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事事總合宜 所得一何淺 豈知鈍頑質 包括甚廣衍 吾喙三尺長 吾身六翮剪 金口緘固守 河魚病難遣
幽憂苦無聊 因復鬚自撚 悔不守默戒 吮筆每廢卷 太白于石師 天童嘗禁臠
語言文字間 淨埽存亦鮮 何必默名齋 更集翰墨選 此默終不默 流風慶餘演 口舌如門戶 出入施關鍵
若使竟不闢 堂室誰得踐 溪聲廣長舌 為公下一轉
(霜臯)徐鳳垣詩
草瓢三畝地 脩竹數竿青 養寂長辭客 看雲偶過汀 院深花影靜 高半法堂扃
留取無言偈 他年共爾聽
(蟄菴)錢光繡詩
亂竹叢中扣短扉 空香拂拂襲人衣 朝暾出岫翠初伏 宿雨蒸林綠乍肥
溪鳥似梭來復去 山雲如帶是耶非 自慚夙抱誅茅願 何日擔囊向此歸
(廢翁)高鬥權詩
層巒絕壁倚天成 精舍高懸物外情 愛覓孤雲穿石過 頓忘塵暑踏溪行
交加竹色人蹤少 遠近嵐光佛面迎 何幸得分閒半晌 解衣旁薄話無生
(鄮山)周容詩
惠遠何須結社遊 菴居隨意足淹留 竹窗瓦鼎閑棕笠 棐幾繩牀鬬茗甌 十裡月明溪沒路 半山雲過雨侵樓
相逢驟覺塵心盡 已是匡廬最上頭
(梅谷)張鴻儒詩
山徑迂廻入 悠然萬木敷 淺溪緣石度 絕壁倩藤扶 籜節含新粉 松梢落嫩襦
主人酬倦足 筍飯出香廚
(紀雲)左臣黃詩
于公避世居泉石 靜氣如秋誰不識 嘯堂老人大法家 朝夕從之常自得
小築南岑望北岑 佳名伏翠翠何深 枯禪參出真風雅 讀之泠泠清人心
(雪汀)張士塤詩
久歷迷途一問津 竹兜欵欵入嶙峋 為尋伏翠盤紆磴 兼有堆雲即比鄰
一徑松篁心自定 萬山煙雨眼如新 畫圖彷彿南宮筆 指擬馮生作後身(觀▆鼎▆作畫)
(戢齋)徐勍詩
探幽不覺此心怡 寒雨朝來展眺遲 嵐氣漸封山外寺 溪雲遙入畫中詩 憑崖秋老楓林改 倚杖沙虛荻道危
仍向繩牀趺坐好 清齋忻味此霜葵
(鉁俟)陸鋆詩
亂篠堆簷石作扉 使君題字已生衣 初看隔屋櫻珠落 正喜高田菜甲肥 支遁愛山聊爾爾 曇摩結坐亦非非
偶然到此耽情甚 怕有松風引步歸
(鄂山)張起宗詩
萬峯深處覓禪扉 幾度溪流半濕衣 路轉山腰青翠伏 鶴巢松頂白雲肥
不經人意詩偏好 一對僧談語覺非 我欲誅茅長抱膝 煙香茗椀竟忘歸
(允誠)萬斯備詩
片瓦鱗鱗隱寺南 三分竹樹七分嵐 避風避雨來精舍 貪靜貪幽到草菴
老芋新菘秋共圃 淡雲微月夜同龕 西林結構今重見 何事重將廬阜探
(念蓼)謝為霖詩
昔日曾吟伏翠詩 今來極目慰相思 尋幽不憚披榛莽 隔澗先看有竹籬
荒徑雨深苔自合 疎林秋老葉應知 遠公何事他山去 空教攢眉憶舊期
(鹿亭)胡德邁詩
諸山翠色望中肥 竹柵幽深晝不扉 種得芋糧供客飯 拾來桐葉補僧衣
