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禅教考

關燈
和尚(洞山價禅師法嗣) 無話句。

     新羅清院和尚(九峰虔禅師法嗣) 僧問。

    奔馬争球。

    誰是得者。

    師曰。

    誰是不得者。

    曰恁麼則不在争也。

    師曰。

    直得不争。

    亦有過在。

    曰如何免得此過。

    師曰。

    要且不曾失。

    曰不失處。

    如何鍛煉。

    師曰。

    兩手捧不起。

     新羅卧龍禅師(雲蓋元禅師法嗣) 問。

    如何是大人相。

    師曰。

    紫羅帳裡不垂手。

    曰為什麼不垂手。

    師曰。

    不尊貴。

    曰十二時中。

    如何用心。

    師曰。

    猢狲吃毛蟲。

     新羅泊岩和尚(谷山藏禅師法嗣) 話句删(已上。

    見第十七卷)。

     新羅雲住和尚(雲居膺禅師法嗣) 無話句(即照通和尚)。

     新羅慶猷禅師(雲居膺禅師法嗣) 無話句。

     新羅慧禅師(雲居膺禅師法嗣) 無話句。

     新羅龜山和尚(長慶棱禅師法嗣) 有舉相國裴公休。

    啟建法會。

    問看經僧。

    是什麼經。

    僧曰。

    無言童子經。

    公曰。

    有幾卷。

    僧曰兩卷。

    公曰。

    既是無言。

    為什麼卻有兩卷。

    僧無對。

    師代曰。

    若論無言。

    非唯兩卷(已上。

    見第十八卷)。

     新羅慧雲禅師(白兆圓禅師法嗣) 無話句(見第二十三卷)。

     又若拈頌所載諸師問答。

    亦賴丹霞淳公。

    播之於歌頌(見拈頌第二十六卷)。

     新羅泊岩和尚 僧問。

    如何是禅。

    師雲。

    古冢不為家 丹霞淳頌。

    故國清平久有年。

    白頭猶自戀生緣。

    牧童卻解忘功業。

    懶放兒孫不把鞭(泊岩。

    又因僧問。

    如何是道。

    師雲。

    徒勞車馬迹○又因僧問。

    如何是教。

    師雲。

    貝葉收不盡○丹霞頌文。

    今删之)。

     新羅大嶺禅師 僧問。

    如何是一切處清淨。

    師雲。

    折璚枝寸寸是寶。

    析栴檀片片皆香○丹霞淳頌。

    乾坤盡是黃金國。

    萬有全彰淨妙身。

    王女背風無巧拙。

    靈苗花秀不知春。

     新羅雲住禅師 僧問。

    如何是諸佛師。

    師雲。

    文殊聳耳○丹霞淳頌。

    無相光中未兆身。

    清虛渺漠豈為鄰。

    一輪明月當軒照。

    玉殿蕭蕭不見人。

     孤雲四山碑銘。

    其於新羅名德。

    [宋-木+最]為實迹。

     無染國師 葆光塔銘雲。

    無染。

    於圓覺祖師。

    為十世孫。

    (達摩谥圓覺)俗姓金氏。

    (武烈王八代孫)長慶初。

    舟入唐遊。

    曆佛光寺。

    問道如滿。

    (即香山白樂天之空門友)去谒麻谷寶徹和尚。

    (見上傳燈錄)會昌五年來歸。

    鹹通十二年。

    (景文王十一年)召居尚州深妙寺。

    乾符三年。

    (僖宗丙申)複至王居。

    文德元年。

    (真聖王二年)示滅(塔在公州聖住寺)。

     法性禅師 葆光塔銘雲。

    無染大師。

    零染于雪山五色石寺。

    有法性禅師。

    嘗叩駿伽門。

    (少乘法)于中夏者大師。

    師事數年。

    探索無孑遺。

     釋澄大德 葆光塔銘雲。

    無染大師。

    問骠诃健拏(華嚴經)子浮石山。

    (石順興)釋澄大德。

