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
」兩衙門遵旨,于 上行宮正席坐師,餘諸門弟子則偏殿,安排齋畢,包裏臣如命導從,奉師還宮。
越三日, 上至,師曰:「昨承 皇上威光,得隨喜新寺已,儼升忉利天宮,又祇受盛燕顧,何福消之?」 上曰:「齋不麤率麼?」師曰:「魚麗所謂多而嘉、旨而偕、有而時,固贊歎莫能及也。
第奉旨撰文,媿不雅馴,尚祈聖裁鑒定,毋俾辱國。
」乃出以進, 上為展閱一過,命侍臣收入宮內。
次日, 上復攜王學士至方丈,謂師曰:「朕昨回宮細看老和尚者篇文字,極得大體,風雅典則不待言矣。
」師曰:「勉遵慈命,如蚊負山,幸不罪責,乃蒙 皇上褒嘉過甚也。
」 上曰:「朕固不通文字,曾與王熙看過,試問他何如,王學士曰:『此千秋不朽之文也。
』」師曰:「忞實慚媿。
」 上又曰:「即書丹篆額,還要借重老和尚。
」師曰:「朝堂濟濟,不乏虞歐褚柳之賓,乃命順朱如忞者為之,一發使馬牽犁矣。
」 上曰:「朕極喜老和尚書法,字畫圜勁,筆筆中鋒,不落書家時套。
」師曰:「如 皇上不容固辭,乞敕賜寺額,得以綴文從事。
」上制名德壽,命文書館畫格授師,師為擘窠書上, 上乃敕良工劉光陽摹勒上石焉。
上一日謂師曰:「老和尚苦欲還山,朕亦不敢強留,違老和尚意。
俟三二年萬姓瘡痍稍起,朕思江南一行,當親入天童看老和尚。
」師曰: 「皇上再不要動此念頭,忞見兩院巡方便拿船起夫下程,酒水百般支應,裡鄙遞年,好不苦殺,況復 聖駕親臨者?沿途百姓算來都是死數。
」 上搖手曰:「朕自然有箇道理,決不遺累地方。
」 過數日, 上復為言,師曰:「如 聖駕必欲巡幸江南,乞預先傳 旨諭,忞好在江上迎 駕。
」 上曰:「朕動身時,必先著人說與老和尚知道。
」 上一日語師:「老和尚許朕三十歲來為祝壽,庶或可待;報恩和尚來祝四十,朕決候他不得矣。
」師曰: 「皇上當萬有千歲,覆幬生民,何出此言?」 上彈頰曰:「老和尚相朕面孔略好看。
」揣懷曰:「此骨已瘦如柴,似此病軀如何挨得長久?」師曰: 「皇上勞心太甚,幸撥置諸緣,以早睡安神為妙。
」 上曰:「朕若早睡,則終宵反側,愈覺不安,必譙樓四鼓,倦極而眠,始得安枕耳。
」師曰: 「皇上心血不足,可服參附諸藥餌麼?」 上曰:「早晚常服天王補心丸。
」師曰:「補心丸有地黃、當歸,恐與 皇上脾氣不對。
」 上曰:「少時喜喫水精、蒲桃,緻傷脾胃,年來讀書耗氣,復有歐血之病,坐此正難調攝耳。
」師曰:「乞 皇上早為珍嗇,天下臣民幸甚。
」上曰:「謹依老和尚慈念。
」 上一日語師:「朕于宮中造有關夫子勒馬聽風之相,身披黃金鎧甲,純用五色寶石填廁其間,所侍關平、周倉亦如之。
今送老和尚還山,留作天童護法。
」師曰:「忞被殊恩又光泉石,天童香火從此萬年不燼矣。
」 上曰:「朕已命人擡至,老和尚可出共觀。
」時相皆有黃幔遮塵, 上為揭示,則周倉面朝裏壁, 上呼近侍李國柱:「可與朕擡正此相。
」師前代 上,上曰:「老和尚恐難著力。
」時師行者玄猷近前, 上復揮去,乃躬自移正焉。
因問行者:「甚處人?」者曰:「玄猷承天府人。