到門雲樹濃還淡 入耳松風是或非 一鉢一瓶身外事 蒲團老此不言歸
(深源)戎澄詩
籃輿隨徑轉 伏翠喜相過 小雨滋香稻 涼風老碧蘿 開簾生意足 翻貝靜心多
栖隱聊堪托 何須挂鷺蓑
(漁溪)張錫璜詩
翠陰如雨南山麓 寂寂茆菴翠底伏 曉來雲結萬株松 暮去煙浮四面竹
松竹歷亂照禪燈 孤磬聲聲出林谷 中有高人坐石龕 一杖一瓢恣笑讀 牀頭怪鳥學人言 泉沸茶鐺碧筍熟
瓜蔬滿圃稻滿田 春看梅花秋餐菊 默持半偈猿鶴幽 坐老棕團神鬼肅 世情長謝遠公扉 何事囂塵日蹙蹙
青鞋布襪偶來遊 不覺婆娑經信宿 山廚細雨菜羮肥 土簋前陳飽野蔌 法書名畫耀琳琅 開篋光芒豁心目
栖身精舍盡如茲 奚必匡廬方蔔築 餘欲移家向鹿門 至今未結藤蘿屋
讓公先作泛波鷗 我亦裁巾製道服 他年太白肯相從 共把長鑱種黃獨
(東門)李暾詩
溪到門前世事分 蕭然挈杖獨尋君 縱然閑閉茅堂出 半住山光半白雲
煙嵐默對自相關 誰得幽栖水石間
笑語主人能謝客 山中好筍正當年
(太白)本?詩
新晴春日好 散步過前屏 隔路一灣碧 到門千疊青 野梅開出塢 幽鳥語盈庭
不覺耽長坐 悠然蘭室馨
(南嶽)真樸詩
秋郊連袂野情怡 閒意看山度隴遲 箬笠蒼藤身是畫 白雲黃葉路皆詩 蓬門深撥松筠入 籬落斜穿水石危
一钁幽居多為客 屋傍霜老半園葵
(杼山)元盛:默齋詩
憶彼毘耶城 天花雨如雪 三十二大士 詞源瀉無竭 獨彼老維摩 凝然隻一默
曼殊遂服膺 嗤逞懸河舌 吾知竹窗叟 身心殊皎潔 以默名其齋 無乃得是說 嵓栖修壁觀 高風逾少室
諸天自奔湊 終日時兀兀 清磬忽一鳴 萬籟從茲出 豈竟絕無言 煩囂之表式
(影臨)等月:默齋詩
古來畫師工寫真 寫真貴在能得神 雖雲阿堵能生動 言笑何能傳向人
默齋寄嘿若真默 天生爾默描不得 是以先哲立文字 補出丹青筆生色 春草先生曾製銘 我既書之持贈君
爾饒果默當可畫 幾令僧繇名拔羣 即使顧陸今再活 得神難得真于石 高齋默坐數十年 山城莫不爭親炙
我問主人其故何 畫師文字猶然隔
東蒙堂
舊在東禪堂址。
西蒙堂 舊在西澗上,虎跑泉東北。
舒亶詩 由來去住不相關 贏得隨緣到處閑 笑出海天飛一錫 行分江月過千山 微言定許誰人叩 勝事偏于俗士慳 咫尺蒙堂隔霄壤 城東搔首隻空還 普同塔院 唐嶴之左壠。
南山塔院 明崇禎十六年癸未,奉葬密雲悟和尚全身,弟子通辦募建塔院,傍設臥室,前建像堂、大門、兩廡及齋樓。
寢室兩廊豎銘碑二座、道行碑一,碑陰鐫雪大師挽詩;又書「祖師在」三大字額于門。
康熈十六年,山曉晳禪師重修堂宇、飾像,外建大僧橋、構肅敬亭,鄮山周容書亭額。
今上康熈四十四年,賜「慧定禪師」諡號。
次年,偉載乘禪師重修。
