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塗毒品

關燈
你總是一到此處.就來訪我的。

    』他就把遲來的原因禀告世尊。

    佛道.『信士啊.那人為不正商人.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他也是個不正商人。

    現在他想騙你.在前生他也曾想欺騙過賢人們。

    』接着就應好商人的請求.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在波羅奈商人的家裡。

    命名之日.取名『賢人。

    』成年後.他與另一商人合做生意。

    那商人的名字曰『大賢。

    』他們将貨物裝在五百輛車子上.從波羅奈出發.到鄉間去賣.賺了錢.再回到波羅奈來。

    當他們分貨物時.大賢道.『我非得三分之二不可。

    』賢人道.『那是甚麽理由呢。

    』大賢道.『你是賢人.而我是大賢人。

    賢人得一分.大賢人得二分.這是理所當然的。

    』賢人道.『我們二人所出販貨的錢與牛等物不是完全一樣的嗎。

    你得二分何以是理所當然的呢。

    』大賢道.『因為我是大賢人呀。

    』二人這樣互相争論着.終於吵鬧起來了。

     後來.大賢心想.『我有妙計.』叫自己的父親跑進了一株蝕空了的樹中.說道.『父親.我們來時.請你說一句「大賢人得二分是理所當然。

    」』便到菩薩的地方來.對菩薩道.『朋友.我應否得二分.那樹神是知道的.那麽去求示於神吧。

    』說着就祈求道.『樹神啊.請你裁判我們的訴訟。

    』於是他的父親變換了聲音.說道.『那麽試把事由供上。

    』大賢道.『神啊.這人是賢人.而我是大賢人。

    我們合資經商。

    這樣誰應得多少呢。

    』樹神道.『賢人應得一分.大賢人應得二分。

    』菩薩聽到如此裁判訴訟.心想.『現在須得試驗一下.他究竟是不是神.』於是拿了稻草來.塞住樹洞.對他燃起火來。

    火燃起來以後.大賢人的父親半身被燒.就爬上去抓住樹枝.從樹上堕地.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賢人實好.  大賢實不好。

     我為兒子大賢故.  身體被灼傷。

     他們把貨物分做二分.各自取得應得之分.後來依其業報.各自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道.『他在前生也是個不正商人。

    』佛既說此過去之事.又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不正商人即今之不正商人.好商人則就是我。

    』 九九 超千本生因緣 (〔菩薩=阿闍棃〕)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凡人會提出來的質問說的。

    這故事見沙羅盤伽仙本生因緣〔第五二二〕中。

    某時.比丘衆會集法堂.說道.『法友們.法将舍利弗曾把十力說得很簡單的事詳細加以說明哩。

    』於是便談起長老的功德來。

    佛來到那裡.問道.『比丘們啊.你們現在會集於此.作何談論。

    』比丘衆道.『是如此這般的事。

    』佛道.『比丘們啊.舍利弗把我所簡單講述的事詳細說明.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在西北方婆羅門的家裡.在得叉屍羅修習一切學術.後棄諸欲出家修仙.獲得五神通與八禅定.住在雪山地方。

    他有五百個行者的弟子。

    後來在雨季時.他率領了行者的半數.到有人煙的鄉裡去攝取鹹味與酸味的食物。

     時菩薩死期已至。

    弟子們詢問菩薩所成就的造詣道.『你得到了甚麽美德呢。

    』菩薩說了一句『一無所成.』就生到光音天、梵天的世界去了。

    凡是菩薩.縱使修得色界定的.也不會因不可能的理由.生於無色界的。

    弟子們覺得『我們師父一無所成.』故不曾向他的墓場緻敬。

     那些弟子回來.留守的弟子們問道.『師父在何處.』及聞知『師父已死.』上弟子就問.『問過師父所成就的造詣嗎。

    』弟子們道.『是問過了。

    』上弟子道.『怎麽說。

    』弟子們道.『說是一無所成.所以我們不曾向師父緻敬。

    』上弟子道.『你們沒有理解師父所說的意思。

    師父已得到了無所有處定了。

    』他雖反複地說.他們卻不相信。

    菩薩曉得了此事.覺得『愚魯之輩.不信我上弟子的話。

    我把這緣由顯給他們看看吧.』遂從梵天界到來.在道院上顯示大威神力.立在空中.稱贊着上弟子的智慧力.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超過千數的無智者集在一處.  悲泣至一百年. 不及一智慧者.  領悟所說的意義。

     大士這樣立在空中說法.使行者們心折後.就回到梵天界去了。

    那些行者們壽終後.亦生於梵天界.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上弟子是舍利弗.大梵天則就是我。

