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覺普明國師語錄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杯底弓。
披雲睹日尺書封。
叢林凋弊回春手。
錦上鋪花又一重。
宗海。
一念萬年非促延。
正流别派又徒然。
汪洋胸次無涯涘。
日夜從他朝百川。
道果。
菩提樹子本圓常。
五蘊山中久昧藏。
隻使心花開發去。
馨香何必待秋霜。
次韻示雍禅人。
兼謝安國老師見簡。
古者修身不怨天。
蒼龍猶怖卧深淵。
虧盈白日示時蝕。
持實黃楊縮閏年。
陰壑藏春三月雪。
海潮卷雨萬松煙。
千差搭在毗盧印。
幾世香燈祖塔前。
惟德養深聞達天。
骊珠璨爛九重淵。
一聲雷毂推何晚。
千尺龍鱗蟄有年。
北阙傳宣恩诏日。
南山應祝禦爐煙。
禅餘妙唱貫華偈。
祖苑春回浩劫前。
玉畹。
滿目清和九畝春。
壟頭高下總藍瑛。
國香收拾登場日。
寸土增光十五城。
竺傳。
靈山當日破顔旨。
遞代相承要在人。
十萬裡來何所付。
一花袖得五天春。
次韻謝趙别駕可庸繕寫國師塔銘。
兼謝惠墨梅二幅纨扇一柄。
阊阖雲開春意濃。
人忘道術遠相容。
清風動靜月團轉。
淡墨橫斜花影重。
塔下光明驚寂定。
毫端勝會現天龍。
雲門果是長生域。
入海泥牛不露蹤(第七趙公句)。
詩篇寫就道情濃。
一幅投來見德容。
客舍春城唯寂寂。
吟遊華果幾重重。
五湖風月胸中物。
萬丈光雲泓下龍。
朔漠雪寒南雁外。
不知何日問行蹤。
次韻謝朱本書塔銘篆額。
惟德聞馨惠與齊。
清和如璧十城低。
同風千裡是蓮社。
大隐一身非竹溪。
投棹銀河探月窟。
問仙方丈拂雲梯。
靈槎若過丹丘下。
采有芝兮煮有藜。
謝旒首座贈王元章墨梅一軸。
睡足午窗茶味濃。
住音何處暗驚神。
寄來天外一枝玉。
便是江南萬斛春。
墨客題篇争拾月。
水雲清白好為鄰。
王郎風韻何其遠。
粲爾相迎姑射真。
次韻答趙别駕謝贈龜石玄雲。
玄雲引得層雲誼。
絕勝人間使鬼錢。
粲粲金星花上露。
霏霏珠霧月升天。
奇珍得主發光秘。
佳句驚神與世傳。
袖裡方壸東海水。
披仙應是感前緣。
次韻霖子寄趙别駕。
清談一夜入玄微。
風雨竹房吹客衣。
葉落千山僧北去。
秋高八月雁南歸。
牽船白日梢頭轉。
放纜錦鲸雲背飛。
寄語趙公重複命。
尋盟蓮社莫相違。
次韻酬本中掌書。
圖南年老雪吹頭。
已矣百城煙水遊。
雁外一緘披尺帛。
客中三歲詠千秋。
每承誨答為銘感。
徒恨病緣成系留。
幸得東風便我信。
為君先問四明舟。
和祐子冬夜書懷九首。
冬來林下寺。
隔屋喜鄰梅。
淡泊何人耐。
嗟呼縮頭來。
珍珠千裡雪。
天地一壇灰。
無味驗真味。
楊岐栗棘懷。
月魄冰魂夢。
西湖處士梅。
三冬俱雪下。
千澗鎖寒來。
天籁平沈夜。
虛明一色灰。
全提猶有句。
