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綱目貫攝
關燈
小
中
大
廣狹自在無礙門。
如一尺之鏡見千裡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如金與金色不相舍離。
五秘密隐顯俱成門。
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
如琉璃之瓶盛多林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
如兩鏡互照傳曜相寫。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
如擎拳豎臂觸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
如一多之夢翺翔百年。
十主伴圓融具德門。
如非辰所居衆星皆拱。
具此十門。
皆括一經之圓融。
又六相者。
總别同異成壞。
約理。
一即具多。
名理總多即非一。
名理别。
互不相違。
名理同。
彼此不濫。
名理異。
共相成就。
名理成。
各住本性。
名理壞。
約事。
共為一法。
名事總。
諸法苑然。
名事别。
多種不異。
名事同。
各不相同。
名事異。
諸法辦就。
名事成。
不離自位。
名事壞。
又理事一對既爾。
餘教義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感應等九對。
乃至十法界。
具百具千等。
百萬六相。
例此可知。
清涼頌曰。
一則是多。
為總相。
多則非一。
為别相。
多類自同。
成於異。
各體别異。
顯於同。
一多緣起。
理妙成壞。
住自法恒不作。
唯知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又此六相舉一全收。
猶如一珠。
四圍上下穿為六孔。
孔孔相通。
随入一孔。
全收珠盡。
法眼宗益禅師頌曰。
華嚴六相義。
同中還有異。
異若異於同。
全非諸佛意。
以此六相。
該括一經之理無礙。
事無礙。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無盡無盡圓融圓融。
自此以上。
總立綱目。
已竟。
又論此華藏莊嚴世界海者。
乃毗盧遮那如來所都實報無障礙土也。
有十不可說。
香水海十不可說。
世界種十不可說。
二十重華藏。
皆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
安布而住。
又今将華藏莊嚴世界海二十重。
名相數目。
次第列明。
如此世界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
最中有一世界種。
周匝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二重香水海中。
有二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三重香水海中。
有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四重香水海中。
有四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五重香水海中。
有五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六重香水海中。
有六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七重香水海中。
有七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八重香水海中。
有八佛剎微塵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九重香水海中。
有九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重香水海中。
有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一重香水海中。
有十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二重香水海中。
有十二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三重香水海。
正是此娑婆世界之中香水海。
名無邊妙華光。
此是最中央香水海。
最中央世界種。
名娑婆。
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四重香水海中。
有十四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五重香水海中。
有十五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六重香水海中。
有十六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七重香水海中。
有十七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八重香水海中。
有十八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九重香水海中。
有十九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二十重香水海中。
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
如是廣說。
有十不可說二十重。
如何為一不可說。
譬如十萬為一億。
十億為一兆。
十兆為一京。
十京為一垓。
