞拈出。
天童拈雲。
下媒求鴿。
直鈎釣魚。
直鈎釣獰龍。
曲鈎釣蝦蟆。
雪窦觌面全提。
猶較華亭百步。
他道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萬松嘗舉雲峰悅參大愚芝。
未放告香入室。
且令化炭化米。
複充堂司。
引篾觸盆。
忽然大悟。
方見芝公為人處。
天童道。
各有接物利生底手段。
我眼本正。
因師故邪。
淨眼撒沙。
他還甘麼。
玄沙道。
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古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所以萬松道。
海為龍世界。
天是鶴家鄉。
金剛圈子一任[跳-兆+孛]跳。
天童柱杖擊香台。
聖僧髑髅百雜碎。
珍重諸人。
各請穩便。
第四則南泉圓相 舉南泉。
歸宗。
麻谷。
禮拜忠國師。
(這山望着那山高)泉於路上畫一圓相雲。
道得即去。
(三人同行。
必有我師)宗於圓相中坐。
(欺敵者亡)谷作女人拜。
(不負初心)泉雲。
恁麼則不去也。
(何不早道)宗雲。
是何心行。
(悔不慎當初)天童拈雲。
我當時若見。
便與撥卻圓相。
(看腳下)不唯打破南泉窠窟。
(欽師猶被馬師惑)亦乃教歸宗無着身處。
(萬松軒裡。
海納百川)麻谷呈伎倆不得。
(不妨省力)泉雲恁麼則不去也。
(未出三門。
已打退鼓)果然果然(五更侵早起。
更有夜行人)。
師雲。
蒲州麻谷寶徹禅師。
平欺臨濟攙奪禅床。
互換之機。
叢林标榜。
黃蘗道。
馬祖出八十餘員大善知識。
個個阿辘辘地。
唯歸宗卻較些子。
馬祖道。
經入藏。
禅歸海。
唯有普願。
獨超物外。
普願。
南泉法諱也。
三人同參馬祖。
紹讓祖為孫。
禮國師為祖。
泉於路上畫一圓相。
直饒脫體傳神。
争似一回親見。
歸宗高步毗盧頂[甯*頁]。
坐斷報化佛頭。
要且無出身之路。
麻谷狸奴拜雁。
向天津橋上。
瓜州渡頭。
大耳三藏。
鼻尖上。
眼睛裡。
已相見了。
南泉藏身計穩。
陷虎機深。
一舉萬全。
自為得策。
其奈天童有先見之明。
使探馬扼其歸路。
衆中道。
萬松判這公案。
說假三分相似。
但向道。
孫劉不入曹公手。
典午無由得坐朝(舊本作晴)。
第五則洞山尊貴 舉洞山到北岩。
(道曠無涯。
逢人不盡)岩問什麼處來。
(老老大大。
來處也不知)山雲。
湖南來。
(公驗分明)岩雲。
觀察使姓什麼。
(和尚萆宗)山雲。
不得姓。
(未聞家譜)岩雲。
名什麼。
(切忌當頭)山雲。
不得名。
(已是觸諱)岩雲。
還理事也無。
(未見出廳)山雲。
自有廊幕在。
([(白-日+田)/廾]不動尊)岩雲。
還出入不。
(某甲特來參見)山雲。
不出入。
(腳下煙生)岩雲。
豈不出入。
(誣人之罪。
以罪加之)山拂袖出去。
(話不投機一句多)岩來日侵早入堂。
召洞山雲。
昨日問上座話。
不稱老僧意。
一夜不安。
(驷不及舌)今請上座别下一轉語。
若惬老僧意。
便開粥相伴過夏。
(禮下於人。
必有所告)山雲。
卻請和尚問。
(當仁不讓)岩雲。
不出入事如何。
(不恥下問)山雲。
太尊貴生。
(仰望不及。
贊歎有分)岩乃開粥同過夏。
(特為過茶。
未為分外)天童拈雲。
主張門戶。
自有傍來。
(袖手仰成)拱默威嚴。
誰敢正視。
(觑着則瞎)借功施設。
(采汲不虛施)轉位提持。
(卻又恁麼來)全成左右分權。
(孤輪匪運。
隻翼難沖)不犯尊貴一路。
(識法者懼)還知尊貴處麼。
(密室不通風)寶殿無人不侍立。
(退假免參)不種梧桐免鳳來(萬般祥瑞不如無)。
師雲。
鄂州北岩明哲禅師。
或曰栢岩。
傳為栢顔。
訛也。
今中山府。
栢岩山。
塔寺俱存。
在唐縣界。
師嘗有頌曰。
野寺絕依念。
空山曾遍行。
老來披衲重。
病起讀經生。
乞食嫌村遠。
尋溪愛路平。
多年栢岩住。
不記栢岩名。
阆仙賈島哭師詩曰。
苔覆石床新。
吾師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
焚卻坐禅身。
塔院關松雪。
僧堂鎖隙塵。
