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川和尚語錄下

關燈


    正宗亦無。

     天目和尚 不道先師具大眼目。

    隻道先師無肯路。

    還有知得者麼。

    楊岐之衣。

    到松源師祖不傳。

    臨終謂。

    兄弟久聚。

    正路行者有。

    隻不能用黑豆法。

    難以荷負正宗。

    臨濟佛法到此平沈。

    痛哉痛哉。

    以此見先師。

    深得師祖之旨矣。

     天目和尚。

    贊松源和尚像。

    永長老請贊 我祖之真。

    是真非真。

    我父之贊。

    是贊非贊。

    非真是真。

    非贊是贊。

    塞破虛空。

    斷楊岐旨。

    滅臨濟宗。

    分付定水。

    打鳳羅龍。

     禅人畫師像。

    請贊 不破古人玄關。

    而玄關自破。

    不碎今時窠臼。

    而窠臼自碎。

    鹫峰之衣爛卻。

    西丘之話無傳。

     尺璧千丈石。

    寸金萬裡沙。

    揀辨俱不得。

    達磨返流沙。

    黃檗不是臨濟。

    争打六十拄杖。

    較之七佛已前。

    都無許多勞攘。

    既是吾真種草。

    何須特地寫像。

     持刀殺人。

    人心不死。

    赤手殺人。

    人心不死。

    伎倆俱盡。

    人心自死。

     一喝從馬師起。

    臨濟承虛接響。

    病叟本無氣力。

    不能學這般承。

     栽菜根向上。

    種荳要收谷。

    不必生疑訝。

    今年六十六。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新羅國裡打鼓。

    大唐殿上作舞。

    天上天下人癡癡。

    七佛傳來到六祖。

     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

    羅公照鏡。

    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

    娘生一般。

    會與不會。

    福州使鐵錢。

     孚維那。

    命畫師。

    寫吾幻影請贊。

     有一問。

    答得即贊。

    克賓法戰不勝。

    興化罰錢出院。

    那裡是法戰不勝處。

    孚答曰。

    今日某甲。

    合罰錢合出院。

    真獅子兒。

    隻書此。

    以記歲月。

     甲申夏五。

    明州李世珍。

    畫妙勝殿衆菩薩像。

    因寫吾幻影。

    惟介請贊。

    贊曰。

    離四句絕百非。

     偈頌 日影每從窗外過。

    知他奔逐幾時休。

    虛空落地須彌碎。

    三世如來不出頭。

     月在水中撈不上。

    徒勞[翟*欠]碎水中天。

    夜深山寺開門睡。

    月自飛來到面前。

     人心到老不知休。

    心若休時萬事休。

    水上葫蘆捺得住。

    始信橋流水不流。

     貪瞋癡衆生根本。

    衆生根本佛根本。

    佛無衆生不成佛。

    是故衆生佛根本。

     樓上五更鐘未動。

    人間萬事已營營。

    明朝一飯先書籍。

    那取工夫細度量。

     諸佛面前求早悟。

    衆生界上幾曾迷。

    本源自性天真佛。

    日用中間無少虧。

     清淨世界清淨人。

    濁惡世界濁惡人。

    随性所轉移不得。

    總是娘生一個身。

     觸目盡是清淨地。

    清淨地上無佛住。

    趙州教人急走過。

    狸奴倒上菩提樹。

     老已無心走市[廓-享+墨]。

    莎羅樹下展身眠。

    餘生一了一切了。

    不去燒香向佛前。

     萬事成空皆已悉。

    一身無實亦深知。

    絲毫名利放不過。

    得出輪回是幾時。

     曉來雲過闌幹濕。

    手把圓珠獨自立。

    聲聲稱念南無佛。

    佛道現前不成佛。

     魚浮水面性地平。

    鳥入林中機路密。

    秋到石床楓葉落。

    夢幻伴子六十七。

     水邊林下道人行。

    念念無非是道情。

    盡去西方尋淨土。

    青蓮華在淤泥生。

     稱心稱意可長保。

    上苑名園春日花。

