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颠道濟禅師語錄

關燈
金絲猿。

    如常侍奉長老。

    長老叫他做猿行。

    當時也立在面前。

    兩個下數盤棋。

    侍者報道。

    諸山各刹長老都到。

    十六廳朝官齊來。

    長老道。

    如何今日大衆都到。

    侍者道。

    我師隻因去年正月半。

    升法座道。

    相呼相喚去來休。

    看取明年正月半。

    語錄批了。

    告報諸山大刹。

    今日都來相送。

    長老道。

    我又不死裡。

    罷了。

    既是衆人都來了。

    豈可教他空回。

    提起袖來。

    把棋子都拂在地下。

    念道。

     一局仙棋猶未了  又被波岩請涅槃 長老起身。

    便入去洗浴。

    換了幹淨衣服。

    作文白贊。

    道。

    大衆聽着。

     正月半。

    又見一年時節換。

    今年不見去年人。

    不覺風光似輪轉。

    眼前大衆息諠嘩。

    且聽山僧自決斷。

    大衆。

    如何是山僧自決斷。

     咦  白雲吹散太虛空 皎潔一輪呈碧漢。

     長老念罷。

    道貧僧有些衣缽。

    千萬留與道濟。

    我隻要道濟下火。

    說罷坐化而去。

    卻說冷泉亭猿行聽得走到方丈中。

    繞着長老走三遭。

    立地而化。

    衆僧大驚。

    合龛子盛了。

    看看五七日到舉殡。

    濟颠不回。

    卻待要起龛子。

    隻見那濟公。

    一隻腳穿着蒲鞋。

    一隻手提着草鞋。

    口内唱着山歌。

    望冷泉亭來。

    侍者道。

    你好放得落。

    你師父圓寂了。

    今日舉殡師父分付。

    專望你來下火。

    濟公聽得大笑。

    衆僧卻請金牛寺松隐長老挂真起龛。

    長老立在轎上道。

    大衆聽着。

     諸佛靈山建法筵。

    上人特特去扳禅。

    料應定入龍華會。

    故使丹青仔細傳。

    遠瞎堂。

    遠瞎堂。

    這般模樣甚猖狂。

    方袍圓頂如來相。

    皓齒明眸尊者裝。

    無嗔怒。

    有慈祥。

    禅心耿耿隻如常。

    不但真容傳得好。

    名字從來到處香。

     咦  他年若在靈山會 認得今朝遠瞎堂。

     松隐贊罷。

    鼓樂喧天簇擁龛子。

    到佛國化局。

    松柏亭下解扛索。

    濟公下火。

    手執火把道。

    大衆聽着。

     師是我祖  我是師孫  着衣吃飯  盡感師恩 臨行一别  棄義斷襟  火把在手  王法無親 大衆且道如何是王法無親。

     咦  與君燒卻臭皮袋 換取金剛不壞身。

     舉火燒着。

    舍利如雨。

    中現遠瞎堂長老叫曰。

    汝等各宜保重。

    說罷。

    化陣清風而去。

    齋畢。

    各散。

    濟公從長老死後。

    愈加風發。

    首座曰。

    你師父衣缽交付與你。

    濟公曰。

    我侬不要。

    首座曰。

    師父嚴命。

    濟公曰。

    如此。

    且擡出來看。

    首座令人一一扛出來。

    濟公曰。

    與我都開了鎖道。

    大衆各自來搶。

    言訖。

    衆僧打成團。

    攪做塊。

    濟公隻揀光頭上鑿粟暴。

    一時搶盡了。

    濟公自此越風發了。

    先是有例。

    寺中住持若死過。

    數日請諸山會湯議論。

    别請長老住持。

    首座曰。

    衆位和尚在上。

    自長老西歸之後。

    這道濟越風。

    攪得禅門不成規矩。

    今日列位在此。

    煩勸谏他。

    監寺令侍者去尋濟公。

    時濟公在飛來峰。

    牌樓下。

    引領許多小的兒。

    在溪中摸鵝卵石。

    侍者曰。

    濟公。

