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類解卷第四末
關燈
小
中
大
之人不擇怨親發第一心皆以真如寂滅之理而普便修行同證入十方諸佛不生不滅涅槃之理若不如此即與二乘無異今此經雲我皆令入究竟圓覺者各随其經宗旨以舉法也。
于圓覺中無取覺者。
此發常心也金剛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謂此真如寂滅之理普度三界四生九類了不見有能度之人亦不見有所度衆生能所俱忘若見有能度所度即不平等既不平等豈能常常運如是心耶常之一字即平等之義今經雲于圓覺中無取覺者疏雲我入覺時我即圓覺衆生亦爾意謂我證圓覺即以此圓覺度脫一切衆生皆入圓覺衆生既圓覺我即不見一切衆生因我度之而入圓覺若見有衆生因我度之而入圓覺者乃是取著相即非平等之心也。
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堕邪見。
此發不颠倒心也金剛雲何以故須菩提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謂設或見有能度之人所度之者又有何因由所以之故便妨于道耶由若見有能度與所度者須菩提此菩薩之人即着我人衆生壽者四相即不是菩薩用心乃是凡夫用颠倒之心反明不見有能度與所度者須菩提此菩薩之人方無我人衆生壽者四相此乃是菩薩用不颠倒心今經雲除彼我人一切諸相者謂若不見有衆生因我入圓覺者方除我人衆生壽者四相并一切能所之相若離四相即是菩薩不颠倒心前發五問今垂五答一問求何等人答雲當求一切正知見善知識二問依何等法答雲當依倚圓覺妙法三問行何等行答雲應當盡命供養善友辨事師之心不見逆順境界不得憍慢及起嗔恨如是修行四問除去何病答雲當除去自他憎愛一切種子五問雲何發心答雲當如前發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其次序來曆對文一一可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衆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衆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戒根永清淨者此頌前能治也以所治憎愛見犯戒因故雲未得解脫。
證覺般涅槃者梵語此雲入證覺者即唐言也涅槃者即梵語此雲滅度即唐梵并舉也。
通前綸貫于此一部經文大意血脈者蓋第一文殊一章經文通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解第二普賢經文通為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行為文殊是能證之智普賢是所起之行遍周法界若唯有解而無行者一似沙井而無潤若有行而無解者似空有雲而無雨唯是解行相應方可進修入道譬如結網而終是取魚褁糧而必須前進故有普賢開行其次第三普眼一章經文依文殊之解及普賢之行修我法二空觀兼仿修華嚴三重法界觀既入觀門恐有疑情故有第四剛藏菩薩起三疑請問第一疑雲衆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莫是從真起妄否第二疑衆生無明本有何因緣故複說本來成佛莫是說妄為真否第三疑雲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莫是先真後妄否故牒而縱之責無窮過既剛藏有此三疑而世尊将空華一喻通答三疑以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然剛藏有此情者皆由無始輪回根本未曾斷也故疑有第五彌勒菩薩請問雲何當斷輪回根本審審如何是輪回根本世尊遂告雲輪回根本莫不皆由貪愛二字使令斷去貪愛貪愛既斷即便有證入既證入必有差别不同故有第六清淨慧菩薩請問一切衆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别世尊遂告之以凡賢聖果四位階降當時會中有一類上根之人聞佛如是廣開方便種種法門便能如是信如是行如是證一時超夢幻出輪回直趣無上佛果菩提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行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中根之人雖于前六章經文中聞佛如是開解了但以根劣故不能證入二空之觀于是有威德菩薩請問于佛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随方來者非止一路且如上根之人已證入二空及法身觀而中根之人未審更有何方便而得證入世尊遂示之以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靜幻寂三觀行相既知此三觀行相之後而尚未知一人具修三觀三人各修三觀為複有次第故有辨音菩薩請問雲此諸方便于圓覺門雲何修習世尊遂告之以單修複圓修共有二十五輪被二十五種機行人既入三觀諸輪必有所悟既有所悟便犯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故有淨業菩薩一章經文持為行人除去四相四相既除方可用心修習而用心之處覺由未普複有是非若不依師指教即随四病故有普覺一章經文為行人除去作止任滅四病四相既除四病亦遣其覺方普當時于佛會中在座有一類中根之人聞佛開示如是四章經文便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圓覺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下根之人雖已于初六章經文中聞佛說二空等觀并其次四章經文中三觀諸輪于觀中斷障遣惑除病破疑種種法門悉皆開解但障重習深不能證入由此經若隻接得上根之人接中根之人不得時不謂之圓覺若接得上根及中根之人不得不能接得下根之人亦不謂之圓覺唯是上中下三根之人一時普被是覺之圓故曰圓覺于是故有圓覺菩薩為下根之人請問佛雲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世尊遂告之以上中下三期道場于道場中加功練行策發進修不過亦是修前靜幻寂三觀也當時在座一類下根之人聞佛宣示道場加行法門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所以雲一法巧被三根經雲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方謂之圓覺也然大科雲初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次四問答别明觀行中根修證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也。
