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類解卷第一末
關燈
小
中
大
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似人緣眼病之故所以妄見空中有華故曰一翳在眼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河沙生滅眼翳若除空華即滅而此廣大虛空之性本無損壞所謂翳瘥華亡衆生即佛故起信論雲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離妄别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華嚴雲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複然生死皆由心所造心若滅時生死盡。
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二法合本義幻心即妄幻也幻滅即智幻也謂衆生既起妄執四大六塵緣影之幻心如何除去須是依倚彼知覺者幻智之心而滅去也此謂之明來暗謝智起惑亡如秤兩頭低昂不昂雖然滅前妄幻之心尚存能覺幻智之心未忘更須妄幻與智幻都拂卻到諸幻盡處方始見本來圓覺妙心無去無來寂然不動其猶波因水起波滅水存幻從覺生幻滅覺滿方是行到水窮處坐着雲起時到這般田地方許移身轉步十字縱橫萬化千變而無窮楔此一段文蓋普賢前問幻幻何修今答雲不妨以幻修幻正如以楔出楔因聲止聲也。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三兼拂問幻之覺拂有三重第一若謂對妄幻說有覺悟之心者此是對待之法隻此能覺之心亦是幻也第二若謂前來之覺乃是對幻之覺今不對幻覺自别有一真覺者若起此心又未離幻與前依幻說覺一般前是犯着粗病此是犯者細病第三若更謂前說自别有一覺乃是著有今和此有覺一切智無隻這說無底心亦是幻也何故若謂自己分上有此一段殊勝奇特之事充塞六虛遍滿法界此是于圓覺性上分外着一個有遂成兩個若謂隻這奇特殊勝之事都無又是于圓覺性上分外着一個無亦是兩個所以道舍一取一終無了日将以唯心轉見病深又雲棄有着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雲門道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也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個物亦是光不透脫是二也是與麼也不得不與麼也不得然則畢竟如何用心但将前對幻說覺之心與不對說覺之心及說無覺之心諸幻一時拂去之後方是不染二邊清淨無去無來不生不滅之覺性也故金剛雲如如不動又雲有無俱去處恃地好乾坤。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遠離為幻亦複遠離離遠離幻亦複遠離。
此下三展轉離幻顯覺其文有四重一離妄二離覺三遣離四遣遣前二是我執後二是法執文從善男子至虛妄境界此第一重離妄也謂世尊召普賢及一切衆生修行之者合當如我所說勸誡于十二時中遠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幻化虛妄不實之境界所謂出乎陰陽造化形器度數之外用心是也由堅執持至亦複遠離此是第二重離覺也雖然妄法皆舍猶尚堅執能覺之心确然不舍隻此能覺之心又是虛幻不真實心亦當離卻遠離為幻亦複遠離此是第三重遣離也雖然離得能覺之心尚有能離之心未忘此猶是細病隻此能離之心亦當再遣也離遠離幻亦複遠離者此是第四重遣遣也然雖遣得能離之心尚有微細能遣之心未忘隻此能遣之心亦當更遣遣之又遣以至于無遣譬如遇着冤家但莫與佗共住即得無患大凡學道之人于十二時中常以觀慧念念不斷如雞抱卵須是暖氣相接得又須知有細病若坐在情執中棄舍不得之時喚作礙膺之物所以藥山告李翺曰大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閏閤中物舍不得俱為滲漏所以道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最維尋可中尋到無尋故方信凡心是佛心。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後密顯真覺也言密顯則經中無覺字故上則四重虛幻之法一時遣盡之後又卻依前面前活鱍鱍地動地放光在在處處回避不得此方是本來真覺之性全體獨露無一絲毫是外物到此境界諸天捧華無路外道潛觑不見圭峰雲靈靈自覺元無物援援他緣盡是空白樂天雲前後際斷一念不生時才更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喻顯也木喻妄火喻覺灰喻離煙喻遣合是煙滅然後灰飛此譯人之倒謂前文四重離妄離覺遣離遣遣之意喻如大地生木丙木相因勢性才發則火出燒卻木橛既然燒了雖然有灰也被風吹去煙亦滅了而大地不曾動着卻将大地喻圓覺性金無起滅龍牙雲學道如鑽火逢煙且莫休直得星星現歸家始到頭般子雲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此合喻也以幻即前文殊章第二番智幻修幻即前文殊第一番妄幻意謂用智幻修習妄幻之時亦如世人鑽火相因兩木火出木燒灰飛煙滅雖然用智幻遣得妄幻尚有智幻存更将智幻一時遣盡然後遣不去處方不虛豁不同斷滅外道空無之見古雲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問一切盡滅則無心佛答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四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也此普賢前問作何方便次修習令諸衆生永離諸幻今答雲但照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有漏之法是幻妄非實即是離幻更不必作方便譬如世人夢見身瘡百計千般求藥療治才睡覺之後此瘡本無更求何藥學道之人但離得幻法即幻便是真覺更無地位漸次階級所以雲一念頓悟便是觀音彈指回心立為妙德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更勸囑雲一切菩薩及末世頓機衆生但依我教法修行便可永超夢幻出離輪回直趣無上佛果菩提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衆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複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即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普賢章畢 圓覺經類解卷第一末
