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霖道霈禅師秉拂語錄
關燈
小
中
大
芙蕖。
偶病躬自煎藥作藥病相治偈以自警 髑髅煎藥醫髑髅。
那個髑髅醫到頭。
識得身心本無病。
千般藥忌一時休。
盡觀大地無非病。
盡觀大地無非藥。
藥病相治是一期。
那事何曾輕動着。
維摩??疾在毗耶。
不二門中勘作家。
一默若雷群蟄惺。
看來猶是眼中沙。
世尊出世号醫王。
四十餘年說藥方。
到底自身醫不得。
至今偃卧涅槃堂。
補喻彌陀以般若心經句為頌 自在行深般若時。
照見蘊空度苦厄。
不異色空即色空。
受想行識亦如是。
身子欲知法空相。
生滅垢淨了無有。
是故空中陰界無。
谛緣度亦不可得。
以無得故得菩提。
般若神明無上力。
中秋玩月 (二首) 誰将寶鏡挂長空。
一片虛明堕眼中。
匝地流輝孤迥迥。
千江倒影色融融。
乾坤磨老光何減。
寒拾論心意自通。
群衲聚觀清興發。
不知見處幾人同。
月到中秋倍可觀。
十分淨滿出東巒。
清江散影珠千顆。
碧漢孤明玉一團。
林木颠風光俞靜。
庭華醉露色尤寒。
快吟好句酬佳節。
轉□□西似跳丸。
贈潘山子茂才舉孝廉 髫年方入泮。
既冠即成名。
廉孝來天性。
文章得法程。
龍潛淵或躍。
豹隐霧将明。
看取春雷發。
拏雲直遠騰。
送潘士閣封君計偕乃郎山子孝廉北上 久卧衡門自樂天。
賢郎及第益加鞭。
功名得意渾間事。
忠孝根心是世傳。
喬梓聯镳庭訓切。
君臣際會廟谟宣。
朋□聽取胪音後。
杖履登山好問禅。
曹山祖塔被僧竊發。
見全身骨石具焉。
其首骨大如鬥。
齒白如玉。
身長約九尺計。
驚而複掩之。
壽昌竺公聞其事。
往啟圹視之。
果如所傳。
遂謀重造塔。
乃作偈以紀其事。
用浪和尚韻 洞山門下酒颠人。
不變易處自藏身。
一朝發出與人看。
方知吾道久逾新。
遍地兒孫皆法乳。
壽昌密迩便為主。
無縫塔子複巍巍。
影落湘潭誰薦取。
壽甯居士八人求偈 邦才 這段戈情何處來。
靈然恰似鏡當台。
遇緣即現離心意。
本有光明遍九垓。
若龍 神龍變化不可測。
此心靈妙更難思。
大用現前無軌則。
何須特地更生疑。
邦乘 一乘妙法白牛車。
攬辔如飛直到家。
火宅不須求出去。
個中消息若蓮花。
宗化 天本無言化育成。
四時萬物自縱橫。
但能親契無言旨。
造化小兒是我生。
邦輔 (求嗣) 通身手眼是觀音。
普應人間願力深。
一念皈依全體現。
寶珠在掌不須尋。
敏侯 自心敏妙如空谷。
呼應同時定不差。
識得自心端的處。
大千沙界一漚華。
溫夫 仲尼昔日最溫恭。
振起斯文百世宗。
魚躍鸢飛無别法。
釋迦鼻孔共通風。
樂夫 顔淵樂處竟何如。
豈在簟瓢陋巷居。
欲識阿侬親切處。
不違終日隻如愚。
壽封翁右君王老居士六帙初度 封君餘同門友也。
留心此道有年。
茲臘月廿有九日屬翁六帙初度。
賢子佳孫濟濟滿前。
競圖松石以祝。
翁笑曰。
區區松石。
爾輩自足。
怡情非阿翁事。
乃移書問予。
父母未生前事。
益翁深有得于此。