如是十十加增。
為一總數。
如是倍倍加增。
至第一百二十□大總數。
為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
故名為一不可說。
乃至十如是之大數。
故名為十不可說。
又名十阿僧祇數。
如是廣說虛空無盡法界無邊。
如是重重重重無盡無盡。
非是凡情能可測量。
為佛與佛。
乃能究竟知之者也。
又重論此第十三重中央香水海。
名無邊妙華光香水海。
外周匝有十個有水海。
周匝圍繞中央第一個香水海。
又有一百個香水海。
圍繞此十一個香水海。
如是廣說。
有十不可說香水海。
層層圍繞。
其一一香水海中。
安布世界。
如上說。
最中央十三重香水海中。
安布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而住。
一海如是。
海海皆然。
此是第十三重之外。
周圍所論。
香水海之十不可說香水海。
餘意思之體會。
總是一大香水海。
一重如是。
二十重亦然。
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周匝。
有十個二十重。
圍繞此中央第一個二十重。
又有一百個二十重。
圍繞此十一個二十重。
廣說有十不可說二十重香水海十不可世界種。
又如何為二十重。
如第一重。
在此最下方香水海中。
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如此世界中。
有四大洲。
即四部洲。
八中洲。
數萬小洲。
正中是須彌山。
有小輪圍山。
周匝圍繞。
下有地輪水輪。
金輪即是火輪。
火輪下風輪。
再下虛空。
從地輪上。
是虛空中有日月星辰。
空盡入天界。
此一重天名帝釋天。
正名忉利天。
再上一重名夜摩天。
複上一重兜率天。
複上一重名化樂天。
複上一重名他化天。
次第而上。
乃至色究竟天。
複上四方皆是虛空。
又名四空天。
於此而止。
故名一重世界一重天地。
寬則東西相對七十二萬裡。
南北相對六十四萬裡。
高從地際。
至色究竟天止。
毗昙論雲。
從色究竟天。
放一大石山。
下至閻浮提地。
經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季。
四季為一年。
叩算總計。
該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三年。
多三季。
如是之高顯也。
又從地輪而論。
深厚有六十八千由旬。
叩算計。
該五百四十四萬裡。
又水輪高八十萬由旬。
共計該六十四兆萬裡之深廣。
該一百二十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用大由旬。
數叩算計。
該九十六兆二十七萬六千裡。
又金輪即火輪。
高三十二萬由旬。
叩算計。
該二百五十六萬裡。
又風輪高一百六十萬由旬。
計該一百二十八兆萬裡。
(百萬名兆)如是上下高大寬廣。
名為一重香水海一世界種。
一重天地一重地水火風四輪。
如是論重者。
從最下第一重。
如是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
至此第十三重。
上海名最中央。
香水海名無邊妙華。
光世界種名娑婆。
又上第十四重乃至第二十重香水海世界種天地。
風火水地四輪。
此是第一個二十重。
次序名目。
如是廣說。
則有十不可說之二十重。
盡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
安布而住。
上廣下狹。
此是論中央一大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方亦如有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方剎海。
徧布虛空。
香海華幢。
德均義等。
經雖隐略。
例觀可知。
據現相品雲。
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方次有世界海。
名清淨光蓮華莊嚴。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
名摩尼璎珞金剛藏。
佛号法水覺虛空無邊王。
於彼如來大會海中。
有菩薩。
名觀察勝法蓮華幢。
乃至詣佛興供等。
此文隐略。
假如東方法水覺。
佛說法時。
即雲。
此清淨光蓮華莊嚴世界海西方次有世界海。
名蓮華藏莊嚴。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
名娑婆。
佛号釋迦牟尼。
於彼如來大會海中有菩薩。
名彌勒。
來詣佛所。
餘九方例此。
即知剎種義均。
是則總十方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香海浮幢。
與中央世界海中。
安立莊嚴。
其相無異。
又入法界品雲。
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外有世界。
名金登雲幢。
佛号毗盧遮那勝德王。
彼佛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名毗盧遮那願光明。
來向佛所。
此文則又略其世界海及世界種也。
亦如彼佛為主。
乃雲。
爾時西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外有世界。
名娑婆。
佛号釋迦牟尼。
彼佛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名彌勒。
來向佛所。
餘九方亦例此。
如是推之。
則知十方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蓮華。
為所依持。
如蕊香幢等。
十方剎海。
皆如中央。
一一大蓮華上。
各有大金剛輪圍山。
一一輪圍山内。