    一個尖頭茅屋下。

    長年無事道人家。

     大道在目前。

    本來無妙理。

    陽地生為人。

    陰空死作鬼。

    月照嶺上松。

    風吹原下水。

    髼頭寒拾翁。

    拍手笑不已。

     人有黃金宅。

    棄之徒自忙。

    北風連地起。

    吹雪上眉梁。

    杳杳黃泉路。

    難逢日月光。

    吾侬如此說。

    且去審思量。

     山中滋味别。

    往往少人知。

    野菜合黃獨。

    能充白日饑。

    風輕翻草葉。

    猿重墜藤枝。

    餘生隻寄此。

    閑讀古人詩。

     老農隴上耕。

    終日手不住。

    白骨誰家冢。

    群鴉噪高樹。

    一條淺溪水。

    滔滔自流去。

     迷時從他迷。

    悟時聽他悟。

    九牛雖有力。

    拽之不可住。

    日落又黃昏。

    風吹白楊樹。

     吾家不甚遙。

    看取腳下路。

    紅日上山頭。

    石羊草裡卧。

    人間一百年。

    彈指聲中過。

    柴門無鎖鑰。

    白雲自來去。

     寒山做詩。

    無題目。

    發本有天真。

    予獨處山寮。

    眼見耳聞底。

    皆清淨性中流出。

    不覺形言。

    凡二十首。

     戊子夏午。

     過竹田西堂無相庵房 懶舉話頭嫌鼻祖。

    燒香那肯禮西方。

    空房消盡閑心識。

    日往月來不見長。

     清藏主歸鄉省親 入我門來先割愛。

    胡為舊路又重行。

    娑婆世界多寒暑。

    一個皮囊幾度生。

     送契首座。

    住雁山靈峰 曷送住持芝下寺。

    祖翁一個破砂盆。

    寒酸固是難開眼。

    煮飯猶堪煮菜根。

     示椿藏主 一夏工夫打不徹。

    百千億劫不消磨。

    金烏玉兔長相逐。

    雁蕩峰頭見也麼。

     到中山寶首座房 岩房終日冷沈沈。

    經案塵埃一寸深。

    五十餘年如此過。

    道人行世太無心。

     永藏主。

    到雁蕩山放牧寮。

    請益 老來自病救不了。

    佛病祖病孰能排。

    壁上葫蘆風打落。

    床頭拄杖被塵埋。

     寄予藏主 要成大樹作陰涼。

    放教片心如泥去。

    雲門一舉四十九。

    臨濟大師無本據。

     示莫侍者 參禅隻要見得盡。

    見得盡時無障礙。

    六個門頭長日開。

    聲香味觸常三昧。

     寄明藏主 一顆如來藏裡珠。

    靈光爍破衆人疑。

    大千沙界無塵土。

    即是塵勞未脫時。

     寄息首座 黃檗三度打臨濟。

    睦州合吃棒三千。

    乾坤儱侗無今古。

    猛将不來邊上眠。

     示然侍者 以法傳法獅子吼。

    以心傳心鐵牛機。

    十方世界無行路。

    圓覺空中有路歸。

     送權侍者遊洞庭 七十二峰波面出。

    盧公去後石屏存。

    高歌數曲遊三日。

    圖畫又添僧一尊。

     寄梓岩西堂和尚 每問往來興寝事。

    惟言閉戶自安禅。

    西丘壽到八十四。

    住院都盧無十年。

     寄寶藏主 識塵消落盡。

    本性自圓明。

    動靜無差異。

    語言隻似常。

    後到不過此。

    先來亦隻甯。

    坐禅一片石。

    松樹長青青。

     送明藏主 門内天地闊。

    門外山水長。

    一句未脫口。

    遍界是冰霜。

    寒光奪夜月。

    鬼神不敢當。

    本來清淨性。

    胸中無留藏。

    拾得是我弟。

    寒山是我兄。

    明朝相随去。

    一錫兼一瓶。

     示收侍者 人言不是面通紅。

    此病流來自劫空。

    拈出洞山三頓棒。

    慈明老漢得黃龍。

     送靈石齊物長老 方丈守職莫輕忽。

    自然久久見全功。

    楊岐隻是會監寺。

    踢出驢兒振祖風。

     寄端書記 青猿長短聲。

    獨自倚廊柱。

    三際俱不來。

    一片冷泉水。

    非唯無衆生。

    無佛亦無己。

    短句與長吟。

    遣與适意耳。

    半夜落霜華。

    日輪正卓午。

    寥寥天地間。

    隻有寒山子。

     送茂侍者 一鹗度秋空。

    秋空無影迹。

    千人萬人海。

