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修必讀

關燈
池之勝友。

    實負媿而知非。

    嗟幾生之漂泊。

    失系珠於内衣。

    旋深思而猛省。

    何節操之卑微。

    欲歸便歸。

    一志西奔。

    長生不死。

    衆妙之門。

    唯心本具。

    真性常存。

    棄捐周鼎。

    返認匏樽。

    空受賜於華屋。

    遂孛戾於慈顔。

    慨衆苦之迫切。

    必去危而就安。

    雖無适而不可。

    奈客路之間關。

    托二八之妙境。

    入正受而遐觀。

    忽全心而發現。

    喜合浦之珠還。

    混塵剎之淨穢。

    随足處以盤桓。

    歸去來兮。

    謝絕於外遊。

    且毀形而壞服。

    唯解脫之是求。

    曷區區而逐物。

    恬然而弗以為憂。

    喪自家之珍寶。

    抛祖父之田疇。

    方饑絕糧。

    欲濟沉舟。

    曾流俗之不若。

    夫是之謂比丘。

    苟聞義而不徙。

    蓋尋源而挹流。

    照萬緣之寂寂。

    藏六用之休休。

    已矣乎。

    人生變化同四時。

    天邊日月無少留。

    不自為計将安之。

    有生必有死。

    百年誰與期。

    宜寸田以耕耨。

    頻愛草以耘耔。

    結廬山之淨社。

    詠楂庵之新詩。

    送心想於落日。

    倐如羽化斷無疑。

     淨土詩 可旻法師 家居常寂本優遊。

    來執魚竿苦海頭。

    直待衆生都入手。

    此時方始不垂鈎。

     四色蓮華間綠荷。

    一蓮華載一彌陀。

    莫疑淨土程途達。

    日日人生雨點多。

     行樹陰陰布七重。

    寶華珠網共玲珑。

    百千種樂俱時作。

    天雨曼陀散碧空。

     六方諸佛說誠言。

    舌相三千廣贊宣。

    池上托生蓮九品。

    未知生向那枝邊。

     但得蓮中托化來。

    從教經劫未華開。

    華中快樂同忉利。

    不比人間父母胎。

     樂邦清淨本吾家。

    既有歸期豈憚賒。

    行計會須勤策進。

    淹留無慮在天涯。

     混然凡聖本同途。

    一點靈明體一如。

    隻為妄情随物轉。

    至今颠倒未逢渠。

     經贊彌陀願力強。

    劣夫為喻從輪王。

    四天一日行周徧。

    西去應非道路長。

     徧看玉軸與琅函。

    苦勸勞生脫世凡。

    淨土好修還不肯。

    莫教披卻有毛衫。

     暮鼓晨雞不住催。

    逡巡容貌變衰頹。

    莫言白發渾閑事。

    總是無常信息來。

     折疑論 通相 肅宗皇帝 貌陋仁心古聖人。

    混元造化定初分。

    蛇身大皡開天祖。

    牛首神農治世君。

    舜目重瞳懷道德。

    堯眉八彩有功勳。

    非常行狀非常德。

    莫謗如來金色身。

     論孝 出家行孝異尋常。

    須發蠲除未毀傷。

    泰伯文身稱至德。

    荊轲殒命号忠良。

    比幹剖腹剜心死。

    芥子焚軀抱樹亡。

    仁義蓋由方寸造。

    形服改變礙何妨。

     評議 野人冷眼笑王侯。

    跪拜衣冠并不修。

    大皡裸形并跣足。

    神農露頂又髼頭。

    漢王問道歸何尚。

    堯帝尊賢敬許由。

    若論納僧生計事。

    青山綠水自悠悠。

     殊見 虛空法界總包羅。

    水鳥山花漏洩何。

    智者了然心灑落。

    愚徒迷昧意蹉跎。

    悠悠琴韻知音少。

    壤壤巴歌和衆多。

    奉勸世間邪見子。

    收心早早念彌陀。

     言符 釋道儒流一化風。

    休分南北與西東。

    五常五戒何曾異。

    三果三歸本自同。

    老子掌中明至理。

    達磨面壁顯真空。

    時人不解源流意。

    是是非非甚日窮。

     總頌 曆代名儒頌佛章。

    始知西域教非常。

    摧邪顯正張天覺。

    舍僞從真白侍郎。

    謗佛篇中無呂杜。

    傳燈錄上有蘇黃。

    聰明更有過先哲。

    優劣心中自揣量。

     靈峰宗論 藕益大師 阿彌陀佛像贊 一指光。

    周法界。

    十念成。