各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如無邊妙華光香水海等。
一一香水海中。
出一蓮華。
如一切香摩尼王莊嚴蓮華等。
一一蓮華上。
有一世界種。
如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等。
一一世界種中。
皆有二十重世界。
於中布列。
如娑婆世界。
八方上下諸世界等。
其諸浮幢皆上齊諸寶雲。
下齊諸寶地。
寶地為華幢。
所持華幢下有大香水海。
此海有二義。
若此海外。
有輪圍山者。
則各各分際。
各各名号。
如普香摩尼莊嚴香水海等。
下有風輪。
如殊勝威光藏風輪等。
若此海外。
無輪圍山者。
則八方諸大華王。
同在普光香水海中。
如蓮池。
然具香水彌漫。
徧周法界。
莫可測其涯際矣。
齊此總名為一法界安立海也。
又今将佛剎微塵數名數。
列明一佛剎者。
於三千大千世界。
為一佛剎一佛之化境也。
又佛剎中。
論微塵數者。
将此三千大千世界内百億須彌百億四洲百億輪圍及大地等。
盡皆磨為微細之塵。
此數論之。
為一佛剎微塵。
以一微塵計一世界。
計前所磨之塵盡。
名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經中以世界極多。
非世數可紀故。
每以佛剎微塵數計之曰。
一佛剎塵。
二佛剎塵。
乃至多多剎塵。
以剎塵之數。
或計世界。
或計浮幢。
或計香水海。
或計安立海等。
研窮法界。
高廣無極。
展演心光。
恢[蓥-(冗-幾)]覺體。
自内之外。
從近之遠。
廓徹洞融。
徧周法界。
初從我等現居國土。
曰娑婆。
八方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向上經七重塵剎圍繞。
倍倍加增。
如第二十重香水海。
世界種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向下有十二重香水海世界種。
一重減一佛剎塵數圍繞。
重重減微塵佛剎。
如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世界種。
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如是重重之世界種。
如是東行。
度一種十種百種千種萬億兆京乃至正載數種恒河沙數種。
一洲塵數。
四洲塵數。
須彌塵數。
小千塵數。
中千塵數。
大千塵數。
如是一佛剎塵。
十百千剎塵。
乃至正載。
乃至阿僧祇剎塵。
至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種。
乃至極東大金剛山下。
如東方。
次南方。
次右旋。
九方亦如是。
周極輪圍。
是為華藏世界海邊疆也。
又複從此剎海東行。
度一輪圍。
一輪圍内。
有一世界海。
二三輪圍。
十百千輪圍。
洛叉俱胝那由他恒沙輪圍。
小千中千大千塵。
數十佛剎塵。
百千剎塵阿僧祗剎塵。
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輪圍山。
又一輪圍。
(即極東方金燈雲幢世界)如東南西北方及四隅亦如是。
共入
如一尺之鏡見千裡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如金與金色不相舍離。
五秘密隐顯俱成門。
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
如琉璃之瓶盛多林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
如兩鏡互照傳曜相寫。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
如擎拳豎臂觸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
如一多之夢翺翔百年。
十主伴圓融具德門。
如非辰所居衆星皆拱。
具此十門。
皆括一經之圓融。
又六相者。
總别同異成壞。
約理。
一即具多。
名理總多即非一。
名理别。
互不相違。
名理同。
彼此不濫。
名理異。
共相成就。
名理成。
各住本性。
名理壞。
約事。
共為一法。
名事總。
諸法苑然。
名事别。
多種不異。
名事同。
各不相同。
名事異。
諸法辦就。
名事成。
不離自位。
名事壞。
又理事一對既爾。
餘教義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感應等九對。
乃至十法界。
具百具千等。
百萬六相。
例此可知。
清涼頌曰。
一則是多。
為總相。
多則非一。
為别相。
多類自同。
成於異。
各體别異。
顯於同。
一多緣起。
理妙成壞。
住自法恒不作。
唯知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又此六相舉一全收。
猶如一珠。
四圍上下穿為六孔。
孔孔相通。
随入一孔。
全收珠盡。
法眼宗益禅師頌曰。
華嚴六相義。
同中還有異。
異若異於同。
全非諸佛意。
以此六相。
該括一經之理無礙。
事無礙。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無盡無盡圓融圓融。
自此以上。
總立綱目。
已竟。
又論此華藏莊嚴世界海者。
乃毗盧遮那如來所都實報無障礙土也。
有十不可說。
香水海十不可說。
世界種十不可說。
二十重華藏。
皆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
安布而住。
又今将華藏莊嚴世界海二十重。
名相數目。
次第列明。
如此世界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
最中有一世界種。
周匝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二重香水海中。