将以此自壽于無窮。
而假予言以發之耳。
藐茲松石又焉足與較其數量哉。
予知翁意有在。
漫為染翰。
松長青兮石長堅。
舉以壽翁翁不然。
寓書诘我未生前。
個中消息若為傳。
毗耶一默露真诠。
不二門開接有緣。
惟翁妙契在機先。
不離陰界脫蓋纏。
泥牛出海浪潑天。
耕破三千及大千。
軒轅甲子任推遷。
浮光幻影夢中圓。
虛空何處覓中邊。
含天褁地自綿綿。
為翁寫出面目全。
遙知一笑響塵寰。
送智藏禅人歸壽昌 卻憶當年蓑笠翁。
深耕淺種自無功。
君歸有問通霄路。
報道田中事正濃。
送恒真禅人歸壽昌 立處即真非借力。
腳跟着地自知音。
壽昌橋下肝江水。
浩浩東趨無古今。
勉同參 自心自悟自真修。
謾把間情更别求。
有限光陰容易過。
無邊生死幾時休。
刹那緣慮如燈??。
一個渾身是髑髅。
十二時中須識主。
莫教瞥起認浮漚。
西來大道惟直指。
落意之時曲萬千。
見解入微純是識。
機鋒出格總非禅。
研窮至理悟為則。
履踐玄途證乃圓。
莫學今時口鼓子。
葛藤自縛到驢年。
鼓山為霖禅師語錄卷上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2冊No.1438為霖道霈禅師秉拂語錄 鼓山為霖禅師語錄卷下 書記 太靖 錄 頌 洞山五位頌 正中偏 自從屋破見青天。
曠劫朦胧事曉然。
萬法渾融銀碗裡。
一真獨露月明前。
形山有寶何曾秘。
大地無塵不用捐。
理量未消成見刺。
依稀雲霧尚纏綿。
偏中正 深宮默默體無為。
奉順須教勿暫離。
一念不生冥本妙。
絲毫才動落今時。
聲前裸裸勤擔荷。
法上空空謹護持。
未轉大功成誕子。
依然出入涉離微。
正中來 溪山曆盡到其間。
滿眼清光未許眠。
一色漸消台上月。
靈機旋發火中蓮。
華冠卸卻情何滞。
鳥道行來步自玄。
用處但能通不犯。
從教平地履青天。
兼中至 掣開金鎖示全身。
妙用縱橫迥絕倫。
木馬倒騎飛碧漢。
鐵牛高駕舞輕冰。
随緣變化無今古。
遇物安心立假真。
莫怪阿侬多意氣。
毗盧頂上要揚塵。
兼中到 混沌之先謾強名。
釋迦彌勒也難惺。
夜明簾卷亡偏正。
性海波澄孰濁清。
法爾自來超那畔。
靈然終不堕虛凝。
綿綿古錦暗中織。
劫外春風剪剪輕。
總頌 我祖當年立自宗。
猶如寶鏡影重重。
悟明必也窮幽極。
奉重還須盡始終。
子合父時功始息。
正垂偏後用方融。
凍雲深鎖家山杳。
午夜月明何處鐘。
末後句 聲前抛不出。
句後覓無蹤。
欲識個中意。
三更月正紅。
百丈卷廗 登堂卷廗氣如虹。
昨日今朝事不同。
一陣風吹煙雨散。
巍巍獨露大雄峰。
百丈再參 龜毛拂子挂床頭。
拈弄何曾得自由。
不是馬師施一喝。
至今兩耳鬧啾啾。
風幡 非風幡動是心動。
折角泥龍出古洞。
布雨興雲遍大千。
幽然一枕好春夢。
茫茫四海參玄士。
争向風幡去論心。
心與風幡如可論。
老盧猶自不知音。
玄則禅師龍吟霧起因緣 狂心未歇誇禅道。
一問誵訛帶濁清。
非是當時大法眼。
至今賞罰不分明。
子胡狗 惡狗當門難近傍。
教人好看吼全機。