    皆自在。

    感應道交。

    生佛無礙。

    讨甚自性彌陀。

    隻此豈屬心外。

     諸佛正徧知海。

    不離衆生心想。

    是故眼見耳聞。

    盡是彌陀聲像。

    癡人舍此别求。

    喚作法身向上。

    誰知棄有覓空。

    一體無端成兩。

    若知兩既不存。

    畢竟一何須尚熾然禮拜稱名。

    即是超方伎倆。

     淨社銘 持戒為本。

    淨土為歸。

    觀心為要。

    善友為依。

     戒心戒方銘 悔過不如防過。

    惜福尤宜積福。

    佛法深妙無窮。

    切勿自棄自局。

    若要熟處漸生。

    先須生處漸熟。

     贈戒珠(有序) 戒珠禅兄。

    鳳陽天長馬氏子。

    刲股救父。

    剖肝救母。

    迨二尊謝世。

    遂雉染。

    願入予淨社。

    拈此。

     毗尼禅觀互莊嚴。

    攜手同歸極樂天。

    赢得孝思為行本。

    戒珠朗握照三千。

     警邃征 日照紙窗明。

    蓦然起悲思。

    但有好順人。

    曾無剛烈志。

    猶如彼癡蠅。

    隻向窗前滞。

    不肯猛回頭。

    雲何得出世。

     淨土偈(有序) 博山禅師。

    拈淨土偈。

    每雲淨心即是西方土。

    蓋以因攝果也。

    讀者不達。

    遂至以理奪事。

    幾成破法。

    予觸耳感懷。

    每拈西方即是唯心土。

    俾以事扶理。

    聊附補偏救弊之職雲。

     西方即是唯心土。

    無上深禅不用參。

    佛向念中全體露。

    更生疑慮太癡憨。

     西方即是唯心土。

    未識西方豈識心。

    逝子謬希圓頓解。

    拾将落葉作黃金。

     西方即是唯心土。

    拟撥西方理便乖。

    極樂一塵同剎海。

    假饒天眼未知涯。

     西方即是唯心土。

    土淨方知心體空。

    一切境風猶挂念。

    雲何妄說任西東。

     西方即是唯心土。

    莫把唯心旨趣誣。

    迷悟去來元藏性。

    謾言平等卻成迂。

     西方即是唯心土。

    慧日高懸第一機。

    事理雙融真淨業。

    現前何法不玄微。

     西方即是唯心土。

    未到西方真可危。

    夙障已如波浪湧。

    那堪新孽又相随。

     西方即是唯心土。

    離土談心實倒颠。

    念念總皆歸佛海。

    何須重覓祖師禅。

     示用恒剃發 明心好向三皈始。

    立志還從五戒先。

    勤苦不辭成福聚。

    誦持無阙悟靈源。

     示寶所 着有落人天。

    着空堕三惡。

    惟有西方土。

    超出有無縛。

    熾然求往生。

    莫複存疑想。

    介爾才躊踟。

    偏邪見日長。

     贈若雲 盡說乘為急。

    誰知戒不迂。

    缶缾難貯乳。

    魚目豈成珠。

    剎海遵遺教。

    朝宗向樂都。

    淨因期其勖。

    力挽末時趨。

     示初平發心 莫謂菩提心難發。

    屠刀放下立成佛。

    莫謂菩提心易發。

    杯水豈停鼎内沸。

    欲明曠劫大因緣。

    先把生平懷抱拂。

    眼前活計若關情。

    本地風光終受屈。

    勸君速發難發心。

    為仁由己非由物。

     示涵宏 欲求出世慧。

    先斷世間愚。

    身界元非實。

    根塵性本無。

    聞思宜自勖。

    名利不堪娛。

    念莫馳情境。

    躬恒慎所趨。

    三歸知究竟。

    十戒握機樞。

    和忍成心德。

    精勤作勝谟。

    持經神在定。

    憶佛智能孚。

    曳轉從前履。

    超登最上衢。

     警初平 末劫修行。

    少成多殆。

    慎勿師心。

    硬作主宰。

    觀色察言。

    如臨如在。

    謙恭牧己。

    毋思露彩。

    但省我非。

    不念人罪。

    八喻銘心。

    恒觀法海。

    虛矯未除。

    真味斯餒。

     示戒明 慢為功德賊。

    勤為善法王。

    福水慧舟楫。

    無水舟不行。

    欲求真實慧。

    莫從口耳商。

    苦志勞筋骨。

