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六

關燈


    」) 石霜一宗 親傳九峰 香煙脫去 正脈難通 月巢鶴作千年夢 雪屋人迷一色功 坐斷十方猶點額 密移一步看飛龍 (〔又〕巖頭到德山,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頭禮拜。

    洞山聞,雲:「若不是奯公,大難承當。

    」頭雲:「洞山老漢不識好惡,我當時一手擡、一手捺」。

    ) 挫來機 總權柄 事有必行之威 國有不犯之令 賓尚奉而主驕 君忌諫而臣佞 底意巖頭問德山 一擡一捺看心行 (〔又〕雪峯示眾雲:「南山有一條鼈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

    」長慶雲:「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

    」僧舉似玄沙,沙雲:「須是我稜兄始得。

    雖然如是,我即不恁麼。

    」僧雲「和尚作麼生?」沙雲:「用南山作麼?」雲門以拄杖攛向峯面前,作怕勢。

    ) 玄沙太剛 長慶少勇 南山鼈鼻死無用 風雲際會頭角生 果見韶陽下手弄 下手弄 激電光中看變動 在我也能遣能呼 於彼也有擒有縱 底事如今付阿誰 冷口傷人不知痛 (〔又〕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雲:「須彌山。

    」) 不起一念須彌山 韶陽法施意非慳 肯來兩手相分付 擬去千尋不可攀 滄海闊 白雲閒 莫將毫髮著其閒 假雞聲韻難謾我 未肯糢糊放過關 (〔五位頌〕) 正中偏 霽碧星河冷??天 夜半水童敲月戶 暗中驚破玉人眠 偏中正 海雲依約神仙頂 婦人鬢髮白如絲 羞對秦臺寒照影 正中來 月夜長鯨蛻甲開 大背摩天振雲翼 翔遊鳥道類難該 兼中至 覿面不須相忌諱 風化無傷的意玄 光中有路天然異 兼中到 鬥柄橫斜天未曉 鶴夢初醒露葉寒 舊巢飛出雲松倒 (〔六湛堂偈〕衞寺丞進可,有堂曰「六湛」,蓋取《楞嚴經》「六處休復同一湛然」之義。

    乃為說偈曰:) 風瀾未作見靈源 六處忘歸體湛存 諸法性空方得座 一彈指頃頓開門 寒梅籬落春能早 野雪櫺窗夜不昏 萬象森羅心印印 諸塵超豁妙無痕 (〔附錄〕大慧杲禪師和韻偈) 非湛非搖此法源 當機莫厭假名存 直須過量英靈漢 方入無邊廣大門 萬象交羅元不二 六窗晝夜未嘗昏 翻思龎老事無別 擲劍揮空豈有痕(已上二則俱考補) (〔大用菴銘〕) 廓然之宗 空而不空 智遊方外 妙入環中 環中湛存 用之不痕 總造化柄 見離微根 窮極離微 玄樞活機 河橫澹蕩 鬥轉依稀 依稀成用 用與體共 象未中形 功初內動 動而影彰 靜而智藏 光容天地 兆變陰陽 陰陽變兆 用得之要 春在百花 風號萬竅 竅竅中虛 雖有而無 聲不礙器 色不染珠 珠兮走盤 不見其端 壁立千仞 赤肉一團 一團赤肉 應緣具足 像兮臨鑑 神兮居谷 谷神是誰 靈靈自知 說用如鼻 眺用如眉 用之互換 寄世而玩 彈指開門 相招隔岸 隔岸相招 拈卻木橋 等閒一喚 適用全超 超用較些 相逢作家 雲雨翻覆 雪刃交加 交加不傷 用鈍愈光 拍拍是令 人人當行 當行往還 用亡險艱 如石含玉 似地擎山 山蓄海藏 規圓矩方 頭頭得用 恰恰相當 相當函蓋 混成三昧 宛轉機圓 縱橫用大 大用現前 不存軌則 推倒籓籬 東西南北 南北東西 歸去來兮 混之不得 類之不齊 隨類而遊 閒閒自由 天上天下 雲行水流 (〔附錄〕默成居士潘良貴跋)普覺圓照大師曇讚,戒行清苦,築菴於義烏之仙山,予為名曰「大用」。

    久欲作銘而未果。

    紹興九年,予守四明,與天童覺老款,偶縱談此,以銘屬之。

    覺欣然不辭。

    其筆力痛快,殆與〈信心銘〉相為後先。

    明年秋九月己未,始授讚,俾鐫之石。

    (此則考補) 法為禪師 (〔上堂〕)法身無相,不可以音聲求;妙道忘言,豈可以文字會?縱使超佛越祖,猶落階梯。

    直饒說妙談玄,終挂脣齒。

    須是功勳不犯,形跡不留;枯木寒巖,更無津潤;幻人木馬,情識皆空,方能垂手市鄽,轉身異類。

    不見道,無漏國中留不住,卻來煙隖臥寒沙! 宗珏禪師 (〔上堂〕)劫前運步,世外橫身;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證不可以言傳。

