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二釋它報(二者)
三問答别會它報(二)
初問(自問)後答(二)
初正解(二)
初泛分十地(一義雲) 後正要第十(然第)
後指繁(二)
初正指繁(餘義) 後鈔補釋(天宮)
二會唯識(二)
初彼為實報(唯識)後會為它報(二)
初指為它報(此示) 後會為釋報(唯識)
後清涼會為攝報(疏今)
鈔功德成滿者疏雲因位窮也鈔雲已具佛德進同佛位故。
▲鈔於色究竟下疏雲果位彰也鈔雲現十重報化萬類生彰表果位堕在佛數言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者急備錄雲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句(俱舍頌雲色天瑜繕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倍倍增唯無雲減三謂色界十七天初四天各半瑜繕那至第四天方二瑜繕那此上倍增者謂第五四第六八第七十六第八三十二第九六十四第十合一百二十八由第十是無雲天欲成都數故減三也則有一百二十五第十一有二百五十第十二五百第十三一千第十四二千第十五四千第十六八千第十七一萬六千然第十七即色究竟天故身高一萬六千由旬也)自在天身量三萬二千由旬十地菩薩為大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故雲最高大也。
▲鈔謂一念相應慧者疏雲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又無間道也鈔雲始本相應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疏雲無明頓盡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又解脫道也根本無分别智也此釋上自報自利行滿真實成佛不言方所。
▲鈔自然而有下彼科雲利它德顯疏雲不待功用後得智利他即釋上它報。
▲鈔地論者十地論也現報利益者彼鈔雲於此身中二嚴自利功德圓成欲明因圓處即自利之報也此自報實身無有方所由義沉隐以因圓顯果滿也。
▲鈔後報利益者彼鈔雲依自利報起利它報故名後報謂依前因圓所顯自利之實報起利它後報故又窮未來際故名為後言摩酰首羅智處生故者清涼釋有二義一摩酰首羅智自在故(即就攝報之身智自在故賢首品雲摩酰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别數其滴於一念中悉辨了即其文也又百福莊嚴經雲如器界将成於第四禅降大雨經五中劫不斷水遍三千上至梵世如是雨滴大自在天王悉能得知則智彌廣矣然此天何以為智處耶以下天定少四空定多以四禅中定慧均等以是色界中極故為智自在天也)二攝報智滿成種智故(約未成佛但是十地攝報居彼天中智度已圓故雲攝報智滿後於彼天上成大菩提具足種智故為智處然論成佛通說有三一寄化顯實在閻浮提即周法界二寄報顯實在色究竟成便遍法界三就實顯實妙出三世不可定其時處身相今就中義)。
鈔寄報十王顯别十地者仁王經說十信菩薩鐵輪王王一閻浮提十住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銀輪王王三天下十回向金輪王王四天下初地閻浮王王百佛土二地忉利王王千佛土三地夜摩王王萬佛土四地兜率王王億佛土五地化樂王王百億佛土六地它化王王千億佛土七地初禅王王萬億佛土八地二禅王王百萬億佛土九地三禅王王千萬阿僧祇佛土十地菩薩四禅王王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如來法界王王無量佛土說一切法門彼經有十三法師兼信十四及佛十五今此唯明十地故言十王。
▲鈔當此天王者問作此天王但是菩薩雲何受佛位耶答即轉彼菩薩身為佛身是第十重它報示成佛真佛成無方所今在彼天有所化故是知天王身有二種一已實成佛化作天王轉天王身而作第十種它受用佛身即是能化雲即於彼身示成菩提等(賢首約此義也)二者第十地菩薩未成佛攝報果作此天王即是所化故雲第十地寄當此王不爾誰是所化(清涼約此義)今雲示成菩提即取初義也。
▲鈔天宮抄者寂照雲準慈恩傳洛州天宮寺應是此寺法師所撰鈔也未見其本不敢詳定四智圓滿者即前釋摩酰首羅智處第二義也然全現行抄補别說有五義一雲以二乘人報化身為真佛不信别有聖人然信第四禅是聖人生處欲令其知八相非真於彼示成也二雲由三災不及故三雲由欲界色界質粗是有無色界都無色質是無表離有無契中道故四雲以摩酰首羅面有三眼表證三德涅盤故五雲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定多慧少表定慧平等故。
鈔唯識即實報成佛者然一節鈔文諸釋不同或為天宮抄文補答前意便為會釋唯識今詳鈔大科雲一會起信唯識即是大科會釋之文也屬天宮鈔之餘文殊失鈔旨或以天宮抄亦是指辭曰餘義(雲雲)今作二字即兩點點也即四智圓滿五字連下唯識是今抄辭亦非正義既無補義引之何為即下五字憑何而起無所系屬故今詳即下五字是天宮抄補第二答唯識已下即是疏主對賢首起信會釋唯識義也然有問雲唯識之中以為實報今釋起信何為它報耶故此會也三段如科言唯識即實報成者唯識第七雲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彼疏雲頓悟異生至八地要生第四禅得勝身已方受變易身故大自在天宮者謂淨居天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於彼初起證等據此即實報身也。
▲鈔唯識為引下問彼既它報唯識諸師何為實報耶答以二乘人取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成佛者為實報今唯識為引攝二乘令知彼取非真故且權指此為實報也。