馮斐:禮塔詩 師將陽羨水 來垂太白雲 覺非山緣覺 聞非藉聲聞 為樵非面目 劈悟非斧斤 非非微妙身 所至苾香焚 朶朶舌端出 紛紛眉際分 狂龍合當徒 慧日臨所欣 功成台頂去 遑戀伊蒲羣 新燈傳不盡 舊鉢逝何雲 要知三昧否 共此一氤氳 牧雲門:宿塔院詩 微雨斜陽掩 輕雷遠岫聞 出門心在塔 曳杖足穿雲 紅葉溪頭滿 青山戶外羣 松杉饒景緻 夾道日相分 一宿巾瓶側 燈光夜更清 電雷何驟至 照用一時行 不語生依戀 無眠對幾楹 穹碑清曉讀 相應有泉聲 兀菴源:禮塔詩 南山松柏舊時青 十六年來一再登 萬葉泉聲清活眼 澗邊秋色上枯藤 影堂夜靜龍光護 石徑風生香氣凝 指點祖翁田地在 千峯月曉塔前燈 蛤菴圜:禮塔詩 溪煙蘿月望南山 報祀懷香入祖關 傳世已經遺鉢去 危時安敢拂衣還 珠宮華蓋能加護 金縷伽棃豈妄頒 不見嵩嵓成獨坐 九年風雪動愁顏 嘯堂晳:諸同門禮祖翁塔,就宿塔院話舊詩 風霜摵摵意何如 俯仰高山古木疎 兄弟百年欣小集 江湖萬裡念同居 每來談笑烽煙外 不盡松杉雨露初 安得與君長灑埽 一燈深夜讀奇書 幻智菴 寺之南山,元時建。
西嵓禪師退居。
(白川)楊明詩 誅茅結蘭若 幽閴當山麓 小徑入叢林 清風動脩竹 幻軀本寂寥 智月恒滿足 欲就菴中人 焚香話西竺 遠菴?詩 老屋垂垂墮碧林 昔賢遺迹隱居心 望中雲去存蒼翠 徑曲庭深古木陰 行其詩 南屏山下屋 古瓦共頹垣 門掩千竿竹 空王覿面看 新菴 鎖翠亭上。
舊有菴,久廢。
崇禎間重建,今為田寮。
青塔菴 寺之南,久廢。
白塔菴 祖印嵓下,廢。
新田菴 舊志載寺之西北,久廢。
天華菴 在大嶺下,廢。
雲居菴 在大雲山。
崇禎間,通辦建,徒行元修復。
遠菴?詩 此菴有天趣 來訪得幽蹤 一徑沉深竹 當軒浮半峯 點苔花片片 流砌水淙淙 籬下雲初斂 鄰煙動午鐘 附:德介詩 飛泉不自鳴 來浮我枕上 遂從蘭風中 尋出溪流漲 新綠滿平原 沿流得所向 山高名大雲 茆簷墮青嶂 獨步深竹中 挑雲濕拄杖 (翁山)張美確詩 溪廻路忽差 遠趁山雲冷 到門僧未知 空堦立松影 大雲菴 退居祖塔院。
(白川)楊明詩 大雲晴不收 覆此嵓下屋 嵐氣侵石牀 松陰散碁局 入林樵徑深 接筧山泉曲 花時一再過 煮茗話幽獨 (鄮峯)張美言詩 松風謖謖遶溪流 古殿蒼茫煙雨收 攜杖共看新月霽 披襟卻羨暮雲浮 深林果熟羣猿集 琪樹花開白鹿遊 隨意登臨數舊迹 還憑鐘磬到山頭 太白菴 在山頂,近龍潭。
舒亶詩 何年仗錫此徘徊 天上真官為我來 芝圃鶴歸香火冷 石壇空鎖舊莓苔 西歸菴 長庚房塔院。
桂花菴 大嶺南嶴。
歸來菴 天嶽禪師塔院,中奉開山義祖像。
