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林野奇和尚行狀
關燈
小
中
大
明賜進士出身文林郎翰林院編修前左春坊庶
子兼侍讀學士掌院事纂修國史經筵日講冊封
魯藩正使正治卿中奉大夫禮部右侍郎曹勳拜
撰
師諱通奇,號林野。
四川重慶府,合州人。
父蔡母餘,生於皇明萬曆乙未十二月廿六日,幼時深靜沉默,不多言笑,眾皆異之,遇葷不食,有日者一見,輒驚,謂:此寧馨兒,他時當振祖佛家風。
母聞,遂不議婚。
至十歲,送本裡金鍾寺,道然。
師薙染,習諸典籍,宛如夙諳,見有凝神燕坐,齋居淵穆者,必喜敬之。
蜀中風氣,崇尚有為,師每厭薄,雖居梓裡,惟以參訪為懷。
至十九南遊,歷講肆十四載,南中數大老欲以大座相歸,師略不顧。
丁卯歲,息肩當湖德藏遇毛俞諸公請演楞嚴,嘆為希有,遂留掩關。
閱藏義雖無疑,實有一種放不下處,如負他人,宿債不半載,忽染痢垂危,覺生死無嘗瞬息,異世何暇窮年紙墨,便欲破關,參尋知識,奈毛俞諸公,苦留遂止,身雖羈縻,渴想猶馳。
偶閱密雲悟和尚語錄,看至參禪偈曰:一念未生前,試看底模樣。
頓覺疑情猛,發,寢食俱忘。
將從前所知所解,一應拋卻詩文註疏,盡投之火,如周金剛親到龍潭時也。
至庚午春,聞悟過當湖,遣護關者求開示,悟雲:教他關中莫妄想。
師愈覺疑情熾盛,全無所知,如木人相似。
一日散步,失足墮樓,若夢初覺會得一念未生前面目,隨口說偈曰:一念未生前,六戶絕消息。
瞥爾揚雙眉,大似眼無力。
遂破關,走姑蘇,見悟於清涼菴中,便問:學人絕跡而來,特為親近和尚。
悟雲:莫妄想。
師雲:未審還有堂頭也無?悟雲:看腳下。
師雲: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悟雲:休錯會。
師便禮拜。
自此心意泰然,對境逢緣,如江河之行,地辛未春,悟赴育王請師入室,問雲:還認得學人麼?悟雲:不認得。
師雲:也知和尚認某甲不得。
悟雲:不識羞。
師喝,悟拈棒,師禮拜,悟便休。
是時法席雖盛,悟實雅器於師。
一日茶筵,悟舉洞山勘泰首座話索眾下語,俱不契。
將撤果師於稠人中高聲雲:食到口邊被人奪卻悟大悅允喫茶。
解制上堂,悟舉世尊初生機緣拽杖,下座一時打散。
師於此全身脫落,深徹棒喝之旨,自此機用軼格,牙爪猛利,莫之敢攖。
悟應天童請師入室,悟問雲:你從甚處來?師拂袖便行,悟便棒。
師雲:蒼天!蒼天!爾時天童初興,開疆闢土,諸務煩劇。
師雖道體恂恂悟誡,勿過勞卒,不以懦軟成習,欣執搬運之役。
一日,挑瓜,悟,問雲:你揀大的挑耶?師雲:信手拈來。
悟便休。
又一日將破碗,入庫取油,悟問雲:為甚打破常住碗?師雲:不是某甲打破。
悟雲:因甚在你手裡?師雲: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悟雲:賠了,碗去。
師展手便行。
冬期立,師為維那,於堂中調燮群眾整肅紀綱,往來衲子有林古佛之稱。
一日,悟入堂,見數僧不出,坡訶雲:為甚不出坡?師雲:俱是告假的。
悟雲:如死去閻羅老子鐵面無情,將汝打入鑊湯爐炭裡,牛頭馬面不容告假,又作麼生?師雲: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乙亥冬,結制悟欲命師為元座,或有議者以師色力欠強,師正色而言曰:這個不是管三軍。
遂堅辭不就。
一日,悟上堂,師問雲:今日四海衲僧雲集,各各壁立千仞,還許他諸人悟麼?悟雲:你還夢見麼?進雲:悟尚不存,夢個甚麼?悟打雲:即今是迷是悟?師雲:學人不在迷悟裡。
悟雲:且道在甚麼處?師便禮拜,悟乃休。
金壇王內翰喬梓入山一睹,師容若有宿契,即恭請掩關。
師固辭悟,勉雲:佛種從緣,勿過卻也。
爰題像送。
別雲:咄哉這禿!有眼如盲,有口若啞,手拈條棒,問著便打,不知落處,問取林野。
遂受請掩關於東禪寺,忽聞悟有溈山之行,即破關,復入天童。
未幾,悟因事出山,師隨至嘉禾,寓黃闇齋觀察素園中受付囑焉。