    大任乃克将。

    福至心忽開。

    妙義能頓彰。

    深造既自得。

    世智誰可量。

     胡勞歎 為問丈夫兒。

    胡勞發浩歎。

    娑婆木苦空。

    理欲原氷炭。

    矢作奇男子。

    空行已驚憚。

    況複魔網稠。

    觸處皆危難。

    冥冥三界中。

    何時夜方旦。

    所以出世賓。

    每勤如幻觀。

    歲寒松柏榮。

    爐熾金聚燦。

    逆境是良師。

    止貴衷不亂。

    坐斷生死情。

    當處即彼岸。

    放下祖生鞭。

    拈起秦時鑽。

    為問丈夫兒。

    胡勞發浩歎。

     贈頂瞿師掩關念佛 阿彌陀佛聲曆曆。

    自他共離不可覓。

    是心作佛是心是。

    熾然感應真空寂。

    蓦直歸來莫問津。

    無明睡裡轟霹靂。

    醒來扪枕笑呵呵。

    夢堕大河誰實溺。

    夢時非堕醒非超。

    一任凱風同奏績。

    髻珠解處紹功成。

    内外空争庶與嫡。

    無生曲裡明月寒。

    白牛背上吹橫笛。

     和陳非白 嚴冬落木轉凄凄。

    積雪平鋪茅屋低。

    舉世相看同敗北。

    幾人能解早歸西。

    晨朝共觐慈悲父。

    飯後還要法喜妻。

    消盡劫波生死夢。

    渾然六字是全提。

     贈耦西 善财初發意。

    百城方盡南。

    一見普賢後。

    始知西更湛。

    十願導其往。

    深禅不用參。

    彌陀法界藏。

    介爾一念含。

    六字聲曆曆。

    皎月澄寒潭。

    未識岐塗苦。

    那知此道甘。

     五戒歌示憨月 受戒易。

    守戒難。

    莫将大事等閑看。

    浮囊渡海須勤護。

    一念差池全體殘。

    理勝欲。

    便安瀾。

    把定從來生死關。

    任他逆順魔軍箭凜凜孤懷月影寒。

    大殺生。

    大慈仁。

    物我一體如長春。

    蠕動蜎飛佛性等。

    賢愚貴賤無疎親。

    不偷盜。

    充義奧。

    正直清廉明節操。

    心外無法可當情。

    菩提性具非他造。

    不淫欲。

    梵行笃。

    身心皎潔同珠玉。

    泰山喬嶽立清風。

    等閑超出娑婆獄。

    不妄語。

    誠相與。

    廣長舌相昏塗炬。

    矢口千金敵國欽。

    九界同歸作洲渚。

    不飲酒。

    離群醜。

    智慧照明獅子吼。

    衣裡圓珠豈更忘。

    免得親翁再苦口。

    三歸五戒果精明。

    觀音勢至為師友。

     示馬光世 未知個事難得知。

    已知欲忘亦不易。

    忘卻威音那畔底。

    今時方顯頭頭是。

    着衣吃飯弄神通。

    劍樹刀山任遊戲。

    念彌陀算珠記夫。

    婦知能第一義淨。

    穢兩忘仍曆然。

    法界分明無礙事。

    一念圓彰四土嚴。

    三身頓證驚長寐。

    信得真。

    見得至。

    步步腳跟都着地。

    以茲自覺覺衆生。

    大知光明照十世。

     偶成 少年逐隊各歡呼。

    獨坐孤峰萬慮枯。

    愧有一端情未瞥。

    強将殘羽覆新雛。

     丙戌生辰驟雨初霁偶成 四十不聞道。

    五十猶空老。

    縱滿百年春。

    奚足稱壽考。

    歲歲此日生。

    此生何日了。

    法門小比丘。

    律行多未曉。

    說時似惺惺。

    用時仍颠倒。

    數悔複數違。

    嗟哉恒痛抱。

    所恃格外慈。

    示我三昧寶。

    随分度餘晖。

    雷雨還晴皎。

     靈奕生日以偈示之 有德即有福。

    無瞋即無禍。

    心寬壽自延。

    量大智自裕。

    應思老頭陀。

    願居衆人後。

    破衲以遮身。

    持缽度貧陋。

     示豁一 華嚴圓頓經王。

    普賢法界宗主。

    十願導歸極樂。

    便是玄極微旨。

    若更别扣祖關。

    都是奴仆婢使。

    果然奇特丈夫。

    卓信心作心是。

    念念相應不差。

    豈肯水中渴死。

    瞬息旋轉萬流。

    一句彌陀到底。

     示寶樹 修行無巧法。

    隻要生死切。

