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錫蘭島之佛教

關燈
伽蜜多大德尼之處言:“尊者!尊者之兄摩哂陀大德遣我來尊者之處,因天愛帝須王兄弟之妃阿?羅夫人欲與五百童女、五百宮女俱出家,來而令彼女出家,尊者之兄摩哂陀大德派遣我。

    ”彼女急急往王之處如是言:“大王!我兄摩哂陀大德如是來言,王之兄弟妃阿?羅夫人與五百童女及五百宮女欲俱出家,待我之來?大王!我應往銅鍱島。

    ”王言:“然,我子摩哂陀大德、孫之修摩耶沙彌使往銅鍱島如斷我乎,不見彼等而起悲哀,見汝之臉即鎮靜,不可去。

    ”“大王!兄之語也重,阿?羅刹帝利圍繞一千婦女,準備出家等待我甚切,大王!我往耶!”“然者,當持往大菩提樹。

    ”“王之菩提樹在何處耶?”王且修摩那未來得舍利之前!既欲送菩提樹于楞伽島,以刀切斷為不相應,我應如何送往大菩提樹,不知其方法而尋問摩诃提婆大臣,彼曰:“王!有多賢明之比丘耶?”王聞是事供食物于比丘僧伽,于餐食之畢而問僧伽:“尊者!世尊之菩提樹應否往楞伽島耶?”僧伽推舉目犍連子帝須大德。

    大德言:“大王!大菩提樹應往楞伽島。

    ”而語世尊之五大遺敕。

    五者何耶?往昔,世尊大般涅槃之卧于床,遺敕:為安立大菩提樹于伽島阿育大王應取送往菩提樹,其時大菩提樹大之南枝自析當停住于金盆中,此為第一之遺敕。

    遺敕:停住時之大菩提樹應入于雪雲内,此為第二遺敕。

    遺敕:第七日由雪雲内降而停住于金盆,葉與果實應放六色之光輝,此為第三之遺敕。

    遺敕:塔園之舍利右鎖骨安置于堂宇内之日,當行一雙神變,此為第四之遺敕。

    遺敕:在楞伽島,當安置我陀那量之舍利于大佛殿時,佛陀之姿騰于虛空,應作一雙神變,此為第五之遺敕。

    王聞此等五大遺敕而起信心,由波咤利弗城至大菩提樹處,今檢分道路,為造黃金瓶,多運黃金。

    然,此問毗舍神洞察王之心中,化為金工匠之姿而立于前。

    王見彼:“言當取黃金造瓶。

    ”“王!要知其寸尺。

    ”“汝當知造。

    ”“然,我造之。

    ”取黃金已,其威神力以手碎之,令現出黃金之瓶。

    其周圍九肘,高五肘,直徑三肘,厚八指長,瓶口之周圍大如象鼻。

    其時以長度一由旬幅一由旬由大軍兵共出波咤利弗城,率聖衆到大菩提樹處。

    軍兵圍繞大菩提樹,在此揭舉幢幡,飾以種種之寶石,施種種之裝飾,覆種種之華,奏種種之妓樂而供養。

    王為一千之衆上首而伴諸大德,于全閻浮提受即位灌一千之王及自己随菩提樹,立于大菩提樹之下瞻仰大菩提樹,大菩提樹之幹及除大南枝長度四肘之部分已不見其殘部。

    王見此神變生起歡喜心、語比丘僧伽:“尊者!我歡喜見此神變,以全閻浮提之領土供養大菩提樹。

    ”對菩提樹行即位灌頂。

    由此供養香華,行三周之右繞禮,禮于八處,合掌捧立,行誓言欲取菩提樹,由地上造高台至大菩提樹之南技止,令置黃金瓶于一切寶石所造之床造上而升寶玉之座,執黃金之畫筆,刻入于雄黃石而誓言曰:“若大菩提樹應安立于楞伽島,若是我佛教之信奉者,大菩提樹!應自立此黃金之瓶。

    ”作誓言之同時,菩提樹枝由刻雄黃石之處折而滿薰泥之黃金瓶立于上空。

    其幹高十肘,每四肘有五大枝,裝飾五個之果實,又有小枝一千。

    其時,王由刻在根上部三指尺之處,今入一刻,由此忽生泡沫生出十支大根,由此各三指尺之上方刻入九個,由此各生十個之泡沫而生九支之根。

    最初十大支其長達四指尺,其他生如織成圖狀之羅網。

    王立于寶玉之床座見如是神變,合掌發大聲,數千之比丘歎賞:“善哉!”王之全軍舉叫喚,漂飛一萬布帛。

    最初于地上之諸神而至梵天界之諸神,舉聲:“善哉!”王見此神變,歡喜充滿肉身而不絕,合掌而立之間,大菩提樹持百根樹于黃金瓶中,十大根直下達黃金瓶之底,餘九十根漸次生長,含禦薰泥于根而立。