    日敵三十夫。

    藍茜沮本色(寂照塔鉻雲。

    智澄大師。

    就學于浮石山。

    即石澄大德也)。

     昭玄大德 葆光塔銘雲。

    無染示滅。

    門人照玄大德。

    釋通賢。

    四天王寺上座釋慎符。

    請贈谥洎塔銘。

    教曰可(塔銘。

    又有詢。

    又圓藏。

    靈源。

    玄影等四人。

    得其清淨之法。

    僧亮。

    普慎。

    心光等三人。

    皆無染之門人)。

     崇唱禅師 崇福寺(在慶州)碑雲。

    景文王。

    安身代邸。

    (太子時)注意茲門。

    仍請芬皇寺僧崇唱。

    修奉梵居(此唐懿宗鹹通年間人)。

     決言大德 崇福寺碑雲。

    景文王。

    遽命有司。

    虔修法會。

    華嚴大德釋決言。

    承旨。

    於當寺講經五日(鹹通六年事○碑文又雲。

    釋門二傑。

    曰賢諒神解。

    督其事○源流雲。

    決言與順應。

    創海印寺于伽耶山)。

     道義禅師 寂照塔銘雲。

    洎長慶初。

    (唐〔移〕宗年号)有僧道義。

    西泛賭西堂之奧(注雲。

    長慶五年己巳。

    道義。

    行化楓嶽雪嶽。

    至文德二年己酉○慈弘案。

    道義大師。

    寶林之先德也)。

     洪陟大師 寂照塔銘雲。

    興德王之時。

    洪陟大師。

    亦西堂澄心。

    南嶽休足。

    (注雲。

    陟師法嗣。

    德興大王。

    宣康太子)源流雲。

    道義彌陟。

    皆西堂智藏大師法嗣。

     靜衆無相大師 寂照塔銘雲。

    洪陟以降。

    為巨擘者。

    可屈指焉。

    西化(去中國)靜衆(寺)無相。

    (注雲。

    靜衆在唐。

    玄宗禮敬殊甚。

    柳宗元起影堂。

    李商隐為碑銘。

    其門人無住。

    亦名僧也)常山慧覺。

    (注見下)益州金。

    鎮州金者是(禅譜雲。

    黃梅子金生石也)。

     常山慧覺大師 見上(注雲。

    馬和尚。

    字慧覺。

    金雲卿之弟)。

     太安慧徹國師 寂照塔銘雲。

    東歸。

    則前所叙北山義。

    (即道義)南嶽陟(即洪陟)而降。

    太安徹國師。

    惠目育。

    (無可考)智力聞。

    (智力。

    寺名也)雙溪照。

    (即慧照)神興彥。

    (忠彥。

    見傳燈)湧泉體。

    (覺體。

    見傳燈)珍丘休。

    (注雲。

    玄昱覺休。

    即鹽官安法嗣)雙峰雲。

    (即覺雲)孤山日。

    (品日。

    見傳燈)兩朝國師聖住染。

    (即無染)菩提宗(注雲。

    惠雲。

    即無染嗣)○源流雲。

    太安惠徹。

    字法寶。

    姓樸氏。

    慶州人。

    谥寂忍。

    西堂法嗣(碑。

    在谷城相裡寺)。

     賢溪智證大師 寂照塔銘雲。

    大師金姓子。

    (寂照本智證之塔)号道憲。

    字智诜。

    長慶甲辰現于世。

    中和壬寅歸乎寂。

    發蒙乎梵體大德。

    亶貝于瓊儀律師。

    探玄于惠隐嚴君。

    (即法師)受默于楊孚令子(即禅師○塔在曦陽山鳳岩寺。

    而賢溪山安樂寺。

    師所嘗居也)。

     法朗禅師 寂照塔銘雲。

    智證。

    以唐四祖。

    為五世父。

    (道信之旁出)東漸于海。

    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