壬午秋,菴宇落成,師賦詩二首: 笑我歸來真晚矣 貉丘原是舊生涯 千峯筍插雲爭姤 亂石牆繚水帶斜 未死冢藏厓一角 閑遊笻拄路三義 謾言客此無多日 果接桃枝地種茶 活到期頥總夢鄉 眉同栗棘髮同霜 覓心無得猶心在 終日如愚忝日長 新設茅牀香且耎 偶逢鄰友記還忘 天胡老我頑如許 對盡秋籬菊正黃 (石門.橙齋)吳之振詩 老去何妨穩睡鄉 百年閱歷幾風霜 閑挑菜甲光陰速 靜話松根意味長 心借殘燈同一照 身如敗履總相忘 如何爽卻前期約 黃葉村中葉半黃 (語氷.勝千)呂懿謀 閱歷何方勝舊鄉 擔囊從此懶侵霜 栽蔬種菊宜秋晚 樊圃編籬趁日長 讀盡書非遮眼過 參成案可積年忘 秧針漸綠催耕至 也合腰鎌刈麥黃 (慈水.半人)鄭梁詩 名山古剎本同鄉 向往而今易幾霜 笑我風塵為客久 輸君瓢笠與年長 餘生尚冀酬斯願 三宿胡能置若忘 此意無分方內外 深春樹綠到秋黃 (錢塘.玉山)宋琦詩 因憶居鄉不出鄉 田家作勞換星霜 久拋塵世逢迎懶
西蒙堂 舊在西澗上,虎跑泉東北。
舒亶詩 由來去住不相關 贏得隨緣到處閑 笑出海天飛一錫 行分江月過千山 微言定許誰人叩 勝事偏于俗士慳 咫尺蒙堂隔霄壤 城東搔首隻空還 普同塔院 唐嶴之左壠。
南山塔院 明崇禎十六年癸未,奉葬密雲悟和尚全身,弟子通辦募建塔院,傍設臥室,前建像堂、大門、兩廡及齋樓。
寢室兩廊豎銘碑二座、道行碑一,碑陰鐫雪大師挽詩;又書「祖師在」三大字額于門。
康熈十六年,山曉晳禪師重修堂宇、飾像,外建大僧橋、構肅敬亭,鄮山周容書亭額。
今上康熈四十四年,賜「慧定禪師」諡號。
次年,偉載乘禪師重修。
馮斐:禮塔詩 師將陽羨水 來垂太白雲 覺非山緣覺 聞非藉聲聞 為樵非面目 劈悟非斧斤 非非微妙身 所至苾香焚 朶朶舌端出 紛紛眉際分 狂龍合當徒 慧日臨所欣 功成台頂去 遑戀伊蒲羣 新燈傳不盡 舊鉢逝何雲 要知三昧否 共此一氤氳 牧雲門:宿塔院詩 微雨斜陽掩 輕雷遠岫聞 出門心在塔 曳杖足穿雲 紅葉溪頭滿 青山戶外羣 松杉饒景緻 夾道日相分 一宿巾瓶側 燈光夜更清 電雷何驟至 照用一時行 不語生依戀 無眠對幾楹 穹碑清曉讀 相應有泉聲 兀菴源:禮塔詩 南山松柏舊時青 十六年來一再登 萬葉泉聲清活眼 澗邊秋色上枯藤 影堂夜靜龍光護 石徑風生香氣凝 指點祖翁田地在 千峯月曉塔前燈 蛤菴圜:禮塔詩 溪煙蘿月望南山 報祀懷香入祖關 傳世已經遺鉢去 危時安敢拂衣還 珠宮華蓋能加護 金縷伽棃豈妄頒 不見嵩嵓成獨坐 九年風雪動愁顏 嘯堂晳:諸同門禮祖翁塔,就宿塔院話舊詩 風霜摵摵意何如 俯仰高山古木疎 兄弟百年欣小集 江湖萬裡念同居 每來談笑烽煙外 不盡松杉雨露初 安得與君長灑埽 一燈深夜讀奇書 幻智菴 寺之南山,元時建。