」 上曰:「朕本朝已改承天為安陸州了。
」者曰:「玄猷躡屩四方,久已不聞故鄉消耗。
」 上曰:「也是真話。
」 上一日語師:「天岸隨老和尚出京還青州,可分付他,不要更赴別請,當常住山東,教化北方。
蓋過了黃河直抵京師,無有禪門主導四眾,極可悲閔,得久久闡揚一番,便都各知有此事。
」師曰:「謹遵 慈命。
」 上復語師:「老和尚還山,朕要留門下弟子兩位在此,早晚說話如見老和尚一般。
」師曰:「道忞諸弟子都是箇愚戇底人,恐有不到處,得罪 皇上,反成道忞過咎。
」 上曰:「老和尚一旦還山,教朕如何忍得?朕亦不留他在宮供養,本意要幾位有道眼底闡化京師。
」 上乃自定旅菴、山曉二人,命擇前門善果、隆安二大剎,俾住持開法焉。
上擇五月望旦,差包裏臣劉之武送師還山。
上自淩晨躬候登程,時師早餐未畢,已傳 聖駕將出矣。
師趨立門左, 上單騎卒至,見師下馬,師前慰上曰:「道忞還山,願 皇上定慮凝神,保佑聖躬。
又月、皙二子在京,恐有不到,乞 皇上慈悲教育。
」 上曰:「都知道了,老和尚不須罣念。
」師曰:「即請 皇上還宮。
」 上曰:「請老和尚上馬。
」師率諸弟子就道,上騎忽出師右,諸人見 駕來俱欲下馬, 上止曰:「你們騎馬不慣,下了難上,不要回互罷。
」 上與師並駕行將及一望,師再三請 上還宮, 上始回韁,少間師已抵北苑門矣。
上騎復至,促師馬首,曰:「老和尚還山可著人看朕,朕常著人看老和尚,不要疏間了。
」師曰:「恭奉慈命。
」 上乃與師握手而別。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四
」兩衙門遵旨,于 上行宮正席坐師,餘諸門弟子則偏殿,安排齋畢,包裏臣如命導從,奉師還宮。
越三日, 上至,師曰:「昨承 皇上威光,得隨喜新寺已,儼升忉利天宮,又祇受盛燕顧,何福消之?」 上曰:「齋不麤率麼?」師曰:「魚麗所謂多而嘉、旨而偕、有而時,固贊歎莫能及也。
第奉旨撰文,媿不雅馴,尚祈聖裁鑒定,毋俾辱國。
」乃出以進, 上為展閱一過,命侍臣收入宮內。
次日, 上復攜王學士至方丈,謂師曰:「朕昨回宮細看老和尚者篇文字,極得大體,風雅典則不待言矣。
」師曰:「勉遵慈命,如蚊負山,幸不罪責,乃蒙 皇上褒嘉過甚也。
」 上曰:「朕固不通文字,曾與王熙看過,試問他何如,王學士曰:『此千秋不朽之文也。
』」師曰:「忞實慚媿。
」 上又曰:「即書丹篆額,還要借重老和尚。
」師曰:「朝堂濟濟,不乏虞歐褚柳之賓,乃命順朱如忞者為之,一發使馬牽犁矣。
」 上曰:「朕極喜老和尚書法,字畫圜勁,筆筆中鋒,不落書家時套。
」師曰:「如 皇上不容固辭,乞敕賜寺額,得以綴文從事。
」上制名德壽,命文書館畫格授師,師為擘窠書上, 上乃敕良工劉光陽摹勒上石焉。
上一日謂師曰:「老和尚苦欲還山,朕亦不敢強留,違老和尚意。
俟三二年萬姓瘡痍稍起,朕思江南一行,當親入天童看老和尚。
」師曰: 「皇上再不要動此念頭,忞見兩院巡方便拿船起夫下程,酒水百般支應,裡鄙遞年,好不苦殺,況復 聖駕親臨者?沿途百姓算來都是死數。
」 上搖手曰:「朕自然有箇道理,決不遺累地方。