    谛觀百年身。

    露電同生滅。

    千古大聖賢。

    皆從一念決。

    一念識重輕。

    群妄自超越。

    事不益真修。

    何能強屑屑。

    心逸乃日休。

    心勞乃日拙。

    六字大經王。

    勤誦無休歇。

    能念所念本無二。

    熾然能所相交徹。

    譬如萬裡淨無雲。

    百千江渎一輪月。

    不是渠兮盡是渠。

    非親疎處難分别。

     病中口号 夏病不知暑。

    冬病不知寒。

    夜長似小劫。

    痛烈如刀山。

    人間尚複爾。

    何況三塗間。

    歸命大慈父。

    早出娑婆關。

     大病初起求生淨土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聲凡念海全潮。

    濁流寸寸清珠映。

    暗室塵塵寶炬招。

    千古東林風未墜。

    不須方便自橫超。

     久向阿彌誓力深。

    浮生無奈染相侵。

    聞聲見色多忘念。

    計後思前轉昧心。

    痛極色聲緣自斷。

    病危前後影方沉。

    孤明六字全提出。

    百獸群中師子音。

     乾慧初乾業未枯。

    病深無計可支吾。

    稱名不異兒号乳。

    忏罪何殊囚伏辜。

    乍慶此時方得主。

    更慚曆劫枉成通。

    丁甯法侶勤相助。

    共解輪王髻裡珠。

     持名真實是單傳。

    念念圓成深妙禅。

    能所本來無二體。

    果因交徹即重玄。

    廣長舌相堅真信。

    周徧身光結法緣。

    大事分明唯此事。

    同仁共策祖生鞭。

     蓮航橹唱 祖觀大師 握算持籌。

    甘為兒孫作馬牛。

    紅粟倉中朽。

    珠玉量成鬥。

    (嗏。

    )阿堵滿床頭。

    死時空手。

    多念彌陀好帶要纏走。

    因此勸富戶錢翁早早修。

     蒙袂低頭。

    衣食艱難苦不周。

    粗粝聊充口。

    百結鹑衣。

    肘。

    (嗏。

    )今世為貧憂。

    來生依舊。

    欲免饑寒。

    早向西方走。

    因此勸貧苦窮人早早修。

     疾病堪憂。

    枕席呻吟淚暗流。

    痛苦誰能救。

    方藥無人授。

    (嗏。

    )四大本瘡瘤。

    暫時不久。

    無上醫王。

    我佛遙垂手。

    因此勸痛苦颠連早早修。

     霜雪盈頭。

    老态頹唐出入愁。

    骨節枯枝朽。

    面貌龜文皺。

    (嗏。

    )風燭一朝休。

    無常早候。

    十念臨終。

    應悔蹉跎久。

    因此勸年老龍锺早早修。

     饤坐風流。

    如水韶光一霎留。

    衛玠豐姿秀。

    宋玉才華富。

    (嗏。

    )莫唱少年遊。

    幾人皓首。

    蓮社追随。

    添個忘年友。

    因此勸年少兒郎早早修。

     皓齒明眸。

    二八嬌娥住畫樓。

    羞把鴛鴦繡。

    未結鸾凰耦。

    (嗏。

    )紅粉泣香邱。

    美人無壽。

    離欲婆須。

    好作華嚴友。

    因此勸弱女紅閨早早修。

     恩愛綢缪。

    鴻案相莊情意投。

    帳飲交杯酒。

    衣結同心扣。

    (嗏。

    )大限忽臨頭。

    鴛鴦分走。

    極樂同生。

    萬劫長相守。

    因此勸夫婦同心早早修。

     同室戈矛。

    魚水夫妻作怨雠。

    薄幸郎心負。

    诟谇聞中冓。

    (嗏。

    )枉結鳳凰俦。

    今成怨耦。

    八德池中。

    好種同心藕。

    因此勸反目夫妻早早修。

     燕子高樓。

    節操氷霜詠柏舟。

    黃鹄傷無耦。

    隻景青镫。

    守。

    (嗏。

    )綽楔姓名留。

    芳徽不朽。

    高築懷清。

    争比蓮台久因此勸寡女孤孀早早修。

     禾黍油油。

    辛苦農夫望有秋。

    終歲勤田畝。

    粒米難沾口。

    (嗏。

    )旱潦不勝憂。

    兇荒常有。

    熟念彌陀。

    耘去心田莠。

    因此勸南陌農夫早早修。

     負販營求。

    赤日當天血汗流。

