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科
關燈
小
中
大
法(如來說至即非衆生)三結顯真實(二)一正明真實(須菩提至不異語者)二轉釋真實(須菩提至無實無虛)二舉喻顯用(二)一舉喻(二)一喻住則不妙(須菩提至即無所見)二喻不住方妙(若菩薩至見種種色)二顯用(二)一生福用(二)一自利福(須菩提至無邊功德)二利他福(二)一略說福(須菩提至上乘者說)二廣說福(三)一正明廣說功德(若有至三菩提)二反顯樂小不能(何以故至為人解說)三結指經處當供(須菩提至而散其處)二滅罪用(三)一正明滅罪妙用(複次至三菩提)二兼顯經功妙用(須菩提至所不能及)三總結經功妙用(須菩提至不可思議)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三流通分○○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三)一正明菩提無法(二)一當機蹑問(爾時須至降伏其心)二世尊直答(三)一蹑前住降無法(佛告須至即非菩薩)二正明發心無法(所以者至菩提心者)三分示因果無法(二)一約果(三)一得果無法(須菩至三菩提)二得記無法(須菩提至釋迦牟尼)三轉釋無法(二)一法釋(二)一正釋無法(何以至三藐三菩提)二釋法非法(須菩提至名一切法)二喻釋(須菩提至是名大身)二約因(三)一明度生無法(須菩提至無壽者)二明嚴土無法(須菩提至是名莊嚴)三明達我無法(須菩至是菩薩)二直顯般若本體(二)一審示(三)一約知見圓明(三)一示佛見圓見(須菩至有佛眼)二示佛知圓知(須菩至不可得)三示實福非福(二)一明有實非多(須菩提至甚多)二明無實乃多(須菩至福德多)二約色相言說(三)一示即色非色(須菩提至具足色身)二示即相離相(須菩提至諸相具足)三示即說非說(須菩提至是名說法)三約衆生非生(二)一當機起疑問生(爾時)二如來決答非生(佛言)二直顯(三)一善吉呈悟(須菩提至無所得耶)二如來印證(佛言如是如是)三正顯本體(二)一自性平等(三)一本無欠餘(須菩至三菩提)二本無高下(二)一直示平等(複次至三菩提)二轉釋平等(以無我至是名善法)三引事顯勝(須菩至不能及)二諸相平等(五)一約生佛以顯平等(須菩提至是名凡夫)二離空有以顯平等(三)一離有見(須菩提見如來)二離空見(須菩提至斷滅相)三較福勝(二)一較勝(須菩至福德故)二論福(二)一當機問福(須菩至受福德)二如來答福(須菩至是故說不受福德)三無去來以顯平等(須菩提至故名如來)四非一多以顯平等(須菩提至貪着其事)五即諸見以顯平等(須菩提至名壽者見)三通結始終心法(須菩提至是名法相)○三流通分(二)一示勸流通(二)一示通經益(須菩提至其福勝彼)二示通經法(雲何至如是觀)二正結流通(佛說至奉行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