    』 一〇〇 嫌惡色本生因緣 (〔菩薩=王〕)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孔地耶村附近孔達陀那林時.就拘利耶王的公主須波婆沙說的。

    她是一個信心深厚的婦人.那時懷孕已七年之久.忽起陣痛.七日間感到劇痛。

    她雖為此劇痛所苦.心裡仍這樣想念.『那世尊為使人脫離此種痛苦而說法.所以為等正覺者。

    世尊的弟子們為欲脫離此種痛苦而修行.所以是真正的修行者。

    涅盤沒有此種痛苦.所以是大安樂之所。

    』她靠這三個念頭.忍受着苦痛.叫丈夫到佛的地方去.傳達自己的消息與緻敬之語。

    佛聽了緻敬的傳言.說道.『拘利耶王的公主須波婆沙啊.願你安泰.願你平安産下壯健的兒子。

    』世尊這樣一說.公主果然平安産下了壯健的兒子。

    丈夫回到家中.見已生一子.便說『真不可思議.』對於如來的威力.心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稀有之念。

     須波婆沙産後.想對佛與其弟子們作七日供養.複叫丈夫去邀請。

    時佛與其弟子們.同在大目犍連長老的信者之家受供。

    佛為了要給與須波婆沙以供養的機會.差人至長老的地方.請他答應.七日間與比丘衆一同去受她的供養。

    到了第七日.須波婆沙把兒子悉婆利王子打扮了.使他禮拜佛與比丘衆。

    順次禮拜後.複帶兒子到舍利弗長老的地方來。

    長老向他點點頭.說道.『悉婆利啊.你好嗎。

    』他道.『尊師.我怎麽能好呢。

    我住在血壺之中有七年之久哩。

    』便繼續與長老交談。

    須波婆沙聽了他的話.覺得『我兒生後不過七天.竟能與坐在佛之次席的法将〔舍利弗〕講話了.』心中充滿了歡喜之情。

    佛問道.『須波婆沙啊.你還想再有個這樣的孩兒嗎。

    』公主答道.『尊師.如能再得七個這樣的兒子.則於願已足。

    』佛緻祝賀之辭.表示了随喜之意而去。

    悉婆利王子到了七歲.就歸依佛教.滿二十歲後.受具足戒.為善業者.為所得第一人者.使大地發聲.昇至阿羅漢位。

    在善業者中.處最上之地位。

     一日.比丘衆集合法堂.互相談論道.『各位法友.悉婆利長老是那樣的大善行者.久立誓願.已得入涅盤之身.然卻住在血壼之中至七年之久.七日間受生産之苦。

    母子都受盡了大苦惱。

    這是由於甚麽業呢。

    』佛來到那裡.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此刻會集於此.談論何事。

    』比丘衆禀告道.『談着如此這般的事。

    』佛道.『比丘們啊.大善行者悉婆利住在血壼中至七年之久.在七日間受生産之苦.都是由於他的夙業。

    須波婆沙受懷胎之苦至七年之久.在七日間受生産之苦.也是由於自己的夙業。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投生於波羅奈國王元妃的胎裡.生後達成年時.在得叉屍羅修習一切學術。

    父死以後.繼承王位.公正治國。

    時拘薩羅國王率大軍來攻波羅奈城.殺害其王.強占其元妃為自己的元妃。

    當時波羅奈王的王子於父死時.從陰溝中逃出.糾集兵馬回到波羅奈城.駐在城的附近.送信給國王說.『把王位讓還.否則請戰。

    』國王送回信去說.『戰吧。

    』王子的母親聽到了這個消息.送信給王子說.『用不着交戰.可圍住波羅奈城.将四方交通截斷.絕其柴、水與糧食.待人民疲困時.可不戰而把城取得。

    』他聽了母教.在七日間斷其交通.将城封鎖起來。

    城中的人因交通斷絕.於第七日取了國王的首級.獻給王子。

    王子入城即了王位.後來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他在七日之間斷絕了交通.将都城封鎖而占領之。

    其業報是住在血壼中七年.七日間受生産之苦。

    但他曾伏在最勝白蓮〔佛〕的足下.說『我要成為所得第一人者.』行大施.作祈願.在毗婆屍佛時.與都城住民們一同供養價值千兩的酪丸.而作祈願。

    因此功德之力.得成為所得第一人者。

    須波婆沙因送信去說.『兒啊.可封鎖都城而取之.』緻胎内懷了七年的身孕.受七日間的生産之苦。

    佛述此過去之事畢.以等正覺者的地位唱出了下面的偈語。

     現不快為快.  現不可愛為可愛. 現苦為樂.  以克服不注意之徒。

     佛作此法話後.又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封鎖都城而得王位的王是悉婆利.其母即須波婆沙.父親波羅奈王則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