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啟蒙
關燈
小
中
大
竊取數額大的或者昂貴的物品,就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偷取别人的東西,就會折損自己原有的福德。
打算占别人的便宜,最終卻招禍損福,反倒吃了大虧。
不邪淫[1] 【題解】 不邪淫曰禮,禮是正人身的法則,約束人行為的體征。
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态,禮也。
不邪淫就是非夫婦之間,不苟合淫欲,端正男女間之情欲,貞良守禮。
邪淫的人,荒淫無道,貪圖不當的享樂,危害家庭的和諧,傷及子女及他人,乃至身敗名裂,甚至喪身失命,最為可悲。
身心正道,順乎天理、合乎人心。
柳下惠以正居心,淫亂不犯,作風正派,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一直傳唱至今。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要像柳下惠那樣,不存邪心,不搞外遇,好好地維系夫妻感情生活。
夫義婦德、相敬如賓,和合美滿才是幸福人生。
淫欲[2]為害,傷身喪志,雖屬夫妻,亦當節制[3]。
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無一犯之。
【注釋】 [1]邪淫:奸淫;下流的行為。
[2]淫欲:指色欲、情欲、性欲。
[3]節制:指限制;控制。
【譯文】淫欲的危害是最大的,不僅傷害身體,而且還會使我們的德行受到損害。
即使是夫妻,也要适當地克制,不可過度縱欲。
倘若是非夫妻關系之間,更是不應當的,也是不容許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仁人志士,沒有一個不注重氣節,而在淫欲方面有所違犯的。
不說謊 【題解】 不說謊即不妄語,不妄語曰信,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為有信。
信者,以誠居心,處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詐,誠實正直,忠厚和平。
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礎,沒有信就沒有德。
說謊即是妄語,妄語即無信,無信即無德。
沒有德行的人就不配做人。
所以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講誠信。
如能遠離妄語,誠實不欺,那麼就可以得到父母、兄弟、親屬、朋友的信任。
反之,失去信任,便會自毀前程、自食其果。
言為行表,是本心術,心既不真,行何能正。
望爾後生[1],切勿妄語[2],口是心非,終無結局。
【注釋】 [1]後生:少年時代與壯年期之間任何年齡的男子。
[2]妄語:虛妄不實的話;說假話。
【譯文】語言是用來表述自己的行為的,其根本是内心的意念,如果我們發心不真誠,那表現在外的行為怎麼可能端正呢?希望我們這些青少年,千萬不要說謊騙人,不然,口是心非,終究還是自欺欺人,自食其果。
不吸煙 【題解】 吸煙有害健康是事實,吸煙會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病,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全球第二号殺手,吸煙的人大約有一半會死于吸煙帶來的疾病,成千上萬不吸煙的人也由于被動吸煙,使健康受到損害。
據研究,一支香煙裡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隻老鼠,而大約一包香煙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頭牛。
每天吸一包香煙,相當于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如果一次性地服用了這些量,人足以被置于死地。
除尼古丁外,點燃香煙時産生的約五千種化合物,都是導緻癌症的元兇。
煙民們吞雲吐霧,煙霧缭繞之中,真的是害人害己!煙草的毒害不可不防啊! 煙俱勿吸,以傷衛生[1],口氣常臭,熏天熏人。
鴉片香煙[2],其毒極烈,花錢買害,癡人可憐。
【注釋】 [1]衛生:衛護人的生命,維護人的健康。
[2]鴉片:又叫阿片,俗稱大煙,源于罂粟植物蒴〔shuò〕果,其所含主要生物堿是嗎啡。
吸食時散發香甜氣味。
吸食鴉片對人體危害極大。
【譯文】無論是香煙、鴉片、嗎啡還是其他什麼煙,我們都不要吸食。
吸煙不僅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而且還會令别人吸二手食,污染環境,也危害他人。
經常吸食香煙的人,口中常常有煙臭味。
