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者隻有先鋒且無殿後。
當時若是個人。
待道立義已竟。
但向道情知者老漢向鬼窟裡作活計。
管取因形措勝。
縱越人之兵雖多。
亦奚益於勝哉。
國師問紫璘供奉甚處來。
曰城南來。
師曰城南草作何色。
曰作黃色。
師乃問童子。
城南草作何色。
子曰作黃色。
師曰祇者童子亦可簾前賜紫對禦談玄。
沩山喆雲。
國師恁麼問。
供奉與童子恁麼答。
且道還有利害麼。
若也辨得。
許你親見國師。
若辨不得。
城南草依前作黃色。
徑山杲雲。
你道國師拖泥帶水說老婆禅得麼。
海門湧雲。
國師雖慣壓良為賤。
檢點将來。
也是草窠裡輥。
國師因供奉注思益經。
師曰凡注經須會佛意始得。
曰若不會佛意怎解注經。
師令侍者盛一碗水。
水中着七粒米。
碗面安一隻箸。
問奉曰是什麼義。
奉無語。
師曰。
老僧意尚不會。
何況佛意。
沩山果雲。
供奉先鋒有作殿後無功。
當時才見問是什麼義。
便好雲草本不勞拈出。
踢倒便行。
直饒國師通身是口也無說處。
國師問供奉。
大德所蘊何業。
曰講青龍疏。
師曰是疏金剛經麼。
曰是。
師曰經文最初兩字喚作什麼字。
師曰如是。
師曰是什麼。
奉無對。
明招謙代供奉雲。
昔日靈山。
今朝親見。
沩山果雲。
沩山要問明招。
昔日靈山今朝親見。
畢竟是個什麼。
當時有人下得者一拶。
縱使明招通身是眼。
也未免一狀領過。
雲溪挺代供奉雲。
和尚人天之師。
字也不識。
國師問僧近離甚處。
曰南方。
師曰南方知識以何法示人。
曰。
南方知識祇道。
一朝風火散。
如蛇退皮。
如龍換骨。
本爾真性宛然無壞。
師曰苦哉苦哉。
南方知識說法半生半滅。
曰。
南方知識即如此。
未審和尚此間說何法。
師曰。
我此間身心一如身外無餘。
曰和尚何得将泡幻之身同於法體。
師曰你為什麼入於邪道。
曰什麼處是某甲入於邪道處。
師曰。
不見教中道。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雲門偃舉至身心一如身外無餘處乃雲。
山河大地何處有耶。
神鼎諲雲。
國師與麼道。
龍頭蛇尾。
前來身心一如向什麼處去也。
試檢點看。
淨慈昌雲。
者僧當時待國師舉六如偈了。
便好雲苦哉苦哉。
大小國師半生半滅。
東禅觀征雲。
國師與者僧即色聲相見。
離色聲相見。
若離色聲相見。
何異南方知識半生半滅。
若即色聲相見。
又道色見聲求是行邪道。
衆中莫有為國師作主者麼。
我要問你。
既是身心一如身外無餘。
泡幻之身為什麼不同法體。
國師因麻谷持錫到。
繞禅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
師曰。
汝既如是。
何用更見貧道。
谷又振錫一下卓然而立。
師曰者野狐精出去。
雪窦顯代麻谷雲。
洎不到此。
白岩符雲。
寶符在握予奪從容。
還他南陽老作。
不媿為一國之師。
然終不免麻谷在背地裡冷笑。
國師因肅宗帝問。
師在曹溪得何法。
師曰陛下還見空中一片雲麼。
帝曰見。
師曰釘釘着懸挂着。
五祖戒雲。
好事不如無。
磬山修雲。
且喜國師答話不涉離微不落理路。
可謂超今邁古獨步乾坤。
倘肅宗帝若解轉身一拶。
不知者一片雲又如何收卷。
祇如轉身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一堂風冷淡。
千古意分明。
白岩符雲。
肅宗帝等閑置個問端。
未當好心。
若非南陽老漢。
未免彼此鈍置。