孰知老漢婆心切。
敵勝還他師
偶病躬自煎藥作藥病相治偈以自警 髑髅煎藥醫髑髅。
那個髑髅醫到頭。
識得身心本無病。
千般藥忌一時休。
盡觀大地無非病。
盡觀大地無非藥。
藥病相治是一期。
那事何曾輕動着。
維摩??疾在毗耶。
不二門中勘作家。
一默若雷群蟄惺。
看來猶是眼中沙。
世尊出世号醫王。
四十餘年說藥方。
到底自身醫不得。
至今偃卧涅槃堂。
補喻彌陀以般若心經句為頌 自在行深般若時。
照見蘊空度苦厄。
不異色空即色空。
受想行識亦如是。
身子欲知法空相。
生滅垢淨了無有。
是故空中陰界無。
谛緣度亦不可得。
以無得故得菩提。
般若神明無上力。
中秋玩月 (二首) 誰将寶鏡挂長空。
一片虛明堕眼中。
匝地流輝孤迥迥。
千江倒影色融融。
乾坤磨老光何減。
寒拾論心意自通。
群衲聚觀清興發。
不知見處幾人同。
月到中秋倍可觀。
十分淨滿出東巒。
清江散影珠千顆。
碧漢孤明玉一團。
林木颠風光俞靜。
庭華醉露色尤寒。
快吟好句酬佳節。
轉□□西似跳丸。
贈潘山子茂才舉孝廉 髫年方入泮。
既冠即成名。
廉孝來天性。
文章得法程。
龍潛淵或躍。
豹隐霧将明。
看取春雷發。
拏雲直遠騰。
送潘士閣封君計偕乃郎山子孝廉北上 久卧衡門自樂天。
賢郎及第益加鞭。
功名得意渾間事。
忠孝根心是世傳。
喬梓聯镳庭訓切。
君臣際會廟谟宣。
朋□聽取胪音後。
杖履登山好問禅。
曹山祖塔被僧竊發。
見全身骨石具焉。
其首骨大如鬥。
齒白如玉。
身長約九尺計。
驚而複掩之。
壽昌竺公聞其事。
往啟圹視之。
果如所傳。
遂謀重造塔。
乃作偈以紀其事。
用浪和尚韻 洞山門下酒颠人。
不變易處自藏身。
一朝發出與人看。
方知吾道久逾新。
遍地兒孫皆法乳。
壽昌密迩便為主。
無縫塔子複巍巍。
影落湘潭誰薦取。
壽甯居士八人求偈 邦才 這段戈情何處來。
靈然恰似鏡當台。
遇緣即現離心意。
本有光明遍九垓。
若龍 神龍變化不可測。
此心靈妙更難思。
大用現前無軌則。
何須特地更生疑。
邦乘 一乘妙法白牛車。
攬辔如飛直到家。
火宅不須求出去。
個中消息若蓮花。
宗化 天本無言化育成。
四時萬物自縱橫。
但能親契無言旨。
造化小兒是我生。
邦輔 (求嗣) 通身手眼是觀音。
普應人間願力深。
一念皈依全體現。
寶珠在掌不須尋。
敏侯 自心敏妙如空谷。
呼應同時定不差。
識得自心端的處。
大千沙界一漚華。
溫夫 仲尼昔日最溫恭。
振起斯文百世宗。
魚躍鸢飛無别法。
釋迦鼻孔共通風。
樂夫 顔淵樂處竟何如。
豈在簟瓢陋巷居。
欲識阿侬親切處。
不違終日隻如愚。
壽封翁右君王老居士六帙初度 封君餘同門友也。
留心此道有年。
茲臘月廿有九日屬翁六帙初度。
賢子佳孫濟濟滿前。
競圖松石以祝。
翁笑曰。
區區松石。
爾輩自足。
怡情非阿翁事。
乃移書問予。
父母未生前事。
益翁深有得于此。
将以此自壽于無窮。
而假予言以發之耳。
藐茲松石又焉足與較其數量哉。
予知翁意有在。
漫為染翰。
松長青兮石長堅。
舉以壽翁翁不然。