西嵓禪師退居。
(白川)楊明詩 誅茅結蘭若 幽閴當山麓 小徑入叢林 清風動脩竹 幻軀本寂寥 智月恒滿足 欲就菴中人 焚香話西竺 遠菴?詩 老屋垂垂墮碧林 昔賢遺迹隱居心 望中雲去存蒼翠 徑曲庭深古木陰 行其詩 南屏山下屋 古瓦共頹垣 門掩千竿竹 空王覿面看 新菴 鎖翠亭上。
舊有菴,久廢。
崇禎間重建,今為田寮。
青塔菴 寺之南,久廢。
白塔菴 祖印嵓下,廢。
新田菴 舊志載寺之西北,久廢。
天華菴 在大嶺下,廢。
雲居菴 在大雲山。
崇禎間,通辦建,徒行元修復。
遠菴?詩 此菴有天趣 來訪得幽蹤 一徑沉深竹 當軒浮半峯 點苔花片片 流砌水淙淙 籬下雲初斂 鄰煙動午鐘 附:德介詩 飛泉不自鳴 來浮我枕上 遂從蘭風中 尋出溪流漲 新綠滿平原 沿流得所向 山高名大雲 茆簷墮青嶂 獨步深竹中 挑雲濕拄杖 (翁山)張美確詩 溪廻路忽差 遠趁山雲冷 到門僧未知 空堦立松影 大雲菴 退居祖塔院。
(白川)楊明詩 大雲晴不收 覆此嵓下屋 嵐氣侵石牀 松陰散碁局 入林樵徑深 接筧山泉曲 花時一再過 煮茗話幽獨 (鄮峯)張美言詩 松風謖謖遶溪流 古殿蒼茫煙雨收 攜杖共看新月霽 披襟卻羨暮雲浮 深林果熟羣猿集 琪樹花開白鹿遊 隨意登臨數舊迹 還憑鐘磬到山頭 太白菴 在山頂,近龍潭。
舒亶詩 何年仗錫此徘徊 天上真官為我來 芝圃鶴歸香火冷 石壇空鎖舊莓苔 西歸菴 長庚房塔院。
桂花菴 大嶺南嶴。
歸來菴 天嶽禪師塔院,中奉開山義祖像。
壬午秋,菴宇落成,師賦詩二首: 笑我歸來真晚矣 貉丘原是舊生涯 千峯筍插雲爭姤 亂石牆繚水帶斜 未死冢藏厓一角 閑遊笻拄路三義 謾言客此無多日 果接桃枝地種茶 活到期頥總夢鄉 眉同栗棘髮同霜 覓心無得猶心在 終日如愚忝日長 新設茅牀香且耎 偶逢鄰友記還忘 天胡老我頑如許 對盡秋籬菊正黃 (石門.橙齋)吳之振詩 老去何妨穩睡鄉 百年閱歷幾風霜 閑挑菜甲光陰速 靜話松根意味長 心借殘燈同一照 身如敗履總相忘 如何爽卻前期約 黃葉村中葉半黃 (語氷.勝千)呂懿謀 閱歷何方勝舊鄉 擔囊從此懶侵霜 栽蔬種菊宜秋晚 樊圃編籬趁日長 讀盡書非遮眼過 參成案可積年忘 秧針漸綠催耕至 也合腰鎌刈麥黃 (慈水.半人)鄭梁詩 名山古剎本同鄉 向往而今易幾霜 笑我風塵為客久 輸君瓢笠與年長 餘生尚冀酬斯願 三宿胡能置若忘 此意無分方內外 深春樹綠到秋黃 (錢塘.玉山)宋琦詩 因憶居鄉不出鄉 田家作勞換星霜 久拋塵世逢迎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