淵險老真懷。
立雪挽春回。
寒侵徹骨梅。
既明如此在。
不負問安來。
大地一團鐵。
通身五鬥灰。
見聞元是道。
隻貴守平懷。
的的懸崖句。
春風特放梅。
暗香從絕後。
冷蕊再蘇來。
清煆太虛骨。
細吹何有灰。
全無錐地處。
萬像一吟懷。
少室雙株桂。
東山獨樹梅。
枝通南北信。
蔭覆古今來。
分歲烹牛宴。
撥春燒佛灰。
家傳鎖口訣。
作者不迷懷。
分得東君化。
菩薩花獨養梅。
壸中和氣溢。
物表壯觀來。
墨試萬年翠。
春嘗百草灰。
頭頭遊刃術。
收在自如懷。
黃搖茶褐柳。
花點鹿胎梅。
律入陽春轉。
時融白雪來。
幾蘇枯槁綠。
吹盡燒痕灰。
布谷知何日。
歡傳村野懷。
了法無孤起。
知春必藉梅。
金人通夢後。
白馬載經來。
火試貝多葉。
煙空槁木灰。
雖雲三足鼎。
一實在虛懷。
風月平分手。
何如破臘梅。
一瓢跳地處。
萬象發真來。
神助幾章句。
驚人十首灰。
是誰堪上筆。
空佛古菱懷。
遣懷四首。
悠悠壬子秋。
隻影倚丹丘。
波湧珊瑚月。
江分白鹭洲。
松寒霜鶴老。
島古玉鳌浮。
得失知多少。
憑欄見一漚。
乾坤青眼老。
瘦骨杖皮穿。
萬事風過耳。
一身雲伴眠。
秋高烏鵲夜。
月滿白鷗前。
他日浮萍迹。
是山埋骨緣。
忘身事亦休。
轉處自随流。
皎皎長天月。
蕭蕭落木秋。
小兒鄰造化。
大道固深幽。
白發殘生夢。
青山一枕頭。
力弱患多風。
忘前類瞽聾。
洞深難避濕。
茆古隻生蟲。
幻藥搜烏有。
醫方體本空。
周年不出戶。
自作懶禅翁。
又用前韻。
葉落始驚秋。
桑門老比丘。
幢王空裡電。
花界泡中洲。
胡漢非珠有。
陽波逐渴浮。
虛無無極訣。
撥火幾求漚。
此生休複休。
去止似萍流。
葉落山中雨。
霜清林外秋。
垂藤猿影挂。
殘月磬聲幽。
刹土微塵佛。
不消拈帚頭。
玉江瑫公新開實際精舍。
追蹈大沩楊岐應庵高躅。
為衆竭力贊佐叢林。
果見功不虛矣。
依韻祝之。
真空不見妄緣塵。
但恐高推聖境人。
衣覆曹豁八十裡。
地開南嶽一炊巾。
淨瓶波瀾湧無極。
生鐵身心磨曷磷。
憶昔應庵稱跨竈。
桃花永蔭祖庭春。
題長江千手堂壁。
鐘梵曉清聲徹雲。
精修僧在竹房深。
三摩地月涼如水。
畢竟空花春入林。
夜浪急回千岸雪。
朝暾淘汰一江金。
贊揚可盡芥城芥。
手眼重重接物心。
癸醜夏六遊天台寺。
借榻山中感興有作。
手扪星鬥倚危層。
禦墨榜門龍欲騰。
香火年深三世佛。
殿堂苔老半千僧。
岩間雲宿夜将半。
木末天高月未升。
世上炎塵吹正盛。
山中風露潔如冰。
題池陽寺千手堂壁。
聞說天仙開此地。
洞門岩古白花新。
通身手眼栴檀像。
滿面慈悲楊柳春。
海月高标山上寺。
溪聲長洗世間塵。
我來三拜無餘事。
歎息當時雕造人。
次韻酬趙别駕。
喜聞漢使既回旄。
又想詩成奪錦袍。
香墨未幹松雪澤。
希聲古調碧雲高。
分來吳水半江綠。
不假并州快剪刀。