于是圓覺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當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疏雲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緣節節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标圓覺之名今此有其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根普得圓覺二由前節緣行解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别體唯是圓覺三最初标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此乃是從本起生也今顯法義已圓還标圓覺者此乃攝末皈本表此三意故當此菩薩請問也。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衆生有大增益。
此指前二空觀及三觀諸輪種種方便法門也。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衆及末世衆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此有二問初問道場經雲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次問加行經雲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是也。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于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衆生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佛住世若法末時有諸衆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衆有緣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說。
先答道場也若法末世者即末法一萬年具大乘性者即宿有聞熏種也緣事者即利他之事也随分思察如我已說者此指前普眼法門及三觀諸輪所說謂圓機菩薩不滞空閑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群品備學法門随其閑暇無事時分之中則便思察三觀故雲随分非是見解未圓為随分也。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安置淨居。
此即道場期限也無有他事因緣謂菩薩之人但是逢著有益于人之事即便為之遇着善緣即趣之也今無此二事故曰無有他事既無利他之事當入三期克志加功以期聖果為自行邊事此三期者若太過
于圓覺中無取覺者。
此發常心也金剛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謂此真如寂滅之理普度三界四生九類了不見有能度之人亦不見有所度衆生能所俱忘若見有能度所度即不平等既不平等豈能常常運如是心耶常之一字即平等之義今經雲于圓覺中無取覺者疏雲我入覺時我即圓覺衆生亦爾意謂我證圓覺即以此圓覺度脫一切衆生皆入圓覺衆生既圓覺我即不見一切衆生因我度之而入圓覺若見有衆生因我度之而入圓覺者乃是取著相即非平等之心也。
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堕邪見。
此發不颠倒心也金剛雲何以故須菩提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謂設或見有能度之人所度之者又有何因由所以之故便妨于道耶由若見有能度與所度者須菩提此菩薩之人即着我人衆生壽者四相即不是菩薩用心乃是凡夫用颠倒之心反明不見有能度與所度者須菩提此菩薩之人方無我人衆生壽者四相此乃是菩薩用不颠倒心今經雲除彼我人一切諸相者謂若不見有衆生因我入圓覺者方除我人衆生壽者四相并一切能所之相若離四相即是菩薩不颠倒心前發五問今垂五答一問求何等人答雲當求一切正知見善知識二問依何等法答雲當依倚圓覺妙法三問行何等行答雲應當盡命供養善友辨事師之心不見逆順境界不得憍慢及起嗔恨如是修行四問除去何病答雲當除去自他憎愛一切種子五問雲何發心答雲當如前發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其次序來曆對文一一可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衆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衆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戒根永清淨者此頌前能治也以所治憎愛見犯戒因故雲未得解脫。
證覺般涅槃者梵語此雲入證覺者即唐言也涅槃者即梵語此雲滅度即唐梵并舉也。
通前綸貫于此一部經文大意血脈者蓋第一文殊一章經文通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解第二普賢經文通為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行為文殊是能證之智普賢是所起之行遍周法界若唯有解而無行者一似沙井而無潤若有行而無解者似空有雲而無雨唯是解行相應方可進修入道譬如結網而終是取魚褁糧而必須前進故有普賢開行其次第三普眼一章經文依文殊之解及普賢之行修我法二空觀兼仿修華嚴三重法界觀既入觀門恐有疑情故有第四剛藏菩薩起三疑請問第一疑雲衆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莫是從真起妄否第二疑衆生無明本有何因緣故複說本來成佛莫是說妄為真否第三疑雲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莫是先真後妄否故牒而縱之責無窮過既剛藏有此三疑而世尊将空華