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三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南十三 洪州黃龍悟新禅師(南十三黃龍心嗣) 示衆。

    粗言及細語。

    皆歸第一義。

    你者一隊尿床鬼子。

    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第一義在。

     天童忞征雲。

    死心恁麼說話。

    為是眼蓋諸人氣吞一切耶。

    為複第一義谛不可圖度耶。

    為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激厲将來耶。

    請撿點看。

     白岩符雲。

    黃龍老秃。

    山翁瞎驢。

    要提持第一義谛。

    第一義谛是個什麼。

    風雨亭邊破草鞋。

    即使拾得有什麼用處。

    汝輩有血性漢。

    切不得被他惑亂。

     黃龍因僧問。

    承師有言。

    老僧今夏向黃龍潭内下三百六十個釣筒。

    未曾遇着個錦鱗紅尾。

    為複是鈎頭不妙。

    為複是香餌難尋。

    龍曰。

    雨過竹風清。

    雲開山嶽露。

    曰。

    恁麼則已得真人好消息。

    人間天上更無疑。

    龍曰。

    是鈎頭不妙。

    是香餌難尋。

    曰。

    出身猶可易。

    脫體道應難。

    龍曰亂統禅和如麻似粟。

     靈岩儲喝一喝雲。

    者漢何異緣木求魚。

    天甯今夏抛卻絲綸。

    冷坐巾帻山前。

    看他鸢飛魚躍。

    鳳走麟奔。

    總不暇顧着。

    數盡落霞對明月。

    撥開松影露青天。

    偶爾有個蟭螟撞到面前。

    并不與他京三下四。

    一任越水吳山。

    何故聻。

    若将有意為有意。

    往往事從有意生。

     黃龍上堂。

    行腳高人。

    解開布袋。

    放下缽囊。

    去卻藥忌。

    一人所在須到。

    半人所在須到。

    無人所在也須親到。

     天童傑雲。

    死心有年有德。

    語不妄發。

    如大冶精金千煅萬煉始成繞指。

    然後裁截并無虛棄。

    雖然。

    畢竟意歸何處。

    三邊一箭收功後。

    四海何愁不太平。

     白岩符因僧問雲。

    如何是半人所在。

    未聞梅破。

    臘如何是一人所在。

    尚有菊擎霜。

    無人所在還用到否。

    岩便喝一喝雲。

    者瞎漢亂撞作麼。

     黃龍因太史黃庭堅參。

    龍問。

    死心死。

    學士死。

    彼此燒作一堆灰。

    向甚處相見。

    堅無語。

    龍曰。

    晦堂處參得底。

    用未着在。

    堅後谪官黔南。

    忽有省乃曰。

    尋常被天下老和尚瞞卻多少。

    唯死心道人不肯。

    可謂真實相為。

     瀛山誾雲。

    鐵面去皮。

    晦堂拆骨。

    死心又敲骨出髓矣。

    山谷始得疑情盡。

    命根斷。

    若到山僧者裡。

    且立一邊着。

    為什麼。

    鐵壁從渠透。

    銀山更要通。

     石霜尊雲。

    死心舍命從人。

    太史一死更不再活。

     東京法雲佛照杲禅師(南十三寶峰文嗣) 示衆。

    老僧熙甯八年文帳在鳳翔府供申。

    當年崩了華山四十裡。

    壓倒八十村人家。

    汝輩後生茄子瓠子。

    幾時知得。

     白岩符雲。

    者漢大似為魅所着。

    白日見鬼。

    不知惑亂多少人。

    山僧今日放他不過。

    直貶向鐵圍山裡。

    永不許伊出頭。

    為什麼。

    太平天下。

    那許妖言。

     法雲因一座主曰。

    禅家流多愛脫空。

    雲乃問。

    承聞座主講得百法論是否。

    曰不敢。

    雲曰。

    昨日晴。

    今日雨。

    是什麼法中收。

    主無對。

    雲曰莫道禅家流多愛脫空好。

    主抗聲曰。

    和尚且道。

    昨日晴。

    今日雲。

    是什麼法中收。

    雲曰二十四時分不相應法中收。

    主乃屈膝作禮而謝。

     徑山杲雲。

    昨日晴。

    今日雨。

    時分不相應。

    三日後看取。

     天甯琦雲。

    雲自帝鄉去。

    水歸江漢流。

     瑞州九峰希廣禅師(南十三寶峰文嗣) 遊方日。

    谒雲蓋智。

    乃問興化打克賓意旨如何。

    智下禅床展兩手吐舌示之。

    峰打一坐具。

    智曰此是風力所轉。

    又問石霜琳。

    琳曰你意作麼生。

    峰亦打一坐具。

    琳曰。

    好一坐具。

    祇是不知落處。

    又問真淨。

    淨曰你意作麼生。

    峰複打一坐具。

    淨曰他打你也打。

    峰於言下大悟。

     南澗問雲。

    三大老中有一人堪為佛祖之師。

    有一人堪為人天之師。

    有一人自救不了。

    且那個堪為佛祖之師。

    那個堪為人天之師。

    那個自救不了。

    撿點得出。

    三十棒一棒也不較。

    若撿點不出。

    三大老為你證明。

    然雖如是。

    廣道者悟去。

    又悟個甚麼。

    切忌鑽龜打瓦。

     風穴喜雲。

    九峰雖則三度令行到底。

    不知坐具落處。

    真淨道他打你也打。

    正是金鍮莫辨。

    玉石難分。

    即今還有辨得出底麼。

    若辨得出。

    生陷無間地獄。

     臨江慧力可昌禅師(南十三東林總嗣) 因僧問。

    佛力法力即不問。

    如何是慧力。

    力曰。

    踏倒人我山。

    扶起菩提樹。

    曰菩提無樹。

    向甚處下手。

    力曰。

    無下手處。

    正好着力。

    曰今日得聞於未聞。

    力曰莫把真金喚作鍮。

     報恩琇雲。

    新報恩則不然。

    有人問如何是慧力。

    但向他道。

    吃官酒。

    卧官街。

    當處死。

    當處埋。

     天童忞雲。

    高高山頂立。

    還他慧力。

    深深海底行。

    須是報恩始得。

    然從長撿點。

    一人入佛不能入魔。

    一人入魔不能入佛。

    若是天童又且不然。

    設有人問。

    如何是慧力。

    祇向他道。

    山月如銀牽老興。

    閑行不覺過峰西。

     神鼎僼雲。

    昌老見處隻可自了。

    若有問山僧。

    如何是慧力。

    但向他道。

    煩惱海中為雨露。

    無明山上起雲雷。

     眉山學士蘇轼居士字東坡(南十三東林總嗣) 參東林論無情說法話有省。

    乃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