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九

關燈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二十九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一性無性等者蹑前出現品以明佛性上來展轉三義皆於一性義分。

     鈔十住菩薩者即十地菩薩也。

     ▲鈔答中答第一問等者以經中第一義空即是佛性之體名為智慧即是佛性之相故有本前注雲一問體相此為正義也。

     ▲鈔薦福釋雲下薦福寺法寶大師疏釋也言有自性遍照下即起信論文彼疏雲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既起念即是不覺無明故不起即是本覺智明)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妄見不周)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真照圓明)鈔明修得性等者以經雲不見空與不空故釋為修得也離有無相故者即以所觀雙遮辨中言空即遍計下所觀真俗能觀雙照故名中道空不空等既爾常無常苦樂我無我準上知之言亦有深理者明不全非之但者字約人有少異耳。

     鈔今正釋者下清涼更釋也言該通心境者釋上雙标所以也問何不但名第一義空複名智慧耶故此答也以性從緣情非情異為性亦殊今言智慧揀異瓦礫非情無覺性故故智論雲在非情為法性在有情名佛性故。

     ▲鈔以空有雙絕者釋義故雲不見空與不空此非性見修見但以不見空有表絕空有名第一義空也(薦福為修得者非也)。

     ▲鈔若具應雲者問經既不言何知應爾答釋前第一義空牒雲所言空者今例準應雲所言智慧者牒前标詞故言能見於空及與不空者問第一義空雙絕空有今既是即空之智何故雙見空有答第一義空約遮诠顯示雲絕空有明非相違智慧雙見空有明非戲論亦應非增益損減既離四句百非斯遣方真佛性。

     鈔若無本智下反顯釋成若無本智不見空不空修生智何能知空不空即今雖義歸本有以修生顯之亦猶鏡之本明能鑒青黃新明方能鑒青黃耳則功歸於本也我無我等等取常無常苦樂等亦爾。

     ▲鈔今以即智明空下逐難重釋前佛性者名第一義空即空之智釋前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方是常恒智性下釋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鈔空等二文者即前古德引雲佛性雲何為空等是一處文下文雲一切諸法等是一處文今觀卻是證空如來藏義以經言随其滅處等故是空藏言雲何非空下即從前所引雲何非空以其常故雲何非空非非空能與善法作種子故方是證名為智慧即不空藏義言空智下雙具二藏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下明二義相須。

     鈔又言第一義空者下上約空有二谛釋成二藏不相舍離空智相成故此約三谛複釋是第一義谛上論空有故前明第一義即空此明第一義之空既第一義貫通空有故空智相融無有二也言故初言即是第一義空者引證也即前薦福引兩段經於初段中文雲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随其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既雲滅處是第一義空即顯第一義是第一義谛虛假寂滅即是於空則證成第一義谛上論空也。

     ▲鈔又雲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名為佛性者因前薦福釋此段經中疏雲諸佛菩薩真俗雙觀有無齊照故名中道由是故清涼牒經以難薦福也上即牒經若爾雙見下正中難故知下申今正義如上可知上來所明多就所同義釋欲會彼故若與前段勾鎖以唯一性故說一成一切成即會同入别也。

     疏又出現雲等者疏雲一明無一衆生不有則知無性者非衆生數謂草木等過五性之見此即所會二衆生在纏之因已具出纏之果故雲有如來智慧非但有性後方當成亦非理先智後是知涅盤對昔方便且說有性後學尚謂談有藏無況聞有果智誰當信者即能同中别義也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圓教宗自他因果無二體故非華嚴無有斯理無不有者下即是疏詞由一性故成一乘也。

     鈔以諸緣起等者由諸法既托緣方起明皆無自性即以緣生無性成下無性緣生故中論等者但證無性緣生義正所用故又離真心下别就真性堅實靈明名心以催妄心也。

     鈔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下即起信論文如立教開宗終教所诠中已釋即是具分下即鈔詞釋成會意也。

     ▲鈔有雲下叙異解揀具分之名也今以真妄和合為具分不同法相以質影俱影為具分也然法相質影義者若決擇雲小乘宗中除正量部餘十九部說以自相如鏡中影得名唯識本質在於識外不名唯識取之不全故号其半大乘若影若質皆從心變鹹名唯識乃号具分若集玄及纂玄雲影即前七所變相分如明鏡上所現影故虛而不實故名為影質目第八相見二分謂前六識托第八識所變相分以為本質中間别變相分影也其第七識托第八識所變見分以為本質亦中間别變相分影也如是七識所變相分各從自識之所變起名為唯識質非七變而在影外故半非唯識名半頭唯識若第八識所變相分望前七識以為本質望第八識頓緣變時亦名影像以此質影同是第八識之所變俱得名影故雲質影俱影質非影外故雲具分寂照又雲第八識所變相分望自識自證分亦名影像是故本質影像俱名為影為具分唯識上來總是法相宗之具分故不同此也。

     鈔覺林偈者疏雲照心本末名為覺林言先有喻者即疏所引偈最先有此總喻之偈也彼疏雲初句總喻一心次句喻随緣熏變成依他次句不了依他故成遍計末句喻依他相盡體即圓成言初句合譬如工畫師等者彼疏鈔雲初句總相心也含真含妄有能有所諸世間者即諸彩色此句為總下出諸相即蘊界處故雲無法不造言次引證亦合分布諸彩色者彼疏雲謂如世間五蘊從心而造諸佛五蘊亦然如佛五蘊餘一切衆生亦然皆從心造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衆生成染緣起緣起雖有染淨心起不殊然佛果契心同真無盡妄法有極故不言之若晉經雲心佛與衆生是三無差别然應雲心佛與衆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若約一人心即總相佛即本覺衆生即不覺乃本覺随緣而成此二為生滅門應知佛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