    叫喊沿街走。

    專望謀升鬥。

    (嗏。

    )微利逐蠅頭。

    饑寒入口。

    荷擔如來。

    淨土生涯富。

    因此勸負販謀生早早修。

     銀燭搖歌帳。

    珠簾卷翠樓。

    看花切莫逞風流。

    一被黃蜂螫手便堪愁。

     歡事镫前夢。

    韶華水上漚。

    探春争唱少年遊。

    試看白楊樹下土饅頭。

     世人多說西方好。

    西方有路人難到。

    我佛忒多情。

    丁甯勸往生 勸君君不信。

    隻為西方近。

    生死忽然臨。

    彌陀何處尋。

     起念當知。

    念起如是。

    既要托蓮胎。

    如何念念造輪回。

    該不該。

    該不該。

     萬劫千生空鑄錯。

    隻為因循誤。

    火宅炎炎休更住。

    生也是千般苦。

    死也是千般苦 百歲光陰同薤露。

    死後歸何處。

    算除了往生無别路。

    好也要西方去。

    反也要西方去。

     冬前白菜春前荠。

    山廚自有真滋味。

    貪箸口頭腥。

    冤家債不清。

     長齋無别訣。

    隻要饑時吃。

    村舍過荒年。

    家家斷午煙。

     剃發披缁。

    法門遊戲。

    多生幸結香緣。

    談玄說妙。

    争肯受人瞞。

    隻念彌陀六字。

    作齋公應勝狂禅。

    西方路不離當處。

    一念未生前 他鄉流浪久。

    彌陀念我。

    望眼将穿。

    幸還家有日。

    早辦腰纏。

    多少天倫樂事。

    聚蓮台骨肉團[囗@戀]。

    回頭望。

    浮生擾擾。

    苦海正無邊。

     笑傲煙霞。

    讨論桑麻。

    辟荒田多種梅花。

    白甘淡泊。

    不愛奢華。

    但土牆匡。

    草亭子。

    竹籬笆 老樹槎丫。

    破屋[奇*ㄆ]斜。

    掩禅關。

    不到人家。

    蕭閑風味。

    枯寂生涯。

    且自打鐘。

    自掃地自煎茶。

     鴉陳斜陽雁背新霜。

    漸農家早稻登場。

    林間宴息。

    水際倘徉。

    看楓欲丹。

    蘋已白。

    菊初黃 日用尋常。

    空費商量。

    甚來由。

    急急忙忙。

    粗茶淡飯。

    溷過時光。

    有一函經。

    一缾水。

    一爐香。

     勸念佛歌 吳笑拈先生 上有老。

    下有小。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衣要暖。

    食要飽。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利空虛。

    名潦倒。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禍難堪。

    福難保。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甫長大。

    旋衰老。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離别多。

    歡會少。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水火侵。

    盜賊擾。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暑去遲。

    寒來早。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惡業纏。

    病魔繞。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生勞碌。

    死苦惱。

    是可憂。

    憂之無益念佛好。

     雲栖詩偈 蓮池大師 恩重山邱。

    五鼎三牲未足酬。

    親得離塵垢。

    子道方成就。

    (嗏。

    )出世大因由。

    凡情怎剖。

    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筆勾。

     鳳侶鸾俦。

    恩愛牽纏何日休。

    活鬼喬相守。

    緣盡還分首。

    (嗏。

    )為你兩綢缪。