有二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三重香水海中。
有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四重香水海中。
有四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五重香水海中。
有五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六重香水海中。
有六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七重香水海中。
有七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八重香水海中。
有八佛剎微塵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九重香水海中。
有九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重香水海中。
有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一重香水海中。
有十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二重香水海中。
有十二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三重香水海。
正是此娑婆世界之中香水海。
名無邊妙華光。
此是最中央香水海。
最中央世界種。
名娑婆。
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四重香水海中。
有十四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五重香水海中。
有十五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六重香水海中。
有十六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七重香水海中。
有十七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八重香水海中。
有十八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十九重香水海中。
有十九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第二十重香水海中。
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
如是廣說。
有十不可說二十重。
如何為一不可說。
譬如十萬為一億。
十億為一兆。
十兆為一京。
十京為一垓。
如是十十加增。
為一總數。
如是倍倍加增。
至第一百二十□大總數。
為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
故名為一不可說。
乃至十如是之大數。
故名為十不可說。
又名十阿僧祇數。
如是廣說虛空無盡法界無邊。
如是重重重重無盡無盡。
非是凡情能可測量。
為佛與佛。
乃能究竟知之者也。
又重論此第十三重中央香水海。
名無邊妙華光香水海。
外周匝有十個有水海。
周匝圍繞中央第一個香水海。
又有一百個香水海。
圍繞此十一個香水海。
如是廣說。
有十不可說香水海。
層層圍繞。
其一一香水海中。
安布世界。
如上說。
最中央十三重香水海中。
安布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而住。
一海如是。
海海皆然。
此是第十三重之外。
周圍所論。
香水海之十不可說香水海。
餘意思之體會。
總是一大香水海。
一重如是。
二十重亦然。
此是最中央第一個二十重周匝。
有十個二十重。
圍繞此中央第一個二十重。
又有一百個二十重。
圍繞此十一個二十重。
廣說有十不可說二十重香水海十不可世界種。
又如何為二十重。
如第一重。
在此最下方香水海中。
有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在此海中。
安布而住。
如此世界中。
有四大洲。
即四部洲。
八中洲。
數萬小洲。
正中是須彌山。
有小輪圍山。
周匝圍繞。
下有地輪水輪。
金輪即是火輪。
火輪下風輪。
再下虛空。
從地輪上。
是虛空中有日月星辰。
空盡入天界。
此一重天名帝釋天。
正名忉利天。
再上一重名夜摩天。
複上一重兜率天。
複上一重名化樂天。
複上一重名他化天。
次第而上。
乃至色究竟天。
複上四方皆是虛空。
又名四空天。
於此而止。
故名一重世界一重天地。
寬則東西相對七十二萬裡。
南北相對六十四萬裡。
高從地際。
至色究竟天止。
毗昙論雲。
從色究竟天。
放一大石山。
下至閻浮提地。
經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季。
四季為一年。
叩算總計。
該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三年。
多三季。
如是之高顯也。
又從地輪而論。
深厚有六十八千由旬。
叩算計。
該五百四十四萬裡。
又水輪高八十萬由旬。
共計該六十四兆萬裡之深廣。
該一百二十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
用大由旬。
數叩算計。
該九十六兆二十七萬六千裡。
又金輪即火輪。
高三十二萬由旬。
叩算計。
該二百五十六萬裡。
又風輪高一百六十萬由旬。
計該一百二十八兆萬裡。
(百萬名兆)如是上下高大寬廣。
名為一重香水海一世界種。
一重天地一重地水火風四輪。
如是論重者。
從最下第一重。