    首座請許多和尚。

    在方丈會湯。

    特令我來請你。

    濟公道。

    必然請我吃酒。

    便同侍者。

    入方丈相見了。

    濟公呵呵大笑曰。

    你們團團坐在這裡。

    好似子孫堂。

    隻少個大均娘娘。

    首座曰。

    你且莫風。

    你師父已死。

    隻有你在這裡。

    你可做正事。

    也與師父争氣。

    濟公曰。

    争氣争氣。

    你們方才會湯吃酒。

    便不叫我。

    我偏是無分子息。

    我若争氣。

    與你們每日打鬧。

    衆僧曰。

    某等清淨禅門。

    如何用得這等無正事的。

    濟公曰。

    看你這夥秃驢。

    理甚正事。

    正是冰炭不同爐。

    你看我不得。

    我看你不過。

    方才長老死得。

    便有許多說話。

    是日就收拾了包袱。

    拿了禅杖。

    别諸山和尚。

    師父骨塔前。

    拜了幾拜。

    便走。

    濟公離了靈隐寺。

    過了六條橋。

    迳到淨慈寺。

    投宿一宵。

    次早到浙江亭。

    趁船取路。

    到台州時。

    有人報知王安世舅舅。

    合家來接。

    喜不自勝。

    濟公拜見舅舅。

    舅母。

    王全。

    嫂嫂。

    都相見了。

    舅舅曰。

    聞知你在靈隐寺出家。

    十分好。

    緣何不緝理。

    身上這般模樣。

    濟公曰。

    舅舅差矣。

    出家人。

    要好做甚麼。

    我隻是随口做幾句詩詞歌賦。

    吃幾碗好酒。

    過得終朝便了。

    濟公連過十餘日。

    舅舅要做衣服與他。

    罰誓不要。

    隻是吃酒。

    或往諸山寺院閑走。

    作些詩賦。

    忽一日濟公對舅氏曰。

    我回天台。

    已一年餘。

    明日還杭州去。

    舅氏曰。

    你平日。

    說與本寺僧衆不睦。

    不如隻在家。

    濟公曰。

    這個使不得。

    舅氏舅母苦苦再三勸他不得。

    乃恁他去。

    付與盤纏。

    濟公并不受。

    曰出家人做甚麼要銀兩安在身邊。

    到擔幹記。

    當時辭别舅氏。

    離了天台。

    趁了江船至浙江亭。

    上岸。

    濟公自思。

    我若别處寺裡去。

    又不怯氣。

    我系是靈隐出身。

    迳到那裡。

    看這夥秃驢。

    肯着我否。

    乃過慈雲嶺。

    迳投靈隐寺。

    到飛來峰。

    見一藏主。

    藏主曰。

    濟公。

    你回天台去許多時。

    寺中換了住持昌長老。

    混名叫做檀闆頭。

    濟公曰。

    如此卻難打夥。

    迳投寺裡來到山門下。

    見一首座曰。

    濟公你來了。

    如今長老。

    不比你師父。

    濟公道。

    若得利害。

    不怕你們欺侮我。

    首座曰。

    我同你入見長老。

    二人到方丈見長老。

    濟公拜了。

    首座向前曰。

    此僧。

    乃先住持遠長老的徒弟。

    道濟是也。

    因還天台年餘才回。

    長老曰。

    莫不是能吃酒的濟。

    颠濟公曰。

    弟子出遊一年。

    酒肉俱戒了。

    長老曰。

    若如此。

    可挂名字。

    收了度牒。

    濟公但在雲堂坐禅。

    閑時在殿上念經。

    兩月餘。

    再不出山門。

    時值殘冬大雪。

    濟公覺身體冷。

    來到香積廚。

    下向火露出一雙精腿。

    火工曰。

    你師父有許多衣缽與你。

    倒令人槍去。

    如此大雪。

    一雙精腿可不冷也。

    濟公曰。

    冷自我受。

    凍也無妨。

    隻是年餘不吃酒苦惱子。

    火工等。

    見濟公說得傷心。