道契初無胡越隔。
蘇仙何必問參寥。
次韻酬朱本。
豈謂扶桑儀鳳毛。
煙塵阻絕因空蒿。
博望萬裡仙槎遠。
屬國千年漢節高。
?馬風和嘶紫塞。
烏台春色上青袍。
詩篇驚見回朝信。
雲雁數行江水臯。
鐵心。
渾鋼打就脊梁時。
非佛還他老馬師。
一道神光三際外。
不萠花發蒺藜枝。
無文。
分明一畫未分先。
印破虛空字義圓。
海藏龍宮收不得。
吾家把作祖師傳。
寒岩。
冰霜面目自玲珑。
不許空生坐此中。
枯木龍吟花雨日。
何妨冷地領春風。
天香。
丹桂露華飄碧空。
那知金粟漏家風。
誰将一缽上方飯。
百萬熏開毛孔中。
鼎山。
面目堂堂三足分。
巍然推出鐵昆侖。
當機不讓鹽梅手。
爛煮須彌蓦口呑。
次告别韻遠酬趙别駕二首 不憂愚魯識荊遲。
錦段作堆投我詩。
蓬島風高回棹日。
銀河秋肅揖星時。
德彰麟閣三朝節。
喜動天顔萬國知。
恨在桑榆餘景近。
難期南雁寄相思(宋元明三朝也)。
西憶美人淇水濱。
引望儀貌睹朝暾。
發吟雄氣蟄蟲振。
呼筆彩雲儀鳳屯。
朔雪寒威蘇子面。
陽和春意漢家恩。
三年逆浪仙槎月。
應向吳江照夢魂。
次韻寄可庸别駕。
聊伸不忘之思。
歌宴皇華酒幾添。
三年守節未為淹。
雄才經世見蘇子。
交态愧今非道潛。
破浪風帆牽錦纜。
披雲天阙卷珠簾。
蟠桃新獻瑤池壽。
一笑春光長翠髯。
次寄祐小子韻酬趙别駕。
王孫齧雪在西方。
幾度相望倚客床。
夢裡黃梁經歲熟。
吟中白發為憂長。
誠明感動靈神鑒。
恩化心熏祝禦香。
莫訝萑巢生鳳羽。
陶梭不借禹門陽(祐子昨有養仁雀詩)。
次夏日書懷韻寄趙朱二君子。
海氣天低日夜蒸。
士峰六月削寒冰。
骨毛風冷三千裡。
面目霜嚴一百層。
驗取吾家鵝護雪。
标為幢刹夜明燈。
山中禅寂有餘味。
細讀來篇齧玉僧。
一甑乾坤酷毒蒸。
二君情味滿懷冰。
文才波湧水随地。
仁性山安雲益層。
竹院無時風掃榻。
茆檐何夕雨侵燈。
攢眉莫掩淵明耳。
恐有過橋取笑僧。
小師梵允禅人告辭去。
見大明天甯和上瓦官講師。
且求途中語書之為囑。
知識難逢火裡蓮。
吾尊曾說大因緣。
行行時至百花路。
步步風輕二月天。
有法可求非學道。
無心所得始參禅。
聊聞舉着便回首。
未免堕他光影邊。
次留别韻寄趙君相公。
山山岚氣海天低。
綠暗紅稀百鳥啼。
留别中懷形健筆。
溫存高義及幽栖。
流傳相思夜還夜。
雲引瞻望西又西。
千古風流彭澤在。
今朝隻缺送過溪。
次韻酬朱君掌書。
開國中年向聖丘。
治民風教有來由。
天仙降拂蓬萊露。
海日初生若木洲。
文武承神同所守。
君臣奉佛未曾休。
他時追躅乘桴迹。
遊刃何妨解鐵牛。
寄趙别駕夢飛梅有作。
菅家産出玉麒麟。
時遇聖明能鑄人。
千載騰輝西府月。
一天推白北山春。
名飛雲海世無敵。
足濯滄浪楚有臣。
齧雪梅清安樂夢。
方知忠義感通神。
示圭侍者南遊。
三喚機先便下山。
男兒打就鐵心肝。
大圭元系衣中在。