如是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
至此第十三重。
上海名最中央。
香水海名無邊妙華。
光世界種名娑婆。
又上第十四重乃至第二十重香水海世界種天地。
風火水地四輪。
此是第一個二十重。
次序名目。
如是廣說。
則有十不可說之二十重。
盡在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
安布而住。
上廣下狹。
此是論中央一大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方亦如有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方剎海。
徧布虛空。
香海華幢。
德均義等。
經雖隐略。
例觀可知。
據現相品雲。
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方次有世界海。
名清淨光蓮華莊嚴。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
名摩尼璎珞金剛藏。
佛号法水覺虛空無邊王。
於彼如來大會海中。
有菩薩。
名觀察勝法蓮華幢。
乃至詣佛興供等。
此文隐略。
假如東方法水覺。
佛說法時。
即雲。
此清淨光蓮華莊嚴世界海西方次有世界海。
名蓮華藏莊嚴。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
名娑婆。
佛号釋迦牟尼。
於彼如來大會海中有菩薩。
名彌勒。
來詣佛所。
餘九方例此。
即知剎種義均。
是則總十方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香海浮幢。
與中央世界海中。
安立莊嚴。
其相無異。
又入法界品雲。
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外有世界。
名金登雲幢。
佛号毗盧遮那勝德王。
彼佛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名毗盧遮那願光明。
來向佛所。
此文則又略其世界海及世界種也。
亦如彼佛為主。
乃雲。
爾時西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外有世界。
名娑婆。
佛号釋迦牟尼。
彼佛衆中。
有菩薩摩诃薩。
名彌勒。
來向佛所。
餘九方亦例此。
如是推之。
則知十方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蓮華。
為所依持。
如蕊香幢等。
十方剎海。
皆如中央。
一一大蓮華上。
各有大金剛輪圍山。
一一輪圍山内。
各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如無邊妙華光香水海等。
一一香水海中。
出一蓮華。
如一切香摩尼王莊嚴蓮華等。
一一蓮華上。
有一世界種。
如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等。
一一世界種中。
皆有二十重世界。
於中布列。
如娑婆世界。
八方上下諸世界等。
其諸浮幢皆上齊諸寶雲。
下齊諸寶地。
寶地為華幢。
所持華幢下有大香水海。
此海有二義。
若此海外。
有輪圍山者。
則各各分際。
各各名号。
如普香摩尼莊嚴香水海等。
下有風輪。
如殊勝威光藏風輪等。
若此海外。
無輪圍山者。
則八方諸大華王。
同在普光香水海中。
如蓮池。
然具香水彌漫。
徧周法界。
莫可測其涯際矣。
齊此總名為一法界安立海也。
又今将佛剎微塵數名數。
列明一佛剎者。
於三千大千世界。
為一佛剎一佛之化境也。
又佛剎中。
論微塵數者。
将此三千大千世界内百億須彌百億四洲百億輪圍及大地等。
盡皆磨為微細之塵。
此數論之。
為一佛剎微塵。
以一微塵計一世界。
計前所磨之塵盡。
名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經中以世界極多。
非世數可紀故。
每以佛剎微塵數計之曰。
一佛剎塵。
二佛剎塵。
乃至多多剎塵。
以剎塵之數。
或計世界。
或計浮幢。
或計香水海。
或計安立海等。
研窮法界。
高廣無極。
展演心光。
恢[蓥-(冗-幾)]覺體。
自内之外。
從近之遠。
廓徹洞融。
徧周法界。
初從我等現居國土。
曰娑婆。
八方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向上經七重塵剎圍繞。
倍倍加增。
如第二十重香水海。
世界種有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向下有十二重香水海世界種。
一重減一佛剎塵數圍繞。
重重減微塵佛剎。
如最下方第一重香水海中世界種。
一佛剎微塵數世界。
周匝圍繞。
如是重重之世界種。
如是東行。
度一種十種百種千種萬億兆京乃至正載數種恒河沙數種。
一洲塵數。
四洲塵數。
須彌塵數。
小千塵數。
中千塵數。
大千塵數。
如是一佛剎塵。
十百千剎塵。
乃至正載。
乃至阿僧祇剎塵。
至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種。
乃至極東大金剛山下。
如東方。
次南方。
次右旋。
九方亦如是。
周極輪圍。
是為華藏世界海邊疆也。
又複從此剎海東行。
度一輪圍。
一輪圍内。
有一世界海。
二三輪圍。
十百千輪圍。
洛叉俱胝那由他恒沙輪圍。
小千中千大千塵。
數十佛剎塵。
百千剎塵阿僧祗剎塵。
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輪圍山。
又一輪圍。
(即極東方金燈雲幢世界)如東南西北方及四隅亦如是。
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