    便道。

    濟公。

    我們有瓶酒在此。

    請你吃。

    隻怕長老知道。

    濟公曰。

    阿哥。

    難得你好心。

    我躲在竈下吃。

    一個便遮了。

    一個篩酒。

    濟公吃了。

    便走出廚下來。

    原來這酒。

    不吃便沒事。

    但吃便膽大。

    不顧長老的言語。

    迳出山門前。

    卻好撞見飛來峰。

    牌門下住的張公。

    張公道。

    濟公。

    多時不見你。

    濟公道。

    阿公。

    說不得。

    自台州來在寺年餘。

    長老拘束得緊。

    不敢出寺門。

    今日偶到廚下。

    火工請我吃了一瓶酒。

    覺有滋味。

    特出尋個主人。

    張公曰。

    到我家吃三杯何如。

    濟公曰。

    十分好。

    跟了張公。

    迳出飛來峰。

    張婆在門前。

    見老子領濟公來。

    千歡萬喜曰。

    和尚多時不見。

    都入裡面。

    張婆??兩碗豆腐蕩一壺酒來。

    二人對坐。

    兒子篩酒。

    濟公道。

    阿公。

    難得你一家好心。

    阿婆道。

    和尚别樣便沒。

    隻這酒有。

    在此。

    你隻顧吃。

    你一碗。

    我一碗。

    各吃十五六碗。

    覺得醉了。

    濟公起身叫聒噪。

    阿婆曰。

    這等晚了。

    見自長老不許你吃酒。

    你今回去。

    倘說轉來。

    連我也。

    不知重。

    濟公曰。

    阿婆說得是我侬隻在這裡同你兒子歇一夜。

    明早濟公見天色晴道。

    多時不入城。

    相望朋友。

    今日走一遭。

    張公家吃了早飯。

    一迳來嶽墳。

    正撞兩對頭。

    踏過。

    濟公立住看時。

    乃王太尉也。

    太尉見濟公荒忙下轎曰。

    如何多時不見。

    濟公将前事細說。

    太尉曰。

    下官今日要去天竺。

    不得同你回府。

    汝明早可來府中走一次。

    濟公道。

    多感多感。

    太尉上轎去訖。

    濟公自入錢塘門。

    迳到炭橋河下。

    沈堤點家。

    此時提點不在。

    管店人見濟公連忙道。

    裡面請坐。

    我官人在此累累念想。

    兒子出來陪。

    侍茶罷。

    濟公見提點不歸。

    欲回寺。

    忽雪花飄舞。

    濟公仰視作詞雲。

     凜冽同雲生遠浦。

    長空碎玉珊珊。

    梨花滿目泛波瀾。

    水深鳌背冷。

    方丈老僧寒。

    渡口行人嗟。

    此境金山變作銀山。

    瓊樓玉殿水晶盤。

    王維饒善??。

    下筆也應難  右調臨江山。

     題畢。

    尋思沈提點。

    定在漆器橋。

    小腳兒王行首家。

    次早不别其子。

    迳望漆器橋來。

    至其家。

    問你子曰。

    沈提點在你家否。

    你子曰。

    方才出去洗浴。

    濟公曰。

    如此我等他。

    便上樓去見王行首睡熟。

    濟公輕輕掀開被兒。

    踏床上。

    拿隻小鞋兒。

    放在陰門上。

    便下樓卻好撞着沈提點。

    提點曰。

    久不見。

    緣何在此。

    濟公曰。

    我昨日特來尋你。

    不在家。

    料必在這裡。

    起早特來。

    你又去洗浴。

    提點道失迎。

    且上樓去吃早飯。

    二人同上樓時。

    王行首正睡覺。

    見這鞋。

    心内不然。

    問曰。

    誰上樓來。

    你子曰。

    濟公。

    提點曰。

    出家人。

    甚麼道理。

    濟公曰。

    沖撞沖撞不是我侬無禮。

    有一段因緣。

    提點曰。

    願聞。

    濟公念出一詞雲。

