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曆章錄第十九

關燈
)阿難同學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聖法印經(亦直雲聖印經亦雲惠印經 二紙)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圖西晉代元康年笁法護譯)右西晉元康四年十二月五日沙門竺法護于酒泉郡譯見聶道真等錄竺法首筆受不自守意經(或雲自守六不自守經或雲不自守經一名自守意經一紙)佛說不自守意經一卷右吳支謙譯見費長房錄滿願子經(三紙)佛說滿願子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上四經同卷七處三觀經(或二卷 十九紙 内有積骨經同在中)佛說七處三觀經一卷佛說積骨經同卷右後漢元嘉元年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雜阿含經一卷(二十一紙)雜阿含經一卷古魏吳失譯見費長房錄轉法輪經一卷(或雲法輪轉經 三紙京中諸藏是論非經)佛說轉法輪經右後漢沙門安世高譯見僧祐錄三轉法輪經一卷(六紙 有聖教序)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 禦制佛說三轉海輪經一卷(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右大唐景龍四年三藏法師義淨于大薦福寺翻經院譯見開元錄(沙門玄傘等筆受)八正道經(二紙)佛說八正道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難提釋經(五紙)難提釋經一卷(西晉惠帝代法炬法立譯)右西晉惠帝代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上四經同卷馬有三相經一卷(亦雲善馬有三相經 一紙)說馬有三相經一卷右後漢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矅于洛陽譯費長房錄雲見吳錄馬有八态譬人經一卷(一名馬有八弊惡态經亦直雲馬有八态經 一紙)佛說馬有八态譬人經一卷右後漢中平二年西域沙門支曜于洛陽譯費長房錄雲見吳錄相應相可經一卷(二紙)佛說相應相可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五陰譬喻經(三紙 或雲五陰喻經)五陰譬喻經一卷 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朱士行漢錄等水沫所漂經(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 三紙)佛說水沫所漂經一卷(晉沙門竺昙無蘭譯)右東晉孝武帝代沙門笁昙無蘭于楊都謝鎮西寺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治禅病秘要經一卷(或雲治禅病秘要法無經字一十三紙或雲禅要秘密治病經或二卷凡治十法入聖境界有後序)治禅病秘要法一卷(或二卷)擁蘇觀柔軟四大漸入聖分爾炎境界治噎法治行者貪淫患法治利養瘡法治犯戒法治禅病秘要法治樂音樂法治好歌呗偈贊法治水大猛盛因是得下法治因火大頭痛眼痛耳聾法治入地三昧見不祥事驚怖失心法治風天法右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居士沮渠京聲于竹園寺譯其月二十五日訖見僧祐等錄上二十七經七卷同帙摩鄧女經一卷(一名阿難為蠱道女惑經 亦雲摩邵女經 第一譯 三紙)摩登女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三紙 第五譯或雲登)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已上二經同卷摩登伽經一部三卷(或二卷三十九紙第四譯凡七品)摩登伽經卷上摩登伽經度性女品第一摩登伽經明往緣品第二摩登伽經卷中摩登伽經示真實品第三摩登伽經衆問品第四摩登伽經說星圖品第五摩登伽經觀災祥品第六摩登伽經卷下摩登伽經觀災祥品之餘摩登伽經明時分别品第七右吳天竺沙門竺律炎以孫權黃龍二年于楊都共支謙譯見法上錄舍頭谏經(題雲舍頭谏晉曰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名虎耳經亦雲虎耳意經典摩登伽經同本異出與漢世高出者少異三十一紙)舍頭谏經一卷(晉日二十八宿)右西晉竺法護譯見釋道安錄雜藏經(十一紙與鬼問目連餓鬼報應目連說地獄餓鬼緣等四本同體異名别譯見寶唱錄)佛說雜藏經(東晉沙門法顯譯)右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于楊都譯見寶唱錄鬼問目連經(四紙 第一譯)佛說鬼問目連經一卷(後漢代安世高譯)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開元錄已上二經同卷餓鬼報應經(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二紙 第三譯)餓鬼報應出雜藏經一卷右東晉失譯見開元錄阿難問事佛吉兇經一卷(僧祐錄雲阿難問事經亦雲事佛吉兇經第一譯六紙)阿難問事佛吉兇經一卷右後漢代安世高譯見費長房錄阿難分别經一卷(或直名分别經 六紙)阿難分别經一卷右西秦乞伏代釋聖堅譯見法上錄??法經一卷(二紙)佛說??法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右西晉惠帝代沙門釋法炬譯見費長房錄已上四經同卷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信經一名七婦經 第二譯 五紙)玉耶經一卷右東晉孝武帝代竺昙無蘭于揚都謝鎮頭西寺譯見費長房錄五母子經一卷(二紙 第一譯)五母子經一卷右吳代支謙譯見費長房錄沙彌羅經一卷(二紙 第二譯)沙彌羅經一卷右三秦失譯僧祐錄雲安公開中異經見費長房錄玉耶女經(五紙 第一譯 或無女字)玉耶女經一卷右僧祐錄安公錄中失譯經開元錄中編西晉代阿遬達經(三紙 第三譯)阿遬達經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羅譯見費長房錄已上五經同卷修行本起經一部二卷(第三譯一名宿行本起經三十六紙 凡四品)佛說修行本起經卷上(後漢竺大力譯)修行本起經現變品第一修行本起經誡藝品第二佛說修行本起經卷下修行本起經遊觀品第三修行本起經出家品第四右後漢西域沙門竺大力以獻帝建安二年三月于洛陽譯見始興錄上十六經十卷同帙太子本起瑞應經一部二卷(亦雲太子瑞應本起經 亦雲中本起經 三十六紙 亦雲瑞應本起經 第四譯)佛說太子本起瑞應經上佛說太子本起瑞應經下右吳黃武年月氏優婆塞支謙譯魏河東王植詳定見始興錄(陳郡謝锵吳郡張诜等筆受)過去現在因果經一部四卷(第六譯一百一十一紙 或五卷)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宋世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二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三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四右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于荊州辛寺譯見始興錄等法海經一卷(第二譯 四紙)佛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