    如是大菩提樹安立于黃金瓶時,大地震動,天鼓鳴于虛空,諸山舞蹈,諸神歡聲,夜叉嘻嘻笑,阿修羅唱贊歌,梵天拍手,雲霄雷鳴,四足獸吼,諸鳥啭聲,一切樂器鳴妙音,由地上至梵天界止遍成為嚣嚣震響。

    五枝各各由果實放六色之光明,如以全鐵圍山之寶玉桷覆而達梵天界。

    其刹那七日間大菩提樹入住于雪雲胎,任何人亦不能見大菩提樹。

    王由寶玉之床座下來,七日間對大菩提樹行供養。

    第七日由一切方角之雪放六色之光明,入其大菩提樹雪雲散去而于清朗之鐵圍山上空,大菩提樹具足樹幹之大枝小枝,飾五個之果實知如止住黃金瓶。

    王見大菩提樹由此等之神變起大歡喜心:“于全閻浮提之領土,供養幼之大菩提樹。

    ”于此授即位灌頂,七日間立于大菩提樹之處。

    大菩提樹在前迦提月自恣之最初日薄暮而止住于黃金瓶中。

    由此于雪胎中之七日間,即位灌頂過七日間而于黑牛月之布薩會,王一日而入波咤利弗城,于迦提月中白半月之初日,從大菩提樹置于東方大沙羅樹之下。

    令安置于黃瓶之日,在第十七日大菩提樹現幾多之新萌芽。

    見此而王歡喜,再以王位供養大菩提樹,授全閻浮提之即位灌頂。

    修摩那沙彌于迦提月滿月之日為取舍利往向大菩提樹行迦提月祭之供養。

    如是以金剛座奉載大菩提樹來止住于波咤利弗城,就大菩提樹如是言:“汝取大菩提樹。

    ”彼女答:“善哉!” 王為護衛大菩提樹,與十八部之天神、八部之大臣、八部之婆羅門、八部之豪族、八部之番人、八部之達羅奢族、八部之迦憐迦族,為灌水而供與八個黃金瓶,八個之銀器,如是與随從者與大菩提樹,使此在恒河乘船,王自己由城市出,過銀奢多義,漸次進行七日間,到陀摩利提港。

    其途上,天、龍、人間向大菩提樹行盛大之供養。

    王亦于海岸七日間立大菩提樹于全閻浮提授大王位。

    于此三次于閻浮提行授與王權。

    如是供養大王權,在摩迦屍羅月之第一日,阿育法王捧大菩提樹入于水中及頸,此安置于船中。

    僧伽蜜多大德尼與随行者共乘船,向阿栗咤大臣如是言:“我三次于全閻浮提以王位供養大菩提樹,入水及頸,此以贈我友,彼亦應如是供養大菩提樹。

    ”如是與友傳言:“然,大菩提樹放十力赫灼之光明而去。

    ”悲泣合掌,流淚而立。

    大菩提乘船,船看見大王由出不遠之海面,大海一由旬之間風浪平靜,生五色蓮華之果實,虛空與起天之伎樂,住于空、水、陸、樹木諸天神開摧極盛大之供養會。

    僧伽蜜多化為金翅鳥形,于諸族受之威脅者,可驚之諸龍王來而見此威光,請大德尼從大菩提樹運去龍宮,七日間以供養龍王之位,再安置于船。

    其日船到達閻浮俱羅港。

    阿育大王與大菩提樹離别苦而痛心,涕泣隻要視力所及而觀望,然後而還。

     天愛帝須大王亦從修摩那沙彌之語,摩迦屍羅月之初日以來,由城之北門至閻浮俱羅港清掃嚴飾道路,由城出之日在城北門近處,是否可在海岸立家?依大德之神力放其威光由大海而近岸,見大菩提樹出來而大歡喜,令全道路散五色之華,各處設置華供養所。

    一日而達閻浮俱羅港,一切伎樂所圍繞供華香而入水中至頭頸:“然,十力光明赫灼大菩提樹到來。

    ”歡喜而起信心以捧大菩提樹,安住于頭上圍繞大菩提樹漸到達,與十六人之貴族共由海中徒涉而來,菩提樹立海岸,于三日間全銅鍱島供養王位,令十六人之貴族執政治。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