     蝶戀花枝應已倦。

    睡來春夢難醒。

    羅衣卸下不随身。

    三魂遊阆苑。

    七魄繞蓬瀛。

    故把羅鞋遮洞口。

    須知覺後生嗔。

    非因道濟假人情。

    斷除生死路。

    絕卻是非門  右調臨江仙。

     提點大笑曰。

    佳作。

    你子托三碗點剁酒至。

    濟公吃了一碗曰。

    不濟事。

    行首曰。

    我不吃。

    你都吃了。

    濟公又吃一碗。

    你子搬早飯來。

    二人吃了。

    濟公曰。

    多謝多謝。

    萬松嶺王太尉望我今日來。

    且去見他一面。

    提點曰。

    回來到我家走一遭。

    濟公迳投清河坊來。

    行至宗陽宮。

    酒庫對門。

    見個豆腐酒店好買賣。

    推出湧入。

    濟公見雪飄将下來。

    且去買幾碗吃。

    濟公坐定。

    酒保問。

    和尚吃多少。

    濟公曰。

    胡亂吃些。

    酒保将四碟菜。

    一盤豆腐。

    一壺酒。

    一隻碗。

    濟公吃了一壺。

    覺酒有滋味。

    又取一壺吃了。

    再要一壺。

    酒保曰。

    和尚。

    我家酒味重。

    隻好吃兩壺。

    濟公曰。

    于你甚事。

    隻顧篩來。

    又吃了兩壺。

    濟公身邊無一文錢。

    一眼隻望門前施主。

    正值雪落。

    過往人少。

    酒保來會錢。

    濟公曰。

    我侬不曾帶來。

    賒我賒。

    酒保曰。

    這和尚好沒來由。

    認得你是何人。

    濟公道。

    我是靈隐寺的僧。

    着人跟去便有。

    酒保曰。

    那有許多工夫。

    便脫這破直裰來當。

    濟公曰。

    我叫做菜馄饨。

    隻有這片皮包着。

    如何脫得。

    二人在門首厮扯對門升陽宮酒樓上人望見酒保扯的和尚。

    好像濟公。

    便令侍者。

    去叫二人上來。

    酒保同濟公到對門樓上。

    濟公看時乃是沈提點兄弟。

    沈五官。

    濟公曰。

    你在此快活。

    我被他拖住讨酒錢。

    沈五官曰便是望見。

    因此特來相請。

    濟公曰再遲些。

    我這片黃皮。

    被脫去了。

    衆人大笑。

    沈五官分付酒保回去。

    濟公的錢我還。

    酒保去了。

    濟公曰。

    聒噪。

    阿哥解了這結。

    沈五官曰。

    如此大雪。

    同陪提點一坐。

    三人從頭又吃。

    濟公已有酒。

    略吃幾杯。

    便覺道醉。

    五官曰。

    你方才乞這樣虧。

    何不作首詩。

    濟公便吟四句雲。

     慣會饕齋覓主人  身邊零鈔沒分文 誰知撞見真經紀  不遇檀那怎脫身 五官人道。

    你吃幾碗。

    濟公又念四句雲。

     平生隻愛呷黃湯  數日無錢買得嘗 今幸見君君莫阻  再求幾碗潤枯腸 五官人大笑。

    令酒保隻顧篩酒。

    濟公吃了十餘碗。

    又作四句雲。

     昔日曾聞李谪仙  飲酒一鬥詩百篇 感君慨賜無悭吝  貧衲何嘗出口涎 李提點大笑。

    五官人又斟酒與濟公吃。

    濟公大喜。

    又作四句雲。

     自來酒量無拘管  惟有窮坑填不滿 要同畢卓卧缸邊  告君再覓三十碗 五官見濟公醉了。

    叫當直來分付。

    叫三個唱的?[利-禾+(彳*完)]來。

    不多時。

    三個唱的來到五官身邊坐一個。

    李提點身邊坐一個。

    五官曰。

    濟公。

    我見你冷靜。

    特請娘子相陪。

    濟公曰好好。

    作詩一首雲。

     每日貪杯又宿娼  風流和尚豈尋常 袈裟常被胭脂染  直綴時聞膩粉香 五官曰。

    這裡無人。

    濟公可同娘子一睡。

    隻見酒保上來道。

    使不得。

    濟公吟詩一絕雲。