自慚雙淚下。
不是解空人。
頌詩刻石具在。
高僧詩。
謂前篇乃清塞贈栢岩所作。
此方既号栢岩。
鄂州宜号北岩。
師居兩處。
故有二名。
無盡辯誤雲。
栢岩有二。
一定州出馬祖。
一鄂州出藥山。
鄂又名栢顔。
與馬祖無由緣。
故今除定從鄂。
諸錄無此頌詩。
萬松錄出。
學者應知。
燈錄洞山。
密師伯。
同訪北岩。
天童略之。
不害正意。
岩問觀察姓名。
洞山善能回互。
理事出入。
不傷風化。
北岩道。
豈不出入。
出言如箭。
邪不可發。
入耳無根。
深不可拔。
降尊就卑。
請洞山代語。
放此話行。
不妨公器。
天童得當家針線。
順手鑽錘。
便道主張門戶。
自有傍來。
與後借功施設。
左右分權。
總明廊幙邊事。
拱默威嚴。
誰敢正視。
總明尊貴邊事。
王山法祖和尚雲。
既有尊貴之位。
須明尊貴底人。
須知尊貴底人。
不處尊貴之位。
方明尊貴。
不落階級。
忽若偏正互縱橫。
兩頭俱坐斷。
又作麼生。
不見雲岩舉掃帚雲。
這個是第幾月。
便見一椎兩當。
還知天童向上尊貴一路麼。
漁歌驚起沙汀鹭。
飛出蘆花不見蹤。
第六則法燈開堂 舉法燈開堂謂衆曰。
(劈破面皮。
解開布袋)山僧本欲跧栖岩窦。
(柢是自家把不定)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
(刁狡不良。
教唆詞訟)今日出來為他分析。
(曹司易勘。
一欵便招)僧雲。
如何是不了底公案。
(把髻投衙。
替人償命)燈便打雲。
祖祢不了。
殃及兒孫。
(随狀陳首。
所供是實)僧雲。
過在什麼處。
(你秪管吃棒)燈雲。
過在我殃及你。
(車不橫推。
理無曲斷)天童拈雲。
這僧若是個漢。
出來便與掀倒禅床。
(眼自争先得)不唯自己有出身之路。
(籌因打劫赢)亦免見祖祢不了殃及兒孫(有智無智。
十萬八千)。
師雲。
金陵府。
清涼法燈禅師。
諱泰欽。
性豪逸。
不事事。
衆易之。
獨法眼偉其器。
眼問衆。
虎項上金鈴。
甚人解得。
衆無對。
燈适至。
眼問之。
燈曰。
系者解得。
眼順世。
燈奉旨住清涼。
開堂謂衆雲。
山僧本欲跧栖岩窦。
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
今日出來為他分析。
法燈先自帶三百斤鐵枷。
猶自便争好鬥。
論州吓縣。
太煞不顧危亡。
李後主為鄭王時。
先參法眼。
問燈。
先師有甚不了底公案。
燈雲。
現分析底。
主吐舌。
可謂識法者恐。
這僧問如何是不了底公案。
與刑人腐夫争衡。
着甚來由。
燈便打。
黃狗作罪。
黑狗受殃。
推過不是好手。
謝他卻不謾人道。
祖祢不了。
殃及兒孫。
忽若兒孫不了。
殃及祖祢。
這棒本合法燈倒招。
累他法眼上梁不正。
這僧既當斷不斷。
更問過在什麼處。
抱贓叫屈。
再犯不容。
法燈自合盡令而行。
更道過在我。
殃及你。
如來禅即不無。
祖師禅未夢見在。
翠岩芝道。
為衆竭力。
禍出私門。
可謂切中其病。
雲峰悅道。
這老漢一期與奪。
也似絕後光前。
及乎拶着。
又卻龍頭蛇尾。
如今莫有為清涼作主底麼。
萬松道。
念和尚年尊。
天童拈雲。
這僧若是個漢。
出來便與掀倒禅床。
不唯自己有出身之路。
亦免見祖祢不了殃及兒孫。
法燈分析。
這僧掀倒禅床。
天童分析。
也合照顧腳下。
萬松席下。
忽有個出來。
大棒趂出三門外。
還見後主吐舌處麼。
險。
第七則香嚴上樹 舉香嚴垂語雲。
(切忌掩耳)如人上樹。
(着甚死急)口銜樹枝。
(開口)手不攀枝。
(撒手)腳不踏枝。
(放腳)下有人問西來意。
(便答)若不對。
違他所問。
(教你便答)若對又喪身失命。
(你但對。
我管償命)正當恁麼時作麼生即是。
(青天白日。
說甚是不是)有虎頭招上座雲。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省人多少心力)香嚴呵呵大笑。
(卻不喪身失命)雪窦雲。
樹上道即易。
(關)樹下道即難。
(與虎頭同參)老僧上樹也。
緻将一問來。
(大[目*掌]着眼。
秪管說夢)天童拈雲。
虎頭上座。
是個惡賊。
(香嚴師首。