然則國師與麼道。
且道是曹溪所得耶非曹溪所得耶。
試定當看。
國師因虞軍容問。
師住白岩山如何修行。
師乃以手摩童子頂曰。
惺惺直言惺惺。
曆曆直言曆曆。
他後莫受人瞞。
保福展雲。
國師被軍容一拶。
直得手忙腳亂。
白岩符雲。
與麼修行直是個弄精魂漢。
有甚麼限。
者裡則不。
然忽有人問師住白岩山如何修行。
向道瓦鼎慣烹丹穴鳳。
長竿時釣碧潭龍。
國師問座主講甚麼經。
曰唯識論。
師曰作麼生會唯識。
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師指簾子曰者個是什麼法。
曰色法。
師曰。
座主簾前賜紫對禦談經。
何得五戒不持。
寶壽方代座主别前語雲。
者邊是香台。
那邊是露柱。
别後語雲。
國師大似不曾讀論。
國師因馬祖遣西堂藏馳書至。
師問汝師說什麼法。
藏從西過東立。
師曰祇者個更别有。
藏卻過西立。
師曰者個是馬師底。
仁者底作麼生。
藏曰早個呈似和尚了也。
保福展雲。
大小西堂埋沒馬大師不少。
白岩符雲。
藏公酬對有據施設可觀。
真不媿為馬師專使。
雖然。
荊山渾璞不無小玼。
當時待道者是馬師底仁者底作麼生。
便好作禮雲。
明朝更獻楚王看。
便出。
豈不尤為淳萃。
國師因馬祖遣伏牛自在馳書至。
師問馬師近日如何示徒。
牛曰即心即佛。
師曰是什麼語話。
良久又問此外更有何言教。
牛曰非心非佛。
或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師曰猶較些子。
牛卻問。
馬大師即恁麼。
未審和尚此間如何示徒。
師曰。
三點如流水。
曲似刈禾鐮。
雪窦顯向猶較些子處便喝。
又向曲似刈禾鐮處雲。
是甚麼語話。
也好與一拶。
見之不取。
千載難逢。
沩山喆雲。
當時若是個人。
待道立義已竟。
但向道情知者老漢向鬼窟裡作活計。
管取因形措勝。
縱越人之兵雖多。
亦奚益於勝哉。
國師問紫璘供奉甚處來。
曰城南來。
師曰城南草作何色。
曰作黃色。
師乃問童子。
城南草作何色。
子曰作黃色。
師曰祇者童子亦可簾前賜紫對禦談玄。
沩山喆雲。
國師恁麼問。
供奉與童子恁麼答。
且道還有利害麼。
若也辨得。
許你親見國師。
若辨不得。
城南草依前作黃色。
徑山杲雲。
你道國師拖泥帶水說老婆禅得麼。
海門湧雲。
國師雖慣壓良為賤。
檢點将來。
也是草窠裡輥。
國師因供奉注思益經。
師曰凡注經須會佛意始得。
曰若不會佛意怎解注經。
師令侍者盛一碗水。
水中着七粒米。
碗面安一隻箸。
問奉曰是什麼義。
奉無語。
師曰。
老僧意尚不會。
何況佛意。
沩山果雲。
供奉先鋒有作殿後無功。
當時才見問是什麼義。
便好雲草本不勞拈出。
踢倒便行。
直饒國師通身是口也無說處。
國師問供奉。
大德所蘊何業。
曰講青龍疏。
師曰是疏金剛經麼。
曰是。
師曰經文最初兩字喚作什麼字。
師曰如是。
師曰是什麼。
奉無對。
明招謙代供奉雲。
昔日靈山。
今朝親見。
沩山果雲。
沩山要問明招。
昔日靈山今朝親見。
畢竟是個什麼。
當時有人下得者一拶。
縱使明招通身是眼。
也未免一狀領過。
雲溪挺代供奉雲。
和尚人天之師。
字也不識。
國師問僧近離甚處。
曰南方。
師曰南方知識以何法示人。
曰。
南方知識祇道。
一朝風火散。
如蛇退皮。
如龍換骨。
本爾真性宛然無壞。
師曰苦哉苦哉。
南方知識說法半生半滅。
曰。
南方知識即如此。
未審和尚此間說何法。
師曰。
我此間身心一如身外無餘。
曰和尚何得将泡幻之身同於法體。
師曰你為什麼入於邪道。
