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十

關燈
附餘考 漏沙鍋 鍋底有小穴,人傳漏沙不漏米,為寒山、拾得靈迹,自天台國清來。

    萬曆十五年為洪水壞,舊鐵尚存。

     鬼谷子祠 太白山之北。

    其祠倚山臨水,幽深閴寂,人跡罕到,真遊仙所宅也。

    夏侯曾先《地志》雲:「鬼谷子廟,三面連山,前有清溪之水,泉源不絕。

    山崖重疊,雲霧蔽虧。

    晉郭璞曾到,有〈遊仙詩〉曰:『清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

    雲生梁楝間,風吹窗牖裏。

    借問此阿誰?雲是鬼谷子。

    』」 石棊枰 白石山,玲瓏峭拔,上有神仙石棊枰,一名「火石海舶」,見者以為光怪。

    又數裡,即筲箕山(小白嶺)也,宋朝請大夫盧元因耽太白之勝,結廬居焉。

    又五裡,至太白山頂,有龍池,雲霧蓊勃,生于水面;麗日晴霄,澄澈如鏡;或風振林木,落葉無墮池中者。

    其山最高,昔有僧守靜結菴,曰太白。

    近有響石,扣之有聲。

    宋人詩雲: 何年卓錫此徘徊 天上真官為我來 芝圃鶴歸香火冷 石棊空鎖舊花臺 太白廟 九隴山麓,清水潭上,祀唐杜雍。

    雍字世傑,避裘甫之亂,負母隱此,躬耕以養。

    徵之不起,人感其孝,歿而祀焉。

    三塘內有十娘廟,相傳是眷屬雲。

     錢丞相 宋嘉定四年又二月,丞相錢象祖卒于天台裡第。

    象祖來問道于無用禪師,有省,曾遺以衲衣。

    自左相辭歸,益修淨業。

    示微疾,有問起居者,答曰:「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不生人,當生淨土耳。

    」言訖,趺坐而化。

     李侍郎 宋李浩,幼閱《楞嚴》,如遊舊國,志而不忘。

    後造應菴禪師室中,菴揕其胸,曰:「侍郎死後向甚麼處去?」浩駭然汗下,菴喝出。

    浩退參旬日,竟躋堂奧,以偈寄同參,曰: 門有孫臏舖 家存甘贄妻 夜眠還早起 誰悟復誰非 菴稱善。

    又有鬻胭脂者,久參應祖,頗自負。

    浩贈以偈曰: 不塗紅粉自風流 往往禪徒到此休 透過古今圈?後 卻來這裏喫拳頭 張侍郎約齋居士鎡 侍郎參密菴禪師,聞鐘聲得悟。

    有偈雲: 鐘一撞 耳根塞 赤肉團邊去做賊 有人問我解何宗 舜若多神面門黑 東州永舉此偈,頌雲: 一棒鐘聲到耳根 三千剎海一時昏 賊從赤肉團邊去 明日依然不離門 續文獻通考 天童應菴曇華禪師,蘄州江氏子,世稱大慧。

    與師居處,為二甘露門。

     天童宏智覺禪師,隰州李氏子。

    母夢五臺僧解環,環其右臂而孕。

    及生,右臂有肉起如環狀。

    建炎間主寺事。

    金人犯明,諸寺皆燬,獨覺危坐不去。

    掠騎至塔嶺乃還。

    有蜀僧能以乾汞為銀者,覺以汞納口,良久出之,皆銀也。

    蜀僧愧謝而去。

    臨寂書偈,擲筆而逝。

    龕留七日,顏貌如生。

    奉全身,塔于東谷。

    諡宏智,塔名妙光。

     杜墓 高宗南度,杜愷護駕,至四明,力戰戎醜,百姓德焉。

    嗣病,作舍于花果園。

    園有二獸,牡曰鑫,牝曰轟。

    身高四尺,人目、羊頭、獅形、廌足、獨角、長須。

    善識奸佞。

    不食葷腥煙火,惟餐松、柏、槐、榆,乃安南國來者。

    愷養病園中,與之遊。

    愷病卒,葬于太白山,二獸亦死。

    淳祐間,明州病疫,愷擁獸示靈。

    疫家有禱輒應,民益德之,建祠于月湖。

     錢松窗 元虞集序《元叟端語錄》,有雲:「昔真淨語,穎濵蘇公序之;應菴語,松窗錢公序之。

    」按蘇序見集中;今《應菴禪師語錄》止存嚴教授一序,而錢序竟不傳,可惜也。

     元移剌楚材晉卿 晉初參聖安澄,屢以古尊宿語錄中所得者叩澄,間有許可者。

    及晉卿罷官,功名之心既淡,求道愈篤。

    再訪澄,而多翻案,不然所見。

    晉惑甚,且從容謂曰:「昔公位居顯要,又儒者多不諦信佛書,惟??摘語錄以資談柄,故餘不敢苦加鉗鎚耳。

    今揣君之心,果為本分事以問餘,餘豈得猶襲前愆、不為苦口乎?餘老矣,素不通儒,不能教君。

    有萬松老人者,儒釋兼優,精通宗旨,君宜見之。

    」于是晉謁松,杜絕人迹,屏斥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