鈔今抄據二文之意者或起信地論為二或起信唯識為二有以賢首天宮為二者非也天宮但釋賢首之餘文同賢首為一文也言十地經通雲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
▲鈔於色究竟下疏雲果位彰也鈔雲現十重報化萬類生彰表果位堕在佛數言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者急備錄雲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句(俱舍頌雲色天瑜繕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倍倍增唯無雲減三謂色界十七天初四天各半瑜繕那至第四天方二瑜繕那此上倍增者謂第五四第六八第七十六第八三十二第九六十四第十合一百二十八由第十是無雲天欲成都數故減三也則有一百二十五第十一有二百五十第十二五百第十三一千第十四二千第十五四千第十六八千第十七一萬六千然第十七即色究竟天故身高一萬六千由旬也)自在天身量三萬二千由旬十地菩薩為大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故雲最高大也。
▲鈔謂一念相應慧者疏雲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又無間道也鈔雲始本相應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疏雲無明頓盡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又解脫道也根本無分别智也此釋上自報自利行滿真實成佛不言方所。
▲鈔自然而有下彼科雲利它德顯疏雲不待功用後得智利他即釋上它報。
▲鈔地論者十地論也現報利益者彼鈔雲於此身中二嚴自利功德圓成欲明因圓處即自利之報也此自報實身無有方所由義沉隐以因圓顯果滿也。
▲鈔後報利益者彼鈔雲依自利報起利它報故名後報謂依前因圓所顯自利之實報起利它後報故又窮未來際故名為後言摩酰首羅智處生故者清涼釋有二義一摩酰首羅智自在故(即就攝報之身智自在故賢首品雲摩酰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别數其滴於一念中悉辨了即其文也又百福莊嚴經雲如器界将成於第四禅降大雨經五中劫不斷水遍三千上至梵世如是雨滴大自在天王悉能得知則智彌廣矣然此天何以為智處耶以下天定少四空定多以四禅中定慧均等以是色界中極故為智自在天也)二攝報智滿成種智故(約未成佛但是十地攝報居彼天中智度已圓故雲攝報智滿後於彼天上成大菩提具足種智故為智處然論成佛通說有三一寄化顯實在閻浮提即周法界二寄報顯實在色究竟成便遍法界三就實顯實妙出三世不可定其時處身相今就中義)。
鈔寄報十王顯别十地者仁王經說十信菩薩鐵輪王王一閻浮提十住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銀輪王王三天下十回向金輪王王四天下初地閻浮王王百佛土二地忉利王王千佛土三地夜摩王王萬佛土四地兜率王王億佛土五地化樂王王百億佛土六地它化王王千億佛土七地初禅王王萬億佛土八地二禅王王百萬億佛土九地三禅王王千萬阿僧祇佛土十地菩薩四禅王王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如來法界王王無量佛土說一切法門彼經有十三法師兼信十四及佛十五今此唯明十地故言十王。
▲鈔當此天王者問作此天王但是菩薩雲何受佛位耶答即轉彼菩薩身為佛身是第十重它報示成佛真佛成無方所今在彼天有所化故是知天王身有二種一已實成佛化作天王轉天王身而作第十種它受用佛身即是能化雲即於彼身示成菩提等(賢首約此義也)二者第十地菩薩未成佛攝報果作此天王即是所化故雲第十地寄當此王不爾誰是所化(清涼約此義)今雲示成菩提即取初義也。
▲鈔天宮抄者寂照雲準慈恩傳洛州天宮寺應是此寺法師所撰鈔也未見其本不敢詳定四智圓滿者即前釋摩酰首羅智處第二義也然全現行抄補别說有五義一雲以二乘人報化身為真佛不信别有聖人然信第四禅是聖人生處欲令其知八相非真於彼示成也二雲由三災不及故三雲由欲界色界質粗是有無色界都無色質是無表離有無契中道故四雲以摩酰首羅面有三眼表證三德涅盤故五雲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定多慧少表定慧平等故。
鈔唯識即實報成佛者然一節鈔文諸釋不同或為天宮抄文補答前意便為會釋唯識今詳鈔大科雲一會起信唯識即是大科會釋之文也屬天宮鈔之餘文殊失鈔旨或以天宮抄亦是指辭曰餘義(雲雲)今作二字即兩點點也即四智圓滿五字連下唯識是今抄辭亦非正義既無補義引之何為即下五字憑何而起無所系屬故今詳即下五字是天宮抄補第二答唯識已下即是疏主對賢首起信會釋唯識義也然有問雲唯識之中以為實報今釋起信何為它報耶故此會也三段如科言唯識即實報成者唯識第七雲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彼疏雲頓悟異生至八地要生第四禅得勝身已方受變易身故大自在天宮者謂淨居天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於彼初起證等據此即實報身也。
▲鈔唯識為引下問彼既它報唯識諸師何為實報耶答以二乘人取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成佛者為實報今唯識為引攝二乘令知彼取非真故且權指此為實報也。
鈔今抄據二文之意者或起信地論為二或起信唯識為二有以賢首天宮為二者非也天宮但釋賢首之餘文同賢首為一文也言十地經通雲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