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十

關燈
,廢寢忘餐者三年,松始印可,以湛然居士從源目之。

    自後晉卿扈從元帝至西域,因貽書松,請評唱天童頌古百篇,開發後學。

    間關七年始成。

    松名行秀,雪巖法瑞,嗣法曹洞宗。

     應菴華禪師:答翔鳳山顯忠資福詮長老書 老僧自幼出家,正因也;方袍圓頂,正因也;念生死未明,撥草瞻風,親近真善知識,正因也。

    至于出世領眾,今三十餘年,未嘗毫髮厚己也;方丈之務,未嘗少怠也;晝夜精歎,未嘗敢懈也;念眾之心,未嘗斯須忘也;護惜常住之念,未嘗敢私也;行解雖未及古人,隨自力量行之,亦不負愧也;痛心佛祖慧命懸危,甚于割身肉也;念報佛祖深恩,寢食不遑安處也;念方來為道衲子,心地未明,不啻倒懸也;雖未能盡古人之萬一,然此心不欺也。

    長老隨侍吾三四載,凜然卓卓可喜。

    去年夏末命悅眾,是吾知長老也。

    吾謝鍾山,寓宣城昭亭;未幾,赴姑蘇光孝。

    方兩月,長老受鳳山之請,道由姑蘇,首來相見,道義不忘如此也。

    別後杳不聞耗,正思念間,懷淨上人來,承書并信物,方知入院之初,開堂為吾燒香,乃知不負之心昭廓也。

    今既為人天眼目,與前來事體不同也。

    果能如吾自幼出家為僧,行腳親近真善知識,以至出世住持其正因行藏,如此行之,則吾不妄付授也,又何患宗門寂寥哉?至祝! 了菴欲禪師:癡絕和尚書「應菴祖師法語」跋 此吾應菴老祖示作禪者之語也。

    癡翁因偉上人之請而書之,偉亦佳衲子歟!流落叢林僅二百年,雖紙黑微蠧,精彩猶新。

    四明臨藏主能寶之,而求餘題。

    二宗師、三學者,出處有後先,而所存一也。

    以古視今,益重餘之感慨。

     又:追和滅翁祖梅屋偈 太白山頭第一層 一枝春信巳無聞 何年飄落人間世 散作人間六月春 雲外岫禪師:《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後跋 《聯珠頌古通集》變本加麗,勾章棘句,愈山而愈多,如蜂房釀百花之蜜,蟻絲穿九曲之珠。

    食其蜜者念其蜂,好其珠者慕其蟻。

    餘作是說,有客進曰:「忽遇不食蜜、不好珠、不嗜語言文字者,此集又將奚為?」餘曰:「病其病者不能自病。

    」客慚而退,于是乎止。

     至治春,天童雲外岫題 東雲佛海禪師:《千巖和上語》後跋 言乃載道之器。

    道本無言,因言顯道。

    雖欲忘言,其可乎?千嵓和尚以身為舌,塵說、剎說、熾然說,吾未見其有言也。

    此話大行,何待三十年後? 至正七禩丁亥季春,前住天童佛海老人書,時年八十 密雲悟禪師:〈天童中峰菴、佛果應菴兩祖語偈碑〉跋 不肖于崇禎辛未年領天童事,侍者通布,于中峯菴基榛莽中得一殘碑,洗出、搨之,乃不肖上二十代祖佛果圓悟勤禪師示十九代祖虎丘隆禪師法語,及十八代祖廡菴華禪師送十七代祖密菴傑禪師偈。

    眾皆謂,自宋歷元至今以六百年,以為奇特至寶,乞不肖跋。

    不肖曰:「此皆《傳燈錄》備載之,烏足異哉?第其異者,異于今時主教外別行、單傳直指者,反毀機關,要立理緻、滯名相,以古人門庭建立為實法,乃至種種穿鑿、恣情識摶量為高見。

    想必當時也有恁麼人,故有如是叮囑耳。

    是知此語、此偈誠萬世之模範。

    所以虎丘祖復以遺應菴祖,應菴祖復以遺密菴祖,而密菴祖復以勒碑。

    當可見以為至寶,後人身體力行為法式可也。

    」 遠孫密雲圓悟謹跋 附:佛果勤禪師示隆知藏法語碑 五祖老師平生孤峻,少許可,乾嚗嚗地壁立,隻靠此一著。

    常自雲:「如倚一座須彌山,豈可落虛弄滑頭謾人,把個沒滋味鐵酸餡,劈頭拈示學者令咬嚼?須待渠桶底子脫,喪卻如許惡知惡見,胸次不挂絲毫,透得淨盡,方可下手鍛鍊,方禁得拳踢。

    然後示以金剛王寶劍,度其果能踐履負荷,淨然無一事,山是山,水是水,更應轉向那邊千聖羅籠不住處,便契乃祖以來所證傳持正法眼藏。

    及至應用為物,仍當驅耕夫牛、奪飢人食,證驗得十成無滲漏,即是本色道流也。

    」 摩竭陁國親行此令,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