時己卯秋九月也。
其年春,黃夫人夢見庭前丹桂二株,參天盛開,其兩公子俱赴秋闈,擬係此兆,豈意
四川重慶府,合州人。
父蔡母餘,生於皇明萬曆乙未十二月廿六日,幼時深靜沉默,不多言笑,眾皆異之,遇葷不食,有日者一見,輒驚,謂:此寧馨兒,他時當振祖佛家風。
母聞,遂不議婚。
至十歲,送本裡金鍾寺,道然。
師薙染,習諸典籍,宛如夙諳,見有凝神燕坐,齋居淵穆者,必喜敬之。
蜀中風氣,崇尚有為,師每厭薄,雖居梓裡,惟以參訪為懷。
至十九南遊,歷講肆十四載,南中數大老欲以大座相歸,師略不顧。
丁卯歲,息肩當湖德藏遇毛俞諸公請演楞嚴,嘆為希有,遂留掩關。
閱藏義雖無疑,實有一種放不下處,如負他人,宿債不半載,忽染痢垂危,覺生死無嘗瞬息,異世何暇窮年紙墨,便欲破關,參尋知識,奈毛俞諸公,苦留遂止,身雖羈縻,渴想猶馳。
偶閱密雲悟和尚語錄,看至參禪偈曰:一念未生前,試看底模樣。
頓覺疑情猛,發,寢食俱忘。
將從前所知所解,一應拋卻詩文註疏,盡投之火,如周金剛親到龍潭時也。
至庚午春,聞悟過當湖,遣護關者求開示,悟雲:教他關中莫妄想。
師愈覺疑情熾盛,全無所知,如木人相似。
一日散步,失足墮樓,若夢初覺會得一念未生前面目,隨口說偈曰:一念未生前,六戶絕消息。
瞥爾揚雙眉,大似眼無力。
遂破關,走姑蘇,見悟於清涼菴中,便問:學人絕跡而來,特為親近和尚。
悟雲:莫妄想。
師雲:未審還有堂頭也無?悟雲:看腳下。
師雲: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悟雲:休錯會。
師便禮拜。
自此心意泰然,對境逢緣,如江河之行,地辛未春,悟赴育王請師入室,問雲:還認得學人麼?悟雲:不認得。
師雲:也知和尚認某甲不得。
悟雲:不識羞。
師喝,悟拈棒,師禮拜,悟便休。
是時法席雖盛,悟實雅器於師。
一日茶筵,悟舉洞山勘泰首座話索眾下語,俱不契。
將撤果師於稠人中高聲雲:食到口邊被人奪卻悟大悅允喫茶。
解制上堂,悟舉世尊初生機緣拽杖,下座一時打散。
師於此全身脫落,深徹棒喝之旨,自此機用軼格,牙爪猛利,莫之敢攖。
悟應天童請師入室,悟問雲:你從甚處來?師拂袖便行,悟便棒。
師雲:蒼天!蒼天!爾時天童初興,開疆闢土,諸務煩劇。
師雖道體恂恂悟誡,勿過勞卒,不以懦軟成習,欣執搬運之役。
一日,挑瓜,悟,問雲:你揀大的挑耶?師雲:信手拈來。
悟便休。
又一日將破碗,入庫取油,悟問雲:為甚打破常住碗?師雲:不是某甲打破。
悟雲:因甚在你手裡?師雲: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悟雲:賠了,碗去。
師展手便行。
冬期立,師為維那,於堂中調燮群眾整肅紀綱,往來衲子有林古佛之稱。
一日,悟入堂,見數僧不出,坡訶雲:為甚不出坡?師雲:俱是告假的。
悟雲:如死去閻羅老子鐵面無情,將汝打入鑊湯爐炭裡,牛頭馬面不容告假,又作麼生?師雲: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乙亥冬,結制悟欲命師為元座,或有議者以師色力欠強,師正色而言曰:這個不是管三軍。
遂堅辭不就。
一日,悟上堂,師問雲:今日四海衲僧雲集,各各壁立千仞,還許他諸人悟麼?悟雲:你還夢見麼?進雲:悟尚不存,夢個甚麼?悟打雲:即今是迷是悟?師雲:學人不在迷悟裡。
悟雲:且道在甚麼處?師便禮拜,悟乃休。
金壇王內翰喬梓入山一睹,師容若有宿契,即恭請掩關。
師固辭悟,勉雲:佛種從緣,勿過卻也。
爰題像送。
別雲:咄哉這禿!有眼如盲,有口若啞,手拈條棒,問著便打,不知落處,問取林野。
遂受請掩關於東禪寺,忽聞悟有溈山之行,即破關,復入天童。
未幾,悟因事出山,師隨至嘉禾,寓黃闇齋觀察素園中受付囑焉。
時己卯秋九月也。
其年春,黃夫人夢見庭前丹桂二株,參天盛開,其兩公子俱赴秋闈,擬係此兆,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