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綱目貫攝

關燈
續藏經華嚴經綱目貫攝 清永光錄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目貫攝卷第一 遂甯廣德寺沙門 永光 錄集 仁壽松風寺沙門 惟靜 較證 稽首華嚴毗盧主  華藏莊嚴大導師  十方菩薩微塵衆  護法諸天龍神王  法界海會諸聖賢  我今頭面接足禮  願諸三寶威神力  加被法界諸有情  見聞讀誦若書寫  盡得成佛超彼岸  今我一念少分力  普利沉淪諸衆生  一真法界真如性  清淨莊嚴妙無比  聖證凡心不可測  萬行功圓難思議 今将五周四分七處九會逐一錄後。

     初會菩提場。

    普賢為會主。

    說如來依正法。

    佛放口光眉間光。

    普賢菩薩入毗盧遮那藏身三昧。

    共六品 世主妙嚴品第一。

    如來現相品第二。

    普賢三昧品第三。

    世界成就品第四。

    華藏世界品第五。

    毗盧遮那品第六 此六品經為信分。

    為所信因果周。

     二會普光明殿。

    文殊為會主。

    說十信法門。

    佛放兩足輪光。

    此會不入定。

    共六品 如來名号品第七。

    四聖谛品第八。

    光明覺品第九。

    菩薩問明品第十。

    淨行品第十一。

    普賢品第十二。

     三會忉利天宮。

    法慧為會主。

    說十住法門。

    佛放兩足指光。

    法慧菩薩入無量方便三昧。

    共六品 升須彌頂品第十三。

    須彌偈贊品第十四。

    十住品第十五。

    梵行品第十六。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明法品第十八。

     四會夜摩天宮。

    功德林為會主。

    說十行法門。

    佛放兩足趺光。

    功德林入善思惟三昧。

    共四品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夜摩偈贊品第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五會兜率天宮。

    金剛幢為會主。

    說十回向法門。

    佛放兩膝輪光。

    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

    共三品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

    兜率偈贊品第二十四。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

     六會他化天宮。

    金剛藏為會主。

    說十地法門。

    佛放眉間毫相光。

    金剛藏菩薩入智慧光明三昧。

    共一品 十地品第二十六。

     七會普光明殿。

    如來為會主。

    說等覺妙覺法門。

    佛放眉光口光。

    佛入剎那三昧。

    共十一品 十定品第二十七。

    十通品第二十八。

    十忍品第二十九。

    阿僧祗品第三十。

    壽量品第三十一。

    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此二十六品經為解分。

    為差别因果周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

    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随好光明品第三十五。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此普賢品名平等因)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如來出現品名平等果)。

