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曆章卷第十七

關燈
五攝大乘論釋彼修差别分第六攝大乘論釋卷第八(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诏譯)攝大乘論釋增上戒學分第七攝大乘論釋增上心學分第八攝大乘論釋增上慧學分第九攝大乘論釋卷第九(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诏譯)攝大乘論釋增上慧學分第九之餘攝大乘論釋果斷分第十攝大乘論釋彼果智分第十一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世親菩薩造沙門玄奘奉 诏譯)攝大乘論釋果智分第十一之餘右大唐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法師玄奘于比阙内紫微殿右??法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于大慈恩寺翻經院功畢見内典錄沙門大乘巍等筆受攝大乘論一部十卷(無性釋二百五十二紙或加釋字 帙 單本 凡十一分)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皇太子臣治述 聖記攝大乘論釋卷第一(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揔摽剛要分第一所知依分第二之一攝大乘論釋卷第二(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所知依分第二之二攝大乘論釋卷第三(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所知依分第二之三攝大乘論釋卷第四(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所知相分第三之一攝大乘論釋卷第五(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所知相分第三之二攝大乘論釋卷第六(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入所知相分第四攝大乘論釋卷第七(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入因果分第五 彼因修差别分第六增上戒學分第七攝大乘論釋卷第八(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一慧學分第九攝大乘論釋卷第九(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彼乘斷分第十彼果智分第十一攝大乘論釋卷第十(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右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于??福寺翻經院譯至二十三年六月十七日于大慈恩寺翻經院功畢見内典錄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等筆受佛性論一部四卷(一百六紙 單本 天親菩薩造凡三仵五分十六品)佛性論卷第一(天親菩薩造 真谛藏法師翻)佛性論第一緣起分佛性論破執分第二破小乘執品第一佛性論破執分破外道品第二佛性論破執分破大乘見品第三佛性論卷第二佛性論第三顯體分三因品第一佛性論顯體分三性品第二佛性論顯體分如來藏品第二佛性論辯相分第四自體相品第一佛性論相分明因品第二佛性論相分顯果品第三佛性論相分事能品第四佛性論卷第三佛性論相分揔攝品第五佛性論相分别品第六佛性論相分階位品第七佛性論相分偏滿品第八佛性論卷第四佛性論相分無變異品第九佛性論相分無差别品第十右陳代優禅尼國沙門真谛譯見費長房錄決定藏論一部三卷(六十一紙 單本 凡一品)決定藏論卷上心地品第一決定藏論卷中心地品之二決定藏論卷下心地品之三右梁代天笁三藏真谛譯見開元錄辯中邊論頌一卷(九紙 彌勒菩薩造單本 凡七品)辯中邊論頌一卷(太宗皇帝制)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皇帝述 聖記(在春宮日制)辯中邊論頌(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制譯)辯相品第一辯障品第二辯真實品第三辯修對治第四辯修分位第五辯得果品第六辯無上乘品第七右大唐龍朔元年五月一日三藏法師玄奘于五華寺嘉壽殿譯見内典錄沙門大乘基筆受中邊分别論一部二卷(四十五紙婆薮盤豆造第一譯或三卷 凡七品)中邊分别論卷上(真谛三藏譯)相品第一障品第二真實品第三中邊分别論卷下(真谛三藏譯)對治修位品第四修住品第五得果品第六無上乘品第七右陳代三藏真谛于臨川郡譯見費長房錄上四論十卷同帙辯中邊論一部三卷(四十四紙世親菩薩造第二譯 凡七品)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皇太子治述聖記)辯中邊論卷第一(世親菩薩造)辯相品第一辯障品第二辯中邊論卷第二(世親菩薩造)辯真實品第三辯修對治品第四辯修分位品第五辯中邊論卷第三(世親菩薩造)辯得果品第六辯無上乘品第七右大唐龍朔元年五月十日三藏法師玄奘于玉華宮寺嘉壽殿譯至三十日功畢見内典錄沙門大乘基筆受究竟一乘寶性論一部五卷(或四卷或三卷亦雲寶性分别七乘增上論雲無本字九十七紙第二譯兩本阙一凡二十二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後魏三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教化品第一究竟一乘寶性論本佛寶品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法寶品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本僧寶品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本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本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究竟一乘寶性論本為何義說法品第七究竟一乘寶性論本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究竟一乘寶性論本如來功德品第九究竟一乘寶性論本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究竟一乘寶性論本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佛寶品第二究竟一乘寶性論法寶品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僧寶品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三寶品之二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四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之二究竟一乘寶性論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之三究竟一乘寶性論無量煩??所纏品第六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五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何義說品第七究竟一乘寶性論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功德品第九究竟一乘寶性論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究竟一乘寶性論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右後魏天竺沙門勒那摩提于洛陽趙欣宅譯見寶唱錄業成就論一卷(天親菩薩造 十四紙 第一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