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堂和尚語錄卷第三

關燈


    亂峰青崒屼。

    幽澗瀉潺湲。

    别有生涯在。

    無弦琴好彈。

     身居千嶂裡。

    幾見歲華更。

    壁靠過頭杖。

    爐埋折腳铛。

    禦寒麆布褐。

    诳腹老藜羹。

    路轉溪回處。

    是誰來共行。

     終日倚岩隈。

    閑雲去複來。

    未明心即佛。

    謾說鏡非台。

    濁水珠還現。

    淤泥蓮可栽。

    吾宗多異見。

    有口亦慵開。

     有身還有累。

    無[女*(巢-果+(離-禸))]是無求。

    随事能通達。

    何人不自由。

    花生因翳眼。

    岸住為停舟。

    法道常超勝。

    祗園自晚秋。

     限時登聖果。

    特地執愚情。

    彈指三祇劫。

    擡眸十萬程。

    石牛耕曠野。

    刍犬吠空城。

    真正舉揚處。

    堂前草盛生。

     萬法何曾有。

    一心元自無。

    虛空終不壞。

    滄海幾番枯。

    妙辯毗城老。

    單傳碧眼胡。

    怪來木獬廌。

    吞卻石煙菟。

     事理已圓融。

    何妨話此宗。

    采來都是藥。

    捧上不成龍。

    楊廣山前草。

    金剛嶺上松。

    大哉穹壤内。

    千古慕靈蹤。

     畢竟難傳授。

    胡為喚作禅。

    呈機非句裡。

    領旨豈言前。

    喝下分賓主。

    棒頭明正偏。

    祖翁田地在。

    水牯好加鞭。

     無事可思惟。

    随緣度歲時。

    案頭間寶鴨。

    壁角挂軍持。

    雨歇溪聲壯。

    月高松影遲。

    真空并妙有。

    一一洞靈知。

     時光有今古。

    佛性無悟迷。

    表法名何别。

    還源理自齊。

    直教分水乳。

    未免隔雲泥。

    一舉四十九。

    趙州東院西。

     次所庵首座韻(二) 随處成嘉遁。

    神珠耿夜光。

    茅廬殊迫窄。

    法界總含藏。

    上國蒲輪召。

    深爐芋火香。

    癫痫循迷妄。

    那可秘靈方。

     覺皇如按指。

    海印自生光。

    火不鏡中出。

    珠非衣裡藏。

    瓷瓯浮雪乳。

    石室藹天香。

    妙達真空理。

    規圓矩自方。

     閱古軒 曆探先聖意。

    毫發本無差。

    未盡眼中翳。

    那除空裡花。

    涼風生幾席。

    白月照窗紗。

    掩卷成枯坐。

    真觀豈有涯。

     答天童平石和尚見寄韻(五) 不肯高居兜率天。

    逢人要覓一文錢。

    更言彌勒真彌勒。

    摋土抛沙百衆前。

     泐水禅如藥汞銀。

    黃龍聞着即生嗔。

    當時不是慈明老。

    鐵網難收一角麟。

     三尺竹篦長在握。

    肯将佛法當人情。

    巍然照雪軒中坐。

    衲子教它眼自明。

     旃檀樓閣翠岚中。

    水鏡襟懷鶴發翁。

    石鼎香銷定初起。

    金烏拍翅海門東。

     頭頭物物總天真。

    誰謂今人愧古人。

    慶喜何曾徇根識。

    瞿昙徒自绾花巾。

     贈的維那 化米歸來仍化炭。

    堂司一職辄相煩。

    要明的的西來意。

    隻在尋常日用間。

     贈西上人 子到問吾西祖意。

    老來有口隻宜閑。

    趙州曾指庭前柏。

    千古叢林作話端。

