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出門。

    一步要知一步境界。

    出門十裡要知十裡境界。

    如是乃至百裡千裡亦複如是。

    兄弟家進堂已經三日了。

    其間還有識進退好惡的麼。

    不可儱侗度時。

    虛閑歲月。

    有甚麼益。

    大抵修行人。

    最初要知所擇。

    以佛性乃無為之法。

    用有為身心湊泊其事。

    大似方木投於圓竅。

    轉見其乖矣。

    必須外絕攀緣。

    所謂名利好惡是非得失。

    一切斬斷。

    内泯心識。

    直使如虛空寬廓。

    無一物可寄。

    放教閑閑地。

    如有氣死人相似。

    或可當其少分。

    若也心标二境。

    發心坐禅。

    早是差了。

    何況更要驅昏敵散。

    取是舍非。

    離動求靜。

    欲返無為之鄉。

    不亦難乎。

    故祖師雲。

    非是相争。

    是為心病。

    兄弟家於中還有識利害的麼。

    有則出來說個明白。

     夜參。

    道遠乎哉。

    觸物而真。

    聖遠乎哉。

    體之即神。

    不可以知知。

    不可以識識。

    所以古人道開口成雙橛。

    揚眉落二三。

    舉心争萬裡。

    動念隔千山。

    兄弟。

    為什麼此事。

    這樣難為人。

    蓋這一着子。

    在人本分上親切得緊。

    所以動念便乖也。

    不見瑞岩問岩頭雲。

    如何是本常理。

    答曰。

    動也。

    曰動時如何。

    答曰。

    不是本常理。

    岩繇是豁然大悟。

    後每自喚自應雲。

    主人公。

    嗳。

    惺惺着。

    以後莫被人瞞。

    諾。

    諸方謂其弄精魂。

    以東塔長老即不然。

    祇這個瞞字。

    有許多吃緊為人處。

    盡大地莫有逃得。

    兄弟。

    還知麼。

    若也不知。

    山僧為你們說破。

    所謂一切聲色是瞞人處。

    一切語言是瞞人處。

    一切文字是瞞人處。

    如是乃至世間一切是非物欲利名恩愛總是被瞞處。

    而我出家之徒。

    既已跳出。

    複有生死可出。

    涅盤可證。

    如是乃至神通三昧禅定解脫光明相好。

    凡有名相礙於胸中。

    總被其瞞也。

    直得灑落落地。

    虛廓廓地。

    無一物挂於胸中。

    然後時節因緣到來。

    一念發明。

    疑情頓斷。

    始不受其瞞也。

    兄弟。

    還有問話者出來。

    衆無出者。

    師曰。

    如此。

    則你等都是佛。

    長老瞞不得也。

    下座。

     夜參。

    秋老園林全體露。

    朔風猶與贈寒威。

    頻添榾柮團圞坐。

    黃獨權将糞火煨。

    食既足。

    不愁衣。

    心不負人樂有餘。

    寒涕交頤君莫笑。

    诏書何必苦相催。

    大衆。

    山僧不會談禅。

    且說篇鹧鸪辭為供養也。

    若是本分禅流。

    且學他上流。

    如懶贊和尚住南嶽。

    唐太宗欽其名。

    遣中使入山請之诏書三宣。

    始起撥糞火捉煨芋。

    寒涕交頤。

    曾不之顧。

    天使笑曰。

    請和尚拭寒涕。

    贊曰。

    那有功夫與俗人拭涕耶。

    使舉似帝。

    益加欽敬。

    兄弟。

    他古人不說什麼坐功參禅。

    而日用中事事合道。

    爾今兄弟誠有這等操略。

    有這等履踐。

    可謂不動幹戈而坐緻太平也。

     夜參。

    曹山白酒紫湖狗。

    臨濟饅頭趙州茶。

    自來門風各各别。

    會而歸之總一家。

    大衆。

    既是各别。

    為什麼又雲一家。

    衆中還有具通方眼分缁素辨得失的。

    出來商量看。

    僧問。

    古人道離心意識參。

    隻如心意識作麼生離。

    師曰。

    把将心意識來。

    我為汝離。

    曰不知。

    師曰。

    要離作麼。

    僧問。

    文殊出女子定不得。

    網明出得。

    未審文殊過在甚麼處。

    師曰。

    文殊且置。

    即如網明還出得也未。

    僧無語。

    師抽身入方丈。

     夜參。

    大衆急須會取好。