     滿庫瓊芳鬥色鮮  就中一朵最堪憐 恁伊萬種風流态  惟有禅心似鐵堅 五官喜曰。

    真佳作也。

    濟公又吟一絕雲。

     昔我父娘作此态  生我這個臭皮袋 我心不比父娘心  我心除酒都不愛 吟罷。

    又吃幾碗。

    漸漸天晚。

    五官曰。

    濟公晚了。

    回寺不得。

    五官令當直扶濟公下樓。

    與李提點别了。

    二人徑到新街劉行首家。

    ?婆接見。

    十分歡喜。

    道五官人。

    今日如何帶這醉風和尚來。

    五官曰。

    他晚了回寺不得同來借歇。

    ?婆曰。

    無礙。

    便叫兩個女兒來相見。

    令安排酒。

    五官曰。

    我們已醉。

    五官令大姐同濟公去睡。

    五官與二姐睡了。

    大姐推濟公入房中。

    坐在床上。

    關了房門。

    與濟公脫衣裳。

    濟公曰。

    阿呀。

    罪過相。

    被大如纏得酒醒。

    起身開房門欲走。

    又怕巡夜的捉住。

    隻見春台畔大火箱。

    有些熱。

    便扒上去。

    放倒頭睡了。

    大姐也自去睡了。

    濟公聽得朝天門鐘響。

    急扒起來推窗一看。

    東方已動。

    遂題一絕雲。

     暫假夫妻一宿眠  禅心淫欲不相連 昨宵姑順君台意  多與?婆五貫錢 題罷見台子上有昨夜剩的酒一壺。

    乃飲畢。

    又吟一絕雲。

     從來諸事不相關  獨有香醪真個貪 清早若無三碗酒  怎禁門外朔風寒 濟公寫訖。

    遂開大門。

    一迳去了。

    虔婆聽得門響。

    急起視之。

    隻見台子上一幅字紙獨大姐睡着問時。

    大姐曰。

    夜來如此如此。

    虔婆曰。

    真童男子也。

    須臾五官起問濟公。

    虔婆曰。

    早去了。

    卓上遺幅字紙在此。

    五官一見乃曰。

    不枉了出家人。

    卻說濟公踏凍出清波門。

    自思如今身寒肚又饑。

    且去萬松嶺尋個施主。

    讨些早飯吃。

    迳赴陳太尉府前。

    見一門公掃地。

    濟公曰。

    煩與我通報。

    門公乃去箕帚入報。

    太尉慌忙走起。

    迳到廳上。

    濟公向前問訊。

    太尉曰。

    如何久不相見。

    濟公曰。

    歸家一年回寺。

    被長老拘束得緊。

    數日前得火工三碗酒吃。

    吊動念頭。

    連日在城中同沈五官閑戲。

    日昨去新街。

    劉行首家歇。

    起早逃出。

    特到府中。

    太尉大笑。

    取湯來。

    濟公曰。

    湯不要吃。

    太尉曰。

    我理會得你隻要酒吃。

    命當直的整治肴馔酒果。

    濟公吃了十五六碗。

    太尉曰。

    你身上冷否。

    濟公曰。

    頑皮袋由他凍。

    太尉曰。

    你身上穿一領破直裰。

    腳下着一雙破僧鞋。

    赤條條露雙腿。

    我今送你一疋绫子一個官絹做件衣服。

    銀一兩。

    作裁縫錢。

    濟公曰。

    我侬無有報答你。

    你明年上冬有場大災。

    你将紙筆過來。

    取個香盒。

    閑人暫退。

    濟公遂寫字放在香盒内。

    如法封固。

    付與太尉。

    令安在佛堂前。

    明年有災時。

    可開來看。

    其後太尉。

    忽患一發背。

    大如茶瓯。

    痛不可忍。

    百般醫治不痊。

    猛然思起濟公留下香盒。

    急取來看。

    但見盒内寫着一方太尉如法修合。

    遂果獲效。

    此系後話。

    且說濟公其日得了绫子官絹銀兩遂拜謝太尉才下嶺。

    見一夥乞兒。

    凍倒在地。

    濟公曰。

    苦惱。

    我有些東西與你。

    袖中摸出绫子。

    官絹。

    銀兩盡與衆人。

    迤??歸到靈隐寺。

    見首座曰。

    你連日在何處。