知識門頭試獻看。
示禅人南遊。
雪後千峰春又回。
南遊興入嶺南梅。
祖師在汝腳跟下。
百草頭邊薦取來。
參禅撥草又瞻風。
途路百城煙水中。
不見洞山初瞎秃。
慈悲棒下認爺翁。
懷抱孤寒要汝溫。
何堪告别苦丁甯。
臨行記取祖翁囑。
三百年前有古靈。
小師梵利禅人告辭南遊求途中語。
兼要别稱。
字之曰鐵心。
作偈為囑。
過水提瓶未敢遮。
區區辭我道何賒。
扶搖已跨圖南翼。
叮囑不勞添足蛇。
海日扶桑金錫影。
春風梅嶺缽囊花。
作家槌下翻身着。
隻個鐵心應莫耶。
寄四明天甯仲猷和尚。
□□□□桃洞春。
甲寅芳訊感情深。
玄□□□□親勘。
此地何藏二兩金。
寄大明瓦官無逸講師。
癸醜緘書達甲寅。
報章千裡謝????。
慈航東棹三韓月。
雲蓋西回萬國春。
遙想雨花飛寶所。
應吹甘露滌炎塵。
南遊諸子向風化。
一會靈山俨若人。
寄要關津藏主。
一别回頭海作桑。
摩尼投處足觀光。
近來龜鹿藏靈瑞。
可想祖庭黃落霜。
小師周梵侍者來省。
大建知藏長吟以送之。
雷□谷知藏又和焉。
倚韻以為梵子途中警策。
兼柬建谷難弟兄。
吾家一著論俊流。
隔江橫趨第二頭。
看他本色行腳士。
未嘗曹門問鄭州。
為子撥漚覓火種。
拈起興化碗脫丘。
香林十□□□□□然舌頭咬着骨。
老我負得□□□□□□成奉魏阙。
不見昔日楷□□□□□受龍腦缽。
兼葭蒼蒼露為□□□須□邠州鐵。
枯木龍吟猶帶喜。
喜識消盡道始是。
東山二難吾心知。
黃龍親孫的骨髓。
三寸快利磨吹毛。
山摧海枯無不拟。
若問雲壑朽癡禅。
浮生穿鑿風過耳。
披雲睹日尺書封。
叢林凋弊回春手。
錦上鋪花又一重。
宗海。
一念萬年非促延。
正流别派又徒然。
汪洋胸次無涯涘。
日夜從他朝百川。
道果。
菩提樹子本圓常。
五蘊山中久昧藏。
隻使心花開發去。
馨香何必待秋霜。
次韻示雍禅人。
兼謝安國老師見簡。
古者修身不怨天。
蒼龍猶怖卧深淵。
虧盈白日示時蝕。
持實黃楊縮閏年。
陰壑藏春三月雪。
海潮卷雨萬松煙。
千差搭在毗盧印。
幾世香燈祖塔前。
惟德養深聞達天。
骊珠璨爛九重淵。
一聲雷毂推何晚。
千尺龍鱗蟄有年。
北阙傳宣恩诏日。
南山應祝禦爐煙。
禅餘妙唱貫華偈。
祖苑春回浩劫前。
玉畹。
滿目清和九畝春。
壟頭高下總藍瑛。
國香收拾登場日。
寸土增光十五城。
竺傳。
靈山當日破顔旨。
遞代相承要在人。
十萬裡來何所付。
一花袖得五天春。
次韻謝趙别駕可庸繕寫國師塔銘。
兼謝惠墨梅二幅纨扇一柄。
阊阖雲開春意濃。
人忘道術遠相容。
清風動靜月團轉。
淡墨橫斜花影重。
塔下光明驚寂定。
毫端勝會現天龍。
雲門果是長生域。
入海泥牛不露蹤(第七趙公句)。
詩篇寫就道情濃。
一幅投來見德容。
客舍春城唯寂寂。
吟遊華果幾重重。
五湖風月胸中物。
萬丈光雲泓下龍。
朔漠雪寒南雁外。
不知何日問行蹤。
