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曆章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若等奉制譯)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阗國沙門提雲般若于神都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二經同卷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二十八紙亦雲金剛▆菩薩如行品單本)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右大周長壽二年南天竺國三藏菩提留志于大周東寺譯見大周錄沙門處一等筆受上八經十二卷同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一卷(别有一本約三十紙非是本經應須簡釋或無菩薩字單本四紙)大方廣普賢菩薩所說經右大周于阗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見開元錄莊嚴菩提心經一卷(第四譯與晉法護出菩薩十地名大同小異 八紙)莊嚴菩提心經右後秦??始年中沙門鸠摩羅什譯見費長房錄僧睿僧肇道常筆受上二經同卷兜沙經一卷(六紙)佛說兜沙經右後漢桓靈帝代月氏國沙門支婁迦谶于洛陽譯見僧祐錄河南清信士孟福張蓮等筆受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八紙與晉笁法護所出菩薩十地經小異 第五譯)大方廣菩薩十地經右後魏延興二年西域沙門吉迦夜于北台共昙曜譯見道慧宋齊錄劉孝摽筆受上二經同卷菩薩本業經一卷(一名本業經十四紙亦名淨行品凡三品)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大業願行品第二佛本業十地品第三右吳代月氏國優婆塞支謙譯見僧祐錄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是華嚴經淨行品十三紙或無諸字)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右西晉代清信士聶道真譯見費長房錄菩薩十住行道品(九紙)菩薩十住行道品右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見隋沙門法經錄清信士聶承遠等筆受菩薩十住經一卷(五紙)佛說菩薩十住經右東晉代西域沙門??多蜜譯見費長房錄上二經同卷漸備一切智功德經一部五卷(百一十二紙凡有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言品者誤或十卷)漸備一切智德經初發意悅豫住第一(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晉元康年笁法護别譯)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二離垢住第二興光住第三晖曜住第四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三難勝住第五目見住第六玄妙住第七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四不動住第八善哉意住第九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五法雨住第十右西晉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上九經十卷同帙十住經一部四卷(或五卷一百一十二紙凡曆十地名)十住經歡喜地第一 後秦羅什譯離垢地第二十住經明地第三(卷第二)炎地第四難勝地第五現前地第六十住經遠行地第七(卷第三)不動地第八妙喜地第九十住經法雲地第十(卷第四)右後秦??始年中沙門鸠摩羅什共佛陀耶舍譯見僧睿二秦錄等僧睿僧肇道常等筆受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一部二卷(或三卷六十一紙一名普賢菩薩定意經或雲等自菩薩經人十三品)佛說等目菩薩經卷上(晉世笁法護譯)大感動品第一說行定品第二神變品第三幼事品第四菩薩樂定品第五大權慧定品第六無量如品第七權慧清淨品第八興顯品第九佛說等目菩薩經卷下(外身現化品第十)分别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大權慧品第十二悅樂龍王品第十三右西晉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僧祐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如來興顯經一部四卷(一名興顯如幼經七十七紙)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一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二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三佛說如來興願經卷第四右西晉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月氏沙門竺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精信士聶承遠等筆受上三經十卷同帙度世品經一部六卷(一百四十紙凡一品或五卷)佛說度世品經第一(卷第一晉世竺法護譯)度世品第二(卷第二)度世品第三(卷第三)度世品第四(卷第四)度世品第五(卷第五)度世品第六(卷第六)右西晉無康元年四月十三日月氏沙門笁法護譯見聶道真等錄清信士聶承遠筆受羅摩伽經一部三卷(或四卷八十四紙)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一(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二(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佛說羅摩伽經卷第三(西秦乞伏仁世聖堅等譯)右西秦太初年沙門聖堅譯見内典錄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二紙)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右大唐永徽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三藏法師玄奘于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見内典錄沙門大乘光筆受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九紙或無續字)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右大唐垂拱元年天竺沙門地婆诃羅于西京西太原寺歸甯院譯見大周錄上二經同卷上四經十卷同帙大般涅槃經一部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八百五十七紙四帙第五單重合譯凡十三品)大般涅槃經壽命品第一之一(卷一)大般涅槃經壽命品之二(卷二)大般涅槃經壽命品之三(卷三)大般涅槃經金剛身品第二大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第三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第四之一(卷四)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之二(卷五)大般涅槃經如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