    濟公曰。

    我連日在升陽樓飲酒。

    新街裡宿娼。

    首座曰。

    好好。

    你又吃酒又歇娼。

    濟公曰。

    我明明裡去。

    不強如你們黑地裡去。

    首座曰。

    長老昨日問我。

    我說你十六廳朝官處探訪。

    原來這樣胡行。

    急拖入方丈見長老。

    言濟公私自出去吃酒。

    宿娼。

    長老大怒。

    令侍者打二十。

    拖倒。

    揭起直裰。

    濟公卻不穿褲子。

    轉身露出面前那物事來。

    衆僧大笑。

    長老曰。

    這厮如此無禮。

    首座曰。

    先師護短。

    容他慣了。

    長老曰。

    風颠之人不必打他。

    且放起來。

    濟公呵呵大笑。

    出方丈來曰。

    你們拖我見長老。

    卻不打我。

    好漢子。

    和你跌三交。

    衆僧曰。

    不采你這風子。

    濟公曰。

    賊牛們。

    卻又怕我。

    自此愈加風颠。

    衆僧皆來同長老計議。

    怎生逐得他出去。

    長老曰。

    他是先師徒弟。

    如何逐得。

    監寺曰。

    某有一計。

    自然使他安身不得。

    衆曰。

    卻是怎麼。

    監寺曰。

    比先寺中有個鹽菜化主。

    每日化來。

    常住公用。

    此職事最難。

    他化不得。

    自羞回也。

    如今可買一尊酒。

    整頓齋。

    使他大醉。

    倘若應允。

    亦不過月餘矣。

    衆僧曰。

    妙計。

    隻恐他不??。

    監寺曰。

    他隻要酒吃。

    是日整齋置酒。

    請濟公吃。

    濟公到方丈坐定曰。

    長老喚我做甚麼。

    長老曰。

    衆僧買酒在此請你。

    濟公曰。

    卻又跷蹊。

    你且說。

    為何請我。

    長老曰。

    我初住持。

    不識前事。

    先是此等有個鹽菜化主。

    如今一向無人。

    今欲立個化主。

    要你開疏頭。

    因此請你。

    濟公曰。

    既要寫疏。

    且隻吃酒。

    若醉。

    方有文章。

    長老曰。

    你隻顧吃。

    當時行童将隻大碗。

    放在濟公面前。

    一上吃了三十餘碗暫住。

    侍者。

    遂将文房四寶。

    放在卓上。

    濃濃磨墨。

    濟公起身拂紙而就。

    文不加點雲。

     伏以終朝易過。

    衣食難求。

    空門内。

    皆倚檀那。

    寺院中。

    全憑施主。

    倘無施主。

    房宇便東倒西歪。

    若沒檀那。

    和尚就忍饑受餓。

    衣非绫錦。

    也須得綿布遮身。

    食不珍羞。

    亦必用酸齑過粥。

    費用雖不奢華。

    人多也難掙挫。

    辄持短疏。

    遍叩高門。

    不來求施衣糧。

    但止化些鹽菜。

    竈戶口燒造殷勤園圃人。

    種作勞碌。

    羞将癡臉懇求他。

    全仗勸欣資助。

    我莫怪貧僧朝朝饒舌。

    皆因弊寺日日用他。

    一碗糙米粥。

    無他怎送入饑腸。

    半碟黃酸齑。

    有你乃能充餓口。

    和尚個般若惱子。

    達官普發歡喜心。

    日化八貫資财。

    供入常住增富貴。

    朝忝三寶賢聖。

    願祈施主永安甯。

    謹疏年月日。

     濟公寫罷。

    長老并衆僧都喝采令行童取酒來。

    濟公又吃了十餘碗。

    長老曰。

    一客不煩二主。

    再浼你做個化主。

    濟公曰。

    我是風子如何做得。

    監寺曰。

    濟公結識的是十六廳朝官。

    十八個财主。

    莫言一日八貫。

    便是八十貫。

    他也化得。

    長老曰。

    原來恁地。

    濟公曰。

