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八

關燈
之攝字不通取義。

    别字不通數數義。

    梵語中有并不相違。

    由彼上門行風入住出體性,晝夜任運念誦故,名為自咒。

    此文釋論二舊譯本雖雲:‘晝夜念誦故。

    想自咒于心間,謂于自心蓮花。

    ’然二新譯本俱雲:‘念誦故自咒。

    ’為善。

    以故字,是因相,既非前文說風為命力之因相。

    亦無餘因相可說。

    故應作為自咒之因相故。

    第十一品燈明論亦雲:自咒謂入等自性之三字故。

    此中拏熱巴後續疏雲:‘言命與力者,謂于自心蓮花,想短阿字。

    ’如燈明論所說,命力之解釋,風入等晝夜念誦,與自咒等。

    均未說者,是梵本不全或翻譯之誤,以六支中餘處,均如燈明論而說故。

    說于心間想短阿字者,或燈明論梵本中有者,或是釋論所補充。

    以燈明論說,不壞點。

    與攝行論所引教,說于心間不壞短阿相同。

    故是善說。

    續雲:‘命安置為點。

    ’燈明論僅雲:‘安布為不壞所攝。

    ’其義謂,點即于心中所想之不壞。

    命謂諸風。

    安置為者,即安布為不壞所攝。

    謂諸風攝入不壞也。

    此即明修三種命力為作何事之作用也。

    此中甘露密論雲:‘自咒者,謂三字。

    于心中想者,謂修彼三,融入風出入住三相。

    此三亦融入命風也。

    ’說修命風融入不壞點者,謂是‘命安置為點’之義。

    能仁祥說:‘于心中修自咒,即于彼想吽字。

    吽字所成那達,名不壞者,謂微細阿字作點行相。

    心安置為點者,謂心成彼,即所修義。

    ’月光疏雲:‘于心中,想自咒三摩地薩埵。

    其空點上,那達行相為性之心者,當想為意之體性。

    ’拉彌雲:‘心間蓮花中央中脈之内,想自咒雲聲,吽字點形。

    于彼安置命者,謂當安置乘風之識。

    ’又餘派中更有餘解。

    即此派中,此位雖可于心間,修吽字、或阿字。

    然此中言自咒之義,則非彼等。

    又将命改為心,令心專注字上空點,亦非‘命安置為點’之義。

    此位修三種命力之不共所為,是為将諸餘風,收入心間不壞息,引生四空故也。

    設作是念,餘二命力縱能如是。

    然修下門命力,已如前說,是将菩提心降至相端任持。

    則不能生,由心間收攝次第,所成之四空也。

    曰:實爾,然彼是先于密端,乃至能任持明點之際。

    其後,與二印和合,亦有于心間攝風方便之不共教授,故無過失。

    根本續說:寶具五色,量如芥子,于鼻端修。

    金剛鬘續解釋彼義,說三鼻端,及于彼所修之三種點。

    如雲:‘三鼻端之相,密、心、面鼻名。

    ’又雲:‘風咒及物質,三種點無上。

    ’于密鼻端,修物點者,前所引文已說。

    于心鼻端修咒點者,如雲:‘心間蓮花蕊,中央安吽字。

    ’等,其後雲:‘此說名咒點。

    ’于面鼻端修風點者,如雲:‘風點勝瑜伽五色甚鮮明,于鼻端瑜伽,當周遍修習,如此咒最勝,瑜伽師應誦。

    ’又雲:‘此咒點最勝,二點謂光物。

    ’此說心間不壞咒點,較餘二點為勝。

    亦說風點名為光點。

    修光點者,說為鼻端出入息之金剛念誦。

    故是配合前引後續之命力。

    福緣稱等所說,均非經義也。

    若作是念,前說之三種命力,乃一補特伽羅所修。

    金剛鬘續所說者是問為一瑜伽師所修耶,抑各别所修耶。

    答說,貪增上者,當修物點。

    嗔增上者,當修咒點。

    癡增上者,當修光點。

    故不相同。

    曰:總如集密雲:為利貪衆生。

    是為利二根交會貪者而說。

    然此三種補特伽羅皆是彼機。

    其中仍有三類差别。

    以彼為主,當以何道引度,故說三種。

    非說一補特伽羅,不可俱修彼三也。

    又此三道,是為令彼所化,現世解脫,或速疾解脫而說也。

    此言癡增上者,是說貪嗔等分者也。

    若誦入住出三風與三字配合之自咒,固須于心中蓮花想不壞點而念誦。

    即未與彼相連,亦須于心間,修咒點也。

    此派說命力,是能住持壽命之風。

    僅此猶非六加行之一支。

    故言命力,是命力瑜伽支之略名耳。

    其于心中及密處鼻端,修二點時,雖無實風命力可修。

    然是收攝業風入中脈之殊勝方便。

    故名修命力亦不相違。

    語遠離與金剛念誦,乃由命力瑜伽一差别門,所立名稱。

    有誤别名為總義者,于金剛念誦時,棄舍餘二命力不修,實是極大錯誤。

    故當善知修習三種命力之理也。

     子六、如何修語遠離法。

    分三。

    醜一、釋修三命力之次第。

    醜二、釋金剛念誦不共作用。

    醜三、釋修命力引生證德之次第。

    初又分三。

    寅一、釋于心鼻端修咒點之命力。

    寅二、釋于圓鼻端修光點之命力。

    寅三、釋于密鼻端修物點之命力。

    初又分二。

    卯一、單修咒點法。

    卯二、總修咒輪法。

    今初 修行處所,如金剛鬘續雲:‘少衆生神處,遠離諸聲刺,無有諸人衆,無礙善可喜,靜林園大樂,受用五妙欲,當修咒中尊。

    ’言神處者謂神廟等。

    以何威儀身要而修,及諸風要,亦如前續雲:‘何大樂威儀,能得上悉地。

    行者據樂座,二目注鼻端,鼻向臍量住,肩平舌抵颚,齒唇随樂住,息出入松緩,漸漸離功用,如實息出入,菩薩跏趺坐,具如是威儀,常念誦二字。

    ’二字金剛念誦既如是說,則三字金剛念誦亦爾。

    餘譯本謂‘金剛跏跌坐’時要,如同前說。

    所依身者,謂已修身遠離大密一部父母者乃修。

    五次第論,引後續雲:‘想心間,命安置為點。

    ’之義。

    燈明論說,是于心間修不壞點。

    五次第論疏等,亦說于心間修咒點。

    五次第論引四天女請問經後,雲:‘半量勝微細’等如前說者,與前所引後續,同是一義。

    攝行論引金剛曼荼羅莊嚴續,說心間不壞短阿,與說不壞為攝風處所。

    亦是為令通達于心間修不壞之義。

    此如第三品燈明論雲:‘具五種色五如來為性之寶者,謂不壞點。

    以能生佛寶故。

    如芥子量者,以是點形故。

    言于鼻端者,謂于心間蓮蕊也。

    言殷重者,謂深著于彼,以入住出及攝瑜伽,晝夜恒修也。

    ’此說于心間,以入等瑜伽,晝夜勤修不壞也。

    修不壞與金剛念誦之次第,如彼後又雲:‘堅固者謂常住。

    此複為何,謂不壞點。

    從此放出五色光聚。

    以入住出而轉也。

    言未堅固者,謂是顯示要通達不壞真實者,方可修此瑜伽。

    非餘人修。

    ’即是解釋‘寶堅固乃放,未堅固勿放’也。

    此義謂前說‘以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