    莫教山僧開口。

    若開口後便奔流度仞遏捺不住了也。

    所以古人道開口神氣散。

    舌動是非生。

    若未開口已前。

    這一着子。

    在你諸人分上。

    甚是省力。

    甚是現成。

    你等還肯麼。

    若肯。

    出來商量看。

     燃塔燈。

    夜參。

    是燈不自照。

    非燈不照他。

    是非都去了。

    皎潔永無差。

    大衆。

    此人人頂門上這一着子大事。

    輝今耀古。

    無欠無餘。

    本來現成的。

    為甚麼都雲不會。

    争似性泉等一班居士各出己資。

    共轉大用。

    來此福城寺。

    燃點塔燈。

    直得巍巍乎若須彌之峙大海。

    煌煌然若火樹之開鳌山。

    自一燈而至千萬燈。

    燈燈無盡。

    與星鬥奪其光輝。

    從一級而至六七級。

    級級騰空。

    與太虛為其伴侶。

    此不礙彼。

    彼不礙此。

    複能周遍互融。

    彼即是此。

    此即是彼。

    故得重重無盡。

    孤明朗照。

    毋論人類鬼類地獄類畜生類。

    一念便超諸佛地。

    爍破昏衢。

    不管事障理障所知障煩惱障。

    剎那消入妙菩提。

    如斯勝利。

    贊莫能窮。

    簡點将來。

    猶是莊嚴邊事。

    若論人人本分上又且不然。

    這一着子。

    非明非暗。

    非色非空。

    實謂千日不足并其耀。

    萬聖不能掩其輝。

    亘古亘今。

    曾無間然。

    苟能一念知歸。

    便同三世諸佛。

    較前功德。

    百分千分萬億分百千萬億分算數譬喻皆所不及。

    汝等兄弟還肯承當麼。

    若也不肯。

    山僧引咎自歸也。

    良久雲。

    祇這無明種。

    高明朗太虛。

     夜參。

    吾心似秋月。

    圓滿光皎潔。

    無物堪比倫。

    教我如何說。

    噫。

    大小寒山。

    徒為文殊後身。

    口門窄。

    說不出。

    老朽又且不然。

    吾心似秋月。

    圓滿光皎潔。

    無物堪比倫。

    雲門已漏洩。

    大衆。

    且道雲門大師作麼漏洩。

    良久雲。

    胡餅也不記得。

     夜參。

    未明出世。

    潑天豪富總虛花。

    若了自心。

    赤骨貧窮也快樂。

    大丈夫。

    須猛煎。

    割世網。

    斷狂業。

    急省取。

    牢把捉。

    胸中蕩蕩地。

    時内惺惺着。

    見聞與覺知。

    及早尋下落。

    天堂與地獄。

    皆是自心作。

    諸行無常一切空。

    即是如來大圓覺。

     夜參。

    依經解義。

    三世佛冤。

    離經一字。

    即同魔說。

    所以奄提遮女問文殊師利雲。

    明知生是不生之法。

    為什麼卻被生之所縛。

    答曰。

    其力未充。

    昔者進山主問修山主曰。

    明知生是不生之法。

    為什麼卻為生之所縛。

    答曰。

    筍畢竟成竹。

    爾今作篾使得麼。

    進曰。

    将謂你是個人。

    見解如此。

    修曰。

    某甲祇如此。

    老兄又如何。

    進曰。

    此是監院房。

    彼是廚庫房。

    修不肯。

    問地藏。

    藏答曰。

    此是知事房。

    彼是常住房。

    二人禮謝。

    大衆。

    修山主參得文殊禅。

    不依經。

    不離經。

    如同一模脫出。

    為什麼地藏父子不肯他。

    須知祖師門下别有長處。

    衆中還有人道得。

    出來伸氣。

    如無。

    老漢自道去也。

    良久雲。

    壺中有世界。

    别是一乾坤。

     夜參。

    學道無他術。

    隻要心真實。

    遠離虛妄緣。

    與佛為等匹。

    若也指東不着西。

    喚南卻作北。

    如此修行者。

    雲何免地獄。

    諸佛與菩薩。

    扪心常痛哭。

    呼喚不回頭。

    怅然摩胸腹。

    若得一個肯。

    千足與萬足。

     夜參。

    千兵易得。

    一将難求。

    斬将破關。

    立地封侯。

    立地封侯即不問。

    還有斬将破關者麼。

    若有。

