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品 無礙解分别

關燈
是等之諸法是善。

    于是等諸法智是法無礙解。

    于是等異熟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乃至…… 四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不善耶?于彼時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見相應而或以色為所緣……乃至……或以法為所緣,或以彼彼為初起,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不善。

    于是等諸法智是法無礙解。

    于是等異熟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

     四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不善耶?于彼時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見相應、有行……喜俱行、成見不相應……喜俱行、成見不相應、有行……舍俱行、成見相應……舍俱行、成見相應、有行……舍俱行、成見不相應……舍俱行、成見不相應、有行……憂俱行、恚逆相應……憂俱行、恚逆相應、有行……舍俱行、猶豫相應……舍俱行、掉舉相應而或以色為所緣……乃至……或以法為所緣,或以彼彼為初起,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是等之諸法是不善。

    于是等諸法智是法無礙解。

    于是等異熟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善業之已作,自已積集之異熟,有眼識之生起,以舍俱行、色所緣,其時有觸、受、想、思、心、舍、心一境性、意根、舍根、命根;其時,又有所餘之緣起無色諸法,是等之諸法是無記。

    于是等諸法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為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善業之已作,由已積集之異熟,有耳識之生起,以舍俱行、聲所緣……有鼻識之生起,以舍俱行、香所緣……有舌識之生起,以舍俱行、味所緣……有身識之生起,以樂俱行、觸所緣,其時有觸、受、想、思、心、樂、心一境性、意根、樂根、命根;其時,又有所餘緣起無色之諸法,是等之諸法是無記。

    于是等諸法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善業之已作,自已積集之異熟,有意界之生起,以舍俱行而或以色為所緣……乃至……或以觸為所緣,或以彼等為初起;其時,有觸、受、想、思、心、尋、伺、舍、心一境性、意根、舍根、命根;其時,又有所餘緣起無色之諸法,是等之諸法是無記。

    于是等諸法智是義無礙解。

    依彼辭而有是等諸法之表,于其法之辭、說明智是詞無礙解。

    依彼智而知是等之諸智,“是等之諸智是以此為義明了者”,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善業……異熟,有意識界之生起,以喜俱行而或以色為所緣……乃至……或以法為所緣,或以彼彼為初起;其時,有觸、受、想、思、心、尋、伺、喜、樂、心一境性、意根、喜根、命根;其時,又有所餘緣起無色之諸法,是等之諸法是無記。

    于是等諸法之智……乃至……于諸智智為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之善業……異熟,有意識界之生起,以舍俱行而或以色為所緣……其時有觸……舍根,又有所餘之無色法,是等之諸法是無記。

    于是等諸法之智……乃至……于諸智智是辯無礙解。

     三無礙解者,是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如何諸法是無記耶?于彼時由欲纏善業之已作,自已積集之異熟,有意識界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喜俱行、智相應、有行……喜俱行、智不相應……喜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舍俱行、智相應……舍俱行、智相應、有行……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