    直得虛靜斂氛,白雲向寒巖而斷;靈光破暗,明月隨夜船而來。

    正恁麼時,作麼生踐履?偏正不曾離本位,縱橫那涉語因緣?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十字街頭休斫額」。

     應菴華禪師 (〔受請上堂〕)去年十一月,笑別下鍾阜。

    今年九月中,行見朝天路。

    去住既無心,動靜非取與。

    平生安樂法,此意同誰語。

    四明昔嘗到,諸剎皆可數。

    山川氣象雄,麐鳳栖遲處。

    今思昔日遊,歲月二紀許。

    豈謂臨晚景,侯伯重相顧。

    開緘讀來書,丁寧見毫楮。

    姑蘇二千石,眼高照天宇。

    我昔昧平生,今見開心腑。

    忻然樂與行,方鳴集眾鼓。

    先師未了底,今日應須去。

    敢問諸人:如何是先師未了底?(驀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下座) (〔入寺上堂〕)風行草偃,水到渠成。

    正令既行,十方坐斷。

    若也向上論去,語默不及處,棒喝未施前,總是依草附木漢。

    事不獲已,且作死馬醫。

    所以道,隨處作主,遇緣即宗。

    法幢隨處建立,展臨濟三玄戈甲,會曹洞五位君臣。

    敲唱雙行,殺活自在。

    拈一莖草,穿天下衲僧鼻孔;布縵天網,要打衝浪錦鱗。

    是則是,便與麼去。

    達磨一宗,埽土而盡。

    (驀拈拄杖,劃一劃,雲)劍為不平離寶匣,藥因救病出金瓶。

    (卓拄杖,下座) (〔上堂〕)良工未出,玉石不分;巧冶無人,金沙混雜。

    縱使無師自悟,向者裏,何啻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拈杖雲)喚作拄杖,玉石不分;不喚拄杖,金沙混雜。

    其間一個半個,善別端由。

    苟或未肰……(卓杖雲)急著眼看! (〔上堂〕)(舉僧問趙州:如何是毘盧圓相?州雲:自小出家,不曾眼華。

    師雲)趙州見處偏枯。

    若有人問天童:「如何是毘盧圓相?」祇對他道:「大底大,小底小。

    」且道與趙州還有優劣也無?具擇法眼,試簡點看! (〔又〕)禪禪,更不相煎。

    坐底自坐,眠底自眠,大家安樂,無法可傳。

    禪禪,曹洞五位,臨濟三玄。

    大年三十夜,腳踏地,頭頂天。

    禪禪,不直半文錢。

    海枯終見底,人死腳皮穿。

     (〔舉傑首座上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手血。

    臨濟老瞎驢,至今猶未瞥。

    須彌頂上浪拍天,大洋海水無一滴。

    偉哉本色人,頂門亞三隻。

    辨龍蛇百草頭,擒虎兕一毫力。

    穿大地人鼻孔,坐斷衲僧搖舌。

    雖然,猶未撥動向上一竅在。

    且作麼是向上一竅?問取堂中首座傑。

     (〔頌〕世尊初生) 草本無端拈出來 更加註腳放癡獃 西天此土誰知己 夜半優曇火裏開 (〔又〕女子出定) 出得出不得 滿面是埃塵 愁人莫向愁人說 說向愁人愁殺人 (〔又〕藥山謂雲巖曰:「與我喚沙彌來。

    」曰:「喚他來作甚麼?」山曰:「我有箇折腳鐺子,要他提上挈下。

    」巖曰:「恁麼則與和尚出一隻手去也。

    」山便休。

    ) 藥山道頭 雲巖知尾 雖然頭尾相稱 要且不識羞恥 (〔贊〕臨濟) 喝下忽雷驚 聲前休領略 當鋒齧鏃時 蹉過第一著 不在壁立處 豈向平地泊 野水白連天 秋空飛一鶚 (〔又〕虎丘先師) 老漢從來無禪 一味心中含毒 此毒時復現前 渾家大小不睦 異口同音咒詛 至今活陷地獄 一名臨濟正宗 一名叢林瞎秃 (〔自贊〕) 者漢初無罪過 祇是頭扁眼大 雖然肚裏醒醒 開口便先話墮 如斯出世為人 恰似大蟲看水磨 (〔贈偈〕悟上人造華嚴塔) 山前馬廄普光殿 門外牛欄正覺場 五十三人同日葬 善財走得腳生瘡 (〔示〕嚴教授康朝語)有般底得箇見處了便休,更不就人決擇,被人拈起一件物頓面前分疏不下,便渾圇吞卻,口頭雖說不疑,肚裏畢竟有塊物不能消化,此便是生死根本。

    有一般底得箇見處,坐著見處,見地不脫,一向說玄說妙,廣陳蹊徑謂之為人,此便是喪達磨正宗魔子。

    有一般底做工夫,到箇靜處,身心稍稍輕安,一向坐在無人之鄉,見人說著好事,便生煩惱,返言禪道本無所說,所以雲門道「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