     贈靜知客 動靜寒溫合自知。

    江淮閩浙浪奔馳。

    大陽寺裡顯知客。

    乳窦峰頭百世師。

     懷古十首寄大宗西堂 鹑衣百結不掩骭。

    糞火堆中有芋魁。

    寒涕垂頤曾不管。

    紫泥書自九天來。

     語非難也識真難。

    臨濟腰包上徑山。

    汝自問它何欠少。

    一堂雲侶半抽單。

     頭上青灰三五鬥。

    趙州誰謂太疏慵。

    等閑剔起眉毛看。

    老虎斑斑是大蟲。

     饑餐渴飲不多争。

    不向如來行處行。

    怪底當年颠普化。

    飯床踢倒大粗生。

     白雲昔日見楊岐。

    問及茶陵受業師。

    不是當家真種草。

    如何一笑會懷疑。

     慈明參罷老汾陽。

    短發肩挑骨董箱。

    神鼎老昏相見語。

    叢林多是錯商量。

     芭蕉庵中泉大道。

    禅子來參無異談。

    直示汾州奇特事。

    解懷抖擻破裙衫。

     古德示人間露布。

    看時容易會時難。

    不因兩轉合頭語。

    船子那能得夾山。

     談辯對人無抵捂。

    自家無事動幹戈。

    從前一等偷心死。

    選佛場中得甲科。

     三督黃牙竅到天。

    衲僧蹉過萬千千。

    字經三寫烏焉馬。

    疊妙重玄競說禅。

     次了庵和尚雜言韻(八) 吾祖深慈豈易量。

    要成大樹作陰涼。

    看它五葉花開後。

    萬紫千紅敢鬥芳。

     胡僧得得飛金錫。

    曾為汾陽罷夜參。

    未許南堂樂閑寂。

    要弘法道播東南。

     一塵不立萬緣空。

    夜半陽烏海底紅。

    出窟金毛不求伴。

    度河香象更誰同。

     有生有死心源混。

    無聖無凡性地平。

    客至休嫌太疏懶。

    白雲流水自将迎。

     赤手須探火裡冰。

    自家活計勿它營。

    德山白棒橫揮處。

    即是昏衢智慧燈。

     觸目遇緣無剩法。

    何須要透未生前。

    三冬喜有生柴火。

    且自垂簾護暖煙。

     捏沙終是不成團。

    斷臂安心話已圓。

    真正舉揚宗教事。

    草深何止法堂前。

     眼見耳聞無别旨。

    手握烏藤行複倚。

    菩薩聲聞曾未知。

    各證圓通二十五。

     信庵 隻個無疑便入門。

    其中别是一乾坤。

    拳頭對客何勞豎。

    日日茅檐挂白雲。

     台州天甯音。

    都管塑觀音。

    知客寮起樓淨僧發施草鞋 觀音示現比丘身。

    樓閣門開接要津。

    剃了頭光飽吃飯。

    草鞋重着見何人。

     寄紫岩絕學和尚 莫厭荒涼古道場。

    吾宗隻貴話頭行。

    趙州曾住觀音院。

    麥醋沙鹽土塌床。

     示禅客 問來汝須啞卻口。

    答去我須秃卻舌。

    堂前露柱笑掀眉。

    達磨西來無妙訣。

     析雪窦迷悟相反偈 霏霏梅雨灑危層。

    一句分明絕愛憎。

    末法師僧少方便。

    多将知解當宗乘。

     五月山房冷似冰。

    不教容易啟柴扄。

    口邊白醭生來久。

    且喜渾無問法僧。

     莫謂乾坤乖大信。

    古今毫發不曾差。

    趙州猶自婆心切。

    凡見僧來喚吃茶。

     未明心地是炎蒸。

    縱已明來也隻甯。

    栽了冬瓜種茄子。

    一條百衲補難成。

     答靈隐竹泉和尚 摩醯正眼耀乾坤。

    物日禅翁六世孫。

    倒握竹篦全殺活。

    當陽擊碎鐵昆侖。

     建三塔 潭北湘南草正青。

    敲磚打瓦見功成。