」 過數日, 上復為言,師曰:「如 聖駕必欲巡幸江南,乞預先傳 旨諭,忞好在江上迎 駕。
」 上曰:「朕動身時,必先著人說與老和尚知道。
」 上一日語師:「老和尚許朕三十歲來為祝壽,庶或可待;報恩和尚來祝四十,朕決候他不得矣。
」師曰: 「皇上當萬有千歲,覆幬生民,何出此言?」 上彈頰曰:「老和尚相朕面孔略好看。
」揣懷曰:「此骨已瘦如柴,似此病軀如何挨得長久?」師曰: 「皇上勞心太甚,幸撥置諸緣,以早睡安神為妙。
」 上曰:「朕若早睡,則終宵反側,愈覺不安,必譙樓四鼓,倦極而眠,始得安枕耳。
」師曰: 「皇上心血不足,可服參附諸藥餌麼?」 上曰:「早晚常服天王補心丸。
」師曰:「補心丸有地黃、當歸,恐與 皇上脾氣不對。
」 上曰:「少時喜喫水精、蒲桃,緻傷脾胃,年來讀書耗氣,復有歐血之病,坐此正難調攝耳。
」師曰:「乞 皇上早為珍嗇,天下臣民幸甚。
」上曰:「謹依老和尚慈念。
」 上一日語師:「朕于宮中造有關夫子勒馬聽風之相,身披黃金鎧甲,純用五色寶石填廁其間,所侍關平、周倉亦如之。
今送老和尚還山,留作天童護法。
」師曰:「忞被殊恩又光泉石,天童香火從此萬年不燼矣。
」 上曰:「朕已命人擡至,老和尚可出共觀。
」時相皆有黃幔遮塵, 上為揭示,則周倉面朝裏壁, 上呼近侍李國柱:「可與朕擡正此相。
」師前代 上,上曰:「老和尚恐難著力。
」時師行者玄猷近前, 上復揮去,乃躬自移正焉。
因問行者:「甚處人?」者曰:「玄猷承天府人。
」 上曰:「朕本朝已改承天為安陸州了。
」者曰:「玄猷躡屩四方,久已不聞故鄉消耗。
」 上曰:「也是真話。
」 上一日語師:「天岸隨老和尚出京還青州,可分付他,不要更赴別請,當常住山東,教化北方。
蓋過了黃河直抵京師,無有禪門主導四眾,極可悲閔,得久久闡揚一番,便都各知有此事。
」師曰:「謹遵 慈命。
」 上復語師:「老和尚還山,朕要留門下弟子兩位在此,早晚說話如見老和尚一般。
」師曰:「道忞諸弟子都是箇愚戇底人,恐有不到處,得罪 皇上,反成道忞過咎。
」 上曰:「老和尚一旦還山,教朕如何忍得?朕亦不留他在宮供養,本意要幾位有道眼底闡化京師。
」 上乃自定旅菴、山曉二人,命擇前門善果、隆安二大剎,俾住持開法焉。
上擇五月望旦,差包裏臣劉之武送師還山。
上自淩晨躬候登程,時師早餐未畢,已傳 聖駕將出矣。
師趨立門左, 上單騎卒至,見師下馬,師前慰上曰:「道忞還山,願 皇上定慮凝神,保佑聖躬。
又月、皙二子在京,恐有不到,乞 皇上慈悲教育。
」 上曰:「都知道了,老和尚不須罣念。
」師曰:「即請 皇上還宮。
」 上曰:「請老和尚上馬。
」師率諸弟子就道,上騎忽出師右,諸人見 駕來俱欲下馬, 上止曰:「你們騎馬不慣,下了難上,不要回互罷。
」 上與師並駕行將及一望,師再三請 上還宮, 上始回韁,少間師已抵北苑門矣。
上騎復至,促師馬首,曰:「老和尚還山可著人看朕,朕常著人看老和尚,不要疏間了。
」師曰:「恭奉慈命。
」 上乃與師握手而別。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