次韻謝朱本書塔銘篆額。
惟德聞馨惠與齊。
清和如璧十城低。
同風千裡是蓮社。
大隐一身非竹溪。
投棹銀河探月窟。
問仙方丈拂雲梯。
靈槎若過丹丘下。
采有芝兮煮有藜。
謝旒首座贈王元章墨梅一軸。
睡足午窗茶味濃。
住音何處暗驚神。
寄來天外一枝玉。
便是江南萬斛春。
墨客題篇争拾月。
水雲清白好為鄰。
王郎風韻何其遠。
粲爾相迎姑射真。
次韻答趙别駕謝贈龜石玄雲。
玄雲引得層雲誼。
絕勝人間使鬼錢。
粲粲金星花上露。
霏霏珠霧月升天。
奇珍得主發光秘。
佳句驚神與世傳。
袖裡方壸東海水。
披仙應是感前緣。
次韻霖子寄趙别駕。
清談一夜入玄微。
風雨竹房吹客衣。
葉落千山僧北去。
秋高八月雁南歸。
牽船白日梢頭轉。
放纜錦鲸雲背飛。
寄語趙公重複命。
尋盟蓮社莫相違。
次韻酬本中掌書。
圖南年老雪吹頭。
已矣百城煙水遊。
雁外一緘披尺帛。
客中三歲詠千秋。
每承誨答為銘感。
徒恨病緣成系留。
幸得東風便我信。
為君先問四明舟。
和祐子冬夜書懷九首。
冬來林下寺。
隔屋喜鄰梅。
淡泊何人耐。
嗟呼縮頭來。
珍珠千裡雪。
天地一壇灰。
無味驗真味。
楊岐栗棘懷。
月魄冰魂夢。
西湖處士梅。
三冬俱雪下。
千澗鎖寒來。
天籁平沈夜。
虛明一色灰。
全提猶有句。
淵險老真懷。
立雪挽春回。
寒侵徹骨梅。
既明如此在。
不負問安來。
大地一團鐵。
通身五鬥灰。
見聞元是道。
隻貴守平懷。
的的懸崖句。
春風特放梅。
暗香從絕後。
冷蕊再蘇來。
清煆太虛骨。
細吹何有灰。
全無錐地處。
萬像一吟懷。
少室雙株桂。
東山獨樹梅。
枝通南北信。
蔭覆古今來。
分歲烹牛宴。
撥春燒佛灰。
家傳鎖口訣。
作者不迷懷。
分得東君化。
菩薩花獨養梅。
壸中和氣溢。
物表壯觀來。
墨試萬年翠。
春嘗百草灰。
頭頭遊刃術。
收在自如懷。
黃搖茶褐柳。
花點鹿胎梅。
律入陽春轉。
時融白雪來。
幾蘇枯槁綠。
吹盡燒痕灰。
布谷知何日。
歡傳村野懷。
了法無孤起。
知春必藉梅。
金人通夢後。
白馬載經來。
火試貝多葉。
煙空槁木灰。
雖雲三足鼎。
一實在虛懷。
風月平分手。
何如破臘梅。
一瓢跳地處。
萬象發真來。
神助幾章句。
驚人十首灰。
是誰堪上筆。
空佛古菱懷。
遣懷四首。
悠悠壬子秋。
隻影倚丹丘。
波湧珊瑚月。
江分白鹭洲。
松寒霜鶴老。
島古玉鳌浮。
得失知多少。
憑欄見一漚。
乾坤青眼老。
瘦骨杖皮穿。
萬事風過耳。
一身雲伴眠。
秋高烏鵲夜。
月滿白鷗前。
他日浮萍迹。
是山埋骨緣。
忘身事亦休。
轉處自随流。
皎皎長天月。
蕭蕭落木秋。
小兒鄰造化。
大道固深幽。
白發殘生夢。
青山一枕頭。
力弱患多風。
忘前類瞽聾。
洞深難避濕。
茆古隻生蟲。
幻藥搜烏有。
醫方體本空。
周年不出戶。
自作懶禅翁。
又用前韻。
葉落始驚秋。
桑門老比丘。
幢王空裡電。