    披枷帶杻。

    觑破冤家各自尋門走。

    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身似瘡瘤。

    莫為兒孫作遠憂。

    憶昔燕山窦。

    今日還存否。

    (嗏。

    )畢竟有時休。

    終歸無後。

    誰識當人。

    萬古常如舊。

    因此把桂子蘭孫一筆勾。

     獨占鳌頭。

    慢說男兒得意秋。

    金印懸如鬥。

    聲勢非長久。

    (嗏。

    )多少枉馳求。

    童顔皓首。

    夢覺黃梁。

    一笑終無有。

    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富比王侯。

    你道歡時我道愁。

    求者多生受。

    得者憂傾覆。

    (嗏。

    )淡飯勝珍馐。

    衲衣如繡。

    天地吾廬。

    大廈何須構。

    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學海長流。

    文陣光芒射鬥牛。

    百藝叢中走。

    鬥酒詩千首。

    (嗏。

    )錦繡滿胸頭。

    何須誇口。

    生死跟前。

    半字不相救。

    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夏賞春遊。

    歌舞場中樂事稠。

    煙雨迷花柳。

    詩酒娛親友。

    (嗏。

    )眼底逞風流。

    苦歸身後。

    瞬息光陰。

    懡[怡-台+羅]空回首。

    因此把風月情懷一筆勾。

     勸修四料簡 作福不念佛。

    福盡還沉淪。

    念佛不作福。

    入道多苦辛。

    無福不念佛。

    地獄鬼畜群。

    念佛兼作福。

    後證兩足尊。

     示廣位 病從身生。

    身從業生。

    不造諸業。

    禍消福增。

    娑婆念佛。

    極樂标名。

    一心不亂。

    上品位登。

     題涅盤堂(有序) 真歇了禅師。

    有涅盤堂詩一律。

    凄惋警切。

    令人悲感興起。

    予乃續成四律。

    置之堂中。

    未必非病僧藥石雲。

     原作 訪舊論懷實可傷。

    經年獨卧涅盤堂。

    門無過客窗無紙。

    爐有寒灰席有霜。

    病後始知身是苦。

    健時多半為人忙。

    老僧自有安閑法。

    八苦交煎總不妨。

     今和 幻質甯知有敗傷。

    舉頭驚倒涅盤堂。

    一生盡也殘更夢。

    萬慮灰來皎日霜。

    過去業多心主亂。

    前趨路險腳跟忙。

    而今欲問安閑法。

    臨渴開池事已妨。

     徒入空門最可傷。

    涅盤今是試僧堂。

    炎燒五内魚遊釜。

    痛切諸根草被霜。

    獨抱癡禅成底事。

    旁修外術枉千忙。

    人人道有安閑法。

    争能臨行一句妨。

     脫體無依絕毀傷。

    沉疴終日自堂堂。

    心燈破暗明如月。

    慧劍降魔凜似霜。

    藥病兩非何足辯。

    死生雙幻不順忙。

    從誰更覓安閑法。

    才說安閑便有妨。

     除夕上堂 六字真經攝義多。

    總持一似唱也娑。

    自從蓦直西方去。

    閑殺台山指路婆。

     七筆勾 玉貌嬌柔。

    自古風流不到頭。

    粉黛罩骷髅。

    傾刻雞皮皺。

    (休。

    )同埋黃土空回首。

    生死堪憂。

    金枝玉葉同塵垢。

    因此把美麗華容一筆勾。

     鸾鳳同俦。

    恩愛情深終有休。

    伉俪非長久。

    歡合難同壽。

    (休。

    )無常一到終分手。

    緣盡難留。

    歡娛夢裡曾知否。

    因此把夫婦情深一筆勾。

     子爵孫侯。

    禦敕王封得意秋。

    種福難生受。

    榮诰非長久。

    (休。

    )黃齑布衲随緣守。

    前生種就。

    一切都是今生受。

    因此把子貴孫賢一筆勾。

     畫閣瓊樓。

    高卷珠簾樂有休。

    銅雀台存否。

    金谷園無有。

    (休。

    )茅檐草舍安心守。

    蝴蝶夢遊。