一喻通答三疑以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然剛藏有此情者皆由無始輪回根本未曾斷也故疑有第五彌勒菩薩請問雲何當斷輪回根本審審如何是輪回根本世尊遂告雲輪回根本莫不皆由貪愛二字使令斷去貪愛貪愛既斷即便有證入既證入必有差别不同故有第六清淨慧菩薩請問一切衆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别世尊遂告之以凡賢聖果四位階降當時會中有一類上根之人聞佛如是廣開方便種種法門便能如是信如是行如是證一時超夢幻出輪回直趣無上佛果菩提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行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中根之人雖于前六章經文中聞佛如是開解了但以根劣故不能證入二空之觀于是有威德菩薩請問于佛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随方來者非止一路且如上根之人已證入二空及法身觀而中根之人未審更有何方便而得證入世尊遂示之以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靜幻寂三觀行相既知此三觀行相之後而尚未知一人具修三觀三人各修三觀為複有次第故有辨音菩薩請問雲此諸方便于圓覺門雲何修習世尊遂告之以單修複圓修共有二十五輪被二十五種機行人既入三觀諸輪必有所悟既有所悟便犯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故有淨業菩薩一章經文持為行人除去四相四相既除方可用心修習而用心之處覺由未普複有是非若不依師指教即随四病故有普覺一章經文為行人除去作止任滅四病四相既除四病亦遣其覺方普當時于佛會中在座有一類中根之人聞佛開示如是四章經文便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圓覺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下根之人雖已于初六章經文中聞佛說二空等觀并其次四章經文中三觀諸輪于觀中斷障遣惑除病破疑種種法門悉皆開解但障重習深不能證入由此經若隻接得上根之人接中根之人不得時不謂之圓覺若接得上根及中根之人不得不能接得下根之人亦不謂之圓覺唯是上中下三根之人一時普被是覺之圓故曰圓覺于是故有圓覺菩薩為下根之人請問佛雲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世尊遂告之以上中下三期道場于道場中加功練行策發進修不過亦是修前靜幻寂三觀也當時在座一類下根之人聞佛宣示道場加行法門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所以雲一法巧被三根經雲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方謂之圓覺也然大科雲初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次四問答别明觀行中根修證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也。
于是圓覺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當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疏雲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緣節節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标圓覺之名今此有其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根普得圓覺二由前節緣行解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别體唯是圓覺三最初标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此乃是從本起生也今顯法義已圓還标圓覺者此乃攝末皈本表此三意故當此菩薩請問也。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衆生有大增益。
此指前二空觀及三觀諸輪種種方便法門也。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衆及末世衆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此有二問初問道場經雲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次問加行經雲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是也。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于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衆生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佛住世若法末時有諸衆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衆有緣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說。
先答道場也若法末世者即末法一萬年具大乘性者即宿有聞熏種也緣事者即利他之事也随分思察如我已說者此指前普眼法門及三觀諸輪所說謂圓機菩薩不滞空閑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群品備學法門随其閑暇無事時分之中則便思察三觀故雲随分非是見解未圓為随分也。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安置淨居。
此即道場期限也無有他事因緣謂菩薩之人但是逢著有益于人之事即便為之遇着善緣即趣之也今無此二事故曰無有他事既無利他之事當入三期克志加功以期聖果為自行邊事此三期者若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