花界泡中洲。
胡漢非珠有。
陽波逐渴浮。
虛無無極訣。
撥火幾求漚。
此生休複休。
去止似萍流。
葉落山中雨。
霜清林外秋。
垂藤猿影挂。
殘月磬聲幽。
刹土微塵佛。
不消拈帚頭。
玉江瑫公新開實際精舍。
追蹈大沩楊岐應庵高躅。
為衆竭力贊佐叢林。
果見功不虛矣。
依韻祝之。
真空不見妄緣塵。
但恐高推聖境人。
衣覆曹豁八十裡。
地開南嶽一炊巾。
淨瓶波瀾湧無極。
生鐵身心磨曷磷。
憶昔應庵稱跨竈。
桃花永蔭祖庭春。
題長江千手堂壁。
鐘梵曉清聲徹雲。
精修僧在竹房深。
三摩地月涼如水。
畢竟空花春入林。
夜浪急回千岸雪。
朝暾淘汰一江金。
贊揚可盡芥城芥。
手眼重重接物心。
癸醜夏六遊天台寺。
借榻山中感興有作。
手扪星鬥倚危層。
禦墨榜門龍欲騰。
香火年深三世佛。
殿堂苔老半千僧。
岩間雲宿夜将半。
木末天高月未升。
世上炎塵吹正盛。
山中風露潔如冰。
題池陽寺千手堂壁。
聞說天仙開此地。
洞門岩古白花新。
通身手眼栴檀像。
滿面慈悲楊柳春。
海月高标山上寺。
溪聲長洗世間塵。
我來三拜無餘事。
歎息當時雕造人。
次韻酬趙别駕。
喜聞漢使既回旄。
又想詩成奪錦袍。
香墨未幹松雪澤。
希聲古調碧雲高。
分來吳水半江綠。
不假并州快剪刀。
道契初無胡越隔。
蘇仙何必問參寥。
次韻酬朱本。
豈謂扶桑儀鳳毛。
煙塵阻絕因空蒿。
博望萬裡仙槎遠。
屬國千年漢節高。
?馬風和嘶紫塞。
烏台春色上青袍。
詩篇驚見回朝信。
雲雁數行江水臯。
鐵心。
渾鋼打就脊梁時。
非佛還他老馬師。
一道神光三際外。
不萠花發蒺藜枝。
無文。
分明一畫未分先。
印破虛空字義圓。
海藏龍宮收不得。
吾家把作祖師傳。
寒岩。
冰霜面目自玲珑。
不許空生坐此中。
枯木龍吟花雨日。
何妨冷地領春風。
天香。
丹桂露華飄碧空。
那知金粟漏家風。
誰将一缽上方飯。
百萬熏開毛孔中。
鼎山。
面目堂堂三足分。
巍然推出鐵昆侖。
當機不讓鹽梅手。
爛煮須彌蓦口呑。
次告别韻遠酬趙别駕二首 不憂愚魯識荊遲。
錦段作堆投我詩。
蓬島風高回棹日。
銀河秋肅揖星時。
德彰麟閣三朝節。
喜動天顔萬國知。
恨在桑榆餘景近。
難期南雁寄相思(宋元明三朝也)。
西憶美人淇水濱。
引望儀貌睹朝暾。
發吟雄氣蟄蟲振。
呼筆彩雲儀鳳屯。
朔雪寒威蘇子面。
陽和春意漢家恩。
三年逆浪仙槎月。
應向吳江照夢魂。
次韻寄可庸别駕。
聊伸不忘之思。
歌宴皇華酒幾添。
三年守節未為淹。
雄才經世見蘇子。
交态愧今非道潛。
破浪風帆牽錦纜。
披雲天阙卷珠簾。
蟠桃新獻瑤池壽。
一笑春光長翠髯。
次寄祐小子韻酬趙别駕。
王孫齧雪在西方。
幾度相望倚客床。
夢裡黃梁經歲熟。
吟中白發為憂長。
誠明感動靈神鑒。
恩化心熏祝禦香。
莫訝萑巢生鳳羽。
陶梭不借禹門陽(祐子昨有養仁雀詩)。
次夏日書懷韻寄趙朱二君子。
