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品第四

關燈
(禅定、體也。

    寂而常照。

    智慧、用也。

    照而常寂。

    體用不二、謂之定慧。

    ○禅源諸诠集序上、禅是天竺之語、具雲禅那、此雲思維修、亦雲靜慮。

    皆定慧通稱也、○佛祖通載卷九、唐宣宗問薦福辨禅師、如何是戒定慧。

    答曰、防非止惡、名戒。

    六根涉境不随緣、名定。

    心境俱空、照鑒為慧。

    ) 師示衆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調攝亂意名定。

    觀照事理名慧、又名止觀。

    ○六波羅蜜多經八、佛果大菩薩、定慧為根本。

    大衆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一體、
起信筆削記五、禅者具雲禅那。

    此雲靜慮。

    即慧之定。

    般若此雲智慧。

    即定之慧。

    故此與第五是自性定慧本自一法。

    但約體用義分異爾。

    不是二。

    定是慧體。

    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

    即定之時慧在定。

    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涅槃經北本三十一、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

    聲聞緣覺。

    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

    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

    諸學道人、學道人、修學道行之人也。

    菩薩璎珞經、佛子莊嚴二種法身、是人名學行人。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别。

    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

    定慧不等。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

    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

    若诤先後、即同迷人。

    不斷勝負、卻增我法。

    不離四相。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六祖金剛經注、有我相者、倚恃名位權勢、财寶藝學、攀高接貴、輕慢貧賤愚迷之流。

    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自恃持戒、輕破戒者。

    衆生相者、謂有苟求希望之心、言正行邪、口善心惡。

    壽者相者、覺時似悟、見境生情、執著諸相、希求福利。

    有此四相、即同衆生、非菩薩也。

    又曰、實無有法者、謂初悟人尚有微細四相也。

    但少有悟心、是我相。

    見有智慧、能降伏煩惱、是人相。

    見降伏煩惱、竟是衆生相。

    見清淨心可得、是壽者相。

    不除此念、皆是有法。

    故雲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又曰、始即令諸學人先除粗重四相、如大乘正宗分中說也。

    次即令見自性之後、複除細微四相、如究竟無我分中說也。

    此二分中、即皆顯出理中清淨四相。

    若于自性無求無得、湛然常住、是清淨我見。

    若見自性本自具足、是清淨人見。

    于自心中本無煩惱可斷、是清淨衆生見。

    自性無變無異、無生無滅、是清淨壽者見。

    善知識。

    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

    
燈、與镫通。

    有燈即光。

    無燈即暗。

    燈是光之體。

    光是燈之用。

    名雖有二、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亦複如是。

    
破相論、覺之明了、喻之為燈。

    是故一切求解脫者。

    身為燈台。

    心為燈炷。

    增諸戒行、以為添油。

    智慧明達、喻如燈火常燃。

    如是真正覺燈、而照一切無明癡暗。

     師示衆雲、善知識、一行三昧者、三藏法數四、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

    ○大智度論四十七、雲何名一行三昧。

    住是三昧、不見諸三昧此岸彼岸、是名一行三昧。

    于一切處行住坐卧行住坐卧即四威儀。

    ○觀念法門、問不行住坐卧。

    一切時處。

    若晝若夜。

    常行一直心是也。

    
維摩經佛國品、直心是菩薩淨土。

    ○注維摩經一、肇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谄。

    此心乃是萬行之本。

    什曰、直心、誠實心也。

    發心之始、始于誠實。

    ○普觀記、言直心者、離屈曲故。

    謂以此心直緣真如。

    由此方便、發起正智也。

    淨名經雲、淨名經即維摩經。

    直心是道場、維摩經四、光嚴童子白佛言。

    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诘方入城。

    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答我言、從道場來。

    我問道場何所是。

    答曰、直心是道場。

    直心是淨土。

    
維摩經四、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此雲直心是道場、是淨土、大師略菩薩二字言也。

    莫心行谄曲、口但說直。

    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執著。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無情。

    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滞。

    心不住法。

    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