    聚頭空唧唧。

    點黑楊岐衣。

    鹫峰藏得密。

    寒暑知幾年。

    分付當有日。

    談玄說妙者。

    脫去情塵執。

     示明侍者 布毛吹起便悟去。

    未吹布毛何不悟。

    三三九九八十一。

    雲門大師有抽顧。

     寄灌頂長老 半夜鶴鳴山月吟。

    山翁獨坐破柴床。

    幾番劫石成灰去。

    一點靈光照世明。

     示至侍者 我宗無語亦無法。

    猕猴各佩古菱花。

    昏衢燭破無今古。

    大地衆生盡到家。

     送一維那 扣我山寮門。

    乃是我法侄。

    來情不用推。

    一一皆着實。

    生柴帶葉燒。

    新水敲冰汲。

    難得再相逢。

    今年六十七。

    歸去望東溟。

    天岸一團日。

     送琦上人 萬裡無寸草。

    出門便是草。

    十年歸不得。

    忘卻來時道。

    今歲秋事早。

    涼風生木杪。

    拄杖挑缽囊。

    銳志不小小。

    孰顧他洞山。

    浏陽寒拾老。

    衲僧家行履。

    不可得尋讨。

     寄雪窦千峰琬西堂 千丈崖根芋火香。

    天上日輪正卓午。

    東土西乾無祖師。

    白頭老僧七十五。

     道藏主号物外。

    因作此偈 何處是物外。

    徒然勞指注。

    物物皆唯我。

    我實無比喻。

    去卻我一字。

    動靜随所寓。

    靈光遍寰宇。

    今古絕來去。

     寄海藏主 佛佛授手無多子。

    祖祖相傳似海深。

    昨夜西風撼門扇。

    天明無迹可追尋。

     送徹上人遊台雁 多人乞語過台雁。

    上人亦向那邊遊。

    寒拾不能登妙覺。

    隻為貪着山水幽。

    巨羅長年抱膝坐。

    癡癡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開香滿路。

    日輪卓午山氣收。

    乘興去時宜速速。

    乘興回來莫悠悠。

     送真藏主 達磨不曾來東土。

    二祖亦不往西天。

    一條古路生荊棘。

    更無佛法可流傳。

     示霞上人 一大藏教言外薦。

    十方剎土目前看。

    老僧住世無多日。

    隻要阇梨心地安。

     寄靈仲通侄 一樓山色好。

    山是飛來山。

    座上方外友。

    身心俱閑閑。

    秋來幾夜夢。

    踏月到其間。

    更轉語方定。

    瓦爐香未殘。

    一偈聊相寄。

    山寮長日關。

     拄杖歌 老龍蛻骨空山。

    樵人惠我作杖。

    靠在繩床角頭。

    團團圍繞萬象。

    打狗打雨敲風。

    總是颠倒妄想。

    有人拗作兩橛。

    伏惟尚飨。

     歸山 衰老歸山寮。

    山寮無雜事。

    柴床石枕頭。

    長伸兩腳睡。

    寒拾約不來。

    豐幹騎虎至。

    虎性本不馴。

    蒼苔都踏碎。

    春風補得完。

    八八六十四。

     此庵歌 吾結此庵寄殘影。

    有問此庵壞不壞。

    一語發出甚奇怪。

    随他口下答不壞。

    凡屬形相皆是壞。

    為甚此庵卻不壞。

    六窗俱透無一物。

    常光無内亦無外。

    劫火洞然大千壞。

    吾結此庵實不壞。

    行住坐卧於其中。

    隻是尋常個境界。

    有時松風閑舉話。

    萬象森羅齊爽快。

     示恩藏主 道在目前無變易。

    隻緣體悉有親疎。

    黃梅夜半傳衣缽。

    七百人中一老盧。

     寄琢間和尚 聞得去年交院事。

    世間誰識老師心。

    青山綠水門前有。

    淨土西方不去尋。

     塔偈 午夜髑髅吟。

    山空片月明。

    西方無淨土。

    隻有彌陀經。

     塔銘 病叟今年六十六。

    死日将至。

    火化好。

    土化好。

    西堂唯庵貫和尚雲。

    古鄮山中。

    有片荒地。

    因疊石為塔。

    為銘曰。

     天生一穴。

    藏吾枯骨。

    骨朽成土。

    土能生物。

    結個葫蘆。

    挂趙州壁。

    永脫輪回。

    超三世佛。

     橫川和尚語錄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