和尚窩家)用無義手。
打不妨家。
(賊偷賊物。
減死一等)直饒本色作家。
往往做手腳不辦。
(若是萬松。
即時擒下)雪窦是别機宜識休咎底漢。
(秪為同火下)到這裡亦祗得藏身露影。
(賊兒膽底虛。
映山曲[((┐@一)/一/(暴-(日/共)))*見]脊)還會香嚴做處麼。
(弄巧成拙。
有甚難見)三千劍客今何在。
(點即不到)獨許莊周見太平(到即不點)。
師雲。
翠岩芝道。
問者對者。
不免喪身失命。
如今衲僧作麼生。
古人高高山頂立。
崄峻處卻平易。
深深海底行。
平易處卻崄峻。
他道如今衲子作麼生。
萬松祗管看。
如人在千尺井中。
不假寸繩便出。
陸亘瓶鵝。
不呼在外。
便見香嚴為人手段。
佛果道。
諸方老漢得個見處。
直得千方萬計。
提起為人。
更不囊藏被蓋。
立個喻令人易曉。
卻成難曉。
何故。
為慈悲深厚。
令人轉生情解。
若是慈悲較淺。
卻較些子。
你若才生樹上樹下。
對與不對。
轉生義路。
堕在常情。
卒難透得。
又道看他得底人迥别。
便知落處。
香嚴才舉虎頭招上座便出雲。
樹上即不問。
未上樹請和尚道。
此與雪窦。
樹上道即易。
樹下道即難。
更無兩樣。
怎不教香嚴呵呵大笑。
若是萬松作虎頭上座。
才見垂語。
便與呵呵大笑。
看你面皮厚多少。
佛果又道。
如今山僧是上樹是不上樹。
是對是不對。
你且道佛果是直捷相為那。
為複别有機關。
天童道。
虎頭上座是個惡賊。
萬松不是回機倒[竺-二+甯]道。
香嚴是個惡賊。
白拈巧偷。
當面換人眼睛。
豈止做手腳不辦。
雪窦别機宜。
識休咎。
祗解掩耳偷鈴。
掩鼻偷香。
總被萬松并贓捉獲。
天童道。
還會香嚴做處麼。
萬松道。
生為盜跖。
死見宋江。
天童末後雲。
三千劍客今何在。
獨許莊周見太平。
萬松道。
撥亂煙塵也不少。
如何是萬松定乾坤底劍。
臨崕伐卻香嚴樹。
觌面相呈請益時。
第八則風穴離微 舉僧問風穴。
(這孟婆起也)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禍不單行)穴雲。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言滿天下無口過)雪窦雲。
劈腹剜心。
(當言不避截舌)天童拈雲。
露裸裸。
圓陀陀。
直是無棱縫。
(開也)且道風穴無棱縫。
何似雪窦無棱縫。
(白洪崖打赤洪崖)還會麼。
和光惹事。
(花從愛惜落)刮笃成家(草逐棄嫌生)。
師雲。
風穴應小釋迦谶。
無盡居士。
謂仰山後身。
如投子為慈濟再來。
雪窦号雲門重顯。
語錄行世。
号衆吼集。
有僧問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語是謗。
默是诳。
語默向上有事在。
外道問佛。
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
世尊良久。
外道禮謝雲。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肇法師寶藏論。
離微體妙品。
其出微。
其入離。
知入離。
外塵無所依。
知出微。
内心無所為。
内心無所為。
諸見不能移。
外塵無所依。
萬有不能羁。
蓋語涉於微。
默涉於離。
故雲語默涉離微。
又問如何通不犯。
勝默和尚以此語勘僧。
謂之诳謗關。
凡有三重。
單雙不犯。
法眼洞明者。
才舉便知落處。
風穴道。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香。
一作鮮。
二字皆可。
此三關之一也。
佛果在五祖為元座。
有僧請益風穴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因緣。
偶佛鑒來。
果曰。
懃兄可為頌出布施他。
鑒即頌曰。
彩雲影裡仙人現。
手把紅羅扇遮面。
急須着眼看仙人。
莫看仙人手中扇。
果深喜之。
雪窦道。
劈腹剜心又作麼生。
萬松道。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又道。