    醒來原是空空構。

    因此把朱戶高堂一筆勾。

     美味珍馐。

    殺孽冤冤報未休。

    滋味下咽喉。

    轉眼成仇宼。

    (休。

    )冤家相遇誰來救。

    淡飯無憂。

    油鍋湯镬因人構。

    因此把美味嘉肴一筆勾。

     世事空浮。

    積玉堆金終也休。

    羅绮千箱構。

    珠寶難延壽。

    (休。

    )眼前耀目虛消受。

    件件空憂。

    徒添煩惱成烏有。

    因此把玉帛衣珠一筆勾。

     急早回頭。

    病老臨身未可修。

    不必抛家走。

    心淨原離垢。

    (休。

    )彌陀一句時時究。

    生死關頭。

    臨終佛引西方走。

    因此把世念塵情一筆勾。

     語錄 省庵法師 示禅者念佛偈 一句彌陀。

    頭則公案。

    無别商量。

    直下便判。

    如大火聚。

    觸之則燒。

    如太阿劍。

    撄之則爛。

    八萬四千法藏。

    六字全收。

    一千七百公案。

    一刀斬斷。

    任他佛不喜聞。

    我自心心憶念。

    請君不必多言。

    隻要一心不亂。

     念佛警策 生死難脫。

    輪回難避。

    淨念難純。

    妄心難制。

    勿學虛頭。

    勿談雜語。

    奉勸諸人。

    切莫容易。

     警世偈 茫茫大夢中。

    長夜誰能寤。

    反戀夢中歡。

    将醒還重做。

    做得不如前。

    一錯是百錯。

    做得勝如前。

    依然空懡[怡-台+羅]。

    造了夢中業。

    從苦又入苦。

    勸君早回頭。

    直走西方路。

    萬緣都放下。

    勤修淨業課。

    日夜望還鄉。

    一心求覺悟。

     阿彌陀佛像贊 南無阿彌陀。

    何人不知念。

    雖念不相應。

    母子難相見。

    行住及坐卧。

    時将此心斂。

    念念自相續。

    念來成一片。

    如此念彌陀。

    彌陀自然現。

    西方決定生。

    終身無轉退。

     寸心齋銘 尊客相逢。

    勿談世谛。

    寸香為期。

    唯道是語。

    不近人情。

    不拘俗禮。

    知我罪我。

    聽之而已。

     東銘 父母生汝。

    師友成汝。

    汝今負恩。

    不孝不悌。

    佛念未純妄心未制。

    汝即地獄。

    地獄即汝。

     廁室銘 大小便時。

    毋忘正念。

    九孔常流。

    此身可厭。

    何當棄舍蓮胎轉變。

    念念彌陀。

    西方定現。

     勸修淨土詩 我教原開無量門。

    就中念佛最為尊。

    都融妄念歸真念。

    總攝諸根在一根。

    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如來金口無虛語。

    曆曆明文尚具存。

     瑠璃地上絕塵埃。

    晏坐經行亦快哉。

    錦繡織成行樹葉。

    丹青畫出衆樓台。

    漫空華雨諸天下。

    徧界香雲大士來。

    何處忽生新佛子。

    芙蓉又見一枝開。

     土淨能令心自空。

    無邊妙色現其中。

    千燈互照身光映。

    十鏡交輝佛土融。

    珠網重重懸寶樹。

    天童曆曆在華宮。

    龜齡鶴算渾閑事。

    直得虛空壽量同。

     稱性莊嚴非外得。

    天然果報自無窮。

    一塵徧入諸塵裡。

    萬法全收一法中。

    華映玉池人倒影。

    身遊佛國地俱空。

    色心依正原無礙。

    但得情忘境自融。

     彼方殊勝事無窮。

    依正由來總不同。

    刬盡青山鋪碧玉。

    收乾滄海出虛空。

    法音自演風柯裡。

    妙義平宣水鳥中。

    諸佛衆生同一體。

    互相周徧盡圓融。

     淨土因何獨指西。

    要令心念有歸栖。

    一門入後門門入。

    初步迷時步步迷。

    直就下凡階上聖。

    不離煩惱證菩提。

    蓮華勝友應相待。

    何日歸來手共攜。

     如來本願非虛诳。

    稱我名皆到此中。

    莫患棘牆無客住。

    隻愁枷鎖幾時空。