這種煙熏的氣味污染環境,危害他人。
鴉片等一切的煙類,它們的毒害都是十分強烈的。
如果花錢來吸煙實際上就等同于買慢性毒藥自殺,真是愚蠢可憐! 不飲酒 【題解】 不飲酒就是智,智就是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
飲酒則酒能緻醉,令人神志昏迷。
容易出現諸如酒後亂性、酒後撒潑、酒後狂躁、酒後頭疼、醉酒多話、酒後誤事、酒後駕駛等情況。
酒後迷失心性,神志不清,就很容易做出越軌的事,最終飲恨終生;酒後精神失常,就容易舉止輕佻,失去常态,醉态難堪,敗德損名,惹人笑罵。
或者因酒後傷身,危害健康,令家人擔心;或者酒後多話,不經意間說出别人的秘密,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或者酒後駕駛,易出車禍,危及生命等。
總之,飲酒不可不慎,醉酒最不可取,要慎于始,才不會悔于終。
最好不要飲酒,不飲酒則身心安定,平安無事,且能節省一筆開支。
酒是狂藥,飲必亂性[1],醉則反常,越禮犯分[2]。
最好勿吃,免緻大喝,聰明智慧,常保清白。
【注釋】 [1]亂性:心性迷亂。
[2]越禮犯分:越出禮法的規定,僭越等級名分。
【譯文】酒是使人張狂、失态的藥物,喝了之後就會讓人的心性迷亂。
一個正常的人如果喝醉了酒,就會一反常态,做些越規逾矩、失禮犯尊的蠢事。
酒能使人的神志不清,最好不要飲酒,更要禁止狂飲大醉。
一個少飲酒或者不飲酒的人,才算是一個聰明智慧的人,才能永遠保持頭腦清醒、做事明白。
不賭博 【題解】 很多人說小賭怡情,大賭傷人。
其實,隻要是賭博,本質上就沒有什麼區别。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謂“千裡之堤,潰于蟻穴”對于熏習漸染的影響,不可不慎。
《尚書·旅獒》講道:“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孔傳講:“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
”賭博不僅使人玩物喪志,難以自拔,而且還會令人壞良知、失家教、喪品德、傷性命、污祖宗,最終搞得妻離子散、傾家蕩産,走向罪惡的深淵。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賭博的危害,不染惡習、遠離賭博,“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身律己,不交惡友,和諧家庭。
賭錢博奕[1],喪志失時[2],專心于此,正事棄遺[3]。
有限光陰,送之兒嬉[4],破家蕩産,罪無了期[5]。
【注釋】 [1]博奕:通“博弈”,指下棋、賭博、遊戲。
[2]失時:失去大好光陰。
[3]棄遺:遺棄,抛棄。
[4]兒嬉:遊戲,玩耍,嬉戲。
[5]罪了無期:指罪孽深重沒有了盡的時日。
【譯文】賭博玩物,必然會喪失志氣,錯失大好時光,如果貪戀在賭博上,把正當的事業都抛棄殆盡,必然導緻一事無成。
這正是所謂的“玩物喪志”。
人生有限的大好時光,都付諸東流,拿生命當兒戲,最終會傾家蕩産,斷送自己的一切。
因賭博而犯下的罪過,了了無期,無法挽回。
不奢侈 【題解】 生活應該是樸素自然的,而奢侈浪費隻會給我們帶來負擔和痛苦。
一個人對服飾、飲食、宅屋、金錢等的過度索求,就是奢侈。
奢侈是個人、社會崩潰腐化的具體表現。
在人欲、物欲橫流的時代,為了享樂、權力、地位等,人們身心交瘁,甚至要付出身敗名裂的慘痛代價,實是哀哉。
“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有求皆苦,追求那不該追求的東西,看那不該看的事物。
得到了就變得空虛無聊、腐化堕落,得不到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深不自拔。
在喧嚣的世界裡,保持一顆甯靜的心,清靜淡泊、簡單生活,才是一種人生樂境的享受和安然。
讓我們時時提起對奢念、奢望的警覺,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勤儉節約,寡欲少求,過一種簡單的生活吧! 奢侈誇富,買禍買賤[1],君子下看[2],盜賊來劫。
布衣蔬食,聖賢儀式[3],現生後世,人各取則[4]。
【注釋】 [1]買禍買賤:招來禍患,引起别人的輕視。
[2]下看:輕視;輕看。
[3]儀式:儀表,方式。
這裡指像聖賢那樣追求道德修養的高尚生活方式。
[4]人各取則:每個人各自尋求、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譯文】一個鋪張浪費,喜歡擺闊、顯耀自己富有的人,往往會招來竊賊的光顧及君子的輕視,這樣驕橫的行為,隻會招來别人的輕視,給自己帶來災禍。
真正的聖賢君子,他們會生活很簡樸,布衣淡食,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智慧、品行與道德。