海氣天低日夜蒸。
士峰六月削寒冰。
骨毛風冷三千裡。
面目霜嚴一百層。
驗取吾家鵝護雪。
标為幢刹夜明燈。
山中禅寂有餘味。
細讀來篇齧玉僧。
一甑乾坤酷毒蒸。
二君情味滿懷冰。
文才波湧水随地。
仁性山安雲益層。
竹院無時風掃榻。
茆檐何夕雨侵燈。
攢眉莫掩淵明耳。
恐有過橋取笑僧。
小師梵允禅人告辭去。
見大明天甯和上瓦官講師。
且求途中語書之為囑。
知識難逢火裡蓮。
吾尊曾說大因緣。
行行時至百花路。
步步風輕二月天。
有法可求非學道。
無心所得始參禅。
聊聞舉着便回首。
未免堕他光影邊。
次留别韻寄趙君相公。
山山岚氣海天低。
綠暗紅稀百鳥啼。
留别中懷形健筆。
溫存高義及幽栖。
流傳相思夜還夜。
雲引瞻望西又西。
千古風流彭澤在。
今朝隻缺送過溪。
次韻酬朱君掌書。
開國中年向聖丘。
治民風教有來由。
天仙降拂蓬萊露。
海日初生若木洲。
文武承神同所守。
君臣奉佛未曾休。
他時追躅乘桴迹。
遊刃何妨解鐵牛。
寄趙别駕夢飛梅有作。
菅家産出玉麒麟。
時遇聖明能鑄人。
千載騰輝西府月。
一天推白北山春。
名飛雲海世無敵。
足濯滄浪楚有臣。
齧雪梅清安樂夢。
方知忠義感通神。
示圭侍者南遊。
三喚機先便下山。
男兒打就鐵心肝。
大圭元系衣中在。
知識門頭試獻看。
示禅人南遊。
雪後千峰春又回。
南遊興入嶺南梅。
祖師在汝腳跟下。
百草頭邊薦取來。
參禅撥草又瞻風。
途路百城煙水中。
不見洞山初瞎秃。
慈悲棒下認爺翁。
懷抱孤寒要汝溫。
何堪告别苦丁甯。
臨行記取祖翁囑。
三百年前有古靈。
小師梵利禅人告辭南遊求途中語。
兼要别稱。
字之曰鐵心。
作偈為囑。
過水提瓶未敢遮。
區區辭我道何賒。
扶搖已跨圖南翼。
叮囑不勞添足蛇。
海日扶桑金錫影。
春風梅嶺缽囊花。
作家槌下翻身着。
隻個鐵心應莫耶。
寄四明天甯仲猷和尚。
□□□□桃洞春。
甲寅芳訊感情深。
玄□□□□親勘。
此地何藏二兩金。
寄大明瓦官無逸講師。
癸醜緘書達甲寅。
報章千裡謝????。
慈航東棹三韓月。
雲蓋西回萬國春。
遙想雨花飛寶所。
應吹甘露滌炎塵。
南遊諸子向風化。
一會靈山俨若人。
寄要關津藏主。
一别回頭海作桑。
摩尼投處足觀光。
近來龜鹿藏靈瑞。
可想祖庭黃落霜。
小師周梵侍者來省。
大建知藏長吟以送之。
雷□谷知藏又和焉。
倚韻以為梵子途中警策。
兼柬建谷難弟兄。
吾家一著論俊流。
隔江橫趨第二頭。
看他本色行腳士。
未嘗曹門問鄭州。
為子撥漚覓火種。
拈起興化碗脫丘。
香林十□□□□□然舌頭咬着骨。
老我負得□□□□□□成奉魏阙。
不見昔日楷□□□□□受龍腦缽。
兼葭蒼蒼露為□□□須□邠州鐵。
枯木龍吟猶帶喜。
喜識消盡道始是。
東山二難吾心知。
黃龍親孫的骨髓。
三寸快利磨吹毛。
山摧海枯無不拟。
若問雲壑朽癡禅。
浮生穿鑿風過耳。