曰什麼處是某甲入於邪道處。
師曰。
不見教中道。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雲門偃舉至身心一如身外無餘處乃雲。
山河大地何處有耶。
神鼎諲雲。
國師與麼道。
龍頭蛇尾。
前來身心一如向什麼處去也。
試檢點看。
淨慈昌雲。
者僧當時待國師舉六如偈了。
便好雲苦哉苦哉。
大小國師半生半滅。
東禅觀征雲。
國師與者僧即色聲相見。
離色聲相見。
若離色聲相見。
何異南方知識半生半滅。
若即色聲相見。
又道色見聲求是行邪道。
衆中莫有為國師作主者麼。
我要問你。
既是身心一如身外無餘。
泡幻之身為什麼不同法體。
國師因麻谷持錫到。
繞禅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
師曰。
汝既如是。
何用更見貧道。
谷又振錫一下卓然而立。
師曰者野狐精出去。
雪窦顯代麻谷雲。
洎不到此。
白岩符雲。
寶符在握予奪從容。
還他南陽老作。
不媿為一國之師。
然終不免麻谷在背地裡冷笑。
國師因肅宗帝問。
師在曹溪得何法。
師曰陛下還見空中一片雲麼。
帝曰見。
師曰釘釘着懸挂着。
五祖戒雲。
好事不如無。
磬山修雲。
且喜國師答話不涉離微不落理路。
可謂超今邁古獨步乾坤。
倘肅宗帝若解轉身一拶。
不知者一片雲又如何收卷。
祇如轉身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一堂風冷淡。
千古意分明。
白岩符雲。
肅宗帝等閑置個問端。
未當好心。
若非南陽老漢。
未免彼此鈍置。
然則國師與麼道。
且道是曹溪所得耶非曹溪所得耶。
試定當看。
國師因虞軍容問。
師住白岩山如何修行。
師乃以手摩童子頂曰。
惺惺直言惺惺。
曆曆直言曆曆。
他後莫受人瞞。
保福展雲。
國師被軍容一拶。
直得手忙腳亂。
白岩符雲。
與麼修行直是個弄精魂漢。
有甚麼限。
者裡則不。
然忽有人問師住白岩山如何修行。
向道瓦鼎慣烹丹穴鳳。
長竿時釣碧潭龍。
國師問座主講甚麼經。
曰唯識論。
師曰作麼生會唯識。
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師指簾子曰者個是什麼法。
曰色法。
師曰。
座主簾前賜紫對禦談經。
何得五戒不持。
寶壽方代座主别前語雲。
者邊是香台。
那邊是露柱。
别後語雲。
國師大似不曾讀論。
國師因馬祖遣西堂藏馳書至。
師問汝師說什麼法。
藏從西過東立。
師曰祇者個更别有。
藏卻過西立。
師曰者個是馬師底。
仁者底作麼生。
藏曰早個呈似和尚了也。
保福展雲。
大小西堂埋沒馬大師不少。
白岩符雲。
藏公酬對有據施設可觀。
真不媿為馬師專使。
雖然。
荊山渾璞不無小玼。
當時待道者是馬師底仁者底作麼生。
便好作禮雲。
明朝更獻楚王看。
便出。
豈不尤為淳萃。
國師因馬祖遣伏牛自在馳書至。
師問馬師近日如何示徒。
牛曰即心即佛。
師曰是什麼語話。
良久又問此外更有何言教。
牛曰非心非佛。
或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師曰猶較些子。
牛卻問。
馬大師即恁麼。
未審和尚此間如何示徒。
師曰。
三點如流水。
曲似刈禾鐮。
雪窦顯向猶較些子處便喝。
又向曲似刈禾鐮處雲。
是甚麼語話。
也好與一拶。
見之不取。
千載難逢。
沩山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