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卷第十八

關燈
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能令聽衆暫見其身如百千歲。

    心生愛染。

    不能舍離。

    身為奴仆。

    四事供養不覺疲勞。

    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

    别生法愛。

    粘如膠漆。

    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

    親近其心。

    破佛律儀。

    潛行貪欲。

     化百千歲之形。

    假前世知識。

    以現冥感也。

     △三鬼魔兼附。

     口中好言。

    我于前世。

    于某生中先度某人。

    當時是我妻妾兄弟。

    今來相度。

    與汝相随。

    歸某世界供養某佛。

    或言别有。

    大光明天佛于中住。

    一切如來所休居地。

    彼無知者信是虛诳。

    遺失本心。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回。

    迷惑不知。

    堕無間獄。

     此皆現冥感也。

    舉光明天。

    将引入魔境也。

     △六想愛靜谧三。

    一定力過失。

     又善子受。

    受陰虛妙不遭邪慮。

    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深入。

    克己辛勤。

    樂處陰寂。

    貪求靜谧。

     愛深入幽靜。

    以澄養通力也。

     △二天魔得便。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

    口說經法。

    其人本不覺知魔着。

    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令其聽人各知本業。

    或于其處。

    語一人言。

    汝今未死。

    已作畜生。

    敕使一人于後蹋尾。

    頓令其人起不能得。

    于是一衆傾心欽伏。

    有人起心。

    已知其肇。

    佛律儀外重加精苦。

    诽謗比丘。

    罵詈徒衆。

    讦露人事。

    不避譏嫌。

     邪定能具五通。

    本業宿業也。

    畜生後報也。

    此二宿命通也。

    知肇他心通也。

    讦露眼耳通也。

    發人私事曰讦露。

     △三鬼魔兼附。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

    及至其時。

    毫發無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

    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回。

    迷惑不知。

    堕無間獄。

     △七想愛宿命三。

    一定力過失。

     又善男子。

    受陰虛妙不遭邪慮。

    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知見。

    勤苦研尋。

    貪求宿命。

     好知潛匿異事及宿命也。

     △二天魔得便。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

    口說經法。

    其人殊不覺知魔着。

    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是人無端于說法處得大寶珠。

    其魔或時。

    化為畜生。

    口?其珠及雜珍寶簡?符牍諸奇異物。

    先授彼人。

    後着其體。

    或誘聽人。

    藏于地下。

    有明月珠。

    照耀其處。

    是諸聽者得未曾有。

    多食藥草。

    不餐嘉馔。

    或時日餐一麻一麥。

    其形肥充。

    魔力持故。

    诽謗比丘。

    罵詈徒衆。

    不避譏嫌。

     寶珠簡冊等。

    皆潛匿異事。

     △三鬼魔兼附。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

    十方聖賢潛匿之處。

    随其後者。

    往往見有奇異之人。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

    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

    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

    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回。

    迷惑不知。

    堕無間獄。

     △八想愛神力三。

    一定力過失。

     又善男子。

    受陰虛妙不遭邪慮。

    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神通種種變化。

    研究化元。

    貪取神力。

     化元萬化之本也。

    欲乘之以發神變。

     △二天魔得便。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

    口說經法。

    其人誠不覺知魔着。

    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是人或複手執火光。

    手撮其光。

    分于所聽四衆頭上。

    是諸聽人。

    頂上火光皆長數尺。

    亦無熱性。

    曾不焚燒。

    或水上行如履平地。

    或于空中安坐不動。

    或入瓶内。

    或處囊中。

    越牖透垣曾無障礙。

    唯于刀兵不得自在。

    自言是佛。

    身著白衣受比丘禮。

    诽謗禅律。

    罵詈徒衆。

    讦露人事。

    不避譏嫌。

     以愛神變故。

    現撮火履水等事。

    若真神變。

    則不懼刀兵。

     △三魑魅兼附。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

    或複令人旁見佛土。

    鬼力惑人。

    非有真實。

    贊歎行淫。

    不毀粗行。

    将諸猥媟以為傳法。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

    一切草木積劫精魅。

    或複龍魅。

    或壽終仙再活為魅。

    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

    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回。

    迷惑不知。

    堕無間獄。

     猥媟淫僻事也。

     △九想愛深空三。

    一定力過失。

     又善男子。

    受陰虛妙不遭邪慮。

    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入滅。

    研究化性。

    貪求深空。

     欲入滅定。

    以趣空寂也。

     △二天魔得便。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