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應化聖賢(西天) 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财采藥曰。

    是藥者采将來。

    善财徧觀大地無不是藥。

    卻來白雲。

    無有不是藥者。

    殊曰是藥者采将來。

    善财遂於地上拈一莖草度與文殊。

    殊接得示衆曰。

    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活人。

     五祖戒出善财語雲。

    慚媿。

     首山念雲。

    文殊大以掩耳偷鈴。

     琅琊覺雲。

    文殊可謂誠實之言。

    要且額頭汗出。

    口裡膠生。

     沩山喆雲。

    解用不須霜刃劍。

    延齡何必九還丹。

     天童華雲。

    大小文殊被善财換卻眼睛。

     烏石道雲。

    盡道善财能采不能用。

    文殊能用不能采。

    殊不知者兩個漢。

    天共白雲曉。

    水和明月流。

     象田現豎如意雲。

    象田者一莖草。

    亦能殺人亦能活人。

    脫或遇着個四大忘我百骸調适的到來。

    且道殺即是活即是。

    乃放下如意雲。

    文殊祇欠者一着。

     崇先奇雲。

    大小文殊善财互相熱瞞。

    不顧旁觀者哂。

     文殊因庵提遮女問。

    明知生是不生之理。

    為甚麼卻被生死之所流轉。

    殊曰其力未充。

     羅漢機雲。

    有者道與麼答話替庵提遮女添上一重枷鎖。

    與麼見解。

    夢見文殊也未。

    又有道文殊稱大智被語言轉。

    親言出親口。

    殊不知七佛之師等閑出一語。

    如金剛王寶劍。

    你才拟議。

    早是血濺梵天了也。

    雖然。

    今日卻被機上座捉敗。

    還有知他下落者麼。

    請别出一隻手。

     善财童子參德雲比丘。

    於妙高峰頂四維上下徧觀求覓不可得。

    經七日後乃見比丘於别峰徐步經行。

    始得相見。

     鳳日玥雲。

    徧觀求覓竟不可見。

    有般漢道無見是真見。

    又有道法身無相更要見個甚麼。

    恁麼解會。

    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衲僧汗臭氣在。

    然則畢竟意旨如何。

    以拂子擊案一下雲。

    是處是慈氏。

    無門無善财。

     無邊身菩薩将竹杖量世尊頂。

    丈六了又丈六。

    量到梵天不見其頂。

    乃擿下竹杖合掌說偈曰。

    虛空無有邊。

    佛功德亦然。

    若有能量者。

    窮劫不可盡。

     白岩符雲。

    無見頂相莫說一無邊身。

    設使百千萬億無邊身盡其神力窮未來劫亦量不盡。

    雖然。

    乃擡眸雲。

    白岩者裡不消一觑。

     維摩居士示疾毗耶離城。

    因三十二菩薩問疾各說不二法門。

    至文殊曰。

    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

    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

    是為菩薩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殊卻問維摩曰。

    我等各自說已。

    雲何是仁者所說不二法門。

    維摩默然。

    文殊贊曰。

    乃至無有語言文字。

    是菩薩真入不二法門。

     保福展雲。

    維摩一默未出化門。

    又雲。

    大小維摩被文殊一坐。

    直至如今起不得。

    報恩秀雲。

    要起有甚麼難。

    便掌。

     雪窦顯但舉文殊語畢雲。

    維摩道甚麼。

    良久雲。

    勘破了也。

     琅琊覺雲。

    文殊與麼贊善。

    也是杓蔔聽虛聲。

    維摩默然。

    汝等諸人不得鑽龜打瓦。

     大沩智征雲。

    不二法門是默然不是默然。

    若是默然。

    文殊則為剩語。

    不是默然。

    維摩一場虛設。

    畢竟如何。

    具眼者辨。

     昭覺勤雲。

    者一轉語。

    叢林話會不少。

    有道默然。

    有道良久。

    有道據坐。

    有道不對。

    要且摸索不着。

    直得其聲如雷普震群動。

    自古及今前聖後聖所說法門。

    隻向維摩片時之間一時顯現。

    且道正當恁麼時。

    作個甚麼苟當始得與維摩相見。

     天寶樞雲。

    盡大地人性命被者維摩橫拖倒拽。

    天寶即不然。

    如何是不二法門。

    劈脊便棒。

     報恩秀雲。

    橫身為衆。

    不免禍出私門。

    那堪文殊點破。

    已露瑕玼。

    直饒天童道現居俗塵而無俗氣。

    也是掩鼻偷香。

     博山來雲。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若以語默商量。

    何異缽盂安足。

    二大士雖則傳脂付粉水洩不通。

    以不二法門較之尚晚在。

     磬山修雲。

    諸方商量都隻在語默上摸索。

    有甚交涉。

    你若向衆菩薩未啟口處識得根源。

    方知說的即是默的。

    默的即是說的。

    衆菩薩未嘗說一字。

    老維摩其聲如雷。

    還會麼。

    龍象蹴蹋非驢所堪。

     瀛山誾雲。

    維摩不二法門。

    文殊盡其神力捶擊不開。

    争奈保福猶嫌未出化門。

    為甚如此。

    大抵祖關無崄易。

    由來玄路有高低。

     鳳日玥雲。

    金粟如來被者多口阿師一靠靠倒。

    至今起不得。

    當時若是山僧。

    見道如何是仁者所說不二法門。

    便與劈頭一棒。

    七佛之師到者裡也隻得退身三步。

    亦且免後人向默然處躲跟。

     清化嶾雲。

    文殊揚聲止響。

    維摩平地吃交。

    二俱好笑。

    若論不二法門。

    更須吃棒始得。

     白岩符雲。

    文殊維摩各見一邊。

    未免互相鈍置。

    要顯不二法門。

    三生六十劫。

    時有僧問。

    畢竟如何是不二法門。

    符曰。

    山僧今日牙痛。

    不能為汝說得。

    且待明日來。

     崇先奇雲。

    文殊維摩互相熱瞞。

    帶累三十二菩薩口挂壁上。

    若是不二法門。

    俱未夢見。

     普明烨雲。

    維摩洗腳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