因風吹火。
别是一家。
傷鼈恕龜。
少應有主。
雪窦風穴。
文武兼濟。
将相雙權。
阙一不可。
天童拈雲。
露裸裸。
圓陀陀。
直是無棱縫。
萬松道。
天童點破。
七華八裂了也。
更道風穴無棱縫。
何似雪窦無棱縫。
萬松道。
芍藥花開菩薩面。
棕榈樹長夜叉頭。
天童道。
和光惹事。
刮笃成家。
更無百端軟語。
作頌德之辭。
祗有三尺神鋒。
為報恩之物。
第九則玄沙過患 舉玄沙問鏡清。
(伯牙與子期。
不是閑相識)古人道。
不見一法。
是大過患。
(銷镕頓入不思議)你且道。
不見甚麼法。
(學人從來不眼華)清指露柱雲。
莫是這個法麼。
(逢人且說三分話)沙雲。
浙中清水白米從你吃。
佛法未夢見在。
(将謂無人證明)天童拈雲。
鏡清當時恁麼答。
玄沙末後恁麼道。
還相契也無。
(贊之雙美。
毀之兩傷)然則鏡清。
久不作佛法夢也。
(空遊山水。
百無所能)須是玄沙。
同參始得(是精識精)。
師雲。
福州玄沙師備禅師。
衲帔芒鞋。
雪峰稱備頭陀再來人也。
杭州龍冊道怤禅師。
嘗住越州鏡湖三十年。
故号鏡清。
與玄沙同嗣雪峰。
華嚴普賢菩薩雲。
我不見一法。
為大過失。
毒於瞋者。
佛果道。
六根本中。
唯瞋最毒。
玄沙錯此經問。
勘辨鏡清。
古人道。
不見一法。
為大過患。
你且道。
不見甚麼法。
若依經旨。
祗合道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鏡清深辨來風。
撥轉機輪。
卻指露柱道。
莫是這個法麼。
萬松道。
莫道這個。
那個也走作。
天童以普賢為古人。
不害大意。
佛果又作涅盤經。
未知何據。
因辨於此。
學者應知。
玄沙用衲僧巴鼻道。
浙中清水白米許你吃。
佛法未夢見在。
鏡清嘗住鏡湖。
本溫州人。
住龍冊寺。
故指浙中清水白米。
這佛法未夢見在。
有褒有貶。
有殺有活。
惠安顗和尚勘僧曰。
上座信心也不具。
好言語往往錯會。
佛果於不見一法為大過患着語雲。
和尚自屎不覺臭。
一則公案。
不出此句。
入理深談。
最為極唱。
雪窦拈雲。
大小鏡清。
被玄沙熱謾。
萬松道。
切忌以己方人。
雪窦代雲。
我當時若見。
但向他道。
靈山授記未到如此。
萬松道。
便重不便輕。
天童拈道。
鏡清當時恁麼答。
玄沙末後恁麼道。
還相契也無。
萬松道。
會得途中受用。
不會世谛流布。
天童末後道。
然則鏡清。
久不作佛法夢也。
須是玄沙同參始得。
萬松道。
父為子隐。
直在其中。
具眼底辨取。
第十則蓮華不住 舉蓮華庵主。
拈拄杖示衆雲。
(奪取便打)古人到這裡。
為什麼不肯住。
(客僧不合作寺主)衆無語。
(羞殺拄杖)自代雲。
為他途路不得力。
(遠客歸去來。
在家貧亦好)複雲。
畢竟如何。
(折做八截。
燒灰揚卻)又自雲。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借師拄杖。
暫出山門)天童拈雲。
負入不負出。
本色住山人。
(且無刀斧痕)思大吞盡諸佛。
(要且吐不出)普眼不見普賢。
(瞎)且道病在什麼處。
(必死之疾。
難為針艾)蓦拈拄杖卓一下雲。
(且作死馬醫)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不但登山兼打狗)。
師雲。
江州廬山蓮華峰祥庵主。
嗣奉先深禅師。
雲門嫡孫。
知見甚高。
氣壓諸方。
履踐分明。
非常情所測。
師臨終上堂。
舉拄杖問衆曰。
汝道古佛到這裡。
為什麼不肯住。
萬松道。
生怕枯樁系鈍驢。
石室行者。
善道禅師時遭沙汰。
常以拄杖示衆曰。
過去諸佛也恁麼。
未來諸佛也恁麼。
現在諸佛也恁麼。
萬松道。
曆代祖師不恁麼。
不見道。
丈夫自有沖天志。
不向如來行處行。
雪峰一日僧堂前拈拄杖示衆雲。
這個祗為中下根人。
時有僧出問雲。
忽遇上上人來時如何。
峰拈拄杖便去。
雲門雲。
我即不似雪峰。
打破狼藉。
僧問未審和尚如何。
雲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