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二法合本義幻心即妄幻也幻滅即智幻也謂衆生既起妄執四大六塵緣影之幻心如何除去須是依倚彼知覺者幻智之心而滅去也此謂之明來暗謝智起惑亡如秤兩頭低昂不昂雖然滅前妄幻之心尚存能覺幻智之心未忘更須妄幻與智幻都拂卻到諸幻盡處方始見本來圓覺妙心無去無來寂然不動其猶波因水起波滅水存幻從覺生幻滅覺滿方是行到水窮處坐着雲起時到這般田地方許移身轉步十字縱橫萬化千變而無窮楔此一段文蓋普賢前問幻幻何修今答雲不妨以幻修幻正如以楔出楔因聲止聲也。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三兼拂問幻之覺拂有三重第一若謂對妄幻說有覺悟之心者此是對待之法隻此能覺之心亦是幻也第二若謂前來之覺乃是對幻之覺今不對幻覺自别有一真覺者若起此心又未離幻與前依幻說覺一般前是犯着粗病此是犯者細病第三若更謂前說自别有一覺乃是著有今和此有覺一切智無隻這說無底心亦是幻也何故若謂自己分上有此一段殊勝奇特之事充塞六虛遍滿法界此是于圓覺性上分外着一個有遂成兩個若謂隻這奇特殊勝之事都無又是于圓覺性上分外着一個無亦是兩個所以道舍一取一終無了日将以唯心轉見病深又雲棄有着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雲門道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也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個物亦是光不透脫是二也是與麼也不得不與麼也不得然則畢竟如何用心但将前對幻說覺之心與不對說覺之心及說無覺之心諸幻一時拂去之後方是不染二邊清淨無去無來不生不滅之覺性也故金剛雲如如不動又雲有無俱去處恃地好乾坤。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遠離為幻亦複遠離離遠離幻亦複遠離。
此下三展轉離幻顯覺其文有四重一離妄二離覺三遣離四遣遣前二是我執後二是法執文從善男子至虛妄境界此第一重離妄也謂世尊召普賢及一切衆生修行之者合當如我所說勸誡于十二時中遠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幻化虛妄不實之境界所謂出乎陰陽造化形器度數之外用心是也由堅執持至亦複遠離此是第二重離覺也雖然妄法皆舍猶尚堅執能覺之心确然不舍隻此能覺之心又是虛幻不真實心亦當離卻遠離為幻亦複遠離此是第三重遣離也雖然離得能覺之心尚有能離之心未忘此猶是細病隻此能離之心亦當再遣也離遠離幻亦複遠離者此是第四重遣遣也然雖遣得能離之心尚有微細能遣之心未忘隻此能遣之心亦當更遣遣之又遣以至于無遣譬如遇着冤家但莫與佗共住即得無患大凡學道之人于十二時中常以觀慧念念不斷如雞抱卵須是暖氣相接得又須知有細病若坐在情執中棄舍不得之時喚作礙膺之物所以藥山告李翺曰大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閏閤中物舍不得俱為滲漏所以道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最維尋可中尋到無尋故方信凡心是佛心。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後密顯真覺也言密顯則經中無覺字故上則四重虛幻之法一時遣盡之後又卻依前面前活鱍鱍地動地放光在在處處回避不得此方是本來真覺之性全體獨露無一絲毫是外物到此境界諸天捧華無路外道潛觑不見圭峰雲靈靈自覺元無物援援他緣盡是空白樂天雲前後際斷一念不生時才更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喻顯也木喻妄火喻覺灰喻離煙喻遣合是煙滅然後灰飛此譯人之倒謂前文四重離妄離覺遣離遣遣之意喻如大地生木丙木相因勢性才發則火出燒卻木橛既然燒了雖然有灰也被風吹去煙亦滅了而大地不曾動着卻将大地喻圓覺性金無起滅龍牙雲學道如鑽火逢煙且莫休直得星星現歸家始到頭般子雲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此合喻也以幻即前文殊章第二番智幻修幻即前文殊第一番妄幻意謂用智幻修習妄幻之時亦如世人鑽火相因兩木火出木燒灰飛煙滅雖然用智幻遣得妄幻尚有智幻存更将智幻一時遣盡然後遣不去處方不虛豁不同斷滅外道空無之見古雲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問一切盡滅則無心佛答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四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也此普賢前問作何方便次修習令諸衆生永離諸幻今答雲但照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有漏之法是幻妄非實即是離幻更不必作方便譬如世人夢見身瘡百計千般求藥療治才睡覺之後此瘡本無更求何藥學道之人但離得幻法即幻便是真覺更無地位漸次階級所以雲一念頓悟便是觀音彈指回心立為妙德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更勸囑雲一切菩薩及末世頓機衆生但依我教法修行便可永超夢幻出離輪回直趣無上佛果菩提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衆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複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即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普賢章畢 圓覺經類解卷第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