我們究竟是願意效仿低俗的生活方式,還是
偷取别人的東西,就會折損自己原有的福德。
打算占别人的便宜,最終卻招禍損福,反倒吃了大虧。
不邪淫[1] 【題解】 不邪淫曰禮,禮是正人身的法則,約束人行為的體征。
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态,禮也。
不邪淫就是非夫婦之間,不苟合淫欲,端正男女間之情欲,貞良守禮。
邪淫的人,荒淫無道,貪圖不當的享樂,危害家庭的和諧,傷及子女及他人,乃至身敗名裂,甚至喪身失命,最為可悲。
身心正道,順乎天理、合乎人心。
柳下惠以正居心,淫亂不犯,作風正派,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一直傳唱至今。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要像柳下惠那樣,不存邪心,不搞外遇,好好地維系夫妻感情生活。
夫義婦德、相敬如賓,和合美滿才是幸福人生。
淫欲[2]為害,傷身喪志,雖屬夫妻,亦當節制[3]。
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無一犯之。
【注釋】 [1]邪淫:奸淫;下流的行為。
[2]淫欲:指色欲、情欲、性欲。
[3]節制:指限制;控制。
【譯文】淫欲的危害是最大的,不僅傷害身體,而且還會使我們的德行受到損害。
即使是夫妻,也要适當地克制,不可過度縱欲。
倘若是非夫妻關系之間,更是不應當的,也是不容許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仁人志士,沒有一個不注重氣節,而在淫欲方面有所違犯的。
不說謊 【題解】 不說謊即不妄語,不妄語曰信,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為有信。
信者,以誠居心,處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詐,誠實正直,忠厚和平。
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礎,沒有信就沒有德。
說謊即是妄語,妄語即無信,無信即無德。
沒有德行的人就不配做人。
所以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講誠信。
如能遠離妄語,誠實不欺,那麼就可以得到父母、兄弟、親屬、朋友的信任。
反之,失去信任,便會自毀前程、自食其果。
言為行表,是本心術,心既不真,行何能正。
望爾後生[1],切勿妄語[2],口是心非,終無結局。
【注釋】 [1]後生:少年時代與壯年期之間任何年齡的男子。
[2]妄語:虛妄不實的話;說假話。
【譯文】語言是用來表述自己的行為的,其根本是内心的意念,如果我們發心不真誠,那表現在外的行為怎麼可能端正呢?希望我們這些青少年,千萬不要說謊騙人,不然,口是心非,終究還是自欺欺人,自食其果。
不吸煙 【題解】 吸煙有害健康是事實,吸煙會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病,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全球第二号殺手,吸煙的人大約有一半會死于吸煙帶來的疾病,成千上萬不吸煙的人也由于被動吸煙,使健康受到損害。
據研究,一支香煙裡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隻老鼠,而大約一包香煙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頭牛。
每天吸一包香煙,相當于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如果一次性地服用了這些量,人足以被置于死地。
除尼古丁外,點燃香煙時産生的約五千種化合物,都是導緻癌症的元兇。
煙民們吞雲吐霧,煙霧缭繞之中,真的是害人害己!煙草的毒害不可不防啊! 煙俱勿吸,以傷衛生[1],口氣常臭,熏天熏人。
鴉片香煙[2],其毒極烈,花錢買害,癡人可憐。
【注釋】 [1]衛生:衛護人的生命,維護人的健康。
[2]鴉片:又叫阿片,俗稱大煙,源于罂粟植物蒴〔shuò〕果,其所含主要生物堿是嗎啡。
吸食時散發香甜氣味。
吸食鴉片對人體危害極大。
【譯文】無論是香煙、鴉片、嗎啡還是其他什麼煙,我們都不要吸食。
吸煙不僅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而且還會令别人吸二手食,污染環境,也危害他人。
經常吸食香煙的人,口中常常有煙臭味。
這種煙熏的氣味污染環境,危害他人。
鴉片等一切的煙類,它們的毒害都是十分強烈的。