     八會普光明殿。

    普賢為會主。

    說二千行門。

    此會不放光。

    普賢菩薩入佛華嚴三昧。

    共一品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此品為行分。

    為成行因果周。

     九會逝多林。

    如來善友為會主。

    說果法界。

    佛放眉間白毫光。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此品為證分。

    為證入因果周。

     總名五周者。

    初所信因果周。

    二差别因果周。

    三平等因果周。

    四成行因果周。

    五證入因果周。

     總名四分者。

    初信分。

    二解分。

    三行分。

    四證分。

    是故名為七處九會五周四分一乘圓教大方廣佛華嚴經。

     又初會說如來依正法門。

    表如來於菩提場阿蘭若處依正莊嚴等。

    後當經自明。

     二會普光明殿。

    說十信法門。

    十信者。

    十種信心。

    一信心。

    二念心。

    三慧心。

    四精進心。

    五定心。

    六不退心。

    七回向心。

    八護法心。

    九戒心。

    十順心。

    此十心功用。

    後當經自明。

     三會忉利天宮。

    說十住法門。

    十住者。

    初發心住。

    二治地住。

    三修行住。

    四生貴住。

    五具足方便住。

    六正心住。

    七不退住。

    八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此十住法功用。

    後當經自明。

     四會夜摩天宮。

    說十行法門。

    十行者。

    一歡喜行。

    二饒益行。

    三無違逆行。

    四無屈撓行。

    五無癡亂行。

    六善現行。

    七無着行。

    八難得行。

    九善法行。

    十真實行。

    此十行法功用。

    後當經自明。

     五會兜率天宮。

    說十回向法門。

    十回向者。

    一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

    二不壞回向。

    三等一切諸佛回向。

    四至一切處回向。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

    七等随順一切衆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九無着無縛解脫回向。

    十入法界無盡回向。

    此十回向法功用。

    後當經自明。

     六會他化天宮。

    說十地法門。

    十地者。

    一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焰慧地。

    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

    此十地法功用。

    後當經自明。

     七再會普光明殿。

    如來為說等覺妙覺法門。

    等覺者。

    前十地以後十一地。

    入等覺位受佛職。

    功與佛齊。

    覺行圓滿故。

    妙覺者。

    妙明覺性。

    與佛無别。

    功齊佛果。

    無二無别故。

    十地至十一地無功用力。

    位至極果故(但此會在八禅天說。

    經文未至)。

     八三會普光明殿。

    普賢為會主。

    說二千行門。

    因普慧菩薩二百問。

    謂何等為菩薩摩诃薩依。

    何等為奇特。

    何等為行。

    何等為善知識。

    何等為勤精進。

    何等為心得安隐。

    何等為成就衆生。

    何等為戒。

    何等為自知受記。

    何等為入菩薩。

    何等為入如來。

    至何等為坐道場時現奇特相。

    何故示降魔。

    何等為成如來力。

    雲何轉法輪得白淨法。

    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盤。

    善哉佛子。

    如是等法。

    願為演說 總有二百問之法門。

    此問頭尾二十問。

    略叙名目。

    如經自具。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菩薩等諸菩薩摩诃薩。

    佛子。

    菩薩摩诃薩有十種依。

    十種奇特。

    十種行。

    十種善知識。

    十種勤精進。

    十種心得安隐。

    十種成就衆生。

    十種戒。

    十種自知受記法。

    十種入諸菩薩。

    菩薩以此普入三世。

    如來(至)如來應正等覺。

    觀十義故。

    示般涅盤。

    以上經文各一類問。

    以十種答。

    總有二千答法門。

    故名瓶寫二千酬。

    後當經自明。

     九會逝多林。

    如來善友為會主。

    說果法界。

    入法界品。

    如來善友者。

    文殊普賢彌勒。

    此三者是。

    文殊師利在逝多林大寶莊嚴善住樓閣。

    辭佛南行。

    與十方無邊剎海諸大菩薩諸聲聞衆。

    同行南往。

    經曆人間。

    至福城東。

    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

    文殊師利與同來菩薩。

    說普照法界修多羅者。

    根本智明徹徧周。

    随根徧故。

    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修多羅以為眷屬。

    勸諸菩薩。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福城東。

    有五百優婆塞。

    大智為首。

    五百優婆夷。

    大慧為首。

    五百童子。

    善财為首。

    五百童女。

    普賢為首。

    詣文殊師利所。

    修敬已畢。

    各坐一面。

    文殊師利觀察善财善根因緣。

    說種種法要。

    善财聞已。

    歡喜頂授。

    善财複問。

    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雲何修菩薩道。

    雲何行菩薩行。

    文殊師利命善财南行。

    往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所。

    當為汝說。

    自此已後。

    曆一百一十城五十三善知識所。

    問道行法。

    各說法門。

    後當經自明。

     五十三善知識者。

    為首善知識。

    文殊師利菩薩主根本智。

     第一善知識德雲比丘。

    主十住中初發心住。

    所得解脫法門。

    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第二善知識海門國海雲比丘。

    主治地住。

    所得解脫法門。

    名普眼法門。

     第三善知識海岸聚落善住比丘。

    修行住。

    所得解脫門。

    名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衆生無礙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達裡鼻茶國彌伽長者。

    主生貴住。

    所得解脫門。

    名菩薩妙者陀羅尼光明法門。

     第五善知識住林城解脫長者。

    主具足方便住。

    所得解脫門。

    名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閻浮提畔海幢比丘。

    主正心住。

    所得解脫法門。

    名十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法門。

     第七善知識海潮處休舍優婆夷。

    主不退住。

    所得解脫門。

    名一切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海潮處毗目瞿沙仙人。

    主童真住。

    所得解脫門。

    名菩薩無勝幢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伊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

    主法王子住。

    所得解脫門。

    名菩薩無盡輪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師子奮迅城慈行童女。

    主灌頂住。

    所得解脫門。

    名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住法門。

    功行法用。

    後當經自明。

     第二十行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三目國善見比丘。

    主歡喜行。

    所得法門名菩薩随順燈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名聞國自在童子。

    主饒益行。

    所得法門。

    名一切功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

     第三善知識海住城具足優婆夷。

    主無違逆行。

    所得法門。

    名無盡福德藏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大興城明智居士。

    主無屈撓行。

    所得法門。

    名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師子宮城寶髻長者。

    主離癡亂行。

    所得法門。

    名菩薩無盡福德寶藏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藤根國普眼長者。

    主善現行。

    所得法門。

    名令一切衆生普見諸佛歡喜門。

     第七善知識多羅幢城無厭足王。

    主無着行。

    所得法門。

    名如幻解脫門。

     第八妙光城大光王善知識。

    主難得行。

    所得法門。

    名菩薩大慈為首随順世間三昧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安住王都不動優婆夷。

    主善法行。

    所得法門。

    名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都薩羅城出家徧行外道。

    主真實行。

    所得法門名至一切處菩薩解脫門。

     以上十善知識主十行法門。

    行法功用。

    後當經自明。

     第三十回向法門十善知識。

     第一善知識廣大國鬻香長者。

    主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

    所得法門。

    名調和香法解脫門。

     第二善知識樓閣城婆施羅船師。

    主不壞回向。

    所得法門。

    名大悲幢行解脫門。

     第三善知識可樂城無上勝長者。

    主等一切佛回向所得法門。

    名至一切處修菩薩清淨法解脫門。

     第四善知識迦陵林城師子頻申比丘尼。

    主至一切處回向。

    所得法門。

    名成就一切智解脫門。

     第五善知識險難國婆須密女。

    主無盡功德藏回向。

    所得法門。

    名菩薩離貪欲際解脫門。

     第六善知識善度城[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居士。

    主随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

    所得法門。

    名菩薩所有佛不涅盤解脫門。

     第七善知識補陀洛山觀世音菩薩。

    主随順一切衆生回向。

    所得法門。

    名大悲行解脫門。

     第八善知識正趣菩薩。

    主真如相回向。

    所得法門。

    名菩薩普門速疾行解脫門。

     第九善知識堕羅缽底城大天神。

    主無縛無着解脫回向。

    所得法門。

    名雲網解脫門。

     第十善知識菩提場安住神。

    主等法界無量回向。

    所得法門。

    名不可壞智慧藏解脫門。

     以上十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