    一非三也三非一。

    那個髑髅無眼睛。

     華頂光菩薩制紙龛于爐上。

    禦寒坐禅 溪藤裁制禦寒威。

    六面虛明定起時。

    棗柏當年惟造論。

    火爐頭話幾曾知。

     山居 深深爐内煨黃獨。

    爛爛鍋中煮蕨薇。

    曠劫不殊今日事。

    今年不似去年饑。

     綠蘿溪畔啟荊扉。

    自浣褴衫布衲衣。

    幹鵲鳴來又鳴去。

    多年江海故人歸。

     尋玄覓妙正紛然。

    誰解回光究本源。

    大地衆生銷妄見。

    百千諸佛本無言。

     法社凋衰心欲寒。

    諸緣空寂更何言。

    山窗睡起日卓午。

    一樹桫椤花正繁。

     平面似床松下石。

    偃枝成蓋石邊松。

    無心道者眉如雪。

    煮得茶香分外濃。

     雲銷陰崖寒意早。

    枯枝收拾兩三堆。

    不教菜葉随流去。

    恐誤高人訪道來。

     定起蘿龛偶獨行。

    不知人世歲華更。

    閑抛藤子清池裡。

    無限魚兒水面争。

     三個柴頭煨正暖。

    三竿寒日尚高眠。

    明知有口可挂壁。

    萬象森羅替說禅。

     總是娘生一個身。

    任它富貴任它貧。

    石床坐落三更月。

    風揭松濤滿耳根。

     山高才寒便積雪。

    三冬少有無雪時。

    庭前齊腰憶二祖。

    床上縮項思楊岐。

     題祖會圖 聖賢瑞世示冥權。

    妙筆如何??得全。

    賴有陳年斷貫索。

    将它鼻孔一時穿。

     獨庵 單單結構個茅廬。

    玉殿珠樓總不如。

    非特與人難共住。

    更無人可作鄰居。

     勉中侄侍者參方 千聖頂??一着子。

    決擇莫辭途路長。

    雪峤三回到投子。

    慈明易服見汾陽。

     贈僧書楞嚴法華圓覺華嚴四經 直取華巾成六結。

    曲垂根器演三乘。

    其如深入光明藏。

    破一微塵出大經。

     贈岘維那為法花會化緣捺海塘 興化棒頭知落處。

    東西南北任縱橫。

    靈山一會俨然在。

    滄海桑田幾變更。

     悼愚仲和尚 諸方宿德死殆盡。

    死到慧因愚仲翁。

    法道衰寒端可蔔。

    典刑誰複繼高風。

     頓悟心宗空萬法。

    尤專密行化人天。

    輪珠手裡一百八。

    綻作火中金色蓮。

     無疑 何須東蔔與西蔔。

    自信從來不覆藏。

    見得一番親切了。

    着衣吃飯隻如常。

     悼壽昌别源法兄(四) 平生慣用黑豆法。

    松源五世的骨孫。

    信腳蹈翻生死海。

    當陽指出鐵昆侖。

     有口不吞三世佛。

    十方刹土任遨遊。

    死來随例成颠倒。

    舍利勞人滿掬收。

     心存聖解道還殊。

    藥有神功病莫除。

    劫火從教燒海底。

    涅槃生死本如如。

     川陸動逾千裡遠。

    弟兄十載不承顔。

    遺音昨到紫箨寺。

    骨石已葬丹霞山。

     國清索天封竹作水笕 雙澗當陽輕借問。

    天封直下便相酬。

    同将百尺竿頭意。

    萬仞懸崖接上流。

     答清涼實庵法兄六首(時在太白前闆) 黃金世界清涼國。

    演說無邊舌廣長。

    太白峰前分半座。

    端如靈樹待韶陽。

     箨頂幽居百念灰。

    窗前明月幾番來。

    昨朝僧向台山去。

    接得羅浮一信回。

     吾知捉象與捉兔。

    一等須教用力全。

    日用現行明曆曆。

    從來無得亦無傳。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