    絲毫瞞你不得。

    若無。

    不妨瞞你諸人去也。

    今日維那頻請老朽上堂。

    我道不上堂即上堂義。

    何以故。

    若待老漢登曲錄木床。

    鼓兩片唇皮。

    弄鬼眼睛。

    成得什麼邊事。

    所以古人道。

    閉門打睡。

    接上上機。

    顧鑒嚬呻。

    曲為中下。

    今日有僧舉黃侍郎問雲栖大師。

    昨夜老鼠唧唧。

    說盡一部華嚴經。

    雲栖雲。

    貓兒突出時如何。

    黃無語。

    雲栖自代雲。

    走卻法師。

    留下講案。

    我聞堂中有僧着語雲。

    拄杖頭上灰厚一寸。

    是何言欤。

    未審這一轉語。

    點黃侍郎。

    點雲栖耶。

    凡所發言。

    須與公案合轍。

    豈可儱侗。

    若問山僧即不然。

    貓兒突出時如何。

    直向他道這畜生。

    老僧不識佛法。

    但為諸方點病而已。

     普說 佛涅盤日普說。

    今朝二月十五。

    處處敲鑼擊鼓。

    報道釋迦如來今日涅盤。

    一切人天以樂為苦。

    何故如此。

    不見經雲。

    如來證涅盤。

    永斷於生死。

    若能志心聽。

    常得無量樂。

    且道作麼始得。

    古雲心佛衆生。

    三無差别。

    佛所以異衆生者。

    洞知生死根元。

    無生死可斷。

    故稱永斷。

    衆生所以異於佛者。

    為生死所轉。

    枉受輪回。

    是以六道全不知有生死可出。

    二乘執有生死可出。

    有涅盤可證。

    於無取舍中妄興取舍。

    為佛所诃。

    惟有諸佛。

    生死涅盤。

    平等勘破。

    是稱世尊。

    無與等者。

    噫。

    大丈夫漢這一坐具地。

    阿誰無分。

    讓他古人。

    不見世尊初生。

    便乃指天指地。

    周行七步。

    目顧四方。

    曰天上天下。

    惟我獨尊。

    兄弟。

    将個惟我獨尊貼在額角上看看。

    還推得到世尊分上麼。

    雖然。

    也不得草草。

    即如如來舍王宮。

    往雪嶺。

    修行苦行。

    豈不為垂範後昆耶。

    不知今時兄弟一出家來。

    不行一日行。

    不看一句經。

    不見一個知識。

    不參一日禅。

    不用一時工夫。

    便乃現成受用。

    自稱悟道。

    诳吓男女。

    作地獄業。

    新雲門敢曰。

    你所悟的。

    從何因緣。

    是何道理。

    從誰印許。

    世尊成道。

    於塵點劫前。

    尚藉悟繇。

    乃雲奇哉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良繇妄想執着。

    不能證得。

    是後東西兩土祖師。

    證悟分明。

    授受不亂。

    各有源流。

    莫不為辟除邪慢。

    使真燈不斷者也。

    兄弟。

    若欲真正期脫生死。

    繼彼慧命。

    不消别求方便。

    隻将永斷於生死話頭頓在面前。

    但看父母未生前是何面目。

    從何處來。

    以不知來故。

    名生是一大事。

    此身敗壞。

    向那裡安身立命。

    從何處去。

    以不知去故。

    名死是一大事。

    即此一大事。

    目為佛知見。

    如來以之開示。

    衆生以之悟入。

    悟入即是永斷生死。

    不悟即是枉受輪回。

    其間有個兄弟出雲。

    澄長老。

    将謂别有長處。

    元來依經教。

    引葛藤系縛人。

    隻如真實分上。

    曾有所謂生死涅盤耶。

    老兄。

    你且說得極是。

    真實分上元無這話。

    經雲。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身心既是妄認。

    何處更有生死涅盤耶。

    又雲。

    如夢中人。

    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

    了無所得。

    真得恁麼地也無。

    且如夢中所見山河大地草芥人畜。

    喜怒哀樂。

    乃至身心。

    與覺何異。

    譬如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