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五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其為旨也下此句雖标在初義貫下二種無礙言冥真下方示三大也問此三大文有四句前三句三大互在第四句止觀雙流何以科中皆雲三大耶答三大是境止觀是心今科但雲三大者舉境攝心也或影略故問華嚴三大應與終教等别今何約理事無礙中示三大耶答若别示三大之相相用二大皆具十玄正當事事無礙雖體大中亦全相用而常徧今由明三大互在事理相融故當理事無礙然勝德之相繁興之用約不礙真體雖屬事理無礙而相用中常含同别之旨亦即同中必有别義也即有其所通無其所局。

     鈔雖此經中等者問經诠四法界何以但明後二不說前二事之與理耶故此答也言此門即義分齊中意者彼雖四門今略叙二於二義亦略叙之複與彼文互相影略彼開十門多明所觀今三止觀即凡心而見佛心及理事雙修等多明能觀應以此之能觀亦觀彼所觀以彼之所觀亦對此能觀等也。

     ▲鈔今約能诠等者問此下旨趣玄微即是所诠何言能诠經中答經為能诠诠三大之義豈非所诠問既是所诠前往複等亦是所诠如何不同答前約收歸宗體此約泛明所诠如下宗趣通局豈濫義理分齊。

     鈔今明三大所在者問前雲三大獨在法界此亦明三大所在雲何成異答前别明三大相中不言在處至最後方結歸法界此别說三大便明所在即三大互在故不同也。

     ▲鈔為成己宗者不對於他故名己宗此對他以辯故雲遮異釋也此正是作文之意以彼刊定立德相業用各十玄門德相唯淨業用通染故彼叙體即通於事叙相則無相作相入(不通用也)叙用方有相入相作(不通相也)故疏主破雲使德相無相入相作即用之體不成德相不通染門交徹之旨甯就今正遮此也。

     ▲鈔無去無來者離三世故名常影取現在也以不生為無滅等者離四相故名常影取住異二相等字等於餘文彼次文雲事包萬類理極一如理無事而不融事無理而不徹等問準此文則刊定之體亦通事也與此冥真體於萬化之域正同何雲遮異釋耶答體雖通事相用各别不許互通今約相用故遮異釋或可彼雲雖有今之所引等下之文彼意唯以鈔中所引能等之文為體不取所等故今遮之。

     ▲鈔同異類下别顯德相中二門也鈔文超間讀之則顯初即第九微細德此約同類異類體别各能微細容持一能容多多是所持故喻芥瓶下句即第十因陀羅網德也雖德相具十玄唯舉後二例初八也。

     ▲鈔其為用也下若約刊定業用十玄配者不分而徧不去而臻即第六純雜用不分名純而徧即雜一多大小而互為即第五相作用延促靜亂而相在即第三相在用或通第七隐顯用以靜亂相在如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起等等字等其餘文彼次文雲多劫入於一劫非卷非舒微塵納於世界無增無減釋曰上句第四相入用下句第九微細用此通舉業用六玄略餘四門也有以鈔大小互為配廣狹門延促相在配十世門者非也彼不立廣狹唯取純雜不立十世以時為所依體事故不可以此之十玄配彼之用大也思之問豈以事理無礙之淺義能遮事事無礙之深義耶答不遮相用二大中各明事事無礙但遮彼體相用三互望不明無礙故今遮之恐令三大一向别故。

     ▲鈔今但明下上皆标舉問答叙其所遮此下方是别釋疏文言深玄者謂前設明十玄等亦皆名事若相用平等總明為理此二無礙方為深玄故前鈔雲雖廣說事及說於理而皆無礙故不爾但是同教事理無礙豈是此經旨趣玄微。

     ▲鈔萬化乃事法之總名者如十對體事皆名為事皆歸真性而為體大其體大還在萬化事中。

     鈔原夫下一句總标蕭然下别釋言蕭然空寂即離言湛爾沖玄即離相玄之又玄下無相不礙相表者外也寂之又寂下無言不礙言非象表也下相即無相在言裡也下言即離言言五目者纂要疏雲一肉眼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内色名為肉眼(依肉之眼名為肉眼)二天眼者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内佛淨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事等名肉眼也)三慧眼者以根本智照真理故四法眼者從後得智說法度人故五佛眼者前四在佛總名佛眼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言四辯者圭峰雲一法無礙辯謂諸法自體二義無礙辯謂法上之義三詞無礙辯謂得彼方言依彼詞句為他說故四樂說無礙辯於上三種智随他所喜種種義語樂說無盡故初心習學九地漸成佛能究竟。

     ▲鈔今疏下問若唯非異無礙義成若言非一理事各别何名無礙答若唯非異無可融通若唯非一不成無礙今由二義同時故成無礙義也。

     鈔明相不礙體也者亦相大與真體具非一非異故也。

     ▲鈔明用不離於體下亦具非一非異義故問三大互在何不說相用互在之義耶答理實三大互在合明相用互在之義以體用互在及體相互在義順理事無礙故此明之若相用無礙義通事事故略不顯也。

     ▲鈔上體相用三大下結前生後也。

     鈔智周鑒而常靜下一節鈔文口科分二。

     初标義指文(疏智)二分門别釋(二) 初直約止觀釋(三) 初於當句直配止觀無礙(二) 初直配止觀(若當)  後亦配權實(亦權) 二通對三句明鏡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