    百川歸海水甯溢。

    萬國朝王地豈窮。

    易往無人真可惜。

    不知何事戀樊籠。

     人傳天竺是西方。

    (世傳西方去此十萬八千裡。

    是錯認五天竺國為西方也)天竺支那在足傍。

    (天竺人呼東土為支那。

    天竺支那同在南瞻部洲。

    足迹可到)莫向泥途分淨穢。

    (同居五濁。

    甯分淨穢)休從火宅辨炎涼(同居三界。

    奚别苦樂)三千世界非吾土。

    (四大部洲。

    須彌山。

    六欲天各滿一千名小千世界。

    千個小千世界。

    名中千世界。

    千個中千世界。

    名大千世界。

    總此三千大千世界。

    名為娑婆世界。

    皆釋迦牟尼一佛所化之境也)萬億乾坤是故鄉。

    (極樂去此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去去莫愁途路遠。

    不勞彈指見空王。

    (天台雲。

    臨終在定之心。

    即淨土受生之心。

    動念即是生淨土時)莫說西方為譬喻。

    (有人雲。

    西方是譬喻之說。

    乃誘引凡愚為善。

    非實事也。

    故言此)須知名與實相應。

    譬甜似蜜非無蜜。

    喻冷如氷卻有氷。

    槐國阿誰招客去。

    蜃樓何處勸人登。

    如來大聖成虛妄。

    謗法愆尤忏未曾。

     若執往生為妄想。

    (或謂念佛是攝妄想一法若求生西方。

    翻成妄想)豈言住此便成真。

    (若言生西方是妄想。

    則住着娑婆。

    妄想尤甚)東西不着尤非理。

    (若言我今不求生彼。

    亦不住此。

    二俱不着。

    随意受生。

    此尤非理。

    何者。

    既非法身大士。

    又非應化聖人。

    欲愛未除業緣未斷。

    若不生西方。

    定生此土。

    既生此土。

    則仍在輪回。

    業力所牽。

    三途有分。

    安能随意受生耶)淨穢雙忘亦是塵。

    (隻此淨穢雙忘一念。

    亦是情計。

    尚屬法塵所攝。

    若真雙忘。

    則何礙求生)生本無生生四土。

    見猶離見見三身。

    須知真妄原同體。

    迷悟由來總在人。

     才勸往生言着相。

    盡思貪戀卻迷蒙。

    無生畢竟有生在。

    (有執斷見者。

    言死後永滅。

    都無生處。

    不知業牽識走。

    畢竟複入胞胎除卻念佛徃生。

    更無有脫離處。

    )離相依然住相中。

    (若言死後永滅。

    不求往生。

    名不着相。

    是則離緣起相。

    生斷滅相。

    斷滅相者是邪見法)念與佛融方是即。

    (荊溪雲。

    體不二故。

    方名為即。

    近世聰明之土。

    皆言即心即佛。

    及勸念佛。

    便言着相。

    不知念佛念心。

    本來一體。

    但執念心。

    不信念佛。

    則心佛是二。

    何名為即)心将境異不知空。

    (即事顯理。

    名為真空。

    撥事求理。

    名惡取空。

    近世聰明之士。

    亦知心淨土淨語以淨土。

    便言着相。

    不知心外無土。

    土外無心。

    但執唯心。

    不信淨土。

    則心與土。

    劃而為二。

    此惡取空。

    非真空也)會須信佛雙忘後。

    日照山川處處通。

     都言淨土唯心是。

    十萬餘程是外求。

    但執妄心居在内。

    (若言十萬億佛國之西方。

    是外求者。

    則認方寸妄心居内。

    便同阿難所計七處之一)不知真性體全收。

    (棱嚴經雲。

    當知虛空生汝心内。

    猶如片雲點太清裡。

    況諸世界。

    在虛空邪)彌陀諸佛鏡中影。

    極樂娑婆水上漚。

    取舍厭欣無挂礙。

    自家屋裡任優遊。

    (欣自心之淨。

    故取。

    厭自心之穢。

    故舍。

    一取一舍。

    不礙唯心。

    何外之有)。

     都言處處是西方。

    平地高山總不妨。

    入廁豈宜還塞鼻。

    沖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