    相識家。

    止好索他些酒食。

    如何又化他錢财。

    長老曰。

    你胡亂化半年三個月。

    我這裡便今人代換。

    濟公此時已醉。

    應道吃了你們酒。

    如何推得過。

    長老大喜。

    便交鋪香花燈燭。

    請濟公坐了受長老三拜。

    收拾齋襯果品。

    遂别長老出方丈。

    心内暗思。

    我反被局了。

    在這裡亦不秀氣。

    不如一發起了度牒。

    别處去罷。

    轉入方丈。

    長老問何故又回。

    濟公曰。

    我思做此化主。

    永免去各處去化。

    身邊又無度牒。

    隻道我是野和尚。

    故此回取度牒。

    長老曰。

    說得是。

    即令監寺。

    取度牒付與濟公收了自去。

    且說濟公出山門。

    迳到白樂橋坐。

    思這夥秃驢。

    合成圈奪。

    明是局我出來。

    淨慈寺德輝長老。

    平素與我契合。

    我往投他必然見留。

    迳望淨慈寺來。

    入見長老問訊。

    長老曰。

    濟公何來。

    濟公曰。

    說不得。

    弟子被衆局我做鹽菜化主。

    弟子初時不肯。

    後被他灌醉。

    一時應承。

    今思明是局我出門。

    故特來投。

    希留為愛。

    長老曰。

    你是靈隐寺。

    有分子孫。

    如何空身出來。

    濟公曰。

    我不要他東西。

    隻因被這班欺侮。

    過不得。

    望我師慈悲。

    長老曰。

    留自留你。

    隻是昌長老面上不好看。

    老僧明日寫一柬去。

    他若回字來。

    那時收你。

    兩家都好看。

    濟公曰。

    我師見是。

    當晚濟公就方丈中暫歇。

    次早長老寫了書。

    差傳使詣靈隐寺。

    時昌長老正在方丈中坐。

    侍者報。

    淨慈寺傳使在此。

    長老交進來。

    傳使将書呈上。

    雲。

     南屏山淨慈寺住持比丘德輝。

    稽首師兄昌公法座前。

    即晨新篁漸長綠樹成陰。

    恭惟尊候安享禅規倍增清福。

    上刹散僧道濟到獘寺言。

    蒙差作鹽菜化主。

    醉時應允。

    醒卻難行。

    避于側室。

    無面回還。

    特奉簡闆伏望慈悲。

    念此僧素多酒症。

    倘觑薄面。

    明日自當送上。

     昌長老一見大怒曰。

    道濟受某三拜。

    不曾化得半文錢。

    便來讨錢。

    我寺決不用他。

    令侍者取筆。

    就簡闆後。

    批八字雲。

     似此颠僧無勞送至。

     批罷。

    付與傳使自回。

    且說德輝長老。

    正與濟公話間。

    忽見傳使至前施禮。

    将前言細說。

    呈上簡闆。

    長老大怒曰。

    這畜生。

    我又不屬你管。

    如何這等無禮。

    濟公曰。

    便是檀闆頭不曉事。

    隻為我。

    交長老受氣。

    長老曰。

    濟公我收你在此替我争氣就升你本寺書記僧。

    一應榜文開疏。

    俱是汝。

    濟公謝了長老。

    自去選佛場坐禅念經。

    不覺已過月餘。

    忽一日濟公閑步出山門。

    走至長橋[土*免]下。

    隻見賣馉饳兒。

    王公在門首擂豆。

    王公曰。

    濟公多時不會。

    濟公曰。

    我被靈隐寺趕出來。

    今共你做鄰舍。

    王公曰。

    你坐一坐。

    待我買賣淨些。

    同你下棋。

    就掇條凳子。

    在門前安下棋盤。

    濟公曰。

    我侬嬴得。

    吃一盤馉饳。

    若輸了你便打我一個栗暴。

    王公大笑。

    二人下了五六盤。

    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