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關燈
花檻璇玑麼。

    曰知。

    安曰非公境界。

    僧便喝。

    安曰短敗樵人徒誇書劍。

    僧拟進語。

    安曰劍甲未施賊身已露。

     百丈泐雲。

    者僧祇知貪程不覺錯路。

    同安善於接機卻費許多周折。

    百丈則不然。

    問他甚處來。

    曰湖南。

    便雲劍甲未施賊身已露。

    不特令者僧慶快平生。

    亦免使諸人話堕。

     同安看經次。

    見僧來參遂以衣袖蓋卻頭。

    僧近前作吊慰勢。

    安放下衣袖提起經曰會麼。

    僧卻以衣袖蓋頭。

    安曰蒼天蒼天。

     寶壽方雲。

    盡道者兩個漢大似赤眼撞着火柴頭。

    殊不知他是個名門老将。

    遇着孫武子家兒孫。

    自然縱奪可觀互換有準。

    雖然。

    笑殺釣魚台上客有分在。

     □□泰雲。

    橫身宇宙。

    明暗交馳。

    換手捶胸。

    互為賓主。

    所謂作家相遇各盡來機。

    然就中一句。

    終是未曾道着。

     池州嵇山章禅師(青六雲居膺嗣) 在投子作柴頭。

    一日侍投子同吃茶次。

    子舉茶碗曰。

    森羅萬象總在裡許。

    山遂将茶潑卻曰。

    森羅萬象在什麼處。

    子曰可惜一碗茶。

     明招謙雲嵇山未潑茶前合下得什麼語免他道可惜一碗茶。

     歙州朱溪謙禅師(青六雲居膺嗣) 韶國師行腳時到參。

    值犬咬靈鼠。

    韶便問是什麼聲。

    溪曰犬咬靈鼠聲。

    韶曰。

    既是靈鼠。

    因甚麼卻被犬咬。

    溪曰咬殺也。

    韶曰好個犬。

    溪便打。

    韶曰莫打某甲話在。

    溪休去。

     昭覺勤雲。

    朱溪八面受敵。

    固宜委曲接人。

    國師一着當機。

    未免承虛接響。

    當時待他道莫打某甲話在。

    但向道已後須遇人始得。

     杭州佛日本空禅師(青六雲居膺嗣) 參夾山。

    入方丈。

    才至階前。

    山便問甚處來。

    曰雲居來。

    山曰即今在什麼處。

    曰在夾山頂[甯*頁]上。

    山曰。

    老僧行年在坎。

    五鬼臨身。

    日拟上階。

    山曰三道寶階從何而上。

    曰。

    三道寶階曲為今時向上一路。

    請師直指。

    山便揖。

    日乃上階禮拜。

    山問阇黎與什麼人同行。

    曰木上座。

    山曰何不來相看老僧。

    曰和尚看他有分。

    山曰在甚處。

    曰在堂中。

    山便同日下到堂中。

    日遂取拄杖擲在山面前。

    山曰莫從天台得否。

    曰非五嶽之所生。

    山曰莫從須彌得否。

    曰月宮亦不逢。

    山曰恁麼則從人得也。

    曰。

    自己尚是冤家。

    從人得。

    堪作什麼。

    山曰冷灰裡有一粒豆爆。

     寶壽方雲。

    本公一酬一對大有來由。

    不媿為雲居嫡子。

    然敲磕将來。

    不無話作兩橛。

    當時待問木上座在甚處。

    何不向道某甲乍到勞倦。

    别日再來呈似。

    拂袖便出。

    夾山眼裡有睛。

    自當大開東閣。

    卻乃曰在堂中。

    衲僧分上成得個甚麼。

     潭州報慈藏嶼禅師(青六龍牙遁嗣) 僧問。

    情生智隔。

    相變體殊。

    隻如情未生時如何。

    慈曰隔。

    曰情未生時隔個什麼。

    慈曰者個梢郎子未遇人在。

     琅琊覺雲。

    報慈不妨入泥入水。

    若據衲僧門下。

    遠之遠矣。

     黃龍新雲。

    也是小慈妨大慈。

    者僧還同受屈。

    梢郎子未遇人在。

    今時往往作是非會。

    不作是非會如何理論。

    良久雲。

    天上有星皆拱北。

    人間無水不朝東。

     開福甯雲。

    報慈一隔。

    佛祖命脈。

    放去收來。

    凡聖罔測。

     東禅觀雲。

    報慈始初大開東閣。

    末梢隻以粗茶備禮。

     南澗問雲。

    報慈可謂冰棱上行。

    劍刃上走。

    怎怪者僧對面千裡。

     大同安雲。

    慈禅法施非悭。

    無問其人。

    将至寶一時擿出。

    怎奈困神窮子見不能取。

    乃曰。

    惜哉。

    如何而處。

     隋州護國守澄淨果禅師(青六疎山仁嗣) 僧問。

    鶴立枯松時如何。

    國曰地下底一場懡[怡-台+羅]。

    曰滴水滴凍時如何。

    國曰日出後一場懡[怡-台+羅]。

    曰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甚麼處去。

    國曰三門頭兩個漢一場懡[怡-台+羅]。

     博山來雲。

    護國三懡[怡-台+羅]。

    囫囵無縫罅。

    便是具鐵眼銅睛底漢子也分剖不下。

    惟同道者方知。

    且道誰是同道者。

    直饒你知得道得。

    總是一場懡[怡-台+羅]。

     △南七 汝州風穴延沼禅師(南七南院颙嗣) 在郢州衙内升座曰。

    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祇如不去不住。

    印即是不印即是。

    時有盧陂長老出問。

    某甲有鐵牛之機。

    請師不搭印。

    穴曰慣釣鲸鲵沉巨浸。

    卻嗟蛙步蹍泥沙。

    陂伫思。

    穴喝曰。

    長老何不進語。

    陂拟議。

    穴打一拂子曰。

    還記得話頭麼。

    陂拟開口。

    穴又打一拂子。

    牧主曰。

    信知佛法與王法一般。

    穴曰太守見個甚麼道理。

    牧曰當斷不斷反招其亂。

    穴便下座。

     昭覺勤雲。

    風穴擐三玄戈甲。

    施四種賓主。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