如果花錢來吸煙實際上就等同于買慢性毒藥自殺,真是愚蠢可憐! 不飲酒 【題解】 不飲酒就是智,智就是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
飲酒則酒能緻醉,令人神志昏迷。
容易出現諸如酒後亂性、酒後撒潑、酒後狂躁、酒後頭疼、醉酒多話、酒後誤事、酒後駕駛等情況。
酒後迷失心性,神志不清,就很容易做出越軌的事,最終飲恨終生;酒後精神失常,就容易舉止輕佻,失去常态,醉态難堪,敗德損名,惹人笑罵。
或者因酒後傷身,危害健康,令家人擔心;或者酒後多話,不經意間說出别人的秘密,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或者酒後駕駛,易出車禍,危及生命等。
總之,飲酒不可不慎,醉酒最不可取,要慎于始,才不會悔于終。
最好不要飲酒,不飲酒則身心安定,平安無事,且能節省一筆開支。
酒是狂藥,飲必亂性[1],醉則反常,越禮犯分[2]。
最好勿吃,免緻大喝,聰明智慧,常保清白。
【注釋】 [1]亂性:心性迷亂。
[2]越禮犯分:越出禮法的規定,僭越等級名分。
【譯文】酒是使人張狂、失态的藥物,喝了之後就會讓人的心性迷亂。
一個正常的人如果喝醉了酒,就會一反常态,做些越規逾矩、失禮犯尊的蠢事。
酒能使人的神志不清,最好不要飲酒,更要禁止狂飲大醉。
一個少飲酒或者不飲酒的人,才算是一個聰明智慧的人,才能永遠保持頭腦清醒、做事明白。
不賭博 【題解】 很多人說小賭怡情,大賭傷人。
其實,隻要是賭博,本質上就沒有什麼區别。
“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謂“千裡之堤,潰于蟻穴”對于熏習漸染的影響,不可不慎。
《尚書·旅獒》講道:“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孔傳講:“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
”賭博不僅使人玩物喪志,難以自拔,而且還會令人壞良知、失家教、喪品德、傷性命、污祖宗,最終搞得妻離子散、傾家蕩産,走向罪惡的深淵。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賭博的危害,不染惡習、遠離賭博,“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身律己,不交惡友,和諧家庭。
賭錢博奕[1],喪志失時[2],專心于此,正事棄遺[3]。
有限光陰,送之兒嬉[4],破家蕩産,罪無了期[5]。
【注釋】 [1]博奕:通“博弈”,指下棋、賭博、遊戲。
[2]失時:失去大好光陰。
[3]棄遺:遺棄,抛棄。
[4]兒嬉:遊戲,玩耍,嬉戲。
[5]罪了無期:指罪孽深重沒有了盡的時日。
【譯文】賭博玩物,必然會喪失志氣,錯失大好時光,如果貪戀在賭博上,把正當的事業都抛棄殆盡,必然導緻一事無成。
這正是所謂的“玩物喪志”。
人生有限的大好時光,都付諸東流,拿生命當兒戲,最終會傾家蕩産,斷送自己的一切。
因賭博而犯下的罪過,了了無期,無法挽回。
不奢侈 【題解】 生活應該是樸素自然的,而奢侈浪費隻會給我們帶來負擔和痛苦。
一個人對服飾、飲食、宅屋、金錢等的過度索求,就是奢侈。
奢侈是個人、社會崩潰腐化的具體表現。
在人欲、物欲橫流的時代,為了享樂、權力、地位等,人們身心交瘁,甚至要付出身敗名裂的慘痛代價,實是哀哉。
“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有求皆苦,追求那不該追求的東西,看那不該看的事物。
得到了就變得空虛無聊、腐化堕落,得不到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深不自拔。
在喧嚣的世界裡,保持一顆甯靜的心,清靜淡泊、簡單生活,才是一種人生樂境的享受和安然。
讓我們時時提起對奢念、奢望的警覺,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勤儉節約,寡欲少求,過一種簡單的生活吧! 奢侈誇富,買禍買賤[1],君子下看[2],盜賊來劫。
布衣蔬食,聖賢儀式[3],現生後世,人各取則[4]。
【注釋】 [1]買禍買賤:招來禍患,引起别人的輕視。
[2]下看:輕視;輕看。
[3]儀式:儀表,方式。
這裡指像聖賢那樣追求道德修養的高尚生活方式。
[4]人各取則:每個人各自尋求、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譯文】一個鋪張浪費,喜歡擺闊、顯耀自己富有的人,往往會招來竊賊的光顧及君子的輕視,這樣驕橫的行為,隻會招來别人的輕視,給自己帶來災禍。
真正的聖賢君子,他們會生活很簡樸,布衣淡食,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智慧、品行與道德。
我們究竟是願意效仿低俗的生活方式,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