寓書诘我未生前。
個中消息若為傳。
毗耶一默露真诠。
不二門開接有緣。
惟翁妙契在機先。
不離陰界脫蓋纏。
泥牛出海浪潑天。
耕破三千及大千。
軒轅甲子任推遷。
浮光幻影夢中圓。
虛空何處覓中邊。
含天褁地自綿綿。
為翁寫出面目全。
遙知一笑響塵寰。
送智藏禅人歸壽昌 卻憶當年蓑笠翁。
深耕淺種自無功。
君歸有問通霄路。
報道田中事正濃。
送恒真禅人歸壽昌 立處即真非借力。
腳跟着地自知音。
壽昌橋下肝江水。
浩浩東趨無古今。
勉同參 自心自悟自真修。
謾把間情更别求。
有限光陰容易過。
無邊生死幾時休。
刹那緣慮如燈??。
一個渾身是髑髅。
十二時中須識主。
莫教瞥起認浮漚。
西來大道惟直指。
落意之時曲萬千。
見解入微純是識。
機鋒出格總非禅。
研窮至理悟為則。
履踐玄途證乃圓。
莫學今時口鼓子。
葛藤自縛到驢年。
鼓山為霖禅師語錄卷上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2冊No.1438為霖道霈禅師秉拂語錄 鼓山為霖禅師語錄卷下 書記 太靖 錄 頌 洞山五位頌 正中偏 自從屋破見青天。
曠劫朦胧事曉然。
萬法渾融銀碗裡。
一真獨露月明前。
形山有寶何曾秘。
大地無塵不用捐。
理量未消成見刺。
依稀雲霧尚纏綿。
偏中正 深宮默默體無為。
奉順須教勿暫離。
一念不生冥本妙。
絲毫才動落今時。
聲前裸裸勤擔荷。
法上空空謹護持。
未轉大功成誕子。
依然出入涉離微。
正中來 溪山曆盡到其間。
滿眼清光未許眠。
一色漸消台上月。
靈機旋發火中蓮。
華冠卸卻情何滞。
鳥道行來步自玄。
用處但能通不犯。
從教平地履青天。
兼中至 掣開金鎖示全身。
妙用縱橫迥絕倫。
木馬倒騎飛碧漢。
鐵牛高駕舞輕冰。
随緣變化無今古。
遇物安心立假真。
莫怪阿侬多意氣。
毗盧頂上要揚塵。
兼中到 混沌之先謾強名。
釋迦彌勒也難惺。
夜明簾卷亡偏正。
性海波澄孰濁清。
法爾自來超那畔。
靈然終不堕虛凝。
綿綿古錦暗中織。
劫外春風剪剪輕。
總頌 我祖當年立自宗。
猶如寶鏡影重重。
悟明必也窮幽極。
奉重還須盡始終。
子合父時功始息。
正垂偏後用方融。
凍雲深鎖家山杳。
午夜月明何處鐘。
末後句 聲前抛不出。
句後覓無蹤。
欲識個中意。
三更月正紅。
百丈卷廗 登堂卷廗氣如虹。
昨日今朝事不同。
一陣風吹煙雨散。
巍巍獨露大雄峰。
百丈再參 龜毛拂子挂床頭。
拈弄何曾得自由。
不是馬師施一喝。
至今兩耳鬧啾啾。
風幡 非風幡動是心動。
折角泥龍出古洞。
布雨興雲遍大千。
幽然一枕好春夢。
茫茫四海參玄士。
争向風幡去論心。
心與風幡如可論。
老盧猶自不知音。
玄則禅師龍吟霧起因緣 狂心未歇誇禅道。
一問誵訛帶濁清。
非是當時大法眼。
至今賞罰不分明。
子胡狗 惡狗當門難近傍。
教人好看吼全機。
孰知老漢婆心切。
敵勝還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